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鸺鹠赋 明 · 李宜茂
 出处:莲轩杂稿卷之一
岁辛丑秋。予方庐墓。一日。乘昏出门。忽闻鸺鹠之鸣。私心恶之。问诸故老。曰。此鸟必有鬼物凭藉而使之鸣。所向之方。灾祸必至。斯乃不祥之尤者。因作赋。以自解云。其辞曰。
陇西子斋庐之夕,扶杖出门。
四顾寂寥,月黑山昏。
心悽怆以感发,独长吟而徘徊。
忽闻鸺鹠,鸣在山隈。
竦肩而听,声甚狞恶。
私怪其故,抚掌太息。
于焉诵六符经,扣三通齿。
奋气厉声,作文以致意。
曰:汝不和吉,来告于予。
搅乱我心,其意何如。
人或闻汝,举皆惶惑。
凡此妖孽,曰皆汝慝。
汝其然耶,抑又何其。
请原其始,汝其听之。
曰自民之初生,元气混朴。
苍苍林林,陶于耕凿。
物不疵疠,人无札瘥。
天地同流,钟为太和。
圣王既没,邪说奔波。
朴散淳漓,乖气孽牙。
魑魅魍魉,咸逞其邪。
或托于人,或托于物。
兴妖作孽,为患难悉。
漦藏而夏祀不长,箕服而周祚中微。
汶南之鹆来巢,宋都鹢退飞
华阴之璧告亡,月底之鸡报期。
是则或身负重谴,自干天祸。
天地所不容,鬼神所不借。
宜诡怪之发作,示民用之侧颇。
若余者,顷遭悯凶,遽失所恃。
恨结重泉,呼天无已。
上丘陇而哀哀,睹羹墙而茕茕。
感乌鸟之反哺,枕苫块以吞声。
痛六体之衰残,闷孤生之零丁。
庶几馀龄,永终孝思。
无鬼责,明无人非。
皇天降鉴,实所矜怀。
鬼神有知,亦宜所哀。
今尔乃敢为椰榆,诡谲音声。
胡然而至,亦胡然而鸣。
其能先事而告报,冀我有以弭防耶。
其将告我以吉祥之应耶,其终果出于不祥者耶。
尔无我祟,我无尔尤。
尔宜速去,毋我怨尤。
不然,则吾将操强弓毒矢。
以与尔从事于林间以相雠也,鸺鹠于是。
举首奋翼,欲语而默。
口不能言,请对以臆曰。
子其以我为真不祥者耶,我固未也。
我受命上帝,亦禀形气。
周于人寰,伺察祸福。
忧人之忧,急人之急。
人有隐慝,我先警告。
山精水妖,无俾作忒。
门神户灵,亦叱亦呵。
咸受其职,使安厥家。
彼昏不知,焉识其然。
山木自仇,膏火自煎。
醉生梦死,几千万亿。
余音哓哓,听我藐藐。
不知虑此,反余来吓。
由我则灾变为祥,不由我则反祥为孽。
知我者,谓我为忧人之祸。
不知我者,指我为不祥之几。
逐我令去,小黠大痴。
虽然,吾尝闻之。
祸福相乘,吉凶同域。
合散消息,焉有其极。
侏儒登庸,尼父遑遑。
盗蹠寿终,颜回早殇。
福善祸淫,固亦难量。
是故达士大观,至人无欲。
智者委性命之脩短,君子任时运之通塞。
丧之不以为恨,得之不以为荣。
放怀于无为之地,游神于至道之精。
如此则可以超洪濛,混希夷。
寥寂而莫我知,聊与道而同归。
又何必责予之不祥,逐我以速去哉。
俗士不可与语道,吾将去子而遐举。
陇西子于是悠然心解,入门处寂
发烛而书,记予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