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银青光禄大夫工部尚书致仕上柱国中山郡开国公食邑二千户陕州大都督博陵崔公行状808年4月 中唐 · 吕温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三十一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唐故银青光禄大夫工部尚书致仕上柱国中山郡开国公食邑二千户陕州大都督博陵崔公。曾祖讳承福。
皇朝太中大夫广越二府都督。祖讳先意。
皇朝朝议大夫邓州刺史。父讳巘。
皇朝朝议大夫郑州长史。赠左散骑常侍
状。斧藻天理。
立为人极。敬终端本。
彼所以将就诚明。褒殁劝存。
此所以砥砺名教。然而以道行巳。
晦而弥光。大君子之行也。
以法考行。直而无党。
贤有司之职也。且曰献状。
则惟所知。公讳淙。
清臧而和。博厚而敏。
岐嶷而夙茂。羁丱而老成。
情约性充。静专动直。
出入孝悌。周旋忠信。
始以经明上第。调佐夏阳
次以词丽甲科。超尉王屋
事迫于官而举。言迫于事而扬。
欲藏智而蒙滞来求。不近名而声华见逼。
故相左仆射张公时尹洛京。首得才实。
洎镇荆蜀。致于幕庭。
再兼理官。专领记室
捷笔良画。三邦有闻。
旋遘内艰。毁瘠仅立。
善居得礼。族党称之。
免丧之岁。天子南狩。
大尉西平王大会兵车。将图匡复。
公首膺辟命。浚发义心。
琴未成声。屦及于路。
感激而将星芒怒。谋谟而兵祲廓清。
翠华既还。优典斯及。
殿中侍御史。时有宠臣为京兆者。
政以暴闻。吏有冤弊。
公表陈枉直。伏阁待旦。
言忠主悟。事寝风生。
以绳违称职。转侍御史
以求瘼慎选。为华原
大兵之后。旱岁为虐。
公劳徕不倦。弛张以宜。
复流庸于润屋。辟旷土为多稼。
俄改歙州刺史。地杂瓯骆。
号为难理。下车而简其约束。
期月而明其信誓。然后破散溪聚。
剪锄山豪。既去害偫之奸。
遂宁挺险之俗。徵拜长安县
威声先路。不肃而理。
铓刃馀地。所投皆虚。
同州刺史。图歉于丰。
量赈为籴。号里仓者三百所。
而凶年备矣。戒以暴骸。
谕之速朽。成薄葬者九百家。
而奢俗惩矣。偫人有豪夺乡茕。
阴持吏失。朋搆讼狱。
累政患之。公断以寻斧。
破其囊橐。人乐其杀。
而法制行焉。郡城自禦寇之馀。
复隍殆尽。朝贡所经。
夷夏何仰。公悦使襁负。
大兴版筑。下不知役。
而扃固立焉。其馀则去思有碑。
详在篆述。可覆视也。
朝议陟明。迁于陕服
封介晋楚。寄分函洛。
而戎备不修。兵库虚闭。
公乃鸠工以利器。阅实以练卒。
金革中度。义勇知方。
既而有淮西之役。晨命暮具。
凛然而可观矣。河出城下。
造舟为梁。经费僝工。
败决相继。公乃沉石而双固中沚。
省舰而三分巨流。水与意会。
势若天成。既而有奔涛之沴。
智胜功显。终然而无害矣。
其馀则三降玺书。就加爵秩。
是明徵也。移疾入觐。
贰职冬官。归载不过图书。
留府盈乎粟帛。丰公约私。
于是乎在。既至陈乞。
尚书致仕。室不交要路之宾。
口不言当代之事。就阴委顺。
谈者多之。公自解巾至于撤乐。
不踰矩。动无越思。
以忠贞为仕模。以勤俭为家训。
身居侯邸。清节如初。
男降王姬。素风愈励。
羁孤聚室。人各忘其亡。
布褐分庭。士不知其贵。
体温柔而事至能断。性坦易而物莫能窥。
当官不务于名声。所去必遗其功利。
氓谣尚在。时论可徵。
巳踰书葬之期。谨举易名之典。
谨状。元和三年四月日。
银青光禄大夫工部尚书致仕赠陕州大都督博陵崔公从外甥朝议郎尚书司封员外郎上骑都尉赐绯鱼袋吕温谨上尚书考功。夫立身之道。
始于君亲。中于其人。
终于其身。若府君者。
居丧有闻。临难有功。
善其始也。勤于官业。
惠于鳏寡。敬其中也。
家事以理。年至而退。
谨其终也。率是三懿。
光于前训。以咨谥法。
无愧至公。谨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