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重议周札赠谥 东晋 · 王导
 出处:全晋文卷十九
省令君议,必之开门与谯王、周、戴异
开门,直出风言,竟实事邪?
使以风言定褒贬,意莫若原情考徵也。
论者谓知隗、协乱政,信敦匡救,苟匡救信,奸佞除,即所谓流四凶族以隆人主巍巍之功耳,如此,所以忠于社稷也。
后敦悖谬出所不图,亦阖门不同,以此灭族,是其死于为义也。
夫信敦当时之匡救,不图将来之大逆,恶隗、协之乱政,不失为臣之贞节者,于时朝士岂惟周札邪!
若尽谓不忠,惧有诬乎谯王、周、戴。
各以死卫国,斯亦人臣之节也。
但所见有同,然期之于必忠,故宜申明耳。
即如令君议,宋华、齐高其在隗、协矣。
昔子纠之难,召忽死之,管仲不死。
若以死为贤,则管仲当贬;
若以不死为贤,则召忽死为失。
先典何以两通之?
明为忠之情同也。
死虽是忠之一目,亦不必为忠皆当死也。
汉祖遗约,非刘氏不王,非功臣不侯,违命天下共诛之。
吕后王诸吕,周勃从之,王陵廷争,可不谓忠乎?
周勃诛吕尊文,安汉社稷,忠莫尚焉,则王陵又何足言,而前史两为美谈。
固知死与不死,争与不争,苟原情尽意,不可定于一概也。
阖棺定谥,违逆党顺,受戮凶邪,不负忠义明矣(《晋书·周札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