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陈时政疏 初唐 · 萧至忠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八十
臣闻王者列职分司。为人求理。
求理之道。必在用贤。
得其人则公务克修。非其才则厥官如旷。
官旷则事废。事废则人残。
渐至陵迟。率由于此。
顷者选曹授职。政事官人。
或异才升。多非德进。
皆因依贵要。互为粉饰。
苟得是务。曾无远图。
上下相蒙。谁肯言及。
臣闻官爵者公器也。恩倖者私惠也。
只可金帛富之。粱肉食之。
以存私泽也。若以公器而为私用。
则公议不行。而劳人解体。
以小私而妨至公。则私谒门开。
正言路塞。憸人递进。
君子道消。日削月朘。
卒见凋弊者。为官非其人也。
昔汉馆陶公主为子求郎。明帝谓曰。
郎官上应列宿。出宰百里。
苟非其人。则人受其殃。
赐钱十万而已。此即至公之道不亏。
恩私之情无替。良史直笔。
将为美谈。于今称之。
不辍于口者也。臣又闻唐虞之时。
建官惟百。秦汉之后。
命爵逾多。故官众则事繁。
人挠则伪起。当今列位已广。
冗员倍多。希求未厌。
日月增数。陛下降不訾之泽。
近戚有无涯之请。卖官利已。
鬻法徇私。台寺之内。
朱紫盈满。官秩益轻。
朝纲日坏。憸利之辈。
冒进而莫识廉隅。方雅之流。
知难而敛分邱垄。则才者莫用。
用者不才。二者相形。
十有其五。故人不效力。
而官为匪人。欲求其理。
寔亦难遂。臣窃见宰臣贵戚及近侍要官。
子弟亲眷。多居美爵。
忽事则不存职务。恃势则公违宪章。
徒忝官曹。无益时政。
陛下若因循往辙。不革前非。
为弊已成。返改难及。
惟陛下详参之。诗云。
东人之子。职劳不来。
西人之子。粲粲衣服。
私人之子。百寮是试。
或以其酒。不以其浆。
鞙鞙佩璲。不以其长。
此言王政不平。众官废职。
私人之子。列试于荣班。
苟非其才。徒长其佩饰。
无德而禄。有类素餐。
而诗人之言。多存讽刺。
因国风之有畅。冀王道之不偏。
前人之所讥。后王之所戒。
愿陛下想居安虑危之义。行改弦易张之道。
贵惜爵赏。审量材识。
官无虚授。人必为官。
进大德于枢近。退小人于閒僻。
法令惟一。威恩以信。
私不害公。情无挠法。
则天下幸甚。臣伏见贞观永徽故事。
宰相子弟。多居外职。
此盖为势要亲戚。䍐有才艺。
递相嘱托。虚践官荣。
伏愿陛下远稽古典。近遵先圣。
特降明敕。宰相已下。
下及诸司长官。各通内外缌麻以上。
见任京官九品已上。精加检择。
每家量勒一人在两京。馀并改授外官。
庶望分职四方。共宁百姓。
表里相统。遐迩乂安。
非直抑强宗。分大族。
亦以退不肖。进贤才。
虽言之稍难。而行之甚易。
其外官有行能久著。沦滞未申者。
望令巡使察名以闻。即加进用。
冀四海之内。无复遗才。
八埏之中。同歌圣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