册皇太子赦诏 中唐 · 郑絪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十一
惟先哲王。光有天下。必正邦本以立人极。建储贰以承宗祧。所以启迪大猷。安固洪业。斯前代之令典也。皇太子纯。体仁秉哲。恭敬温文。德叶元良。礼当上嗣。朕奉若丕训。宪章古式。永惟社稷之重。载考春秋之义。授之匕鬯。以奉粢盛。爰以令辰。俾膺茂典。今册礼云毕。庆感交怀。思与万方。同其惠泽。自贞元二十一年二月二十四日已后。至四月九日昧爽已前。天下应犯死罪者。特降从流。流罪已下。各减一等。文武官常参官及诸州府长官子为父后者。赐勋两转。古之所以教太子。必茂选师友。以辅翼之。俾法于训词。而行其典礼。左右前后。罔非正人。是以教谕而成德也。给事中陆质中书舍人崔枢。积学懿文。守经据古。以参讲习。庶叶于中。可充皇太子侍读。天下孝子顺孙先旌表门闾者。委所管州县各加存恤。五岳四渎。名山大川。委所在长吏。量加祭礼。
立广陵郡王为皇太子诏 中唐 · 郑絪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十一
万国之本。属在元良。主器之重。归于长子。所以固社稷。正邦统。古之制也。广陵郡王淳。孝友庄敬。慈仁忠恕。博厚以容物。宽明而爱人。祗服训辞。文皆合雅。讲求典礼。学必承师。居有令闻。动无违德。朕获缵丕绪。祗若大猷。惟怀永图。用建储贰。以承宗庙。以奉粢盛。爰举旧章。俾膺茂典。宜册为皇太子。改名纯。仍令有司择日。备礼册命。
顺宗传位皇太子改元诰 中唐 · 郑絪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十一
门下。有天下者。传归于子。前王之制也。钦若大典。斯为至公。式扬耿光。用体文德。朕获奉宗庙。临御万方。降疾不瘳。庶政多阙。乃命元子。代子守邦。爰以令辰。光膺册礼。宜以今月元日册皇帝于宣政殿。仍令检校司徒平章事杜佑充册使。门下侍郎平章事杜黄裳充副使。国有大命。恩俾惟新。宜因纪元之庆。用覃在宥之泽。宜改贞元二十一年为永贞元年。自永贞元年八月五日昧爽已前。天下应犯死罪。特降从流。流罪已下。各减一等。布告中外。咸使闻知。
太微宫神主祔太庙奏 中唐 · 郑絪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十一
臣谨详三代典礼。上稽高祖太宗之制度。未尝有并建两庙并飨二主之礼。天授之际。祀典变革。中宗初复旧物。未暇详考典章。遂于洛阳。创立宗庙。是行迁都之制。实非建国之仪。及西归上都。因循未废。德宗嗣统。坠典克修。东都九庙。不复告飨。谨按礼记仲尼荅曾子问曰。天无二日。土无二王。尝禘郊社。尊无二上。所以明二主之非礼也。陛下接千载之大统。扬累圣之耿光。宪章先王。垂法后嗣。况宗庙之礼。至尊至重。违经黩祀。时谓不钦。特望择三代令典。守高祖太宗之宪度。鉴神龙权宜之制。遵建中矫正之礼。依经复古。允属圣明。伏以太微宫元皇帝三代睿宗文武孝皇帝神主。参考经义。不合祔飨。至于迁置神主之礼。三代以降。经无明文。伏望委中书门下与公卿礼官质正详定。敕付所司。
谢赐神刀食金等状 中唐 · 郑絪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十一
右。今日中使某至。奉某月日墨诏。赐臣前件神刀。及食金五挺。并合子锁等。臣远赴藩镇。上轸圣忧。俯降王人。特颁宠赐。畅威怀于远服。佩以神刀。矜微劣之庸躯。赐之灵药。捧受战越。以忭以惊。臣即以今日发蓝田县。阙庭渐远。道里犹长。瞻望天颜。感涕交集。无任戴荷结恋之极。
谢借飞龙马二匹状 中唐 · 郑絪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十一
右。中使某至。奉敕旨。借臣前件马至京兆府界者。王人在门。天骥临路。宠光荐及。行色增辉。上感恩私。何阶荅效。自臣叨承戎寄。累轸皇慈。念输力于外藩。降逸才于内厩。分忧未酬于圣主。代劳已及于微臣。虽驽钝莫施。而疲羸顿解。再驰犹勤于远道。三接已及于帝畿。即以某日至京兆府界。回瞻魏阙。目断白云。祗事王程。指期丹徼。无任感恋之至。
为易定张令公进鹰笼状 中唐 · 郑絪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十一
右件鹰。臣去秋来。频令入草。一一拣择。皆有所能。试其搏击。下韬必中。伏以上囿五方。固多殊异之选。下土一物。实表臣子之诚。敢望备羽猎于长杨。从蒐狩于天仗。轻渎旒扆。无任屏营之至。
腊日谢赐口脂历日状 中唐 · 郑絪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十一
伏以王人戾止。天书远降于闽川。星躔既回。蓂历猥颁于遐服。推步允符于圣祚。先天克合于岁功。三百六旬。斯须而咸睹。二十四气。瞬息而可知。又赐以兰膏。锡之绛雪。众香流泽。芳润忽光于悴容。五药蠲痾。瘴疠潜销于腠理。仰荣知忝。承宠益惊。阊阖九门。岁时结恋于双阙。方隅万里。展效期激于丹诚。敷惠未洽于远人。拜赐滥同于重镇。观风察俗。志有立于涓尘。比物省躬。恩何酬于覆载。臣某不胜欢跃屏营之至。
朝觐遇节进奉状 中唐 · 郑絪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十一
右。臣伏以古者诸侯入觐。必奉贽币。或以车马。或以圭璋。用展诚敬。著于典礼。臣缪领藩镇。获觐阙庭。幸遇昌辰。又当佳节。用增圣寿。以表微诚。前件马及器物。谨差岭南节度押衙某随状奉进。至微至薄。无任惭惶。伏愿如日之升。如天之福。垂莫大之庆。保无疆之休。于万亿年。永康四海。臣不胜恳款之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