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吴元济 中唐 · 宪宗皇帝
 出处:全唐文卷五十七
天地之化。由肃杀而成岁功。
帝王之道。以威武而辅文德。
朕祗鸿业。抚临庶邦。
务先含宏。每慎征战。
怀仁者有耻且格。畏罪者见善即迁。
而或昏迷不恭。告命不及。
固兴勃乱之孽。自速原野之诛。
除害正刑。国有彝典。
吴元济逆绝人理。反易天常。
不居父丧。擅领军事。
谕以诏旨。曾无敬恭。
荧惑一方之人。迫胁三军之众。
以其父少阳常经任使。为之轸悼。
命申奠祭。临遣使臣
凌虐封疆。遂致稽阻。
绝朝廷之礼意。忘父子之恩情。
旋又掩袭舞阳。伤残吏卒。
焚烧叶县。骚扰闾阎。
恣行寇攘。无所畏忌。
朕尝念赏延之义。又重伤藩帅之门。
尚欲纳于忠顺之途。处以显荣之列。
未能饬法。犹为包荒。
再以诏书。俾申招抚
虿毒滋长。奸心靡悛。
寿春西南。又陷镇栅。
穷凶稔恶。纵暴挻灾。
覆载之所不容。人神之所共弃。
良非获巳。致此兴戎。
盖以方伯连帅。同请讨除。
伐罪吊人。故兹申命。
宜令宣武忠武太原武宁淮南宣歙等兵马合势。山南东道及魏博荆南江西剑南东川等道兵马与鄂南计会。
都防禦使与怀汝郑节度剑南义成军兵马犄角相应。同为进讨。
吴元济旧有官秩。宜并削除。
大军既临。计即戡殄。
嗟我淮右之众。本为勤王之师。
虽是胁从。频巳昭洗。
念此勋力。未尝弭忘。
适罹狡童。又此诖误。
心怀忠顺。迫在凶威。
苟能率诚。即可收效。
淮西将士。有能枭斩凶渠者。
先是六品巳下官。授三品正员官。
其先授五品巳上官者。节级升进。
仍与实封五百户。庄宅各一区。
钱二万贯。如能率所管兵马。
以城镇来降者。并超三资与改官。
仍学实封二百户。钱一万贯。
以一身降者。亦与改转。
仍赐钱帛。诸道应赴行营将士。
如有斩元恶者。亦准此处分。
吴元济如能束身归朝。并与洗雪。
若不能改过。罪止其身。
其馀污胁。一切不问。
接贼界州县百姓。军兴巳来。
供馈繁并。言念疲瘵。
良增悯然。元和九年两税斛㪷钱物等。
在百姓腹内者。并十年夏税。
并宜放免。其有城镇将士百姓。
守节拒贼。身死王事者。
各委长吏。优给其家。
仍具事迹申奏。当加褒赠。
并赐钱帛。仍与一子官。
三州百姓。莫匪吾人。
诸军所至。不得妄加杀戮。
焚烧庐舍。据夺财产。
并有拘执。以为俘馘
事平之后。给复二年。
三州内有自置义营堡栅。王师所至。
能相率来降。各加酬奖。
时当春候。务切农桑。
应缘军务所须。并不得干扰百姓。
如要车牛夫役及工匠之类。并宜和雇情愿。
仍给优价。贼平之后。
应立功将士。并与超资改官。
节级赐物。于戏。
朕率理道。靡敢荒宁。
思致中和。以康亿兆。
而德之寡薄。化未昭宣
爰用甲兵。良深愧叹。
顾非重武。其在止戈。
宣示中外。知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