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书欧阳氏族谱 宋末元初 · 欧阳守道
 出处:全宋文卷八○一一、《巽斋文集》卷一九
予欧阳氏家吉州自唐中世刺史府君始,大约距今五百馀年。
子孙散居诸邑,或徙他州,不可尽考,姑以见居而未徙者言之,户不啻百计,丁不啻千计矣,其间最著,仅文忠公一人。
刺史府君视子孙,可谓最著者之少也。
族谱非最著者其谁宜为?
宜乎公之为之也。
然公谱未广,又颇有误,如曰自通三世生琮,为州刺史唐末黄巢攻陷州县,府君率州人捍贼,乡里赖以保全;
琮八世生万,为安福
万之下八世曰郴,仕南唐为州军事衙推官。
如此则十有七世之内三仕于吉矣。
刺史率更四世孙,率更父子仕唐初,而四世孙乃捍黄巢之乱,是为当僖宗之世,唐有天下至此二百六十馀年之久,唐帝且十有六传,而吾家才四世也。
推官刺史十四世孙,既曰刺史贼,而推官乃仕南唐南唐有国始终不过四五十年,上去广明之乱近,何四五十年之近而吾家已十四世也?
吾于公所次谱犹疑之如此,来者又可知已。
按唐欧阳琟碑,颜鲁公撰并书,其书上世名讳与率更以前同,又名从玉旁,比之刺史讳相类,琟似是刺史从兄弟,然其卒在大历中,则刺史亦必是此时人,若吾家果有捍贼事,当是刺史以后六七世孙,不可系此于刺史事迹内也。
文忠公游宦四方,归乡之日无几,其修谱又不暇咨于族人,是以虽数世之近,直下之派,而屡有失亡,最后独质之吕夏卿以为的据,夏卿虽博学,安能尽知他人世系之详哉?
宗人民先所录自刺史直至于今,盖岁月又增三之一,而世益蕃衍矣。
民先年高而康彊,方册之外用力不分,足以肆其考订,如使详核无遗憾,而因以證前误,岂非来者之幸乎?
予前后所见同姓诸谱但在庐陵诸邑者已六七本,各巨帙细书,至邻郡清江、宜春长沙同姓亦各有谱,往往出以相示,参较上世,率不相合,皆无一本略同者,此不可晓也,安得遍与诸家借聚,与民先细订之乎?
姑识此以俟他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