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朝请郎通判平江府事包君墓志铭 南宋 · 真德秀
 出处:全宋文卷七一九五、《西山文集》卷四五
君名履常字适可姓包氏孝肃公七世孙也。
孝肃世家合肥,曾孙莘徙永嘉雁池,是为君四世祖。
祖汝家又徙乐清柳市,其居城之西洋,则自君始。
孝肃以清节直道为昭陵名臣,后稍不振。
至君少入太学,登淳熙八年进士乙科,人谓且大包氏矣。
平生力学,有得于絜矩之一言。
故其教授盱江,视士之无所乎馆也,则首辟讲堂,既又辟诸斋,增廪生徒至五六十人。
其在豫章亦然。
御书阁久圮,白于郡,一新之。
邻壤之士,亦相与负笈从君游,弟子员溢几数百。
其宰吉之吉水,视民之病在于土瘠赋重,则为均税之弗均者,而更新其版籍,使吏蠹亡所容。
岁艰食,为请粟于常平使者振业之,又请于州,蠲其赋。
民贫不能输者,约县计代其输。
时称提楮币之令下,郡欲因以为功,奉行亟疾甚,他县惕息应令亡敢后,君于其间独务为安靖以便民。
郡文书朝夕下,君弗为动。
幕府有移书镌诮者,君报之曰:「某书生,知奉法循理而已,宁忤上官以谴去,不敢茍随也」。
未几,守以烦扰罢,人始服君精识。
赋粟故即县以输,会安抚使领州,下令俾改输于郡,民病之。
君力争至数四,事为之止。
县有五都,各结义丁自卫。
时黑风群盗方炽,郡将提兵致讨,檄县发义丁为犄角助。
君曰义丁为乡井设耳,驱之以婴剧盗,犹羊禦狼也,则移书具言所以不可之状。
檄再下,君执如初,事亦为中止。
县之俗素狃于讼,少不得志则遍走诸台。
或请惩其尤者,君曰:「吾之于事,求其是而已,县而是,台犹县也,非是,可使民有冤乎」?
由是邑人察君之心,卒亦无反讼者。
子贡问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者,子曰:「其恕乎?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夫不以所恶者加人而以所欲者及人,此所谓絜矩之道也。
絜者何?
以此度彼之谓也。
大学》之义不明,汲汲自谋者,知有我而已。
牣己之室,虽剥民之庐弗问也;
豢己之欲,虽朘民之肤弗恤也。
以君之学,其能卓然有见如此,使得位焉而尽行所志,则功利之及物,其可胜既耶!
君之始仕,得宁海,后尝分教金陵,皆以内艰不及上。
晚得倅吴门,又不幸未至而没。
其将没也,犹以学之所得者为从子言之,俾勿忘,其亦可哀也已。
君生于绍兴甲戌八月二十八日,其终也实嘉定丁丑五月二十四日
明年七月八日,窆于瑞安县崇泰乡渔潭之屿。
夫人高氏,宣仁后族也。
三子:志崇,以君致仕恩,今为从事郎、建阳县
志行,志修。
三女,承奉郎师宪从政郎吉老其婿也,季未行。
君既葬若干年,而志崇始以盘洲叟徐君寓所状事实来谒铭,予虽未悉君为人,而惟盘洲之言可徵,故予铭之而弗辞。
其世系见于水心叶公所为考君之志者,今不载。
铭曰:
蓄之裕,狭其施。
啬诸躬,后之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