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空城雀 南北朝 · 高孝纬
 押养韵
百雉何寥廓,四面风云上。
纨素久为尘,池台尚可仰。
啾啾雀噪城,郁郁无欢赏。
日暮萦心曲,横琴聊自奖(○《乐府诗集》六十八。《诗纪》百九。)
李校书新题乐府十二首 其六 驯犀(李传云:“贞元丙子岁南海来贡,至十三年冬,苦寒,死于苑中。”)809年 中唐 · 元稹
 押养韵 创作地点:河南省洛阳市
引用典故:渡江之橘
建中之初放驯象,远归林邑近交广。
兽返深山鸟搆巢,鹰雕鹞鹘无羁鞅。
贞元之岁贡驯犀,上林置圈官司养。
玉盆金栈非不珍,虎啖狴牢鱼食网。
渡江之橘踰汶貉,反时易性安能长。
腊月北风霜雪深,蜷跼鳞身遂长往。
行地无疆费传驿,通天异物罹幽枉。
乃知养兽如养人,不必人人自敦奖。
不扰则得之于理,不夺有以多于赏。
脱衣推食衣食之,不若男耕女令纺。
不自知有尧,但见安闲聊击壤
前观驯象后驯(一作观)犀,理国其如指诸掌。
郊庙歌辞 祀圜丘乐章(《唐书·乐志》曰:“贞观二年祖孝孙脩定雅乐,取礼记大乐与天地同和,故制十二和之乐,祭天神奏《豫和》之乐,祭地祇奏《顺和》,祭宗庙奏《永和》,登歌、奠玉帛奏《肃和》,皇帝行及临轩奏《太和》,王公出入、送文舞出、迎武舞入奏《舒和》。皇帝食举及饮酒奏《休和》,皇帝受朝奏《正和》,皇太子轩悬出入奏《承和》,正至皇帝礼会、登歌奏《昭和》,郊庙俎入奏《雍和》,酌献、饮福酒奏《寿和》。六年冬至,祀昊天于圜丘。乐章,褚亮虞世南魏徵等作。大历十四年,改《豫和》为《元和》,以避讳也。按唐初作十二和,以法天数,其后增造非一,颇无法度,皆随时制名云。”) 凯安(《新唐书·礼乐志》曰:“贞观初舞隋文舞曰《治康》,武舞曰《凯安》,郊庙朝会同用之,舞者各六十四人,文舞左籥右翟,著委貌,冠黑素,绛领广袖,白裤,革带,乌皮履。武舞左干右戚,服平冕,馀同文舞。朝会,则武弁平巾帻,广袖金甲,豹文裤,乌皮靴,执干戚,馀同郊庙。凡初献作文舞,亚献、终献作武舞,太庙降神以文舞,后改治康舞曰化康,避高宗讳也。”《旧书·乐志》曰:“《凯安》舞,贞观中造。凡有六变,一变象龙兴参野,二变象剋靖关中,三变象东夷宾服,四变象江淮宁谧,五变象猃狁詟服,六变复位以崇,象兵还振旅,亦如周之大武,六成乐止。按贞观礼,享郊庙日,文舞奏《豫和》、《顺和》、《永和》等乐。麟德二年十月,文舞改用《功成庆善乐》,武舞改用《神功破阵乐》,并改器服,后以《庆善乐》不可降神,《破阵乐》不入雅乐,复用《治康》、《凯安》如故。”) 隋末唐初 · 褚亮
 押养韵
昔在炎运终,中华乱无象。
酆郊赤乌见,邙山黑云上。
大赉下周车,禁暴开殷网
幽明同叶赞,鼎祚齐天壤。
鼓吹曲辞 其一 战城(一作僧贯休诗)南二首 五代 · 贯休
 押养韵
万里桑乾傍,茫茫古蕃壤。
将军貌憔悴,抚剑悲年长。
兵尚陵逼,久住亦非强。
邯郸少年辈,个个有伎俩
拖枪半夜去,雪片大如掌。
郊庙歌辞 享(《唐书·乐志》曰:“明皇开元七年享太庙乐,迎神用《永和》。皇帝行用《太和》。登歌、酌瓒用《肃和》。迎俎用《雍和》。皇帝酌醴齐用文舞,献宣皇帝用光大舞,光皇帝用长发舞,景皇帝用大政舞,元皇帝用大成舞,高祖大明舞,太宗崇德舞,高宗用钧天舞,中宗用大和舞,睿宗用景云舞。皇帝饮福、受脤用《福和》,送文舞出、迎武舞入用《舒和》。亚献、终献、行事、武舞用《凯安》。撤豆用《登歌》。送神用《永和》。按景皇帝旧用《大基》,至是改用《大政》云。”)太庙乐章 永和 唐 · 张说
 押养韵
眇嘉乐,授灵爽。
感若来,思如往。
休气散,回风上。
返寂寞,还惚恍。
怀灵驾,结空想。
渔父辞 元 · 程文海
 押养韵 出处:御定历代题画诗类卷六十六 神鬼类、新安文献志卷五十
渔翁牵纑渔妇纺,膝上儿看掉车响。
溪南溪北趁冬晴,水急船多欠设网。
祝儿休啼手正忙,网成得鱼如汝长。
淮南鱼歌 其三 元 · 马祖常
 押养韵 出处:石田文集卷五
市中买蚕丝,新结横江网。
江中鱼已尽,又结网十丈。
估客乐 其一 明末 · 陈子龙
 押养韵 出处:陈忠裕公全集卷五
大艑十丈帆,小舠三尺桨。
侬欲追送欢,江潮不能上。
作蚕丝 其一 明 · 李攀龙
 押养韵 出处:沧溟集卷二
拾蚕蚕如指,出如掌。
一日三箔眠,交侬那得往。
子夜歌 其二 明末清初 · 屈大均
 押养韵
荧荧李花,薄命寄君掌。
河水虽东流,河鱼自西上。
捉搦歌四首 其二 明 · 胡应麟
 押养韵
采桑南陌头,田间日来往。
傍人指笑侬,夫婿渐成长。
拟读曲歌四十六首 其四十五 明末清初 · 谭元春
 押养韵 出处:岳归堂合集卷二
倩侬同学箫,难得洞箫响。
欢若独成仙,身在仙人掌
子夜春歌 其一 明 · 于慎行
 押养韵
朱景带碧楼,新风吹罗幌。
谁能怀春情,不发柔弦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