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难进论 唐 · 李翰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三十一
宾有囊锦握兰。韬剑怀玉。
介然独立。默而无言。
主人怪而问之曰。仆观今之士君子。
所求速进。体必尽饰。
而足下望门若有疑。造庭若有惧。
隐文采。匿芬芳。
掩光辉。潜颖利。
此何谓也。岂有以哉。
客曰。夫顺时而动。
嘉会不可以智求。藏器于身。
知已不可以力致。有道足辅天地。
而不用于人。行足应神明。
而不信于俗。仆所以候宽和之色。
伺清宴之閒。愿因左右。
思待摈介。或没齿不遇。
岂直斯须之顷与。主人曰。
仆方运思量深。游精绝远。
巨蚌潜于溟海。剖而探其珠。
灵龟巢于嘉林。灼而访其兆。
而况同声相应。同气相求者乎。
蟋蟀候秋而吟。蜉蝣乘阴而出。
岂借援于左右。求容于摈介哉。
而足下牵流议于俗。忽常道之要。
岂安彼诡随。昧而不察兹理。
将有所感激。愤而为此言者乎。
客曰。主人可谓知其一未知其二。
夫察言观行。下之所以上达。
言有邪正。百虑纠纷。
行有是非。万变舛错。
忧虞不可以一径验。悔吝不可以一理徵。
士固有上不援。下无党。
礼义以为干橹。忠信以为甲冑。
见利不亏其分。见害不更其守。
仗必然之画。耻干节而进。
复有从俗浮沈。与物厚薄。
洁其衣服。矜其车徒。
俯仰权贵之门。逶迤富利之室。
人玩其饰。孰察其心。
然则矩步规行。不如由径之速达。
一辞三让。不如苟合之易亲。
据邀乘邪。是有先鸣之势。
难进易退。但积后时之悲。
此主人所宜察者一也。士固有履敦懿。
佩礼文。渐渍德教之泉。
栖息道素之域。然而委身草莽。
沈迹蓬茨。位末名卑。
誉不闻于左右。含光蓄锐。
价不动于当时。虽折节求容。
毁誉取合。行衰于寡党。
才蔽于世人。复有养交钓名之徒。
勋馀戚裔之位。历元阙。
排朱门。燕翼凤翔。
乞言之口。虎皮羊质。
假论崔马之谭。而悠悠者莫不望景星奔。
藉响风靡。夫向声背实。
人之常情。索隐探微。
代所希及。田父获玉。
惊辉庑之晖。灵蛇献珠。
贻按剑之怒。然则遵古人懿业。
类刍狗之已陈。道先王法言。
比屠龙而莫用。此主人所宜察者二也。
士固有聚精会神。尽智毕议。
谋于未兆。虑于未形。
探元妙之源。养浩然之气
冥立偫情之表。独与大道为邻。
复有骋变效奇。□谈诡论。
文彫琢之辨。纵炜煜之词。
不思作则垂训。期于动听骇目。
夫繁声夺雅。令色惑真。
绠短不可以汲深。楮小不可以怀大。
曲弥高而和寡。技逾下而赏多。
此主人之所宜察者三也。士有作矜庄之色。
厉耿介之辞。披苦怀。
扬愤思。悉精锐。
贡中诚。矫枉推直。
深言切详。宏其体防。
剪其淫侈。复有事无可否。
顺之如流。言无是非。
应之如响。博访远引。
不综成败之几。虚美饰非。
但以苟容为度。夫吉人之辞寡。
躁人之辞多。颂德纪功。
易以藻饰。闲邪介疾。
或犯忌讳。逆耳之谈。
容之者少。利口之说。
悦之者多。然则辩佞进而登庸。
忠謇退而获戾。此主人之所宜察者四也。
士固有怀经济之略。蕴弼谐之才。
而拟非其伦。履失其位。
皆屑屑聚论者。腾喧咋之辞。
连袂并驱者。效趋走之技。
龙骥捕鼠。非所骋其逸足。
牛鼎烹鸡。岂复殊于常器。
然则含章秀发。秘思混而不分。
默识元通。幽旨隐而莫启。
此主人之所宜察者五也。士固有当理之言。
由方以进。而关梁非所。
凿枘异宜。或以小人所长。
乘于君子所短。或以已所未达。
不信人所能然。则道源蔽而不通。
心境旷而不接。辨虽博万物。
不能释其疑辞。智虽络天地。
不能效其长策。故语曰。
谁能为之。孰令听之。
此主人之所宜察者六也。且夫春树桃李
秋收其实。春树棘茨。
夏蒙其刺。生实未成。
同为后土所生。俱沐阳和之施。
不殖不艺。终岁阙甘旨之丰。
不芟不耘。毫末成寻拱之患。
亮明才智之士。匡时尊主之臣。
可不熟计其吉凶。深究其得失乎。
而或安于近禁。玩于浮名。
忘至理而悦侈言。贵辨伪而恶切直。
外恃位以陵物。内自负而轻士。
譬犹废东作而待岁。驰北辕而适越。
是以宏奖之意未尝异。取舍之要未尝同。
徒有好贤之名。终无用贤之实。
亦良可悲矣。安在其进乎。
主人曰。若然者。
行不必达。言不必扬。
贤人沉抑以为常。良士无登进之理。
将何以革此毙而求其通乎。宾曰。
何为其然也。夫扬振风以扇物。
清浊必效其响。悬明镜以鉴形。
美恶无隐其象。苟能坦其量。
清其心。先公而后私。
舍名而责实。得意而忘象。
远佞而纳忠。则君子可知。
不仁者远。于是循夷途以招绝迹。
总修林以刈翘楚。则何才不举。
何艺不扬。是知行藏有宜。
取舍有分。为仁由已。
虽幽而自芳。子苟好之。
珠玉无胫而自至。审此要也。
夫何问焉。主人矍然。
谢宾而退。斋居三日。
罢钟鼓。远宴私。
执谦下之心。去骄伐之色。
梦想正士。饥渴直言。
然后备礼延宾。升堂而访焉。
言行计从。于是家安而国治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