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李龙眠海会图记开禧二年四月 南宋 · 王迈
 出处:全宋文卷七四五八、《桯史》卷六、《古今图书集成》艺术典卷七九○
南阎浮提,有大善知识,现居士宰官妇女身,在家修菩萨梵行。
有一初学与其子游,以是因缘得至其舍。
一日,出示五百大阿罗汉海会妙相一轴,于是合掌恭敬,叹未曾见,如人入闇,忽睹光明,心大欢喜,莫可喻说。
宛转谛观,神通变化,皆得自在。
小大长短,老幼妍丑,各有所别。
足踏沧海,如履坦途,蛟、蜃、鼋、鮀、鱼、鳖、蛙、蛤,俛首听命,如乘安车。
天龙八部,夜叉罗杀,诸恶鬼众,前后导从,如役仆厮。
宝花缤纷,天乐竞集,金桥架空,琪树蔽日。
或闯而窥,或倚而立,瓶钵杖拂,各有所执,凌云御风,升隆莫测。
或解衣渡水,或濯足坐石,或挽或负,状邈迭出。
以种种形,成于一色,于一色中,众妙毕具,如幻三昧,随刹现形,千变万化,不离一性。
如是我闻,释迦文佛,既成道已,乃于耆阇崛山集阿罗汉。
有学无学,菩萨摩诃萨,次第授记,陈如号曰「普明」,五百阿罗汉,亦同一号,名曰「普明」。
既受佛记,即得如来方便法,而《金刚经》云:「实无有法,名阿罗汉」。
则是诸大阿罗汉,有法无法,有相无相,皆不可知,不可测。
飘流大海,一切众生,天龙八部,诸鬼神众,若有若无,若隐若显,亦不可知,不可测。
如梦中语,如水中尘,如暗中影,如空中花,谓之有相可乎,谓之有法可乎?
是又不可知,不可测。
然则斯图之作,沧海浩渺,神通变化,奇形异状,曲极其妙,求诸法耶?
求诸相耶?
是又愚所不可知,不可测。
夫佛于贤劫中,在大梵天,未出母胎,居摩尼殿,集天释梵八部之众,演畅摩诃衍法,度无量无边众生。
其殿百宝装严,众妙殊特,匪因缘而有,匪自然而成,则是殿是佛,是法是相,谓之有乎?
谓之无乎?
如此则知海之为海,罗汉之为罗汉,蛟、蜃、鼋、鮀、鱼、鳖、蛙、蛤,天龙八部,夜叉罗刹,似耶否耶?
有耶无耶?
匪大圆觉,合凡圣于一理,混物我于一心,是否两忘,色空俱灭。
则法且无有,何况于相;
相且无有,何况于画;
画且无有,何况于记。
虽然,是理也,为发大乘者说,为发最上乘说。
若夫即心是佛,因佛见性,善男子、善女子,有能于一切法一切相而生敬心,则聚沙为塔,画地成佛,皆是道场。
何况图画装严,尽形供养,当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所得福德,亦复如是,不可思议,不可称量。
于往昔时,有大居士号曰龙眠,得画三昧,始好画马,念念勿忘。
有大比丘,见而语之,由此一念,当堕马腹,于是居士躩然忏悔,乃于一切诸佛诸大菩萨而致意焉。
端严妙丽,随念现形,皆得三昧。
是罗汉者,居士之所作也。
居士之一念,画此罗汉,以大善知识之一念,得此罗汉,当知是画为第一希有。
画者,得者,匪于过去无量阿僧祇劫承佛受记,未易画此,亦未易得此。
至于有法无法,有相无相,如鱼饮水,冷暖自知。
是记也,盖为画设。
开禧二年百六日,初学王迈谨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