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东宫故事十五首 其八 闰六月十六日1178年6(闰)16日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一四六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汉高祖纪》:项羽数侵夺汉甬道,汉军乏食,与郦食其谋挠楚权。
食其欲立六国后以植党,汉王刻印,将遣食其立之。
以问张良八难
汉王辍饭吐哺,曰:「贱儒,几败乃公事」!
令趣销印。
某闻人君临利害之际,莫难于听言。
甲以为当然,听之固善矣,及至乙又以为不可,则将奈何?
曰:听言在广取于众可也。
断之在独,则必有智略忠信之臣,动而咨焉,然后无过举而有成功。
高祖天性明达,好谋能听,故方提三尺剑定天下,凡一言可取,未尝不用,至于取信而必行者,惟张良耳。
故闻郦食其请立六国后,则欣然从之;
及谋之于八难高祖即知郦生之失计。
此所以卒有天下者,信其所可信也。
后世如晋武帝羊祜张华杜预之言而伐吴,一时大臣如贾充等皆以为不可,已而卒成混一之功,其视高祖盖庶几焉。
苻坚大举伐晋,朱彤谓千载一时,若可信矣,独权翼以为不可。
曰:「筑室道旁,无时可成,吾当内断于心」。
已而竟有淝水之败。
嗟乎!
均听言也,一成一败,相远如此。
苻坚不能知权翼之可信,又不察朱彤之不足信,是以致此。
然则人君必先有知人之明,然后可以果断而行其言。
若乃智不足以知人,而信夫不可信之人,临事乃曰「断在必行」,其能免苻坚之失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