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 唐末宋初 · 聂崇义
押侵韵
勿笑有三耳,全胜畜二心(宋文莹《玉壶清话》卷二 《玉壶清话》:聂崇义,建隆初为学官。郭忠恕使酒咏其姓玩之曰:“近贵全为聩,攀龙即是聋。虽然三个耳,其奈不成聪。”崇义应声反以“忠恕”二字解其嘲云。)。
论禘祫疏(周显德五年) 唐末宋初 · 聂崇义
出处:全唐文卷八百六十五、全宋文卷四二、《宋史》卷四三一《聂崇义传》、《历代名臣奏议》卷一八、《全唐文》卷八六五、《宋史新编》卷一六三
魏明帝以景初三年正月上仙,至五年二月,袷祭。明年,又褅。自兹后,以五年为褅。且魏以武帝为太祖,至明帝始三帝,未有毁主而行褅祫,其證一也。宋文帝元嘉六年,祠部定十月三日大祠。其太学博士议云:「按褅袷之礼,三年一,五年再」。宋高祖至文帝裁亦三帝,未有毁主而行褅祫,其證二也。梁武帝用谢广议,三年一褅,五年一祫,谓之大祭。褅祭以夏,祫祭以冬。且梁武乃受命之君,裁追尊四朝而行褅祫,则知祭者是追养之道,以时移节变,孝子感而思亲,故荐以首时,祭以仲月,间以褅祫,序以昭穆,乃礼之经也,非关宗庙备与未备,其證三也。
祔主修庙议 唐末宋初 · 聂崇义
出处:全唐文卷八百六十五、全宋文卷四二、《全唐文》卷八六五、《旧五代史》卷一四二
奉敕为大行皇帝山陵有期,神主祔庙,恐殿室间数少,合重添修。今诣庙中相度,若是添修庙殿一间至两间,并须移动诸神门及角楼、宫墙、仗舍及堂殿正面檐栿阶道,亦须东省牲立班位,直至斋宫,渐近迫窄。今重拆庙殿,续更添修,不唯重劳,兼恐未便。窃见庙殿见虚东西二夹室,况未有祧迁之主。欲请不拆庙殿,更添间数,即便将夹室重安排六室位次。所有动移神主,若准旧礼,于殿庭权设行庙幕殿,即恐雨水犹多,难于陈设。伏请权于太庙斋宫内奉安神主,至修奉毕日,庶为宜称。又按《礼记》云:庙成则于中屋刲羊以衅之,夹室则用鸡。又《大戴礼》及《通典》亦有夹室。察文观义,乃是备庙之制。况新主祔庙,诸经有迁易之文,考古沿今,庶合通理。伏请递迁诸室,奉安大行皇帝神主,以符礼意。
请奉赤帝为感生帝行别祭之礼奏(乾德元年闰十二月) 唐末宋初 · 聂崇义
出处:全宋文卷四二、《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
皇家以火德上承正统,膺五行之王气,纂三元之命历,恭寻旧制,存于祀典。伏请奉赤帝为感生帝,每岁正月,别尊而祭之。
新定三礼图自序 唐末宋初 · 聂崇义
出处:全宋文卷四二
旧图十卷,形制阙漏,文字省略,名数法式,上下差违,既无所从,难以取象。盖久传俗,不知所自也。臣崇义先于显德三年冬奉命差定郊庙器玉,因敢删改。其或名数虽殊,制度不别,则存其名而略其制者,瑚簋、车辂之类是也。其名义多,而旧图略振其纲而目不举者,则就而增之,射侯、丧服之类是也。有其名而无其制者,亦略而不图。仍别序目录,共为二十卷。凡所集注,皆周公正经,仲尼所定,康成所注,傍依疏义。事有未达,则引汉法以况之。或图有未周,则于目录内详證,以补其阙。又按详近礼,周知沿革。至大宋建隆二年四月辛丑,第叙既讫。冠冕衣服,见吉凶之象焉;宫室车旗,见古今之制焉;弓矢射侯,见尊卑之别焉;钟鼓管磬,见法度之均焉;祭器祭玉,见大小之数焉;圭璧缫籍,见君臣之序焉;丧葬饰具,见上下之纪焉。举而行之,易于详览。
按:《新定三礼图》卷二○,通志堂经解本。又见《经义考》卷一六三,《宋元学案补遗》附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