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淮东提举司门楼记 南宋 · 程珌
 出处:全宋文卷六七九○、《洺水集》卷八
窃尝慨叹县内之事,有当为而不为者,有已为辄废而莫有继为者,要皆有时焉。
时至矣而未得其人,得人矣而无其志,皆不能以有为也。
朔风烈而耒耜閒,春雨濡而桔槔卧,时未应也。
晨已秣而病驹难驾,漏已残而雌伏无声,非无其时也,无其才也。
庆忌之勇而一羽莫任,具飞廉之足而跬步弗前,非无其才也,无其志也。
当其时矣而又得其人,有其人矣而又厉其志,则泰山可挟,北海可超,华胥之俗可还,而结绳之治可追也,而况有司营缮之事哉!
汉唐而来,兵赋所出,渊薮江淮,而向也淮东常平茶盐使者则又兼淮西领之,其任可谓重,其权可谓尊矣。
而其建台布治之所,则前直津亭,左迫州宅,右底废营,偪仄荒苍,来者欲迷。
然则开拓之、振起之,非其所当为邪?
乃其司自扬徙泰,自绍兴以及于今,浸浸百年而未有为之者。
嘉定壬午,今使者来,始克为之,蒇事于癸未之季秋,迄工于是年之清祀。
于是崇门耽耽,飞楼屹屹,东西对峙,神工天力,隆若泰华,深若沧溟。
其气足以吞海涛,其势足以镇淮服。
然则非时邪,非才至而心亦至邪?
然楼之中拱凡三十尺,结雾薄云,上侵赤霄,得无大过邪?
使者曰:「不然。
吾尝读《易》而有得于《大壮》焉。
盖《大壮》之为卦,《乾》下《震》上,四阳并进之象也。
而圣人系《易》,从而推明之曰: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盖取诸大壮。
然则作室而必取大壮,非大壮则奚以自别于营巢邪」?
虽然,抑有虑焉。
昔人有惩营筑之事者曰:工不使鬼,必在役人;
财非天来,终须地出。
今役也,糜金之缗逾四万,役民之日将二万,民顾不病邪?
然予又闻之使者,其赢取公上而歛不及下,工优禄直而民不告劳,则又何慊乎是哉!
而或者则又曰:公台不筑而王侯锦木,民乏环堵而公府雕墙,毋乃不可乎?
曰:不然。
今昔殊时,损益异制,茅茨不剪,莫再虞朝,皋门仞堂,具存周典。
至其野则田莱辟,入其邑则室庐整,户有田,家有宅,庐环有桑,菜茹有畦。
先斯人而忧,后斯人而乐,是道也兼举而不相悖,并行而不偏废,则又安得谓之厉民以自奉哉!
楼旁筑台,视听益广,公馀暇日,登楼坐台,乾端坤倪,一瞬八荒,近而闾阎之戚欣,官吏之贪廉,阡陌之荒治,耕耨之早晏,户口之登耗,禾黍之啬穰,瞭然在目,因得以修吾令而行吾政。
至若凭虚极眺,则齐鲁鳞鳞,关河苍苍,忠愤所激,风云入怀,纾百年之壮志,振万世之长策。
际斯时,用斯才,充斯志,其又可量邪?
使者杨氏,名恕,自丞大宗正少府节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