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宗皇帝挽诗二首 其一 南宋 · 周必大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创作地点:江西省吉安市
圣德高难继,天心远莫推。
如何尧舜主,不与武宣时。
勤政精弥厉,平戎志竟赍。
唯留大风句,千古日星垂。
送洪景卢舍人北使(壬午四月) 南宋 · 周必大
七言律诗 押虞韵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尝记挥毫草檄初,必知鸣镝集单于。
由来笔下三千牍,可胜军中十万夫。
已许乞盟朝渭上,不妨持节过幽都。
吾君甚似仁皇帝,宜有韩公赞庙谟。
九月十八日夜忽梦作送王龟龄诗两句枕上足成之 南宋 · 周必大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创作地点:江西省吉安市
匈奴何敢渡江东,一士真过万马雄。
唐室安危谁可佩,雪山轻重属之公。
天台不纳尚书履,乡县犹乘御史骢。
行乐休嫌园小小,高歌幸有婢隆隆(自注:龟龄家有小小园,而侍姬号隆隆。)。
横州太守赵持挽诗 南宋 · 周必大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创作地点:江西省吉安市
忆驱千骑过田间,充国年耆鬓未斑。
遗事剧谈黄阁老(自注:君少家颍昌,能道苏黄门事。),旧游追记玉门关。
横槎只道南通海,妖梦(原作萝,据四库本改)那知夜裂山。
宿将如今几人在,稍听鼙鼓涕先潸。
邦衡生日用旧岁韵(光武以壬午岁起兵,宣王六月北伐,皆中兴也。邦衡以壬午六月生,故用二事 癸巳六月初三日) 南宋 · 周必大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创作地点:江西省吉安市
翊戴南阳第一春,驰驱北伐太原津。
天开今代风云会,运应中兴岁月新。
霖雨正宜苏大旱(自注:近日祷雨未应。),清风未可作闲人。
一杯安足为公寿,看饮思堂万斛醇(自注:饮思堂春万斛,岂止二十四考中书而已。此则祝寿深意也。)。
恭和御制幸秘书省诗二首(戊戌九月十二日) 其一 南宋 · 周必大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群玉西昆富典章,二星东壁粲辉光。
秋花迎杖千丛丽,法曲传觞九奏长。
虎将纵观修旧事(自注:淳化秘阁新成,诏傅潜、戴兴率诸将纵观书籍,赐御酒终日。),豸冠陪侍仰明王。
政修即是攘夷策,猃狁残祆岂足囊。
卢帅钱待制之望挽词 南宋 · 周必大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创作地点:江西省吉安市
白鹿争看拥碧油,貂蝉锐欲出兜鍪。
初官事业追山盗,晚岁功名静海舟。
鹤唳八公垂破贼,虎飞万里欠封侯。
儒科有子传衣钵,积善徐卿庆未休。
次子中兄韵三首 其一 南宋 · 周必大
七言绝句 押蒸韵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献纳深惭杜少陵,骤纡皇眷秩频增。
羽书日日惊飞电,给札归来欲饮冰(自注:近赐笔札,令群臣条陈时事。)。
寄题江陵抚干胡仲方(矩)官舍信美楼(辛酉二月) 其二 南宋 · 周必大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创作地点:江西省吉安市
家在香城溪水边,冠霞飞阁切云烟。
从军乐事犹吾土,底用销忧赋仲宣(自注:胡祖居冠霞楼,雄甚。)。
送汤相守绍兴二十韵(壬午二月) 南宋 · 周必大
五言排律 押支韵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汉辟萧居守,周兴毕保釐。
安危元注想,中外自随时。
忆昨生戎马,谁知死佛狸。
天其永我命,王乃大巡师。
收拾炉锤手,经纶管籥司。
南图忘震荡,北上得逶迤。
铜刻新符兽,金涂旧印龟。
从容时属耳,填(疑当作镇)抚效如斯。
帝意仍调鼎,亲荣宁(自注:去声。)拥麾。
班衣加画绣,通帛杂牙旗。
馀力今循霸,洪钧昔相夔。
斯民先已觉,此地更何为。
玉帛涂山会,银黄越将垂。
图经千古事,宾幕几人诗。
有客叨恩顾,无才负己知。
身留蓬岛直,梦度浙江湄。
投劾难何有,登庸恐不迟。
行逢三月禊,看即百钱赍。
祖饯纷离席,班迎指后期。
一夫非自喜,正为太平基。
次韵张安国二首(并序 丁亥) 其一 南宋 · 周必大
押词韵第十五部 创作地点:江西省吉安市
往时渡长芦,行役甚迫束。
忽逢万人杰,大胜十年读。
升沉既日异,岁月空电速。
公乎国元龟,用舍兴替卜。
如何白玉堂,儤直不满宿。
共惟中兴主,志扫伊吾北。
宁容廊庙具,尚赋诸侯禄。
相茵朝以登,胡骑夕可逐。
斯民补疮痏,郡县宽金谷。
重将大手笔,继镂泰山玉(自注:唐封禅燕公文。)。
进谢御书古诗(戊戌十一月二十五日)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四四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臣伏蒙圣恩,赐臣御书白居易七德舞乐府一轴。天光贲饰,蔀室辉华。臣荣感之馀,谨用苏轼谢御书居易紫薇花绝句故事,斋沐课成古诗一篇,少见戴恩之意。轻黩宸严,伏地俟罪。具官臣周某上进。
允文元祐词臣轼,劲节名章世无敌。
御前曾赐紫薇诗,袖里骊珠光的烁。
小臣谬直白玉堂,也纡皇眷摛云章。
云章元是七德舞,字字笔法超钟王。
两朝相望九十祀,长庆集中偏属意。
咸池日照草木光,天门龙跃鱼虾悸。
我皇英锐真太宗,文武神圣功德隆。
黄钺指期擒颉利,捷书先献大安宫。
元和学士白居易,臣非其才私有志。
愿随班贺四海清,续唐之歌誇万世。
按:《玉堂类稿》卷一○。
又求胡忠简公赞 南宋 · 周必大
四言诗 出处:全宋文卷五一六八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春秋尊王,外攘夷狄。
幼学壮行,终始惟一。
凛然英气,尚父是匹。
揭之徂征,可却回纥。
按:《平园续稿》卷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