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乐表 南齐 · 王僧虔
 出处:全齐文卷八
臣闻《风》、《雅》之作,由来尚矣。
大者系乎兴衰,其次者箸于率舞。
在于心而木石感,铿锵奏而国俗移。
故郑相出郊,辩声知戚;
延陵入聘,观乐知风。
是则音不妄起,曲岂徒奏。
哥倡既设,休戚已征,清浊是均,山琴自应。
斯乃天地之灵和,升降之明节。
今帝道四达,礼乐交通,诚非寡陋所敢裁酌。
伏以三古缺闻,六代潜响,舞咏与日月偕湮,精灵与风云俱灭。
追馀操而长怀,抚遗器而太息,此则然矣。
夫钟县之器,以雅为用,凯容之制,八佾为体。
故羽龠击拊,以相谐应,季氏获诮,将在于此。
总章旧佾二八之流,示圭服既殊,曲律亦异,推今校古,皎然可知。
又哥钟一肆,克谐女乐,以哥为称,非雅器也。
大明中,即以宫县合和《鞞》、《拂》,节数虽会,虑乖雅体。
将来知音。
或讥圣世。
若谓钟舞已谐,不欲废罢,别立哥钟,以调羽佾,止于别宴,不关朝享,四县所奏,谨依雅则,斯则旧乐前典,不坠于地。
臣昔已制哥磬,犹在乐官,具以副钟,配成一部,即义沿理,如或可安。
又今之《清商》,实由铜雀,魏氏三祖,风流可怀,京、洛相高,江左弥重。
谅以金县干戚,事绝于斯。
而情变听改,稍复零落,十数年间,亡者将半。
自顷家竞新哇,人尚谣俗,务在噍危,不顾律纪,流宕无涯,未知所极,排斥典正,崇长烦淫。
士有等差,无故不可以去礼;
乐有攸序,长幼不可以共闻。
故宣丑之制,日盛于廛里,风味之韵,独尽于衣冠。
夫川震社亡,同灾异戒,哀思靡漫,异世齐欢。
咎征不殊,而欣畏并用,窃所未譬也。
方今尘静畿中,波恬海外,《雅》、《颂》得所,实在兹辰。
臣以为宜命典司,务勤课习,缉理旧声,迭相开晓,凡所遗漏,悉使补拾。
典全者禄厚,艺敏者位优,利以动之,则人思自劝,风以靡之,可不训自革,反本还源,庶可跋踵(《宋书·乐志》一。顺帝升明二年尚书令王僧虔上表,并言三调哥。又见《南齐书·王僧虔传》,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