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得鱼忘筌(以适道知归言象皆遣为韵) 唐 · 陈仲师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十六
鱼也者。
重泉之微。
因筌而索。
与元珠而同归。
筌也者。
虚舟是依。
因鱼而弃。
将缘木而有违。
始钩深以假器于是。
终释手而喻指之非。
讵比弓藏。
方随槁木。
靡因火化。
奚贵焚机。
所以乍观象于十日。
终遗形于九围。
其得也。
且非贪饵。
谁曰在藻。
既涉无而恬鳞斯获。
将遗有而虚室是宝。
其忘也。
宁舍不材。
匪投有昊。
同绝巧弃智。
故然虽爱必捐。
若遁圆离方。
孰谓不由其道。
故无用者木上之罾则亏。
有情者在梁之翼何为。
彼用拙徒观于进退。
此情留宁识于推移。
故曰因动而忘。
筌为后觉。
投虚自得。
鱼非前知。
岂殊舟既焚而空阔先济。
屣将脱而止足由斯。
于以探幽。
落焉藏往。
方之俯拾。
故何啻于盈筐。
爰取坐迁。
义非同于解网。
必也窥清泚。
凭浩荡。
是务得一。
不矜牵两。
夤缘而来。
为得鱼之象。
必也袪其意。
窒其源。
舟无五覆。
道遣三幡。
展转而弃。
为忘筌之言。
使弹铗嘉宾。
不乐烹鲜之味。
投竿公子。
何劳饵犗之烦。
若然者。
谅非赴泽。
在虚心而自适。
谅非卷怀。
将适道以孔皆。
然后蝉蜕万象。
鸿毛百骸。
有渔人闻而辨之曰。
是言也。
始以神遇。
将终理遣。
谓鳞介非掩豆之实。
以巨浸为覆盆之浅。
然乎哉。
吾何必鸣榔而游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