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书学劄子(时充书画学博士) 北宋 · 米芾
出处:全宋文卷二五九七、《宝晋英光集》卷八、《宝晋山林集拾遗》卷四
一、太史星历学,小史书画学,自汉隶东观,稽用典籍甚多,太学所无。欲乞仿古隶秘书省试经义,附太学,文艺并优,取自上旨。
一、书学自祖宗朝,句中正、杨南仲、周越,咸以他官知判,书名而已,无职事。自遇圣上天纵,悟笔一贯,欲釐凡格,以造高古。缘珍图名札,必俟心悟笔随,乘兴掞妙,非可课程。或撰到珍图,临成名札,必经天鉴,以判工拙,难从外勘当。欲乞径于内东门司具状投进。或非时宣取,乞依太常寺例用榜子奏报。
一、如蒙改隶,伏睹旧工部作七寺监,内空其一位,乞充两学。诸色人等,并乞依武学例。秘书省钱如不足,以太学钱通给。右,取进止。
赐裘谢表 北宋 · 米芾
出处:全宋文卷二五九七、宝晋英光集补遗
寒威应律,天体初裘,宠颁列采之衣,溥锡周行之士。窃以视如手足,以待之厚;慈同父母,而爱之深。方良裘之御躬,念庶僚而加惠。斯盖伏遇陛下文明昭度,振育垂恩。至化迪于四时,深仁被于群动。当传称爱日之候,诗歌处室之期,眷疆埸□□□特颁在笥,悉逮有官。臣等滥被身章,如更暖律。奉挟纩之施,罔克报功;负在梁之讥,惟知安吉。
谢赐宸翰表 北宋 · 米芾
出处:全宋文卷二五九七、《真迹日录》卷一
伏念臣一介微贱,初无片善足称。场屋不第,叨窃赏延。偶当轮对,入觐清光。伏奉圣恩,宠锡宸翰,欣荣载怀,夙夕不置。如臣学识至疏,词艺至陋,敢图睿主,有此宠赐。其为遭遇,盖千载未易逢者。臣之侥倖,则可知矣。恭惟圣上万几之暇,醉心韦编,寓意声画,莫不造入睿智精微之域。如臣何知,纵极口语,实无能名。管中之见,但叹宸毫气秀韵古,纵横自如,一点一画,莫不中道。缔玩愈久,咏颂无斁。伏愿天地齐久,日月并光。臣谨□薰缄秘,永作传家之宝;手舞足蹈,仰祝万年之瑞。恭奉表陈谢以闻。朝散郎、书学博士、赐绯鱼袋臣米芾上。
进自书小楷千文表 北宋 · 米芾
出处:全宋文卷二五九七、《真迹日录》卷四
臣伏蒙圣恩,如《黄庭经》写《千文》。臣自幼便学颜行,至于小楷,了不留意。三年前题跋古帖,犹尚可观。造化密移,目加昏眊,每欲重改,两笔如钩,既惧违于天威,遂勉竭于小道。内怀悚慑,差误愈多,仰祈天度,曲加宽贷。臣芾惶惧震恐。谨上。
到任榜 北宋 · 米芾
出处:全宋文卷二五九七、《宝晋英光集》卷八、《宝晋山林集拾遗》卷四
朝廷深恤下民天性善良,偶缘充役以期限罪,破伤父母肌肤,使秀民不得宾兴于上,于是以等差使量出钱,而复其终身之役,使百姓各各保完臀肤,为良善人。饥荒则赈济,缓急阙乏则借贷与钱粮。百姓无对本加倍利,无流离乡土,而衣食给足。国家不以张官设吏收给为劳,有凶岁倚阁赦放之恩。是隐恤百姓,德泽甚厚。而百姓于是时,所宜兴于行义,不作奸宄盗贼,词讼侵欺,狡恶以犯官司;至于證明理直,则受杖破伤父母肌肤。官司明则受杖无怨,官司不明则虽直误受杖。比至别处次第论诉,求直得直,时父母肌肤已毁伤不可复完,使一乡人指为至愚。毁伤父母肌肤为不孝;论讼官司为不良;陷害他人为不仁;同乡并舍结怨,子孙相憎恶,雠害不已为不智。辜负朝廷至诚恻怛爱民、使趋善良之意,仆甚惜之。一邦有识四民之耆老,小学师长,其助仆劝化百姓,务尚和厚。敬长老,勤农桑,救贫困,养疏亲,省词讼,不欺善良,不兼并、窝藏盗贼、奸宄犯禁物。保全父母肌肤,为良善民,副朝廷至诚爱民意。人情和厚,然后感召和气,五谷丰熟,字养蕃息。
六顺晓示 北宋 · 米芾
出处:全宋文卷二五九七、《宝晋英光集》卷八、《宝晋山林集拾遗》卷四
父慈谓为人父,伯父、叔父爱侄如子,爱他人之子亦如己之子。
子孝谓为人之子孝于父母,伯叔父母如己父母;见他人年高如父母者,敬之如己之父母。
兄友谓为人之兄友爱其弟,爱伯叔之弟如己亲弟;见他人年幼小者,爱之如己之弟。
弟恭谓为人之弟恭敬其兄,事伯叔之兄如己之亲兄;敬他人年长者如己之兄,四海之人皆如兄弟。
姑仁谓为人之姑,世俗谓之婆、谓之家,己之女嫁他人家为妇。能爱养妇如己之女,则妇心孝,生得儿孙亦孝;凌虐妇,妇每生不孝心,生得儿孙亦皆不孝。
妇义谓感翁婆之恩、夫之义。夫没不改嫁,不招接脚夫,只事翁婆如夫在。慈养儿孙,长成娶妇成家,身却受妇儿孙供养。
右是人间六顺之事,能感召时和,岁丰,人寿长,家道富,子孙多。或遇朝廷恩赦,则当给赐粟帛,或免身役,旌表门闾。其父不慈,子不孝,兄不友,弟不恭,姑不仁,妇不义,侵犯善良,弃绝恩义,是十恶五逆事,便感召灾害气生,年谷不熟,家破人亡,子孙灭绝。于法,则斩绞徒流之罪,遇赦不原。一邦有识耆老后生好善之人,务转相训告,渐成忠厚,以副朝廷德泽爱养元元之心。
书简帖 其一 北宋 · 米芾
出处:全宋文卷二五九八、《宝真斋法书赞》卷一九、《真迹日录》卷三
芾顿首再启:今岁当从圣奏计。故事:代之者即奏也。使节到都八月半,例以九月軷行司西上,十月到国门。我公可到南都左右复西也。馀并人吏面占。芾顿首再拜。
其二
出处:全宋文卷二五九八、《宝真斋法书赞》卷一九、《真迹日录》卷三
芾顿首再拜。蒙教,二十一日望屈大旆。雪图上纳,横辅非不爱,未见公所爱者耳。带留数日奉纳也。向晚料峭,起居万福。谨奉状,不宣。芾顿首再拜,大夫丈节下。
其三
出处:全宋文卷二五九八、《宝真斋法书赞》卷一九、《真迹日录》卷三
太夫人玉裕万福。不及拜别,怏怏。老妻伸奉,洎赵妹郡君,各希加爱加爱。芾再拜。
其四
出处:全宋文卷二五九八、《宝真斋法书赞》卷一九、《真迹日录》卷三
芾顿首再拜,右丞资政春官恩主钧席:仲秋渐凉,恭惟台候动止万福。即日芾蒙恩,昨以四月忝命改官。尽缘知奖,没齿曷报?六月被遣此邑,闻台旆将至,迟迟留七月,以俟一识威采,面感恩纪。谒令弟,始知不可俟,抱悒之官。近亦得令弟书,始知对帘,遂力疾作书,以布下情。其馀俟趋省诣府,造门叩阁。所怀非纸所罄,不宣。门生米芾顿首再拜,右丞资政春官恩主台席。谨空。
其五
出处:全宋文卷二五九八、《宝真斋法书赞》卷一九
芾顿首启:蒙教,审起居冲胜。已支千条付邑脚钱。既奉委,惟所谕,更不须申禀。鲜禾方成,更与放限十日,隹般木亦须限外,毋夺农时。隹苦暑,未可约过弊邑。良食利人,自爱。草草。芾顿首,灊川宣德明悊阁下。
其六
出处:全宋文卷二五九八、《宝真斋法书赞》卷一九、《真迹日录》卷三
芾顿首再拜。久违长者,幸兹邂逅,不谓行役,莫获少延节旄,以写倾慕。昨日继至舟次,不可俟,留刺怏怏而归。适蒙雅诲,且承食已首涂。方寒,千万珍养。训仲相聚道意,谨附使陈情。手冻草草,芾惶恐,上运副朝散老兄节下。
其七
出处:全宋文卷二五九八、《宝真斋法书赞》卷一九、《真迹日录》卷三
芾惶恐顿首。专介踵门,蒙手教,荷温眷有加。自承盐邑还,日夕排比宿司,以俟临按,杳不闻好音,鄙弃下邑,乃如此耶?忽大热,恭惟比日尊体清胜。芾抱水中夕,公和惧旷莽,有何所闻,且以见教。去替数月矣,过热,遂可买舟治行矣。谨附使上谢,不宣。芾顿首再拜,管勾推官丈阁下。
其八
出处:全宋文卷二五九八、《宝真斋法书赞》卷一九
芾顿首。十日之欢,足慰故人。遂别,心目悽断。有兴除酒安乐,大是尘生好事,惟为亲珍摄。今晚之意不快,归念之不已,区区别启。楚州运勾石仲谋,清修可爱,试一见之。芾顿首,方回老弟人英。
颍公相见道意,今日不得同一笑,恨恨。珍重!
其九
出处:全宋文卷二五九八、《宝真斋法书赞》卷一九、《大玉烟堂帖》卷二二、《真迹日录》卷三
芾顿首再启:比苗幕过,道从舆卫于琅琊之间,为泉石之乐,恨不接游蹠也。滁,天下佳山水,且少过客,谅称高怀。正恐赐环在迩,不能久彼留也。芾顿首再启。
其十
出处:全宋文卷二五九八、《宝真斋法书赞》卷一九、《真迹日录》卷三
芾惶恐顿首再拜启:大雨,恭惟台候万福。名笔为乱道,遂尘污矣。七月一日,大年约来蒲池,阅邵伯瓜洲,须十日一相见乃佳。芾顿首,成伯公。
门中各惟清胜,郎娘长茂,芾再拜。
其十一
出处:全宋文卷二五九八、《宝真斋法书赞》卷一九
芾顿首。向承贻教,无便,久不得为答,以致久仰之素,想高明谅之。春和,道味何如?一水之阻,未遂展接,千万珍厚。有便,数枉书为望。草草。芾顿首,僧正文公。
其十二
出处:全宋文卷二五九八、《宝真斋法书赞》卷一九
芾启:蒙教,昨夕经义,真苏门生也。待都佯不会,却是惜岐首也。今送去四十贤,购于泗州一过宾。陈主簿名师仲,乃芸叟生,甚艰。扬有善传写者开节,奉为吾颠出一千作手功画八本奉寄,取幞头人来取也。药乂夜来告梦云:「去一颠,得一贤,亦何所在」?不知何祥也。纸足为大。
其十三
出处:全宋文卷二五九八、《宝真斋法书赞》卷一九、《真迹日录》卷三
芾即日蒙恩,未即詹望。伏乞对时精调兴寝,下情虔祝。谨因便介,附状起居,不备。门吏米芾顿首再拜,运使大夫丈节下。
其十四
出处:全宋文卷二五九八、《宝真斋法书赞》卷一九
六月二十日,芾惶恐顿首上启:离润得千珍,旋闻入列卿寺。虽少雄飞,未弄翰墨,未副手相策,足足不一贺也。到官衰疾相仍,拜启后时。披晤未卜,伏惟珍毓,不备。芾顿首再拜,彦和大监台座。
濡须僻陋,月十日无一递,无一过客,坐井底尔。有干示下。芾惶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