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难钟荀太平论 东汉末 · 王粲
 出处:全后汉文 卷九十一
圣莫盛于尧,而洪水方割,丹朱淫虐,四族凶佞矣。
帝舜因之,而三苗畔戾矣。
禹又因,而防风为戮矣。
此三圣,古之所大称也,继踵相承,且二百年,而刑罚未尝一世而乏也。
然则此三圣能平。
三圣能平,则何世能致之乎?
孔子称曰:「唯上智与下愚不移」。
不移者,丹朱、四凶、三苗之谓也。
之世,殷网不小大,好草窃奸宄。
周公迁殷顽民于洛邑,其下愚之人,必有之矣。
周公之于三圣,不能逾也。
三圣有所不化矣,有所不移矣,周公之不能化殷之顽民,所可知也。
苟不可移,必或犯罪,罪而弗刑,是失所也。
犯而刑之,刑不可错矣。
孟轲有言:「尽信书不如无书」。
有大而言之者,刑错之属也。
岂亿兆之民,历数十年,而无一人犯罪,一物失所哉!
谓之无者,尽信书之谓也(《艺文类聚》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