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收复河湟制 唐 · 宣宗皇帝
 出处:全唐文卷七十九
自昔皇王之有国也。曷尝不文以守成。
武以集事。参诸二柄。
归乎大宁。朕猥丕图。
思宏景业。忧勤戚惕。
四戴于兹。每念河湟土疆。
绵亘遐阔。自天宝末
犬戎乘我多难。无力禦奸。
遂纵腥膻。不远京邑
事更十叶。时近百年。
进士试能。靡不竭其长策。
朝廷下议。皆亦听其直词。
尽以不生边事为永图。且守旧地为明理。
荏苒于是。收复无由。
今者天地储祥。祖宗垂佑。
左衽输款。边垒连降。
刷耻建功。所谋必克。
实赖枢衡妙算。将帅雄棱。
副元元不争之文。绝汉武远征之悔。
瓯脱顿空于内地。斥堠全据于新封。
莫大之休。指期而就。
况将士等栉风沐雨。暴露郊原。
披荆棘而刁斗夜严。逐豺狼而穹庐晓破。
动皆如意。古无与京。
念此诚勤。宜加宠赏。
泾原宜赐绢六万匹。灵武宜赐绢五万匹。
凤翔邠宁宜各赐绢四万匹。并以户部产业物色充。
仍待季荣叔明李玭君绪各回戈到镇。度支差脚支送。
四道立功将士。各具名衔闻奏。
当议甄酬。其秦威原三州并七关侧近。
访闻田土肥沃。水草丰美。
如百姓能耕垦种莳。五年内不加税赋。
五年以后。量定户籍。
便任为永业。其京城有犯事合流役囚徒。
自今巳后。一切配十处收管。
温池盐利。可赡边陲。
度支制置闻奏。凤翔邠宁灵武泾原四道长吏
能各于镇守处遣官健耕垦营田。即度支给赐牛粮子种。
每年量得斛斗多少。便充军粮。
亦不限约定数。三州七关镇守官健。
每人给衣粮两分。一分依常年例支给。
一分度支加给。仍二年一替换。
其家口委长吏切加安存。官健有庄田户籍者。
仰州县放免差役。秦州陇州以来道路。
要置堡栅。与秦州应接。
李玭刘皋即便度计闻奏。如商旅往来。
兴贩货物。任择利润
一切听从。关镇不得邀诘。
其官健父兄子弟通传家信。关司并亦不得邀诘阻滞。
如要垦辟种田。依百姓例处分。
三州七关如少器械。长吏与量。
据所申闻奏。由除刺史关镇使后。
三五月内差人巡检。如有修筑部署。
课绩尤深。并训练有序者。
刺史关镇使。虽新除官爵。
亦更与超升。其官健节级更与优赏。
山南西道剑南山川边界有没蕃州县。量力收复。
其兵士委本道差遣。如要钱物接借。
亦具闻奏。三州七关创置戍卒。
且要务静。如有羌戎潜来博易。
辄不得容纳。委刺史切加禁断。
或有投降吐蕃。到边上收取。
本道令长吏奏取进止。呜呼。
七关要害。三郡膏腴。
馆之残址可寻。唐人之遗风尚在。
追怀往事。良用兴嗟。
夫取不在广。贵保其金汤。
得必有时。讵计于迟速。
今则便务修筑。不进干戈。
必使足食足兵。有备无患。
载协亭育之道。永致生灵之安。
中外臣寮。宜体朕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