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论选择将官 南宋 · 崔敦诗
 出处:全宋文卷六一七八、《历代名臣奏议》卷二四○
臣闻易服而难保者,夷狄之常情;
有常而不变者,圣人之武德
臣仰惟陛下临御岁久,威德日新,窃闻敌国君臣竦然增畏,兹因道路之所传而必有闻于陛下者也。
向者和与战在敌,敌人常得执其权而相邀;
今者和则和,战则战,我返得执其权以临之。
向者士气沮弱,言兵事则口呿,今者皆有奋厉之心;
向者风俗软委,闻夷狄则心悸,今者人皆有果锐之气。
兹皆陛下图回作成以至于此也。
然而敌人虽畏,宜守之以谦;
人心虽锐,宜居之以重。
盖人之常情一汰于易,则必有所轻,一习于常,则必有所玩。
《书》曰:「若虞机张,往省括于度,则释」。
所以戒于习且玩尔。
章圣皇帝澶渊之会,亲驾却敌,有此俊功,然而议者犹谓以万全之业,而付之一掷也。
窃观陛下规模先定,固非一日,臣之所怀欲告之陛下者,盖平居暇日深计远虑,正宜至审至重,无所不尽。
以陛下之志度陛下之事,深仁厚德,人心维城,不患无城壁;
缓急之际,捐府库,倾帑藏,富者出财,勇者出力,不患无财用。
陛下自初迄今,练兵卒,葺器械,其所图回至矣,亦非所患也,今之大患特在无将尔。
臣尝闻太宗皇帝一日内出幽州图示宰相赵普详观叹曰:「此图唯曹翰能之,但得幽州后不知遣何人代」。
帝默然,持图入内。
臣又闻神宗皇帝朝,夏人幽其主秉常,议兴兵伐之。
枢密吕公著曰:「夏人固有罪,今欲兴吊伐之师,未知以何人为元帅」?
曰:「正为难得」。
帝王规图,首先论将,此成败之本,安危之基,国家之至计,人主之大务,未有过此也。
向使有兵,有财,有城壁,有器械,若无将则是举四者而弃之也。
臣窃见近时虎臣宿将零落殆尽,经行阵、历险艰者绝少,虽陛下拔尤取颖,不无智勇之士,然其他往往以应对详明为敏,以抉擿苛细为公,以区别条理为整,以缮修趣办为能。
若其下则通货赂结称誉以误明听,一有缓急,诚恐未能尽副陛下之意。
臣窃惟圣鉴高远,天德清明,所以搜采之道固无所不尽矣。
臣独怪天子宰相执政日见天下之士,陈笺奏记,拥门填扃,而偏裨将校未尝一得登门,虽有材略,不能自达。
韩信之微,亦萧何与之数语而后奇之,大臣与国同体,宜为陛下搜选奇才。
今若许之时见三衙统制统领将官三二人,既周则复见如初,其有因事至阙,亦许接见。
要使从容延纳,款密习熟,叩其方略,审其才气,详择其人以告陛下,此一涂也。
宰执侍从出师方面,其于将帅之才亦宜为国搜求。
韩琦范仲淹帅边,条上将佐材勇姓名分为二等,如狄青种世衡皆在其中。
帅臣守边,日接将佐,最为详审。
宰执侍从义同安危,必能公心为国求材,此又一涂也。
其次侍从、台谏初除,许荐平昔所知勇略之士一人,籍记姓名,留于禁中,时加省阅,因赐访问,此又一涂也。
又其次,在内三衙、在外都统制管军半年以上,许荐所部偏裨勇略之士二人,籍记选用,亦如侍从、台谏之法,此又一涂也。
又其次,诸路总领官到任半年以上,许荐军中偏裨勇略之士二人,籍记选用,亦如三衙都统制之法,此又一涂也。
陛下总揽众杰,网罗异能,秉至鉴以照之,振长辔以驭之,未用者付事任以试其才,已用者异光宠以作其气。
万一一方有盗贼之警,时出一二未有闻之士,责其成功,以观其临事应变,盖不谋之小臣而谋之大臣,不采之偏听而采之公听,臣见陛下之将将有真才实能出而为用矣。
臣不胜拳拳,惟陛下裁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