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郭天门山水 清末民国初 · 沈曾植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出处:海日楼诗卷六
龙荒桑梓逊荒身,椔立孤桐野水滨。
梦里国殇逢弟子,场中选佛忏劳民。
适来冬夏皆非我,寥阔江山不见人。
皕七十年还问讯,泉声塔影对伤神。
题安般画山水小幅(图有蛇、虎、猴三物。) 其一 清末民国初 · 沈曾植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出处:海日楼诗卷十二
政尔金绳觉路清,如何蛇虎幻纵横。
老僧鉴顾无差别,祝尔旁生各遂生。
题王元照画山水诗丁叔衡所藏伟迹也 清末民国初 · 沈曾植
出处:海日楼诗卷一
苔碛鬖髿石㩻跂,簌簌松花吹满地。
此中有径绝无人,麋兔躔迒劣蹠䟡。
阴壑渀泉倏转雷,阳厓豁厂倾县甀。
幽人一去不知年,上有非烟晕丹翠。
下有磊砢仡儗之长松,枞身栝叶芝栭容。
鳞之皵皴牙角童,仙鼯老蝠潜形踪。
寓生女萝寔唐蒙,自日薆葑玄云封。
仰视高旻目精绝,划然大壁掀当中。
胡冠巨灵角阆风,堂防密成名无从,迥绝上鹜天台通。
人间局促那得有此境,祇应真形五岳蟠心胸,丹青一往参元工。
著我高颠鹿卢蹻,下视万古真梦梦。
太常真人相家子,少著朝冠老隐几。
阅世看山不殊似,写山非山水非水,古意今情荡毫纸。
吴兴之甥倘无是,茗柯理极偶然耳。
丁侯玩画说画旨,我习书平画能起。
明窗离坐煮茶沸,长卷舒完谈有斐,罢视高弧日倾晷。
题王石谷仿江贯道山水直幅 清末民国初 · 沈曾植
出处:海日楼诗卷一
画史由来非俗史,冥观洞古成殊艺。
世间不见宋元君,盘礴何人赏元致。
此是王翚老去工,南唐北宋嗟嗞是。
实处为山虚处水,骀宕云峦入藤纸。
江南三月草如烟,茶坞渔庄尽清丽。
坡陀尽处天空明,林表疑有澄湖横。
山长水远望不见,高楼日暮心怦怦。
散地盘回具形阞,晴光下映成窅𥥌。
藤梢橘刺极蒙笼,鼠尾丁须最孊密。
贯道本是南州人,金陵山水情所亲。
千载王郎起江国,冥契神明合绳墨。
笔界南宗有转师,峦形北苑非常得。
要将习尚回波靡,特起精能示钩勒。
寻常竞赏毫端巧,大智还蕲学人识。
呜呼,察拟有妙非失传,鉴评过眼还云烟。
眇然末法令谁起,寂寞江湖二百年。
廉家荆浩画松峦山水障子樊山作长歌余亦继和 清末民国初 · 沈曾植
押词韵第五部 出处:海日楼诗卷五
画中看画画非画,高堂飒沓风云开。
九百年前冥漠人,鸦叉招得精魂来。
建标峰如巨灵擘,直干松自秦时栽。
天绅大瀑透空下,彼岂胸臆填风雷。
磥磥磕磕崒中怒,耳鸣恍忽惊涛催。
悬知松根攫危石,石下定有龙湫洄。
满盈之动岂无日,骊珠夜窃何为哉。
荆浩北人山北性,清秀不与王维侪。
亦掀思训拨昭道,忍将金碧污巅崖。
纯全山水大冬气,闭隐道与希夷偕。
汹汹五季人相食,厉有怜王僧话灰。
战尘飞不到萧寺,吴笔项墨随涂揩(浩有《秋山萧寺图》,见《清河书画舫》。)。
真形太行接恒岳,冥寄桃源及天台(郭若虚《图画见闻志》载浩《桃源天台图》。)。
风云所通径路绝,若有人兮宅崔嵬。
固知图画意未尽,上方气已通蓬莱。
十年江湖困卑湿,董生平远非余怀。
长安岂知日同远,岱宗正恐山其颓。
乾坤干戈身老病,青鞋布袜行靡阶。
投床甘寝幻思梦,梦身化作松根苔。
金正希先生山水画册为金篯孙题(丁巳长夏。) 清末民国初 · 沈曾植
押阳韵 出处:海日楼诗卷八
秋宇净无滓,朝暾出沧凉。
禽声发哀雅,草木皆馨香。
此土本非秽,心容孰能量。
聊将五色墨,写兹三昧光。
山溪平且远,养曰方舒长。
投袂非涉有,捐躯乃知常。
陂陀苌叔碧,瑟瑟皆金刚。
遗集昔披读,贤谱今诹详。
案存南雷说,赞以知非章。
三叹肃景行,光吾梧桐乡。
题安般画山水小幅(图有蛇、虎、猴三物。) 其二 清末民国初 · 沈曾植
押药韵 出处:海日楼诗卷十二
虎眼有神光,能辨人善恶。
格是护法材,授以金刚铎。
题安般画山水小幅(图有蛇、虎、猴三物。) 其三 清末民国初 · 沈曾植
押歌韵 出处:海日楼诗卷十二
蛇由瞋相报,不瞋即尸罗。
人瞋易解脱,法瞋难消磨。
题安般画山水小幅(图有蛇、虎、猴三物。) 其四 清末民国初 · 沈曾植
押尤韵 出处:海日楼诗卷十二
楚人沐猴冠,无冠亦无猴。
亦无楚无凡,弓亡作么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