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法华宗要序 南朝宋 · 释慧观
 出处:全宋文卷六十三
夫本际冥湛,则神根凝一;
涉动离淳,则精粗异陈。
于是心辔竞策,尘想争驰,翳有浅深,则昏明殊镜。
是以从初得佛,暨于此经,始应物开津,故三乘别流。
别流非真,则终期有会。
会必同源,故其乘唯一,唯一无上,故谓之妙法。
颂曰:是乘微妙,清净第一,于诸世间,最无有上。
夫妙不可明,必拟之有像,像之美者,莲华为上;
莲华之秀,分陀利为最。
妙万法而为言,故喻之分陀利。
其为经也,明发蒙不可以语极,释权应之所由;
御终不可以秘深,则开实以显宗致。
权应既彰,则局心自废;
宗致既显,则真悟自生。
故能令万流合注,三乘同往,同往之三。
会而为一,乘之始也。
觉慧成满,乘之盛也,灭景澄神,乘之终也。
虽以万法为乘,然统之有主,举其宗要,则慧收其名。
故经以真慧为体,妙一为称。
是以释迦玄音始发,赞佛智甚深,多宝称善,叹平等大慧。
颂曰:为说佛慧故,诸佛出世间。
唯此一事实,馀二则非真。
然则佛慧乃一之正实,乘之体成,妙之至足,华之开秀者也。
虽寄华宣微,而道玄像表,称之曰妙,而体绝精粗。
颂曰:是法不可示,言词相寂灭。
二乘所以息虑,补处所以绝尘,唯佛与佛,乃能究尽。
故恒沙如来,感希声以云萃;
已逝之圣,振馀灵而现证。
信佛法之奥区,穷神之妙境,其此经之谓乎!
此经之谓乎!
观少习归一之言,长味会通之要。
然缅思愈勤,而幽旨弥潜,未尝不面灵鹫以遐想,临词句而增怀,谅由枝说差其本,谬文乖其正也。
有外国法师鸠摩罗什,超爽俊迈,奇悟天拔,量与海深,辩流玉散,继释踪以嗣轨,秉神火以霜烛,纽颓网于将绝,拯漂溺于巳沦。
耀此慧灯,来光斯境。
秦弘始八年夏,于长安大寺,集四方义学沙门二千馀人,更出斯经,与众详究。
什自手执梵经,口译秦语,曲从方言,而趣不乖本,即文之益,亦已过半。
虽复霄云披翳,阳景俱晖,未足喻也。
什犹谓语现而理沈,事近而旨远。
又释言表之隐,以应探赜之求。
虽冥扉未开,固已得其门矣。
夫上善等润,灵液尚均。
是以仰感嘱累,俯慨未闻,故采述旨要,流布未闻,庶法轮遐轸,往所未往。
十方同悟,究畅一乘,故序之云尔(《释藏》迹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