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为君难 曹魏 · 桓范
 出处:全晋文、全三国文 卷三十七
或曰:仲尼称「为君难」。
夫人君者,处尊高之位,执赏罚之柄,用人之才,因人之力,何为不成?
何求不得?
功立则受其功,治成则厚其福,故官人舜也。
治水也。
稼穑弃也。
理讼皋陶也。
尧无事焉,而由之圣治,何「为君难」邪?
曰:此其所以为难也。
夫日月光照于昼夜,风雨动润于万物,阴阳代以生杀,四时迭以成岁,不见天事而犹贵之者,其所以运气演,协和施化,皆天之为也。
是以天万物之覆,君万物之焘也。
怀生之类,有不浸润于泽者,天以为负;
员首之民,有不沾濡于惠者,君以为耻。
是以在上者,体人君之大德,怀恤下之小心;
阐化立教,必以其道;
发言则通四海,行政则动万物;
虑之于心,思之于内;
布之于天下,正身于庙堂之上,而化应于行里之外。
虽︻纩塞耳,隐屏而居,照幽达情,烛于宇宙,动作周旋,无事不虑。
服一采,则念女功之劳;
御一谷,则恤农夫之勤;
决不听之狱,则惧刑之不中;
进一士之爵,则恐官之失贤;
赏毫厘之善,必有所劝;
罚纤芥之恶,必有所沮。
使化若春风,泽如时雨;
消凋污之人,移薄伪之俗;
救衰世之弊,反之于上古之朴;
至德加于天下,惠厚施于百姓。
故民仰之如天地,爱之如父母,敬之如神明,畏之如雷霆(此下盖有删节。)
佐治之臣,历世难遇,庸人众而贤才寡。
是故君人者,不能皆得之干,之辅,犹造父不能皆得骐骥之乘,追风之四(「四」即「驷」)也。
御踶啮必烦辔衔,统庸臣必劳智虑,是以人君其所以济辅群下,均养大小,审核真伪,考察变态,在于幽冥窈妙之中,割毫折芒纤微之间,非天下之至精,孰能尽于此哉!
故臣有立小忠以售大不忠,效小信以成大不信,可不虑之以诈乎?
臣有貌厉而内荏,色取仁而行违,可不虑之以虚乎?
臣有害同侪以专朝,塞下情以壅上,可不虑之以嫉乎,臣有进邪说以乱是,因似然以伤贤,可不虑之以谗(本误作奸,依《长短经·臣行》改。)乎?
臣有因赏以偿」(偿字依《长短经》加。)恩,因罚以作(本误作「佐」,依《长短经》改。)威,可不虑之以奸乎?
臣有外显相荐,内阴相除(「除」字依《长短经》加。)
谋事托公而实侠(《长短经》作「挟」,「侠」与「挟」通。)私,可不虑之以欺乎?
臣有事左右以求进,托重臣以自结,可不虑之以伪乎!
臣有和同以取谐,苟合以求进(本作「荐」,依《长短经》改。)
可不虑之以祸乎?
臣有悦主(本作「君」,依《长短经》改。)意以求亲,悦主言以取容,可不虑之以佞乎?
此九虑者,所以防恶也。
臣有辞拙而意工,言逆而事顺,可不恕之以直乎?
臣有朴騃而辞讷,外疏而内敏,可不恕之以质乎?
臣有犯难以为上(本误作「士」,依《长短经》改。),离谤以为国,可不恕之以忠乎?
臣有守正以逆众意,执法而违私志(《长短经》作「欲」,当误。)
可不恕之以公乎?
臣有不曲(《长短经》作「屈」。)己以求合,不耦世以取名(本作「容」,依《长短经》改。)
可不恕之以贞乎?
臣有从侧陋而进显言,由卑贱而陈国事,可不恕之以难乎?
臣有孤特而执节,介(本误作「分」,依《长短经》改。)立而见毁,可不恕之以劲乎?
此七恕者,所以进善也(「也」字依《长短经》加。)
接下之理(本有「也」字,以意删。),御臣之道,岂徒「七恕」、「九虑」而已哉(《群书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