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对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策 中唐 · 韦处厚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十五
问。
皇帝若曰。
朕观古之王者。
受命君人。
兢兢业业。
承天顺地。
靡不思贤能以济其理。
求谠直以闻其过。
故禹拜昌言而嘉猷罔伏。
汉徵极谏而文学稍进。
匡时济俗。
罔不率繇。
厥后相循。
有名无实。
而又设以科条。
增求茂异。
舍斥已之至论。
进无用之虚文。
指切著明。
罕称于代。
兹朕所以叹息郁悼。
思索其真。
是用发恳恻之诚。
咨体用之要。
庶乎言之可行。
行之不倦。
上获其益。
下输其情。
君臣之间。
驩然相与。
子大夫得不勉思朕言而茂明之。
我国家光宅四海。
年将二百。
十圣宏化
万方怀仁
三王之礼靡不讲。
六代之乐罔不举。
浸泽于下。
升中于天。
周汉已还。
莫斯为盛。
自祸阶。
漏壤。
兵宿中原。
生人困竭。
耗其大半。
农战非古。
衣食罕储。
念兹疲氓。
未遂富庶。
督耕殖之业。
而人无恋本之心。
峻榷酤之科。
而下有重敛之困。
举何方而可以复其盛。
用何道而可以济其艰。
既往之失。
何者宜惩。
将来之虞。
何者当戒。
主父惩患于晁错
而用推恩。
夷吾致霸于齐桓。
而行寓令。
精求古人之意。
启迪来哲之怀。
眷兹洽闻。
固所详究。
又执契之道。
垂衣不言。
委之于下。
则人用其私。
专之于上。
则下无其功。
汉元优游于儒术。
盛业竟衰。
光武责课于公卿。
峻政非美。
二途取舍。
未获所从。
余心浩然。
益所疑惑。
子大夫熟究其言旨。
属之于篇。
兴自朕躬。
毋悼后害。
对。
臣闻古之以道𦲷天下。
皆酌之人言。
用凝庶绩。
伏惟陛下统承丕绪。
光膺骏命。
志气中蕴。
清明下临。
恤黎庶而惠慈方洽。
枭叛戾而威武已炽。
犹能虑危于未兆。
思理于已安。
聿追孝思。
缵述前烈。
悯官吏之无用。
求斥已之至言。
微臣才用不足以操事。
体识不足以经远。
祇奉圣问。
伏用兢惶。
谨昧死上愚对。
制策曰。
朕观古之王者。
受命君人。
兢兢业业。
承天顺地。
靡不思贤能以济其理。
求谠直以闻其过。
故禹拜昌言而嘉猷罔伏。
汉徵极谏而文学稍进。
匡时济俗。
罔不率繇。
厥后相循。
有名无实。
而又设以科条。
增求茂异。
舍斥已之至言。
推无用之虚文。
指切著明。
罕称于代。
兹朕所以叹息郁悼。
思索其真。
是用发恳恻之诚。
咨体用之要。
庶乎言之可行。
行之不倦。
上获其益。
下输其情。
君臣之间。
驩然相与。
子大夫得不勉思朕言而茂明之。
臣闻复济慎惧。
虽危必乐。
理安佚肆。
虽顺必忧。
帝尧之为道也大矣。
书称其本。
允恭克让。
文王之为德也宏矣。
诗美其功。
曰小心翼翼。
图天下之安者。
必称之于劳。
虑天下之大者。
必慎之于微。
任贤诚固。
思虑诚深。
百姓虽未富庶。
四夷虽未宾服。
天下明知其治也。
任贤不固。
思虑不深。
百姓虽富庶。
四夷虽宾服。
天下明知其乱也。
今陛下鉴前代已往之失。
求当今未然之理。
使虚文不设于下。
至言必闻乎上。
端视凝听。
所委惟贤。
则上获其益矣。
惠爵施禄。
所理惟直。
则下输其情矣。
顾言而动。
思利乎安。
则何虑乎言之不行。
顾行而动。
思利乎安。
则何虑乎行之有倦。
诚能兢兢于一日二日。
业业于无小无大。
苟能此道。
虽微必昌。
虽柔必强。
凤凰麒麟不足来。
甘露醴泉不足致。
三光四时不足序。
天之高明也。
斯不爱其道。
地之博厚也。
斯不爱其宝。
彼之大者犹若是。
况其细者而难乎。
制策曰。
我国家光宅四海。
年将二百。
十圣宏化
万邦怀仁
三王之礼靡不讲。
六代之乐罔不举。
浸泽于下。
升中于天。
周汉已还。
莫斯为盛。
自祸阶漏壤。
兵宿中原。
生人困竭。
耗其大半。
农战非古。
衣食罕储。
念兹疲氓。
遂乖富庶。
督耕植之业。
而人无恋本之心。
峻榷酤之科。
而下有重敛之困。
举何方而可以复其盛。
用何道而可以济其难者。
伏以陛下蕴充明德。
大业。
居十圣之全区宇。
守百代之成礼乐。
高祖之耿光。
太宗之休烈。
思黩武而弭戢。
念疲氓之富庶。
理自顺此生。
危自反此作。
兵者国之威也。
威不立则暴不禁。
君得其术而已。
举其要而已。
凡善用兵者。
用兵之精。
次用兵者。
用兵之形。
用精者国逸而功倍。
用形者人劳而威立。
令行禁止。
俗富刑清。
仁足以怀。
义足以服。
端居庙堂之上。
威加四海之外。
而叛者尝欲系其颈而制其命。
伏其心而笞其背。
此兵之精也。
金鼓击刺。
追奔逐北。
攻城掠地。
斩馘献俘。
忧思岩廊之上。
谋制千里之外。
而叛者有以畏其威而惩其罚。
化其心而戢其暴。
此兵之形也。
陶然而化。
其效不形。
兵贵藏有于无。
兵之形不可张也。
骚然而动。
其政难久。
人不可终扰。
兵之精所宜密胜也。
今陛下既枭叛寇。
复征违命。
屈已之至。
已浃于兆庶。
恤人之诚。
已敷于四海。
乘众之怒。
用兵之形。
则近无转输搔扰之勤。
远无经费供求之役。
诚能固守。
必大畏其力。
小怀其德矣。
岂兵宿中原之为虞。
生人耗竭之为虑。
臣又闻理国之本。
富之为先。
富人之方。
劝农为大。
三代以耕。
藉率天下。
汉朝以孝悌配力田。
皆劝之之道。
夫农寒耕热耘。
沾体涂足。
昼夜之筋力勤焉。
父兄之手足悴焉。
而官输籍督。
坐非已有。
夷时郡邑长吏
偷容朝夕。
养声钓禄。
非恤人隐。
此所以耕植之业不勤。
恋本之心不固。
有遁于军旅而邀功赏者。
有冒于老释而渎清浊者。
有逸于负贩而制贫人者。
有隐于椎剥而干教令者。
农耕之难也如彼。
日百其劝。
常有不务者矣。
游惰之逸也如此。
日百其禁。
常有不息者矣。
由上之为政。
知人苦之者劝之必深。
知人乐之者禁之必至。
贾琮以最于十二州。
颁之以玺书。
黄霸以甲于二千石
宠之以侯印。
惟陛下注意于守宰字人之官。
以田垦辟为最。
地荒人离散为殿。
即耕植可劝。
困竭可苏。
兵未弭则人不蕃。
人不蕃则农不劝。
农不劝则国用虚。
此榷酤所以兴也。
然盐曲之税。
山泽之利。
法用得其要。
不在峻其科。
理不得其吏。
犹不明其法。
明其法。
得其要。
则上无峻刻之举。
下无重敛之困矣。
陛下制策曰。
既往之失。
何者宜惩。
将来之虞。
何者当戒。
臣闻王者之兴。
皆鉴乎前代。
圣君贤佐之所以兴。
昏主庸君之所以丧。
景行其兴也。
用得以常理。
戒慎其丧也。
用得以常存。
诗人美殷鉴于有夏。
贾山谏汉而借喻亡秦。
备于图籍。
著于编册。
非臣繁词所可曲尽。
自陛下统极。
举滞淹。
已逋责。
恤刑狱。
振乏绝。
德泽所临。
戴之不暇。
微臣未见其失也。
明将来之戒。
其在法令刑赏乎。
四海之广。
亿兆之众。
家令户告之能也。
发号出令而已矣。
伏惟陛下聿求善政。
大振洪猷。
人之献替。
政之损益。
灿乎其书。
灼乎其人。
始则鼓舞蹈咏。
不足以克其善。
终则渴日望岁。
不足以喻其劳。
教之本莫大乎复言。
政之先莫大乎
诚能复言
上之克当乎天心。
下之允协乎人情。
天人交相为感。
而灾害不生。
祸乱不作。
非此。
则日有德音而人不悦。
日有威罚而人不畏。
苟不悦矣。
无与同劝。
苟不畏矣。
无与同沮。
此非法令之可裁也。
成一时之功者。
宠乎其功者也。
思百代之利者。
荣乎其名者也。
其名不足以劝者。
则刑罚存焉。
其效不得而宠者。
则褒贬存焉。
是小人之所趋。
君子之所务。
今陛下刑赏已足。
劝惩褒贬。
又存文史。
君子竭忠。
小人输力。
举如鸿毛。
拾如地芥。
何为而不成。
何求而不效。
陛下之不为。
非不能也。
伏以致诛逆党。
罪止渠魁。
原情究恶。
不及其母。
帝王之刑也。
戎臣馈军。
致命折寇。
渥恩必厚。
爵位必加
此王霸之赏也。
然善有彰。
虽贱赏也。
恶有衅。
虽贵罚也。
赏一人不足以耸天下之善者。
其赏不足行。
刑一人不足以禁天下之暴者。
其刑不足用。
今宜赏不遗微细。
惟功之所加。
罚不为暴乱。
惟罪之所出。
此天下之人。
所以皆知赏之可重。
而罚之可戒。
制策曰。
主父惩患于晁错
而用推恩。
夷吾致霸于齐桓。
而行寓令。
精求古人之意。
启迪来哲之怀。
眷兹洽闻。
固所详究。
臣闻汉兴
鉴亡秦孤立之弊。
踪周官众建之法。
苴茅列土。
非复异姓。
其后吴楚彊大。
本根不拔。
晁错之策未终。
七国之兵已发。
主父念前事之败露。
期本朝之彊大。
分封子弟。
使得推恩。
诸侯之国。
星解于上。
汉廷之威。
风行于下。
此所以为谋也。
齐桓当周季陵夷之运。
思大彰翊霸之功。
志图兼弱。
力存攻昧。
思逞其欲。
是务彊兵。
习之野。
大国防其谋。
习之朝。
小国谨其备。
其志不可以速得。
其功不可以立俟。
用为隐政而行寓令。
此其所以霸也。
制策曰。
执契之道。
垂衣不言。
委之于下。
则人用其私。
专之于上。
则下无其效。
汉元优游于儒学。
盛业竟衰。
光武责课于公卿。
峻政非美。
二途取舍。
未获所从。
吾心浩然。
益所疑惑。
子大夫熟究其旨。
属之于篇。
兴自朕躬。
无悼后害者。
臣闻契者君之所司也。
综其会归。
则庶务随而振之。
职者臣之所司也。
践其轨迹。
则百役通其流矣。
委之于下者。
委之职业也。
非委其权。
专之于上者。
专其操持也。
非专其事。
赏罚好恶之出。
生杀恩威之柄。
此非权与操持乎。
委之于下。
则上道不行矣。
提衡举尺。
守器执量。
此非事与职业乎。
专之于上。
则下功不成矣。
不委其操持。
安所用其私乎。
不专其职业。
孰虑无效乎。
君收其大柄。
臣职其所守。
然大柄不得亢于上。
臣得佐而成之。
所守不可属于下。
君得举而明之。
故乾之经曰。
首出庶物。
坤之文曰。
地道无成而代有终。
乾阳物也。
坤阴物也。
阴阳合而泰形焉。
阴阳离而否形焉。
君臣之道。
盖象乎此。
汉元优游于儒学。
而权归王氏。
失其所专也。
光武责吏事于三公
而劳神簿书
集其所委也。
一则旷而荡。
一则察而狭。
既非中道。
不可以范。
所谓阴阳乾坤之说。
各存其道。
而交有所感。
然成其悠久。
配乎持载。
如此而已。
才者综物以研务。
识者辨惑而不泥。
体者抚往以经远。
用者临事而造至。
神而明之。
可以辅陶钧。
可以赞化育。
微臣固陋。
从师之说。
循名而实不克。
承问而学不称。
进退殒越。
惧烦刑书
谨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