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上疏理谤 东晋 · 桓玄
 出处:全晋文
臣闻周公大圣而四国流言,乐毅王佐而被谤骑劫,《巷伯》有豺兽之慨,苏公兴飘风之刺,恶直丑正,何代无之!
先臣蒙国殊遇,姻娅皇极,常欲以身报德,投袂乘机,西平巴蜀,北清伊洛,使窃号之寇系颈北阙,园陵脩复,大耻载雪,饮马灞浐,悬旌赵魏,勤王之师,功非一捷。
太和之末,皇基有潜移之惧,遂乃奉顺天人,翼登圣朝,明离既朗,四凶兼澄。
向使此功不建,此事不成,宗庙之事岂可孰念!
太甲虽迷,商祚无忧;
昌邑虽昏,弊无三孽,因兹而言,晋室之机危于殷汉,先臣之功高于矣。
而负重既往,蒙谤清时,圣世明王黜陟之道,不闻废忽显明之功,探射冥冥之心,启嫌谤之涂,开邪枉之路者也。
先臣勤王艰难之劳,匡复克平之勋,朝廷若其遗之,臣亦不复计也。
至于先帝龙飞九五,陛下之所以继明南面,请问谈者,谁之由邪?
谁之德邪?
岂惟晋室永安,祖宗血食,于陛下一门,实奇功也。
自顷权门日盛,丑政实繁,咸称述时旨,互相扇附,以臣之兄弟皆晋之罪人,臣等复何理可以苟存圣世?
何颜可以尸飨封禄?
若陛下忘先臣大造之功,信贝锦萋菲之说,臣等自当奉还三封,受戮市朝,然后下从先臣,归先帝于玄宫耳。
若陛下述遵先旨,追录旧勋,窃望少垂恺悌覆盖之恩(《晋书·桓玄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