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吏部侍郎行状 南宋 · 刘宰
 出处:全宋文卷六八四八、《漫塘集》卷三三
梁氏居处之丽水,代有显人。
至少师遇高宗,为中兴名臣。
公其幼子也,讳季珌字饰父
少孤,自力于学。
以遗泽入仕,奉祠秩满,授提点江淮坑冶铸钱司干办公事
省罢,改授鄂州驻劄御前诸军都统制干办公事
主帅号知名将,深所器重,欲上章论荐,公谢不受。
再调南外睦宗院,一时同僚多名流,皆乐与公交。
既而通判湖州
湖去京百里而近,台省监司之滞讼,悉以委公。
公阅实其事不为吏欺,裁处其平不为势挠。
自本州以及旁郡,事多赖公以直。
经制之入,旧多乾没,当路之督责无已时。
检校靡密,岁额整办,又斥其馀以补前政之亏,数以万计。
诸司列上其政,孝庙亦雅闻公名,有旨令都堂审察。
公素靖退,力丐外补。
执政拟公它郡,上亲擢公信州,识者知其遄召用矣。
会孝庙谅闇,旋逊大位,公治信未期,亦以母夫人忧去,遂弗果召。
公之护丧而归也,吏以例白郡,故奠馈若干,公斥去之。
僚吏复相率以请曰:「道远将无以为资」。
公曰:「亲丧乃所自尽也,而可烦官乎」?
竟辞弗纳,郡人嗟叹。
服除,知光州
光迫边境,城守因陋,公曰:「是非所以靖边鄙」。
亟请于朝更新之,又增筑羊马墙以捍牧圉。
中更绎骚,故垒犹存。
土人之隶于官者曰效用,公亲课其艺,劝以醲赏,皆为精兵。
牧御有方,千里帖泰,治以最闻。
代还,除提举荆湖北路常平茶盐司公事。
湖外去朝廷远,常平往往侵移于它用。
公至,严旧制,多所补还。
复自湖北提举江南西路常平茶盐司公事。
江西之俗,生子不能赡即委弃不顾。
公创慈幼院以收育之,且拨公田为经久计,多所全活。
临川阙守,公摄事数月,宽猛适宜,邦人至今称之。
明年,除江南东路提点刑狱公事,俗喜终讼,公独惩其发踪者,讼以是简。
岁举所部吏,率人士之望。
有为言路姻家而仕不由其道者,侥求百端,予者遍当路,公独不予,时以为难。
寻除都大提点江淮路坑冶铸钱司公事,仍兼江东提刑
居无何,除淮南路转运判官淮东提刑
淮东使客所由,漕寄特重,公擢自远外,莫识其由。
有间,乃知权臣激于求者之越次,特阅班簿取履历深而绩用著者畀之。
寻加直秘阁
明年,除尚书户部郎中总领淮东军马钱粮
总所以军食为重,异时吏以贸易新陈借贷桩积为辞,杂尘土秕糠以为奸利,公曰:「桩积以备不虞,何可屡借?
且吾调度有常,和籴足以相济,何俟于借」?
即严纲运之程,去和籴之弊。
于是粮饟辐辏,庾廪充盈,以新易陈,岁不能什一,自馀悉以见至者给,吏不得以借贷为名有所杂揉。
军人鼓舞,以为计其实,增常时什二三。
时边隙虽未开,而两淮已募新兵,诸军亦广刺雄效,所增衣粮不可胜计。
公虽屡请于朝,而报不时下,悉仰给总所,不以匮闻。
京口岁旱,责经赋于种菽之家,民不堪命。
会公摄守,不崇朝蠲去,民欢呼若更生。
朝廷旌使事之勤,再转为太府卿,而难其代,凡四阅岁始召还,为中书门下省检正诸房公事,位顾居卿下。
公芥蒂踰年,而板曹缺官,朝论以公久典饟事,识财货源流,除权尚书户部侍郎,兼敕令所同详定官
时边事方殷,调度不继,公谓大弦急则小弦绝,一切之政非所可用,惟明统纪、信期会为庶几。
自当时而言,若甚迂缓,而外不致张皇,内不至乏绝,时以为难。
故事,从官满岁为真,公以不阿用事者之意,越岁不迁。
更化甫旬浃,即酌师言,真除尚书吏部侍郎、兼敕令所详定官
缙绅欣然,以为德选。
公感激奋厉,知无不言,以事关时政,不敢具载其论。
吏铨一疏略曰:「恭惟国家南渡以来,八十年间,省部成法,讲若画一。
昨自权臣当国,变更略尽。
姑以目前所见言之:改官必班见,旧制也,今或径得差遣,不妨趁班;
改官必作邑,旧制也,今或别得差遣,遂免作邑
至于班改之员已足,特许附班;
荐举之章有碍,委曲收使。
或阙已授而留抄未上,别图改注;
或阙未出而先乞留阙,阻遏后来。
或不合奏荐而特与放行,既开方来之门,已往者援例;
或不许收叙而特与改正,既使脱去罪籍,仍还积下磨勘
辟差者不问实历之有无,换阙者不拘阙次之远近。
甚至出身定于补官之初,或扳援亲属而改授;
进士限以科举之制,或未尝中选而出官。
若此等类,不可槩举。
乞诏中外,自今一遵成法,凡后来所行有与成法相戾者,并不放行。
庶几公道昭明,人心归一,更化善治,无先于此」。
缙绅服其切要。
尝谓家人曰:「士贵知止,吾以平进为天子从臣,不啻足矣,复何求乎」!
乃以嘉定元年夏四月抗疏请外,温诏弗许。
公志在得请,章相继四上,每不允。
诏下,归对家人诵前辈「多少朱门锁空屋,主人元自不曾归」之句,沉吟欷歔。
盖新第落成,公犹未及见也。
顾上眷深厚,决去不可期,以秋仲复伸前请。
会和好方成,北使到阙,以公言论谨审,威仪详雅,属公馆客。
客甫出关,而公讣闻矣,实九月二十有九日,享年六十有六。
公初乞谢事,有旨守尚书吏部侍郎致仕。
及遗奏上,赠正议大夫,官其后如格,仍赐银绢以赙。
公性清净,薄嗜欲,年过强仕即就外寝。
所至一室萧然,惟图史是娱。
少病脚弱,晚更强健,时服凉剂以疏壅底,虽祁寒不挟纩。
属纩之朝,起居如平时,盥颒讫事,命左右启窗,仰天举手,三扣齿而逝。
著作佐郎杨公简一世儒先,不妄交友,前公薨一日,杨与同列语,叹曰:「吾未见约于自奉而诚于求去者」。
同列以公对,杨耸然起敬,即款门求见,公亦往谢其门,皆坐语移时。
翌旦,杨会同列馆中,方道公志气之充,相与叹仰,而凶问已至,盖公之精爽之死不变如此。
公兄十人,其一同产。
兄卒,侄犹未龀,公教之成立,遂贡于乡。
有子犹在龆龀,于公为从孙,甫登从列,即以郊恩奏之,虽己孙未官不恤也。
先是,母夫人将葬而地未有定,公谓其侄曰:「世俗以墓地吉凶占嗣续兴替,吾知丧吾亲而已,吉凶非所计,汝其图之」。
侄得地于青田之回龙穴,介数大松之间,人力未易去。
一夕为风雷所拔,人以为孝感
异时使传数更,由远而近,政路有为公地者,或问其故,则曰:「吾尝官其乡,终始三年,梁不以一毫私事托,吾以是知之」。
公两典侯藩,六将使指,所至惜公帑,纤悉无过用,虽旧比所当得者,率却不受。
行部惧费供亿,不宿地市。
去官必籍内外供帐归之有司,毫发不有。
江西日,有盗私帑白金器者,众惧公知,私裒金置器以偿。
公故弗问,比去,指而归之,曰:「为盗者一人尔,而偿金者众,吾不忍也」。
家之产业,在官俸赐,悉委仆御,计簿来前,惟摘纸尾视有无,未尝计出纳。
有劝公属子弟检覈者,公曰:「吾以清白遗子孙,顾可以财累之」?
其孝友之行,洁廉之操,宽厚之量,大率类是。
自少为文不屑人下,再举漕台,一居首选。
诗语壮健,不蹈故常。
字画师米南宫,虽局束书问间,而迈往之气,间见墨笔之表。
配吴氏,封令人。
三子:曰钺,文林郎湖州归安县丞
曰钥,从事郎、饶州安仁县主簿
曰铢,迪功郎、新南康军星子县主簿
女二人。
孙男五人,曰涣、曰泽、曰沂、曰汲、曰浩。
公所官妷孙曰溱,迪功郎、新台州天台县主簿
某家丹阳,距公居不啻千里,公得姓名于士友间,归以长女某。
次适承务郎、前湖州长兴县傅诚先公数月卒。
钺等将以明年某月某日祔公丧回龙山母夫人冢次。
前葬,命某裒公言行,以俟命于太史氏。
某列在子婿,不得以狂斐辞,谨绪次如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