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礼部为百官上尊号第一表805年8月9日 中唐 · 柳宗元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七十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臣某言。
伏以圣王之纂承天位也。
臣子必竭恳诚。
献尊号。
安敢为佞。
礼在其中。
一则以告天地神祇。
二则以奉宗庙社稷。
三则以安华夏蛮貊。
巍巍大称。
其可废乎。
臣等诚欢诚望顿首顿首。
伏惟皇帝陛下协周文之孝德。
大禹之约身。
帝尧之法天。
过殷汤之解网
未踰周月。
四海将致于时雍。
甫及元正
率土更欣于再造。
然神人之愿。
亿兆之情。
有所不安。
率谓未尽善者。
以为帝德广运。
尊号犹阙
郊庙备礼。
祝嘏无辞。
凡百兢怀。
华夷属望。
臣谨桉昔皋陶之颂舜。
伊尹之颂汤。
皆臣子至公。
面扬君父。
以敷于当代。
以播于无穷。
夫岂饰哉。
率由事实。
帝王尊号。
盖渐于此。
皇家光被四表。
祖宗烈文
时当太和。
尊号表德
耳目所接。
简牍斯存。
稽之于前典则如彼。
考之于圣朝则又如此。
今龟筮习吉。
元正戒期。
当品物惟新之时。
乃皇王大礼之日。
陛下郊天地。
享宗祧。
阴阳协和。
动植交畅。
不建至尊之称。
恐违列圣之心。
所以臣等冒死陈闻。
请上尊号。
伏惟陛下小(一作抑)谦让之节。
安延企之情。
特召名儒礼官
百僚庶尹。
详明故实。
议崇圣德。
则人望允厌。
神心获安。
山川效灵。
光赞无疆之寿。
祝史陈信。
永彰不朽之功。
臣等蒙国宠荣。
备位班列。
无任恳望之至。
礼部为百官上尊号第二表805年8月9日 中唐 · 柳宗元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七十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臣某等言。臣等再陈丹悃。
谨献鸿名。天心未从。
陨越无措。臣某等诚惶诚恐顿首顿首。
谨桉尧曰咨尔舜。舜曰格尔禹。
汤曰吾甚武。自号曰武王
。皆当时王者之号也。
考皇帝之故实。徵往圣之宪章。
允协礼经。焕乎图牒。
伏惟皇帝陛下允恭克让。约巳谦尊。
参天两地之功。为而不有。
安上理人之德。置而不论。
至哉王言。非群下所能仰望也。
然臣等伏以为尊号者。所以类上帝。
飨祖宗。万人所称。
百蛮所仰。表圣德于率土。
播天声于无疆。臣下请之之谓礼。
帝王承之之谓孝。孝大于让。
礼先于谦。百王不刊之典。
安可得而废也。臣等又以春秋本于五始。
元者一岁之首。者四时之首。
王者受命之首。正月者政教之首。
郊天大礼者立极之首。今天地交泰。
俯临元辰。正始之美。
正当其运。陛下确违群愿。
固守谦冲。此臣等所以兢惕失图。
恛惶无措。上冒严宪
敢逃厚责。伏乞俯垂天听。
察纳微诚。诏礼官议臣所请。
揆日推礼。虔奉鸿休。
尽敬于此。犹恐天光未照。
三献无徵。彷徨阙庭。
伏待斧锧。无任耸望之至。
礼部贺册尊号表819年7月 中唐 · 柳宗元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七十 创作地点:广西柳州市
臣某伏奉月日制。陛下膺受尊号。
率土臣子。庆忭无穷。
臣闻立极之大。四海无以报神功。
配天之尊。万物不能崇圣德。
惟有徽号。是彰中兴。
所以上探天心。下极人欲。
中谢。伏惟元和圣文神武法天应道皇帝陛下统承千载。
光被六幽。蟊贼尽除。
福应皆集。有首有趾。
咸识太平。勋臣增爵禄之荣。
戎士加赏延之宠。片善必录。
微功尽升。独惟圣谟。
事绝酬答。万国觖望。
百工怨思。是以启元和之盛典。
延昊穹之景祚。理历凝命。
实曰圣文。和众定功。
时惟神武。运行有法天之用。
变化乃应道之方。鬼神协谋。
夷夏同志。大礼既建。
鸿恩遂行。欢呼远匝于九围。
渗漉普周于八裔。庆超邃古。
美冠将来。臣获守蛮荒。
远承大典。潢污比陋。
河清幸遂于千年。尘壤均微。
山呼愿同于万岁。无任庆贺屏营之至。
京兆府请复尊号第一表803年 中唐 · 柳宗元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七十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
臣某言。
某月日。
诸县耆老某等若干人诣臣陈状。
辞意迫切。
以陛下尊号未复
请诣阙上表者。
人心已郁。
安可久违。
天意实勤。
谅难固拒。
抚状感悦。
深契微诚。
臣某诚恳诚迫顿首顿首。
伏惟皇帝陛下圣神之功。
贯于天地。
文武之道。
超乎古今。
盛德愈大。
谦光益深。
元化已成。
而徽号未复。
遂使神祇觖望。
人庶怨思。
沐浴鸿泽者。
敢怀晷刻之安。
捧戴皇恩者。
不知寝食之适。
负愧怀愤。
万方一心。
日月以冀。
遂淹星岁。
况今地不爱宝。
致百谷之丰穰。
天惟降衷。
呈众瑞而繁委。
污莱瘠卤之地。
混成大田。
草木虫兽之微。
化为神贶。
万灵垂鉴。
昭然甚明。
此而不从。
臣所大惑。
矧又兵戎永戢。
夷狄咸怀。
煦然长春。
乐以终日。
是以耆老等深感圣育。
踊跃不宁。
上奉天恩。
跼蹐知惧。
顿颡阙下。
愿复鸿名。
不谋而同。
不期而至。
此皆上元幽赞以诱其衷。
列圣垂灵以悟其意。
臣以为陛下当敬承斯旨。
不可忽也。
臣又伏以陛下赏功与能。
举贤出滞。
小言不废。
片善是褒。
岂可使臣子之效。
虽微而必旌。
君父之德。
尽美而无称。
凡在覆载。
不胜恳祷惶恐之至。
谨封耆老等状奉表昧死陈情以闻。
谨言。
京兆府请复尊号第二表803年 中唐 · 柳宗元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七十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
京兆府长安县耆老臣石灵等言。伏奉墨诏批答臣所请复尊号。
未蒙允许者。捧对惶遽。
不知所裁。天实命之。
于臣何有。臣等诚恳诚惧顿首顿首。
臣闻圣君以奉天为心。不以执谦为德。
以顺人为大。不以崇让为优。
今陛下深拒天人之诚。犹怀谦让之道。
臣等愚惑。未知所归。
且百祥荐臻。特表昊穹之眷。
五谷蕃熟。用彰后土之勤。
亿兆嗷嗷。吁天请命。
上下交应。幽明同心。
举而违之。臣所未识。
况臣等共被仁育。同臻太和。
陛下德达上元。以丰臣之衣食。
道跻寿域。以延臣之岁年。
沐浴皇风。二十馀载。
儿童感化。鳏寡知恩。
故臣等出乡之时。欢呼遍野。
闾里勉臣以不进不止。妻孥誓臣以不遂不归。
惟竭血诚。退无面目。
便当殒首阙下。终不徒还。
伏惟陛下照臣恳迫之情。哀臣羸老之命。
臣等不胜呜咽惭恨之至。谨奉表陈谢以闻。
京兆府请复尊号第三表803年 中唐 · 柳宗元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七十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
臣某言。臣伏以耆老等并发丹诚。
将贯白日。请复徽号。
以光圣谟。臣以其恳款自中。
不可禁止。遂抗表陈请。
备述微诚。伏奉墨诏批答。
未蒙允许者。众心尚阻。
天意未从。恳迫愈深。
兢惶无措。臣某中谢
伏惟皇帝陛下道大益谦。化成弥损。
虽江海善下。每应朝宗之心。
而日月居高。久称照临之位。
况复上承天命。下睹人诚。
若然辞之。理有不可。
伏以陛下功参造化。政体乾坤。
万邦宅心。百灵效职。
此圣之至也。明并两曜。
信如四时。先天不违。
穷神知化。此神之极也。
道德纯备。礼乐兴行。
宸翰动于三光。睿藻穷于六义。
此文之备也。五兵不试。
七德咸宣。殊方者知归。
负固者率服。此武之成也。
黄龙皓兔。甘露庆云。
神禾嘉瓜。祥莲瑞木
万物畅遂。百谷茂滋。
此天之至灵也。黎老班白。
伏守阙庭。鳏嫠童幼。
谣歌道路。此人之至诚也。
有其德而无其号。拒乎天而违乎人。
虽陛下谦让之至美。抑非臣心之所安也。
伏以贱志难明。微诚莫达。
戴天弥惧。履地益惭。
不任恳迫屏营之至。伏愿早建大号。
以称天人之心。谨再奉表昧死陈请以闻。
京兆府耆老请复尊号表 中唐 · 柳宗元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七十
京兆府长安县耆老臣石灵等言。
臣伏以陛下尊号未复
一十九年。
盛德弥光。
大化益被。
加以休徵咸集。
福应具臻。
至于今岁。
纷纶尤盛。
风雨必顺。
生长以时。
五稼尽登。
万方皆稔。
神意人事。
正在于斯。
天不可违。
时不可弃。
臣等诚恳诚迫顿首顿首。
臣闻恩深必报。
德盛必崇。
以陛下九重之尊。
推崇无上。
以陛下四海之大。
报效何施。
惟有尊名。
用光圣理。
阙然未复。
谁所敢安。
臣心则微。
天意甚重。
伏惟皇帝陛下体昊穹以施化。
虔上帝以致诚。
今即万祥应期。
百神奉职
飞走之物。
皆已效灵。
草木之类。
咸能应圣。
天命降于上。
人诚发于中。
此而可辞。
孰云有奉。
况野多滞穗。
亩有馀粮。
足食之庆。
充溢于京坻。
阜财之谣。
欢呼于道路。
尽非人力。
皆是天成。
神祇之望既勤。
遐迩之心又迫。
况臣等得生邦甸。
幸遇盛明。
身体发肤
尽归于圣育。
衣服饮食。
悉自于皇恩。
被元化而益深。
望鸿名而未睹。
恳祷之至。
夙夜不宁。
谨诣光顺门昧死请复圣神文武之号。
以副天地宗社之心。
使海内赤子得安其所。
臣等不胜恳祷迫切之至。
谨奉表以闻。
礼部为文武百寮请听政第一表805年 中唐 · 柳宗元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七十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臣某等言。臣闻大道必体于至公。
大孝莫高于善继上观列圣。
旁考前王。罔不俯就礼文。
仰承大事。严奉宗庙。
慰安元元。然后德教惟新。
邦家永固。伏惟皇帝陛下寝苫泣血。
号慕无时。贯于神明。
动于天地。未临庶政。
犹徇至诚。凡在人臣。
孰不哀惧。伏惟先圣遗旨。
俾陛下抑哀而听政。本朝乏人。
使臣等竭忠以奉上。非敢惧死。
辄布恳词。期于必从。
以慰寰宇。且王业至重。
军国方殷。一日万几。
不可暂阙。伏愿追尊顾命。
蹈履成规。恢王者华夷之望。
顺上帝乃眷之怀。臣等不胜哀迫诚恳之至。
礼部为文武百寮请听政第二表 中唐 · 柳宗元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七十
臣某等言。
臣闻圣凡殊途。
邦家异礼。
故王者舍己从物。
用身许天
虽居达丧。
犹以事夺。
伏以大行皇帝道成铸鼎。
仙等御龙。
万姓长号。
九有禺望。
陛下以聪明睿圣。
嗣守宝图
爰及宅忧。
迨兹累日。
而孝思罔极。
尚辍乃雍之言。
庶政未釐。
颇阙如丝之命。
臣等尝览载籍。
粗知丧纪。
若成周顾命。
历代犹遵。
西汉诏音
前王所奉。
我国家以孝理天下。
文明应期。
上用此法。
胥以传授
盖事归至当。
则不可不遵。
礼贵从宜。
则不得不守。
理固然也。
臣等是以上陈愚恳。
轻渎宸严。
冀遂血诚。
俯亲国政。
而陛下执丧逾切。
听理未闻。
亿兆嗷嗷。
不知所诉。
臣以为天子之孝。
在于保安社稷。
司牧烝黎。
功超百王。
庆流万代。
亦何必守臣下之小节。
蔑皇王之大猷。
固阻群情。
务成谦德。
伏愿以遗诏为念。
夺在疚之怀。
就临轩之制。
天下幸甚。
礼部为文武百寮请听政第三表 中唐 · 柳宗元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七十
伏以万几至重。
遗旨难违。
再献表章。
上尘旒扆。
精诚徒竭。
天意未回。
内外遑遑。
人神企望。
臣闻王者之孝。
异于匹夫。
礼不相沿。
道资适变。
当承平之代。
故殷帝宅忧而不言。
遇有事之时。
周王未葬而誓众。
况今戎车犹驾。
边候多虞。
两河之寇盗难除。
百姓之疮痍未合。
乱者思理。
危者求安。
天下嗷嗷。
正在今日。
诚宜抑其至性。
以副群心。
成先帝之大功。
继中兴之盛业。
岂可寝苫啜泣。
庶政阙然。
九庙之灵何报。
万方之望何塞。
臣等职参枢近
诚切邦家。
若陛下未忍临轩。
尚持前志。
臣等有死而已。
不敢奉诏。
不胜哀恳迫切之至。
贺践祚表805年 中唐 · 柳宗元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七十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臣某言。太子中舍严公弼至。
奉某月日敕书慰谕。伏承陛下以某月日虔奉典册。
允升宝位。凡在群生。
孰不庆幸。臣某诚欢诚忭顿首顿首。
臣闻天地泰而圣人出。雷雨解而品物荣。
是以五行迭用。木火更其位。
十叶重光。宗庙辅其德。
殷宗恭默。再开成汤之业。
汉文聪明。克承高祖之绪。
陛下重离出曜。体乾继统。
主鬯彰孝恭之美。抚军著神武之功。
钦承遗训。永保鸿业。
遏密之中。施雨露以被物。
遐迩之地。睹日月之继明。
则四维之外。八极之表。
人神胥悦。草木皆
煦妪生成。不失覆载。
况臣谬膺藩守。累受国恩。
爰自出身。洎乎领镇。
沐浴圣泽。优游昌时。
不获睹阙庭之礼。展臣庶之分。
戴天贺圣。倍万恒情。
礼部贺改永贞元年805年8月5日 中唐 · 柳宗元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七十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臣某等言。
伏奉今日诰。
今月九日册皇帝。
贞元二十一年永贞元年
贞元二十一年八月五日昧爽以前。
应犯死罪特降从流。
流以下递降一等者。
宝命方始。
圣历用彰。
载宣临照之明。
遂施涣汗之泽。
臣某等诚庆诚贺顿首顿首。
伏以重光下济。
积庆旁行。
汉祖推奉教之尊。
文王遂无忧之志。
正名纪历。
表运行于万方。
宥过轻刑。
流汪濊于四海。
欢呼忭蹈。
遐迩攸同。
臣某等亲奉圣谟。
仰承大化。
踊跃之至。
倍万恒情。
无任蹈舞欣庆之至。
礼部太上皇诰宜令皇帝即位贺表805年8月4日 中唐 · 柳宗元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七十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臣某等言。
伏奉今日太上皇制。
命陛下即皇帝位。
光奉宝图。
丕承鸿业。
溥天率土。
庆跃难胜。
臣某等诚喜诚抃顿首顿首。
臣闻皇建其极。
存诸大训。
帝出于震。
著在易经。
继明以照于四方。
重熙以临于万国。
动植品汇。
永赖昭苏
山川鬼神。
咸用欣戴。
臣某等获备班列。
亲仰圣明。
踊跃之诚。
倍万恒品。
无任忭跃喜庆之至。
礼部贺立皇太子805年3月 中唐 · 柳宗元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七十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臣某等言。伏奉今月二十四日制。
广陵郡王宜册为皇太子改名某
仍令所司择日备礼册命者。天序有奉。
皇图载宁。臣某等诚庆诚贺顿首顿首。
臣闻尚书载以贞之文。汉史传早建之议。
不惟立爱。期在继明。
陛下奉率前规。敷扬盛典。
顾兹守器之重。爰正承华之位。
尊义方之教。载锡嘉名。
崇建树之礼。式光典命。
以长而立。自符于慎择。
必子之选。遂合于至公。
邦本不摇。王业弥固。
此皆宗社垂祉。启佑皇心。
乾坤合谋。保安圣运。
足以播休气于四海。洽太和于万灵。
食毛含齿。所同欢庆。
臣等奉承制命。蹈舞周行。
踊跃之诚。倍百恒品。
无任庆忭感悦之至。谨奉表陈贺以闻。
礼部贺皇太子册礼毕德音表805年4月 中唐 · 柳宗元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七十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臣某等言。
伏奉今日制书。
皇太子册礼云毕。
思与万方同其惠泽者。
盛典斯举。
鸿恩遂行。
凡在率土。
不胜忭跃。
臣某等诚喜诚贺顿首顿首。
伏惟皇帝陛下克奉神休。
以正邦统。
建天下之本。
宗庙以安。
致万国之贞。
兆人攸赖。
典册既备。
庆泽载流。
既广爱而推恩。
亦好生而布德。
缓刑而囹圄知感。
进勋而嗣续增荣。
教谕之方。
忠良是举。
赞襄之礼。
赐与有加。
旌孝弟以厚于人伦。
敬鬼神而修其祀事。
况行礼之日。
则屏翳收迹。
太阳宣精。
用彰出震之休。
更表重离之曜。
神化旁畅。
皇风远扬。
自华及夷。
异俗同庆
臣等谬参著定。
倍百恒情。
无任欢庆踊跃之至。
为王京兆皇帝即位礼毕贺表805年8月 中唐 · 柳宗元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七十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臣某等言。臣闻大人继明。
百神所以受职。天子有道。
万国由是承风。伏以皇帝陛下缵圣垂休。
顺时御极。负扆而会朝夷夏。
践祚而统和天人。幽明感通。
遐迩昭泰。遂使祥光下烛。
嘉气旁通。周王谢流火之符。
鲁史愧书云之典。食毛含齿。
欢忭无穷。臣某等幸睹昌时。
获奉大庆。踊跃之至。
倍万恒情。无任蹈舞欣跃之至。
韦中丞贺元和大赦表806年 中唐 · 柳宗元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七十 创作地点: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
臣某言。
伏奉正月二日制书。
大赦天下。
永贞二年宜改为元和元年者。
太阳既升。
煦育资始。
霈泽斯降。
膏润无遗。
臣某诚庆诚贺顿首顿首。
伏惟皇帝陛下仁化旁流。
孝理宏阐。
纪元示布和之令。
肆眚见恤人之心。
旷然涤瑕。
得以迁善。
涣发大号
申明旧章。
农有薄征。
韨无强贾。
勋勤是录。
爵秩以班。
宠宁间于幽明。
泽必周于夷夏。
近甸轻榷酤之入。
远人忘水旱之灾。
既行庆于官僚。
亦推恩于天属。
诸生喜黉塾之广。
庶老加絮帛之优。
量入所以备凶。
兴廉期于变俗。
爰褒有客。
尊贤之典惟新。
载奉素王。
宗子之道斯在。
纶言一降。
庶政毕行。
怀生之伦。
感悦无量。
臣某等守在遐远。
亲奉诏条。
踊跃之诚。
倍百恒品。
无任感恩忭舞屏营之至。
谨奉表陈贺以闻。
礼部贺册太上皇后德妃 中唐 · 柳宗元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七十
臣某等言。
伏奉今月日诰。
良娣王氏册太上皇后
良媛董氏册太上皇德妃
宜令所司备礼册命者。
母仪有光。
坤道克顺。
阴教方行于万国。
内理克和于六宫。
臣某等诚庆诚贺顿首顿首。
伏惟皇帝陛下对若天休。
奉扬睿旨。
长秋既登其正位。
褕狄亦被于恩光。
奉养见三朝之安。
周旋有四星之辅。
岂独配乾称大。
助日为明。
所以表王化之源。
知孝悌之本。
冠映千古。
仪刑四方。
臣等捧戴施行。
踊跃无地。
无任蹈舞欣喜之至。
礼部贺太上皇后册毕贺表805年8月5日 中唐 · 柳宗元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七十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臣某等言。
今月日太上皇后册礼云毕。
率土臣妾。
庆忭无穷。
臣某等诚庆诚贺顿首顿首。
伏以太上皇后著虞嫔之至德。
嗣周母之徽音。
表率六宫。
明彰万国。
陛下克修理本。
以畅化源。
神道之事地之方。
人伦识尊亲之大。
岂惟妇顺斯备。
阴礼用修。
足以播正始于王风。
致时雍于帝典。
臣某等谬尘荣位。
获睹盛仪。
踊跃之诚。
倍万恒品。
御史台嘉禾804年 中唐 · 柳宗元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七十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臣某言。今月日宰臣幽州所进嘉禾图各一轴示百寮者。
伏以嘉谷顺成。灵贶昭格。
天人合应。遐迩同风。
臣某诚欢诚庆顿首顿首。伏惟皇帝陛下睿谋广运。
神化旁行。植物知仁。
祥图应圣。灵岳不愆于赞祐。
燕谷用遂于生成。丰稔既均。
知朔南之被泽。休嘉克协。
见天地之同和。六穗惭称于汉臣。
异亩耻书于周典。自中形外。
均庆同欢。臣某谬职宪司
获睹休瑞。无任忭跃之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