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上书谏遣齐王攸之藩 西晋 · 王浑
 出处:全晋文卷二十八
伏承圣诏,宪章古典,进齐王攸上公,崇其礼仪,遣攸之国。
昔周氏建国,大封诸姬,以藩帝室,永世作宪。
至于公旦武王之弟,左右王事,辅济大业,不使归藩。
明至亲义著,不可远朝故也。
是故周公得以圣德光弼幼主,忠诚著于《金縢》,光述文武仁圣之德。
于大晋,姬旦之亲也。
宜赞皇朝,与闻政事,实为陛下腹心不贰之臣。
为人,修洁义信,加以懿亲,志存忠贞。
今陛下出攸之国,假以都督虚号,而无典戎干方之实,去离天朝,不豫王政。
伤母弟至亲之体,亏友于款笃之义,惧非陆下追述先帝、文明太后待攸之宿意也。
若以望重,于事宜出者,今以汝南王亮
宣皇帝子,文皇帝弟,胄、骏各处方任,有内外之资,论以后虑,亦不为轻。
今之国,适足长异同之论,以损仁慈之美耳。
而令天下窃陛下有不崇亲亲之情,臣窃为陛下不取也。
若以妃后外亲,任以朝政,则有王氏倾汉之权,吕产专朝之祸。
若以同姓至亲,则有吴楚七国逆乱之殃。
历观古今,苟事轻重,所在无不为害也。
不可事事曲设疑防,虑方来之患者也,唯当任正道而求忠良。
若以智计猜物,虽亲见疑,至于疏远者亦何能自保乎!
人怀危惧,非为安之理,此最有国有家者之深忌也。
愚以为太子太保缺,宜留居之,与太尉汝南王亮卫将军杨珧共为保傅,干理朝事。
三人齐位,足相持正,进有辅纳广义之义,退无偏重相倾之势。
令陛下有笃亲亲之恩,使蒙仁覆之惠。
臣同国休戚,义在尽言,心之所见,不能默已。
私慕鲁女存国之志,敢陈愚见,触犯天威。
欲陛下事每尽善,冀万分之助。
臣而不言,谁当言者(《晋书·王浑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