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菱歌七首 其一 南朝宋 · 鲍照
押覃韵
骛舲驰桂浦,息棹偃椒潭。
箫弄澄湘北,菱歌清汉南(乐府云。一作弄弦潇湘北。歌菱清汉南。○本集六。《乐府诗集》五十一。《诗纪》五十。)。
答任昉诗 南梁 · 到溉
押覃韵
南史曰:溉为建安太守。任昉寄诗求二衫段。溉答云。
予衣本百结,闽中徒八蚕。
假令金如粟,讵使廉夫贪(○南史到溉传。《御览》六百九十三引沈约《宋书》。《诗纪》九十二。)。
谶 其十四 南梁 · 菩提达摩
押覃韵 出处:全唐诗续补遗
本是大虫勇(印宗法师本是小乘,喻如大虫,不是师子。),回(《天圣广灯录》作「翻」)成师子谈(回者,传也。回小作大,印宗法师礼六祖便悟上乘,是成师子吼。)。
官家封马岭(封者,印也。马岭者,宗也。印宗曾为讲经法师也。),同详三十三(同详者,同学也。六祖弟子祥岑等三十三人,祥禅师住于峡山。)。
谶诗 南朝宋 · 释宝志
押覃韵
南史曰:天监中。沙门释宝志为诗云云。帝使周舍封记之。及中大同元年。同泰寺灾。帝启封舍手迹。为之流涕。帝生于甲辰。三十八。克建邺之年也。遇灾岁实丙寅。八十三矣。四月十四日而火起之始。自浮屠第三层。三者。帝之昆季次也。
昔年三十八,今年八十三。
四中复有四,城北火酣酣(○南史梁武帝纪。《诗纪》九十四。)。
和萧洗马子显古意诗六首 其一 南梁 · 吴均
押覃韵
贱妾思不堪,采桑渭城南。
带减连枝绣,发乱凤凰篸。
花舞依长簿,蛾飞爱绿潭。
无由报君信,流涕向春蚕(玉台新咏六。《类聚》三十二。又八十八作采桑诗。文苑英华二百四十。《乐府诗集》二十八作采桑。《诗纪》八十二作古意。)。
采菱曲 南梁 · 萧纲
押覃韵
菱花落复含,桑女罢新蚕。
桂棹浮星艇,徘徊莲叶南(○《类聚》八十二。《乐府诗集》五十一。《诗纪》六十七。)。
同郭侍郎采桑诗 南北朝 · 姚翻
押覃韵
雁还高柳北,春归洛水南。
日照茱萸领,风摇翡翠篸。
桑间视欲暮,闺里遽饥蚕。
相思君助取,相望妾那堪(○玉台新咏六。《乐府诗集》二十八作采桑。《诗纪》九十三。)。
春闺怨 南北朝 · 吴孜
押覃韵
玉关信使断,借问不相谙。
春光太无意,窥窗来见参。
分与光音绝,忽值日东南。
柳枝皆嬲燕,桑叶复催蚕。
物色顿如此,孀居自不堪(○玉台新咏八。《诗纪》八十四。)。
往虎窟山寺诗 南北朝 · 孔焘
押覃韵
圣情想区外,脂驾出西南。
前驱闻凤管,后乘跃龙骖。
爰游非逸豫,幽谷有灵龛。
兼觌息心者,宴坐临清潭。
禅食宁须稼,云衣不待蚕。
苹荇缘涧壑,萝葛蔓松楠。
莺林响初转,春畦药欲含。
惑心随教遣,法味与恩覃。
庶凭八解力,永灭六尘贪(○广弘明集三十。《诗纪》六十八。)。
和侃法师三绝诗(《诗纪》云。一作和侃法师别诗。) 其一 北周 · 庾信
押覃韵
秦关望楚路,灞岸想江潭。
几人应落泪,看君马向南(○本集六。《类聚》二十九。庾开府诗集下作和侃法师前后三绝。《诗纪》百十八。)。
赠别诗 北周 · 庾信
押覃韵
藏啼留送别,拭泪强相参。
谁言畜衫袖,长代手中浛(○本集六。庾开府诗集上。《诗纪》百十八。)。
偶作二首 其一 中唐 · 刘禹锡
押覃韵 创作地点:湖南省常德市
引用典故:嵇中散
终朝对尊酒,嗜兴非嗜甘。
终日偶众人,纵言不纵谈。
世情闲静见,药性病多谙。
寄谢嵇中散,予无甚不堪。
陇西行 其三 初唐 · 王勃
押覃韵 出处:全唐诗续补遗
既夕罢朝参,薄暮入终南。
田间遭骂詈,低语示乘骖。
漫歌八曲 其八 将船何处去 唐 · 元结
押覃韵 创作地点:湖北省鄂州市郎亭山
壬寅中,漫叟得免职事,漫家樊上,修耕钓以自资,作〈漫歌八曲〉与县大夫孟士源,欲士源唱而和之。
将船何处去,送客小回南。
有时逢恶客,还家亦少酣。
修西方十劝 其三 唐 · 道镜 善导
押覃韵
劝君三,念佛先须断爱贪。
临终心净见如来,似月清光照碧潭。
贪嗔痴 其一 唐 · 傅翕
押覃韵 出处:全唐诗续补遗
不须贪,看取游鱼戏碧潭。
只是爱他钩下饵,一条线向口中含。
十劝 其三 唐 · 傅翕
押覃韵 出处:全唐诗续补遗
劝君三,人身难得大须惭。
昼夜六时常念佛,勤修三宝向伽蓝。
诗三百三首 其一百三十 唐 · 寒山
押覃韵
鸟语(一作弄)情不堪,其时卧草庵。
樱桃红烁烁,杨柳正毵毵。
旭日衔青嶂,晴云洗渌潭。
谁知出尘俗,驭上寒山南。
桐竹赠张燕公 武周 · 李伯鱼
押覃韵
引用典故:巢梧
北竹青桐北,南桐(一作家)绿竹南。
竹林君早爱,桐树我初贪。
凤栖桐不愧,凤食竹何惭。
栖食更如此,馀非凤所堪。
太原进铁镜赋附歌 中唐 · 乔琳
押覃韵
金之精兮众宝所参,镜之明兮群象所含。
清至莹兮氛埃不杂,明至察兮丑类相惭。
按:见《文苑英华》卷一○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