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真姊全家春日游榕山图 其一 清末民国初 · 易顺鼎
七言律诗 押蒸韵 出处:琴志楼诗集卷二
小队行春绕绿塍,五榕亭子趁晴登。
佛身黄积藓三尺,人影翠添云一层。
夹路草风盘马埒,连江丝雨捕鱼罾。
湘山尚有移家约,招隐年年愧未能。
湘真姊全家春日游榕山图 其二 清末民国初 · 易顺鼎
七言律诗 押删韵 出处:琴志楼诗集卷二
自矾生绢写烟鬟,十里江城冷翠间。
仙吏画能生紫气,臣家天许看青山。
听来蜡屐声犹闹,照入鸥波影亦閒。
从此披图疑拔宅,白云如屋不能删。
自题秋山捉蝶图 其一 清末民国初 · 易顺鼎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出处:琴志楼诗集卷二
崖流古瀑树流烟,知是南荒几洞天。
行到绝无人迹处,一双秋蝶正游仙。
自题秋山捉蝶图 其二 清末民国初 · 易顺鼎
七言绝句 押佳韵 出处:琴志楼诗集卷二
藤笠飘然瘦影偕,仙坛落叶欲平阶。
秋云踏碎成奇响,一路空青过草鞋。
自题秋山捉蝶图 其三 清末民国初 · 易顺鼎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出处:琴志楼诗集卷二
幽丛一种淡燕支,可惜相逢欲暝时。
开到秋花天不管,让他红与自家知。
自题秋山捉蝶图 其四 清末民国初 · 易顺鼎
七言绝句 押文韵 出处:琴志楼诗集卷二
仿佛泥金坏色裙,斜阳惨绿借三分。
碧空寸寸古苔积,人影上山如片云。
自题秋山捉蝶图 其五 清末民国初 · 易顺鼎
七言绝句 押麻韵 出处:琴志楼诗集卷二
美人山鬼并无家,薜荔秋晴自作花。
多少春魂呼不转,峭寒来此送年华。
自题秋山捉蝶图 其六 清末民国初 · 易顺鼎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出处:琴志楼诗集卷二
南园绿草送春忙,冷逼关河渐有霜。
回首最惊花下酒,生衣和汝一般黄。
自题秋山捉蝶图 其七 清末民国初 · 易顺鼎
七言绝句 押萧韵 出处:琴志楼诗集卷二
衣香几度隔花招,扑蝶楼台梦未销。
何处疏帘人正倚,金风纸雨醉南朝。
自题秋山捉蝶图 其八 清末民国初 · 易顺鼎
七言绝句 押冬韵 出处:琴志楼诗集卷二
和雨和烟画一筇,天南独立悄愁侬。
有何意味仙山顶,祇隔人间绿万重。
自题秋山捉蝶图 其九 清末民国初 · 易顺鼎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出处:琴志楼诗集卷二
仙衣粉蜕怅难求,水样天涯水样秋。
便拟打包寻梦去,满身烟雨入罗浮。
自题秋山捉蝶图 其十 清末民国初 · 易顺鼎
七言绝句 押东韵 出处:琴志楼诗集卷二
一丝秋梦颤西风,抱影商量住画中。
较胜呼灯寻蟋蟀,世间儿女可怜虫。
题范大画扇仿顾逋翁范山人画山水歌 清末民国初 · 易顺鼎
押词韵第一部 出处:琴志楼诗集卷六
山气何蓬蓬。
水声何淙淙。
云横瀑直皆如龙。
十月桃花二月桂,万年芝草千年松。
峭壁摩天但青绿,海霞衬出金芙蓉。
幔亭一角,朱楼两重。
何人笑语方惺忪。
初疑蓬莱岛,复似昆崙峰。
秦皇汉武不能去,范子持来私赠侬。
为王芾卿题所藏徐俟斋先生画山水即和芾卿自题原韵 清末民国初 · 易顺鼎
押词韵第七部 出处:琴志楼诗集卷七
天风吹人别吴会,一夕已落京尘间。
倒持手版去作吏,买山买画俱无钱。
仙人王乔颇相爱,呼我读画如看山。
春江远霭高士笔,重以才子题名篇。
嗟余前生亦吴客,偕鸿赁庑鱄受廛。
黄茅渚头不能住,旧迹一过如云烟(有仙谓余为张梦晋后身。今年在吴下,见唐子畏画黄茅渚熨斗柄小景,有梦晋题。)。
俟斋先生明逸老,辅汉不肯同商颜。
笔端万古元气在,能使造化为转旋。
龙汉开明阅几劫,纸墨力比山河坚。
噫嘻明社曷以屋,履霜肇始正德年。
阉儿弄权士气挫,东南加赋民骚然。
当时三吴尚繁盛,唐张诗酒争狂颠。
才人失职不足惜,转瞬辞汉悲金仙。
先生所遭更艰苦,人如斜川画辋川。
谁知平远山水里,有此劲节朱丝弦。
柴门无烟春不到,首阳即在江南天。
丈夫饿死亦报国,气节收效非埃涓。
不然山林学高隐,白日啸傲羲皇前。
吞腥啄腐何等道,肠胃纵饱无由湔。
还君此图三太息,梦飞邓尉支硎边。
诺公属题虚谷上人画山水 清末民国初 · 易顺鼎
出处:琴志楼诗集卷九
流云声杂流泉声。
飞樵行似飞仙行。
红墙一角鸱吻大,翠壁千丈猿身轻。
苍藤古木如龙笔。
笔笔都从苦瓜出。
此中疑有六朝僧,掩户高眠云雾窟。
何人真气夺荆关。
落墨淋漓万象环。
瞎眼看来元不识,虚公画本诺公山。
辛仿苏索题黄孝子画滇中碧鸡金马山水有陈云伯诗因赋一篇题于陈后 清末民国初 · 易顺鼎
出处:琴志楼诗集卷十七
碧鸡之山何苍苍,滇池之水何汤汤。
吞云吐霞作奇黛,沐日浴月无尽藏。
其中乃有诗魂、画魂、忠魂、孝魂,相与酝酿而旁皇。
诗魂画魂兮化为云霞之色,忠魂孝魂兮化为日月之光。
中有一人姓字香。
其人为谁,乃是前明末年万里寻亲孝子黄。
甲申之年明亡矣。
明祚终时孝子始。
当时遗老与诗人,痛说尧囚兼舜死。
或言生非生兮死非死。
或言人非人兮鬼非鬼。
孝子赤在亡国史。
身是大明一处士。
二亲客滇阻兵乱,孝子独往探南纪。
任他人去作忠臣,自向亲前作孝子。
首尾五百三十日,往返二万六千里。
昔有诗人杨升庵,插花骑象游金齿。
孝子艰苦远胜彼。
一条竹杖双草履。
不作左氏传中之申胥,乃作淮南书中之申喜。
孝子工画复无比。
自写丹青照千祀。
写出一角西南天,有此钜丽瑰奇之山水。
我知孝子之魂二百馀年犹恋此。
嗟我生平亦好游。
一生所历多蛮陬。
五岳登三岳,九州行十州。
独有滇徼行未到,澜沧鸡足天尽头。
前年本持赴滇节,岂期移粤空增愁。
亦逢亡国如孝子,倘在滇死何人收。
吾友辛子多宝物。
收此金膏与水碧。
画者孝子黄向坚,题者诗人陈文述。
索我题于陈之侧,使我展读三太息。
空中楼阁五华山,画里烟岚六诏国。
吁嗟乎,马生角,猿断肠,鹃啼血。
人去兮,印与僰。
狐正首,豹留皮,龙出骨。
魂归兮,吴与越。
君不见古来几辈伤心人,同时尚有徐霞客。
君不见后来几辈伤心人,题诗岂但陈云伯。
题廉南湖藏姚少师为徐中山王所画山水 清末民国初 · 易顺鼎
出处:琴志楼诗集卷十九
有明开国多奇人。
君臣僧道奇绝伦。
或先君臣后僧道,或先僧道后君臣。
道莫奇于冷协律(谦。)。
铁冠三丰未堪匹。
两代元勋并故人(刘秉忠、刘基。),历朝名画传遗迹。
僧莫奇于姚少师。
岂惟天挺英雄姿。
协律无诗但工画,少师能画兼工诗。
我与协律同乡里。
印章屡见龙阳子。
旧藏协律庐山图,活神仙尽真山水。
南湖风雅赵吴兴。
闺中复有管道升。
米家书画贯虹月,品题鉴别尤精能。
示我少师画一幅。
奇宝生平未寓目。
披麻皴耶斧劈皴,水墨浅绛兼青绿。
画赠中山异姓王。
其人与画皆非常。
正如协律友诚意,两贤相得名益彰。
诗笔亦似金刚杵。
海涛任喧山太古。
人谓此岂僧诗耶,我谓正是本色语。
明人心学世所称。
王阳明与张江陵。
谁知俱从少师出,二十八字如传灯。
唐宣宗有咏瀑句。
归海作涛留不住。
宣宗少师同是僧,忘涛更比作涛怒。
时危今日思雄才。
雄才须从学问来。
不见奇人见奇画,亦聊使我心胸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