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懿宗奉佛疏 唐 · 萧仿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四十七
臣闻元祖之道。
由慈俭为先。
而素王之风。
以仁义为首。
相沿百代。
作则千年。
至圣至明。
不可易也。
如佛者。
生于天竺
去彼王官。
割爱中之至难。
取灭后之殊胜。
名归象外。
理绝尘中。
非为帝王之所能慕也。
贞观中
高宗东宫
长孙皇后疾亟。
尝上言曰。
欲请度僧。
以资福事。
曰。
为善有徵。
吾未为恶。
善或无报。
求福非宜。
且佛者异方之教。
所可存而勿论。
岂以一女子而紊王道乎。
谥为文德
母后之论。
尚能如斯。
哲王之谟。
安可反是。
伏睹陛下留神天竺
属意桑门。
内设道场。
中开讲会。
或手录梵筴。
或口扬佛音。
虽时启于延英。
从容四辅
虑稍移于听政。
废失万机。
居安思危。
不可忽也。
夫从容者君也。
必畴咨于臣。
荩忠匡救。
外逆其耳。
内沃其心。
皋陶之谟。
仲虺之诰。
发挥王道。
恢益帝图。
非赐对之閒。
徒侍坐而已。
夫废失者。
上拒其谏。
下希其旨。
言则狎玩。
意在顺从
汉重神仙。
东方朔著十洲之记。
梁崇佛法。
刘孝义咏七觉之诗。
致祠祷无休。
讲诵不已。
以至大空海内。
中辍江东
以此言之。
是废失也。
然佛者当可以悟取。
不可以相求。
汉晋以来。
互兴宝刹。
姚石之际。
亦有高僧
或问以苦空。
究其不灭。
止闻有性。
名曰忘言。
执著贪缘。
非其旨也。
必乞陛下力求民瘼。
虔奉宗祧。
思谬赏与滥刑。
其殃立至。
俟胜残而去杀。
得福甚多。
幸罢讲筵
频亲政书。
昔年韩愈
已得罪于宪宗
今日微臣。
固甘心于遐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