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梦游玉真峰餐梅花 宋末元初 · 郑思肖
 出处:全宋文卷八三三八、心史·杂文
德祐六年己卯冬至前三十六日,其夕三更后,郑子得一梦。
始则栩栩然,冥冥然,若幂若蛰,若醉若瞆,若迷身云雾中,凭虚任其所之。
俄而蘧蘧然,泠泠然,若有所至,然开目则身在山中,私谓其地为西蜀之极西。
其山中岩崖巘壑,参错绵亘,峙奇走怪,形势飞舞,非渔樵耕猎所趋涂径,其仙怪龙虎所区窟宅。
三昼游览,万不六七。
忽迫暮,遇深阔彻碧之溪,竟行水面,水离足三二寸。
沿侧石之径,行迂峻,探窅筱。
至一洞,石门忽自开。
入之数里,始露霄汉,宽敞如平地。
见可仰不可陟壁立之峰,耸身即腾飞至其上。
得一盘石,润洁如玉色,平满整截,方可七八百丈。
四垂陡绝,下视无底。
上有大古一,结根罅石之土,始一两花,须臾盛开,香透顶脑。
复意其时初冬至,正十五、六间,月轮悬于天顶,驻而不动,相去甚近,极大极明,直千百倍,泬寥空阔,清气逼人。
我心颠喜,兴趣辟易,手摘梅花食,顷空其树。
匪若世间梅花,带清苦气味,甜美如嚼新软白石髓。
且口咄咄,文其事欲纸,纸至,笔具随之,悬笔飞写,字状极怪,不类世俗书。
其文曰:「我钟先天至清之气毓其神,必以后天至清之气养其形。
陋彼熟食之子,火气昏其清明。
溘死其命于谷肉之壳,终弃坠其魄于冥城。
草木英华,后天之清气也,独优之。
一阳而花,六阳而实,为纯阳之果。
其花天真之身,至香无垢,贞白终其性。
戕以霜斧雪斤,莫能夭彼之命。
黑魔痴惨,欲杀万物以死;
身抱微阳一脉之仁,出而萌芽欲绝不绝之春。
性和气良,涤风骸腥滓,璗化真水,培固命蒂,归脉于踵,绵绵其息。
久之鍊骨,坚而空透,体性不坏,犹精金然。
吾嗜之者以此,平生所食数溢千树矣。
来游此峰,太初真气所结。
悬空而擎,不与尘壤通接。
九叠九万仞,霹雳圻裂。
神护鬼捧,吸纳煦泄。
撑突峻削,磅礴坱圠
山气清润,滋石孕
山脉相锁,若犬牙衔错。
深走地底,键斡坤轴。
狱形坡陁,臣伏若拜。
奄荫娑婆,岿然而帝。
飞身陟之,千清万奇,业并心目。
空中有声之者曰:此玉真峰顶也,迩来四百万劫,无人至此矣。
梅花一树,与天地日月同生,更莫算其几微尘劫。
伏羲未生前,尝开一花。
今天地荒老,万物多故,欲仁下土,故花又开。
天道健,地道顺,王道昌,万物寿吉。
树拱百围,花大半尺,樛枝偃蹇,根绞石隙。
天根月窟,和气之液,洪濛之雪,搆为花骨。
世不得闻,仙不得识。
今焉大宝珠玉,飞出泥丸,化而为月。
御天中央,直若千轮圆月,合成一月
迫窄六虚,焜耀陆离,开大光明,一被照耀,咸悟长生。
大星疏疏,可数可取;
小星千千,踏向足底。
清极颠默,气薄金石。
顽立下,频嗅频笑,方瞳不瞬,溜碧相射,竟欲与之俱化,泯而为一。
倏跃而动,手尽其葩。
齿鍊为丹,火凉水浮,玉池甘香,骨莹肉化,鼻舌毛孔,悉迸散香雾。
六合同同,灿发玉光,万返乎源,其心忽空,一旦获无身之身,还我于无极。
于戏伟哉」!
书此文讫,举头睨此树,又英英而花矣。
花愈盛,香愈清,更欲采食。
辄仰面长笑,声震空碧,遂惊寤。
神思恬净,舌根犹香。
梦中之文,凡千馀字,一笔而就,旦而遗其半,又二三百字,怪不可晓。
剔抉其支离,脉络之以意,润色之以辞,仍纪颠末,遗为他日一笑耳。
闻者异之曰:奇哉梦也!
曰:奇之则不奇矣。
夫人之梦,皆纷杂之念凝之于神,因其昏昧,乘气机恣纵变化,其魂实未尝出于身外,真有所游历。
或先谶其事,或杂揉于感,多欲者梦猥而昏,无念者梦寡而清,要之俱化也,诘其根则妄尔。
乐广之论未悉也,别之有《周礼》六梦焉。
黄帝梦游华胥高宗得说,文王梦帝与九龄孔子梦见周公,佛金鼓,老子梦游罽宾庄周为蝶,孰谓至人无梦乎?
其实皆托言也,假以喻其意。
彼数人者,直不可测,泥之反失之。
岂如《左传》所录之,非先谶其事,则杂揉于感者耶?
圣贤或亦觉,众人虽觉实,此以异也。
死,辱,蠢蠢昼,纷然蕉鹿,盲于心,伟一沤,斥溟渤,反誇为极智。
泛而无根,觉则出之;
苟差,败乃德,不得为善人,瞢无寤时。
昼梦之害,过于夜梦远矣,悟者盖寡。
我未生之先,寂然而无为;
我既生之后,顺天理以全归。
厄之不挫也,夭之不忧也,奚以富之贵之福之寿之耶?
无爱风欲薪鼓爨灵台之火,情想俱枯颓,嗒丧其肢体,视实无视,听实无听,思实无思,五官咸天厥职,一无所倚。
孰为
孰为觉?
然则向之所,又不可以而梦之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