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俗通义佚文卷四:氏姓上 其一 东汉 · 应劭
出处:全后汉文 卷三十九
《广韵》十二《齐》引《氏姓篇》,《史记·荀卿传》集解引应劭《氏姓》,《困学纪闻》引宋景文说,云《姓氏篇》。今从群书摘出,以四声编次为二卷。
万类之中,惟人为贵。《春秋左氏传》官有世功,则有官族,邑亦如之。《公羊》讥卫灭邢,《论语》贬昭公娶于吴,讳同姓也。盖姓有九:或氏于号,或氏于爵,或氏于国,或氏于官,或氏于字,或氏于居,或氏于事,或氏于职。以号,唐、虞、夏、殷也。以谥,戴、武、宣、穆也。以爵,王、公、侯、伯也。以国,齐、鲁、宋、卫也。以官,司马、司徒、司寇、司空、司城也。以字,伯、仲、叔、季也。以居,城、郭、园、池也。以事,巫、卜、陶、匠也。以职,三乌、五鹿、青牛、白马也(《御览》三百六十二,《广韵》引《氏姓篇序》云:「凡氏之兴九事:一氏于号,唐、虞、夏、殷是也。四氏于国,齐、鲁、宋、卫是也。」又云:「凡氏于谥,戴、武、宣、穆、是也。凡氏于字,伯、仲、叔、季是也。又云氏于事,巫、卜、陶、匠是也。氏于居者,城、郭、园、池是也。氏于职焉,三乌、五鹿是也。」《北史·高构传》引《风俗通》「性有九种,或氏于爵,或氏所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