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刘炳北宋 1062 — 1118
乞改定二舞奏崇宁四年八月二十四日1105年8月24日 北宋 · 刘炳
 出处:全宋文卷三○三八、《宋会要辑稿》乐五之二○(第一册第三四二页)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乞改定二舞,各分九成,每三成为一变。
执籥秉翟,扬戈持盾,威仪之节,取象治功。
乞依大观条令旌赏桩发数足路分奏政和三年三月 北宋 · 刘炳
 出处:全宋文卷三○三八、《宋会要辑稿》食货五六之三五(第六册第五七九○页)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本部契勘诸路上供钱物,大观于系以提刑司具到桩发起离本路尽绝月日,以数比较,取率先桩发数足处,令户部保明申尚书省,系大观已修定令文。
昨承政和元年三月四日朝旨,更不施行。
缘诸路上供钱物,万数浩瀚,若不旌赏,无以激劝。
今欲乞依上件大观已修条令施行。
言户绝之家许立近亲为继者奏政和三年闰四月二十七日1113年闰4月 北宋 · 刘炳
 出处:全宋文卷三○三八、《宋会要辑稿》礼三六之一六(第二册第一三一六页)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有旨王彦林以弟彦通与叔母宋氏为继绝孙。
户部员外郎盖侁彦通元丰中孟开以侄孙宗颜为嫡孙例,事体明甚。
大理寺官皆以为允,独寺丞吴瑰异议。
窃以深文刺骨,离于人心者非所以为法,胶执拘滞泥于故常者非所以为礼。
法不违于人情,礼固可以义起。
君子者法之原,必本于平恕;
圣人者礼之制,莫尚乎变通。
不明礼法之本原而欲绝人之世,岂先王之用心哉?
孔子曰:「继绝世,天下之民归心焉」。
盖以其无后而绝,故继之也。
若祖自有子,又尝娶妇,方得养孙,或有子未娶而亡,亦不得养孙,则天下之绝世将不可胜计。
以是为礼法,不亦可乎?
盖侁议是,若如议,则元丰孟宗颜、绍圣刘守信二家,皆可追夺产业。
数十年之间,天下之养孙者不惟世守其先畴,或已经荫补,若行此议,则乡里奸民,倚法搔扰,长告讦之风,起争竞之俗,非所以绥靖四方也。
若曰使皆有继续,则天下遂无户绝。
夫法有养子、养孙,盖虑天下有绝灭之家也。
户绝,财产所得几何?
政和元年诸路户绝钱万馀贯而已。
使皆知立后,遂无户绝,一岁虽失万馀缗,圣主之所乐为也。
乞颁降四时所禁乐声于天下奏政和三年九月 北宋 · 刘炳
 出处:全宋文卷三○三八、《宋史》卷一二九《乐志》四、《历代名臣奏议》卷一二八、《宋史纪事本末》卷五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五行之气,有生有剋,四时之禁,不可不颁示天下。
盛德在木,角声乃作,得羽而生,以徵为相;
若用商则刑,用宫则战,故春禁宫、商。
盛德在火,徵声乃作,得角而生,以宫为相;
若用羽则刑,用商则战,故禁商、羽。
盛德在土,宫声乃作,得徵而生,以商为相;
若用角则刑,用羽则战,故季夏土王,宜禁角、羽。
盛德在金,商声乃作,得宫而生,以羽为相;
若用徵则刑,用角则战,故禁徵、角。
盛德在水,羽声乃作,得商而生,以角为相;
若用宫则刑,用徵则战,故冬禁宫、徵。
此三代之所共行,《月令》所载,深切著明者也。
作乐本以导和,用失其宜,则反伤和气。
夫淫哇殽杂,干犯四时之气久矣。
陛下亲洒宸翰,发为诏旨,淫哇之声转为雅正,四时之禁亦右所颁,协气则粹美,绎如以成。
乞立诸路将拖欠钱物依元立期限起发奏政和四年四月二十日 北宋 · 刘炳
 出处:全宋文卷三○三八、《宋会要辑稿》食货五一之四二(第六册第五六九五页)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勘会诸路拖欠钱物,虽有分限带发指挥,缘逐路往往不限内计置起发尽绝,却致再有拖欠。
盖是从来约束未严,兼今岁夏祭排办,本部百色支费所用钱物浩翰,唯仰诸路上供应办。
今相度欲将诸路拖欠钱物须管于元立期限起发数足。
所是限满未起,并蔡河拨发司管般斛斗拖欠三万馀石,未立定期限。
仍乞责限半年,令逐路提辖官催促计置起发。
内窑柴斛㪷如无本色,即乞起发价钱。
如违,其本处并提转两司当职官吏并乞令提举司取勘闻奏,仍不以赦降去官原减。
所贵如期到阙,应副指拟支用。
乞究治稽延取会待报文字职官人吏奏政和五年五月十八日 北宋 · 刘炳
 出处:全宋文卷三○三八、《宋会要辑稿》食货五六之三五(第六册第五七九○页)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契勘本部承受官员诸色人状词外,有事干外路,合行取会待报,件数不少。
近来多是经岁月不见回报了当。
虽依条三经举催究治人吏,缘所委究治官司互相容庇,不为尽公施行,致本部久挂案祖不绝结。
今相度,应行下外路取会待报文字,若两经究治,其元承受官司依前不见圆备回报,并究治官司不为究治了当,逐处当职官并展一年磨勘,人吏配千里。
若事体重者,从本部申乞朝廷重赐施行。
乞置簿记录取会待报未结绝文字奏政和五年十一月九日 北宋 · 刘炳
 出处:全宋文卷三○三八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臣劾勘本朝事务最为繁剧,逐日承受朝廷送下勘当定夺及诸色词状、官司关报呈请文字。
其间合取会待报未结绝文字,自来虽有簿籍拘管,缘与已结绝事目一衮抄转钩销,散在四部诸案,难以稽考。
或行下远路,往复动经数月。
虽累究治,若无报应,其间不免有稽缓废弛之弊。
臣今相度,欲乞将本部取会待报日下不能结绝文字,从长贰厅批入,凿旁通册首书写见行条令,专一拘籍销注,驱考催督。
于四部人吏内各选差手分、贴司二人,见请请给外,手分日支食钱二百文,贴司减半。
仍令催辖司检察。
此则以要治繁,不离几案之间,周知细大之务。
上称陛下训迪治官之美。
按:《宋会要辑稿》食货五六之三六。第六册第五七九○页
乐图序 北宋 · 刘炳
 出处:全宋文卷三○三八、《宋史》卷一二九《乐志》四
天地相合,五数乃备。
不动者为五位,常动者为五行,五行发而为五声。
律吕相生,五声乃备,布于十二律之间,犹五纬往还于十有二次,五运斡旋于十有二时。
其图五声以此。
两仪既判,八卦肇分。
气盈而动,八风行焉。
颛帝乃令飞龙效八风之音,命之曰《承云》。
方是时,金、石、丝、竹、匏、土、革、木之音未备,后圣有作,以八方之物全五声者,制而为八音,以声召气,八风从律。
其图八音以此。
上象著明器形,而下以声召气,吻合元精。
其图十二律应二十八宿以此。
斗在天中,周制四方,犹宫声处中为四声之纲。
二十八舍列在四方,用之于合乐者,盖东方七角属木,南方七徵属火,西方七商属金,北方七羽属水。
四方之宿各有所属,而每方之中,七均备足。
中央七宫管摄四气。
故二十八舍应中正之声者,制器之法也;
二十八舍应七均之声者,和声之术也。
其图七均应二十八宿以此。
合阴阳之声而文之以五声,则九六相交,均声乃备。
黄钟为宫,是谓天统;
林钟为徵,是谓地统;
太簇为商,是谓人统。
南吕为羽,于时属秋;
姑洗为角,于时属春;
应钟为变宫,于时属冬;
蕤宾为变徵,于时属夏。
旋相为宫,而每律皆具七声,而八十四调备焉。
其图八十四调以此。
自黄钟至仲吕,则阳数极而为《乾》,故其位在左;
蕤宾至应钟,则阴数极而为《坤》,故其位在右。
阴穷则归本,故应钟自生阴律
阳穷则归本,故仲吕自归阳位。
律吕相生,起于复而成于《乾》,终始皆本于阳,故曰「乐由阳来」,六吕则同之而已。
相生之位,分则为《乾》、《坤》之爻,合则为《既济》、《未济》之卦。
自黄钟至仲吕为《既济》,故属阳而居左;
自蕤宾至应钟为《未济》,故属阴而居右。
《易》始于《乾》、《坤》而终于《既济》、《未济》,天地辨位而水火之气交际于其中,造化之原皆自此出。
其图十二律所生以此。
二十四气差之毫釐,则或先天而太过,或后天而不及。
在律为声,在历为气。
若气方得节,乃用中声;
气已及中,犹用正律。
其图十二律应二十四气以此。
汉津曰:「黄帝夏禹之法,简捷径直,得于自然,故善作乐者以声为本。
若得其声,则形数、制度当自我出。
今以帝指为律,正声之律十二,中声之律十二,清声凡四,共二十有八」云。
其图十二律钟正声以此。
堂上之乐,以人声为贵,歌钟居左,歌磬居右。
近世之乐,曲不协律,歌不择人,有先制谱而后命辞。
奉常旧工,村野癃老者斥之。
升歌之工,选择惟艰,故堂上之乐铿然特异焉。
其图堂上乐以此。
金玉之精,禀气于乾,故堂上之乐,钟必以金,磬必以玉。
《历代乐仪》曰:「歌磬次歌钟之西,以节登歌之句」。
即《周官》颂磬也。
神考肇造玉磬,圣上绍述先志,而堂上之乐方备,非圣智兼全、金声而玉振之者,安能与于天道哉?
其图金钟玉磬以此。
大晟》之制,天子亲祀圆丘,则用景钟为君围,镈钟、特磬为臣围,编钟、编磬为民围,非亲祀则不用君围。
汉津以谓:「宫架总摄四方之气,故《大晟》之制,羽在上而以四方之禽,虡在下而以四方之兽,以象凤仪、兽舞之状。
龙簨崇牙,制作华焕」。
其图宫架以此。
新乐肇兴,法夏籥九成之数:文舞九成,终于垂衣拱手,无为而治;
武舞九成,终于偃武修文,投戈讲艺。
每成进退疾徐,抑扬顾揖,皆各象方今之勋烈。
文舞八佾,左执籥,右秉翟。
盖籥为声之中,翟为文之华,秉中声而昌文德。
武舞八佾,执干戈而进,以金鼓为节。
其图二舞以此。
乐论 其一 北宋 · 刘炳
 出处:全宋文卷三○三八、《宋史》卷一二九《乐志》四
乐由阳来,阳之数极于九,圣人摄其数于九鼎,寓其声于九成。
阳之数复而为一,则宝鼎之卦为《坎》;
极而为九,则彤鼎之卦为《离》。
《离》,南方之卦也。
圣人以光明盛大之业,如日方中,向明而治,故极九之数则曰景钟,大乐之名则曰《大晟》。
日王于午,火明于南,乘火德之运,当丰大之时,恢扩规模,增光前烈,明盛之业,永观厥成。
乐名《大晟》,不亦宜乎?
其二
 出处:全宋文卷三○三八、《宋史》卷一二九《乐志》四
后世以定律,其失乐之本也远矣。
定尺,起于西汉,盖承六经散亡之后,闻古人之绪馀而执以为法。
声既未协,乃屡变其法而求之。
此古今之尺所以至于数十等,而至和之声愈求而不可得也。
《传》曰:「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
云乎哉?
其三
 出处:全宋文卷三○三八、《宋史》卷一二九《乐志》四
焦急之声不可用于隆盛之世。
李照欲下其律,乃曰:「异日听吾乐,当令人物舒长」。
之乐固未足以感动和气如此,然亦不可谓无其意矣。
艺祖御极,和乐之声高,历一百五十馀年,而后中正之声乃定。
盖奕世修德,和气薰蒸,一代之乐,理若有待。
其四
 出处:全宋文卷三○三八、《宋史》卷一二九《乐志》四
古帝王皆以明堂为先务,后世知为崇配、布政之宫,然要妙之旨,秘而不传,徒区区于形制之末流,而不知帝王之所以用心也。
且盛德在木,则居青阳,角声乃作;
盛德在火,则居明堂,徵声乃作;
盛德在金,则居总章,商声乃作;
盛德在水,则居玄堂,羽声乃作;
盛德在土,则居中央,宫声乃作。
其应时之妙,不可胜言。
一岁之中,兼总五运,凡丽于五行者,以声召气,无不总摄。
鼓宫宫动,鼓角角应,彼亦莫知所以使之者。
则永膺寿考,历数过期,不亦宜乎?
其五
 出处:全宋文卷三○三八、《宋史》卷一二九《乐志》四
魏汉津以太极元气,函三为一,九寸之律,三数退藏,故八寸七分为中声。
正声得正气则用之,中声得中气则用之。
宫架环列,以应十二辰;
中正之声,以应二十四气;
加四清声,以应二十八宿。
气不顿进,八音乃谐。
立春在岁元之后,则迎其气而用之,馀悉随气用律,使无过不及之差,则所以感召阴阳之和,其法不亦密乎?
其六
 出处:全宋文卷三○三八、《宋史》卷一二九《乐志》四
乾坤交于亥,而子生于黄钟之宫,故禀于乾,交于亥,任于壬,生于子。
自乾至子凡四位,而清声具焉。
汉津以四清为至阳之气,在二十八宿为虚、昴、星、房,四者居四方之正位,以统十二律。
每清声皆有三统:申、子、辰属于虚而统于子,巳、酉、丑属于昴而统于丑,寅、午、戌属于星而统于寅,亥、卯、未属于房而统于卯。
中正之声分为二十四宿,统于四清焉。
其七
 出处:全宋文卷三○三八、《宋史》卷一二九《乐志》四
昔人以乐之器有时而弊,故律失则求之于钟,钟失则求之于鼎,得一鼎之龠,则权衡度量可考而知。
故鼎以全浑沦之体,律吕以达阴阳之情,天地之间,无不统摄,机缄运用,万物振作,则乐之感人,岂无所自而然邪?
其八
 出处:全宋文卷三○三八、《宋史》卷一二九《乐志》四
圣上稽帝王之制而成一代之乐。
以谓帝舜之乐以教胄子,乃颁之于宗学
成周之乐,掌于成均,乃颁之府学、辟廱、太学
而三京藩邸,凡祭祀之用乐者皆赐之,于是中正之声被天下矣。
汉施郑声于朝廷,唐升夷部于堂上,至于房中之乐,唯恐淫哇之声变态之不新也。
上乐闻平淡之音,而特诏有司制为宫架,施之于禁庭,房中用雅乐,自今朝始云。
八音之器说 北宋 · 刘炳
 出处:全宋文卷三○三八、《宋史》卷一二九《乐志》四
景钟乃乐之祖,而非常用之乐也。
黄帝五钟,一曰景钟。
景,大也;
钟,四方之声,以象厥成。
惟功大者其钟大,世莫识其义久矣。
其声则黄钟之正,而律吕由是生焉。
平时弗考,风至则鸣。
镈钟形声宏大,各司其辰,以管摄四方之气。
编钟随月用律,杂比成文,声韵清越。
錞、镯、铙、铎,古谓之四金。
鼓属乎阳,金属乎阴。
阳造始而为之倡,故以金錞和鼓;
阳动而不知已,故以金镯节鼓。
阳之用事,有时而终,故以金铙止鼓。
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天之道也,故以金铎通鼓。
金乃《兑》音,《兑》为口舌,故金之属皆象之。
「依我磬声」,以石有一定之声,众乐依焉,则钟磬未尝不相须也。
往者,国朝祀天地、宗庙及大朝会,宫架内止设镈钟,惟后庙乃用特磬,若已升祔后庙,遂置而不用。
如此,则金石之声小大不侔。
大晟》之制,金石并用,以谐阴阳。
汉津之法,以声为主,必用泗滨之石,故《禹贡》必曰「浮磬」者,远土而近于水,取之实难。
奉常所用,乃以白石为之,其声沉下,制作简质,理宜改造焉。
汉津诵其师之说曰:「古者,圣人作五等之琴,琴主阳,一、三、五、七、九,生成之数也」。
师延拊一弦之琴,昔人作三弦琴,盖阳之数成于三。
伏羲作琴有五弦,神农氏为琴七弦,琴书以九弦象九星。
五等之琴,额长二寸四分,以象二十四气;
岳阔三分,以象三才;
岳内取声三尺六寸,以象期三百六十日;
龙龂及折势四分,以象四时:共长三尺九寸一分,成于三,极于九。
九者,究也,复变而为一之义也。
大晟》之瑟长七尺二寸,阴爻之数二十有四,极三才之阴数而七十有二,以象一岁之候。
既罢筝、筑、阮,丝声稍下,乃增瑟之数为六十有四,则八八之数法乎阴,琴之数则九十有九而法乎阳。
篴以一管而兼律吕,众乐由焉。
三窍成籥,三才之和寓焉。
六窍为篴,六律之声备焉。
篪之制,采竹窍厚均者,用两节,开六孔,以备十二律之声,则篪之乐生于律。
乐始于律而成于箫。
律准凤鸣,以一管为一声。
箫集众律,编而为器,参差其管,以象凤翼;
箫然清亮,以象凤鸣。
列其管为箫,聚其管为笙。
凤凰于飞,箫则象之;
凤凰戾止,笙则象之。
故内皆用簧,皆施匏于下。
前古以三十六簧为竽,十九簧为巢,十三簧为和,皆用十九数,而以管之长短、声之大小为别。
八音之中,匏音废绝久矣。
后世以木代匏,乃更其制,下皆用匏,而并造十三簧者,以象闰馀。
十者土之成数,三者木之生数,木得土而能生也。
九簧者,以象九星。
物得阳而生,九者,阳数之极也。
七簧者,以象七星。
笙之形若鸟敛翼,鸟,火禽,火数七也。
释《诗》者以埙、篪异器而同声,然八音孰不同声,必以埙、篪为况?
尝博询其旨,盖八音取声相同者,惟埙、篪为然。
埙、篪皆六孔而以五窍取声。
十二律始于黄钟,终于应钟。
二者,其窍尽合则为黄钟,其窍尽开则为应钟,馀乐不然。
故惟埙、篪相应。
凡言乐者,必曰钟鼓,盖钟为秋分之音而属阴,鼓为春分之音而属阳。
金奏待鼓而后进者,雷发声而后群物皆鸣也;
鼓复用金以节乐者,雷收声而后蛰虫坯户也。
《周官》以晋鼓鼓金奏,阳为阴唱也。
建鼓,少昊氏所造,以节众乐。
夏加四足,谓之足鼓;
商贯之以柱,谓之楹鼓;
周县而击之,谓之县鼓。
鼗者,鼓之兆也。
天子锡诸侯乐,以柷将之;
赐伯、子、男乐,以鼗将之。
柷先众乐,鼗则先鼓而已。
以雷鼓鼓天神,因天声以祀天也;
灵鼓社祭,以天为神,则地为灵也;
路鼓鬼享,人道之大也。
以舞者迅疾,以雅节之,故曰雅鼓
相所以辅相于乐,今用节舞者之步,故曰相鼓。
登歌今奏击拊,以革为之,实之以糠,升歌之鼓节也。
柷之作乐,敔之止乐,汉津尝问于李良曰:「圣人制作之旨,皆在《易》中。
《易》曰:『《震》,起也。
《艮》,止也』。
柷、敔之义,如斯而已。
柷以木为底,下实而上虚。
《震》一阳在二阴之下,象其卦之形也。
击其中,声出虚,为众乐倡。
《震》为雷,雷出地奋,为春分之音,故为众乐之倡,而外饰以山林物生之状。
《艮》位寅,为虎,虎伏则以象止乐。
背有二十七刻,三九阳数之穷。
戛之以,裂而为十,古或用十寸,或裂而为十二,阴数。
十二者,二六之数,阳穷而以阴止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