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钧天乐(以上天无声昭锡有道为韵) 中唐 · 李观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三十二
异哉天地之乐。
其可闻乎。
美矣盛矣。
神夫至夫。
谓其有不见其有。
谓其无不见其无。
是惟德盛者能感。
匪词工者足愉。
故昔秦穆之寐也。
去乎人閒。
即乎天上。
豁如有遇。
杳若无妄。
大音嘈兮交作。
上帝俨以延望。
百神纷纭而齐赴。
万变合沓而殊状。
日月正其东西。
星辰分其背向。
乃有地祗上谒。
天仙下朝。
奕奕翩翩。
霓裳羽盖之荐集。
砰砰磕磕。
撞钟击鼓之相嚣。
舞之者傞傞而中节。
歌之者泄泄而匪骄。
其疾武足畏。
其徐文足昭。
遇之以神。
季札之观鲁。
乐而忘味。
宣尼之听韶。
是知穷深极厚。
于何不有。
罕究其真。
莫寻其首。
德声及于无外。
协气积于虚受。
骇矣乎乐以和。
和之至而天用作。
天之神而乐克宣。
其动也与元气迭运。
其静也与太虚相全。
噫乎哉不可阶升者天道。
但见夫乘虚蹑浩。
乍如周文之梦。
实异季路之祷。
获睹天乐之和罗神工之击考。
是天之所合。
道不虚行。
九奏未终。
初疑八佾。
三叹既退。
方异六英
徒观夫镗鎝之内响。
优柔之正声。
六幽为之震魄。
七曜为之垂精。
而莫识其曲。
达其情。
既觉既悟。
如喜如戚。
天乐之遗音在耳。
天神之仿像犹觌。
顾何德而承之。
受祉于天锡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