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言灾异劄子 宋 · 赵善括
 出处:全宋文卷五三九七、《应斋杂著》卷一
尝闻善言天者,必有以證于人,人事尽于下,则天时应于上。
祥瑞之至,必协气之所薰;
时令之乖,岂休證之所致?
此古今之通谊也。
伏见今岁以来,春雨霖霪,夏风飘急,阴阳相薄,气候不齐,或云雷奔腾,或风雨凄洌,日出无光,星文变见,灾异之臻,顾岂无自而然哉!
良由庙堂之上,出令如反汗,用人如转石,小大之谋,甲可乙否,口是心非,边鄙之臣,挟隙怙威,贪利败类之所致也。
某诚愚,不当妄议国家事,然抱寸忠,岂能自已,窃有忧焉。
古人有言曰:「众贤和于朝,万物和于野」。
今兹稍愆泰和,致此乖戾,窃恐禾稼未登,凶荒忽至,兵革未宁,盗贼窃发,不可不预为之备也。
仰惟均调元气,仪型百群,自有藏用之妙,固非天下之所可窥测。
然区区之心,犹愿朝廷重号令而出,贵于必行;
举贤材而用,先于责实。
俾内外之臣,合谋共议,惟公道是图;
同心戮力,惟大功是立。
毋好异以植党,毋怀怨以嫉功。
庶几可以上豫天时,下安国步。
然后命方州当米贱之时,广储蓄以备凶荒,当无事之日,严保伍以防奸宄,斯所谓应以实而不以文者也。
将见三光全,寒暑平,五谷熟,群盗息矣,何天变之足惧哉!
伏惟听纳而亟图之,毋使患至而后虑,恐趣具之为难也。
位卑言高,莫逃刑宪,某不胜战慄俯伏待罪之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