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仁智亭记淳熙十年 宋 · 王宁
 出处:全宋文卷六三五一、康熙《广信府志》卷三四、道光《上饶县志》卷三一
广信门之外,面溪背城,左右为亭,曰仁智云者,始作于皇祐之□年,语在王文公《兴造记》。
其后尝圮,至宣和七年而复,是为今亭。
广信故事者,亭居其一。
然亭溪相直不能五步,或春夏之交,潦水大至,溢而薄于城下,亭则几没。
比势少杀,土疏址弱,柱倾壁坏,一毁一敝,治不复初。
而又阍守弗设,外无蔽障,窭贫丐盗隐其中,粪壤朽腐露积如垤,过客维舟,捉鼻欲去。
间稍加葺,则为酒垆,曹伍恶子醉呼博投,凭藉为地。
所谓山水之胜兼仁智而有之者,漫不孰何,名曰存古,实废焉尔。
太守钱公象祖为郡之二年,当淳熙十年,政以美成,人用浃和,乃先致力于溪之浮桥。
谓亭所以翼桥而为之壮观者也,桥新而亭敝弗称,则又致力于亭焉。
始工其左,施及于右,盖左曰仁,右曰知。
合故屋十有六间,仍其故而饰之。
别为新屋二十楹,其八为门,夹道而峙,榜曰东西馆
十二为阁,门在而出,榜曰明晖;
而仁智之名则揭亭上,以彰其善。
于是庳陋高明,湮微发舒,过者愿留,留者愿久,卓哉其为候馆之最也。
惟信溪来自玉山,水行濡驶,滩石曲折,汇于城之东隅,而后安平舒徐,抱城而西。
溪南诸山如列屏障,翠色萦带,赴入于溪。
晴阴昏明,雪月光洁,木落水清,云归风定,俯仰变态,应接不暇,真仁智之所乐而文公之所为志者。
顾其近在咫尺,而向也无以有此,何哉?
夫人有所作为,类耻不自己出,而唯人之从。
苟其意之所向,则虽僻在遐邈之境,椔翳莽苍之虚,亦将从事幽寻,毕力规创,以为自我作古,得名不磨。
若夫先达胜士遗美故迹,脱令历历具在,接乎吾前,盖有未尝过而问焉者。
故其日就蛊败,以及泯没,可为永忾。
□绝俗无我之君子,乃能屏去意见,不以自囿,追古人而与之俱,则其所废宜无不复,如公之于亭是已。
初,亭之兴也,公虑故时水淫之害,则固址以石,立壁以木,藩其外而级其下,使来者举武而上,偃然即安,就丁大浸,恃以无恐。
而明晖所得山水特富,足以辅亭之不及。
至其为名,亦必取曾文清为寓公时诗语而书之,则又知其志于传□□事必求是之意,而其中之所存,要自不凡,终不□尽出之也。
仁亭成于十一月甲子,又甲子而智亭成。
宁实典治其事,因得书公修建颠末,使有考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