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事郎赵汝谈特授行太社令制 南宋 · 卫泾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一二、《后乐集》卷一
宗室之贤而文若汉间平、唐贺白,盖不多见。如尔之力学好修,辞章雅健,良足嘉尚。寘之曲台,益懋器业,朕将有观焉。可。
朝散郎行太社令洪伋特授大理寺簿制 南宋 · 卫泾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一二、《后乐集》卷一、《永乐大典》卷一四六○七
汉儒以簿书狱讼为非本务,然廷尉天下之平,文牍丛委,钩稽无法,吏并缘为奸,民命顾不重耶!尔生于名阀,才谞有闻,繇稷嗣之联,列理官之属。体朕此意,思所以称其职者,伫对褒陟。可。
承议郎干办行在诸司粮料院林拱辰依前官特授行大理寺主簿制 南宋 · 卫泾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一二、《后乐集》卷一、《永乐大典》卷一四六○七
廷尉之狱,民命所系,朕以文法吏与儒者参用,厥有深旨。尔学识敏茂,尝决两科,宰剧甚优,晓畅世务,盖有用之材也。列属棘寺,益试尔能。其钩考稽违,参订疑误,庶几助朕哀矜钦恤之意,毋曰簿书期会而已也。可。
通直郎太学博士钱廷玉除太常博士制 南宋 · 卫泾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一二、《后乐集》卷一
奉常专礼乐之司,兼夷夔之任,昔之勤劳王家者,亦于是而纪成绩焉。至唐,则以博士掌戎府书檄,古今用人,是或一道。尔蚤跻膴仕,继收隽科,蔚然声称,达于朕听。比横经于学省,旋列属于颂台,未究尔材,当为时用。矧克济世美,自许功名,方赞画军旅之间,岂特闻俎豆之事?策勋既至,论赏孰先。可。
通直郎赐绯鱼袋王克勤依前官特授太常寺主簿制 南宋 · 卫泾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一二、《后乐集》卷一、《永乐大典》卷一四六○七
尔总角知名,被遇烈祖,读册府之书,踰三十年矣。顷又以力学,自奋名第,徊翔州县,既用复跌。然遂得以其馀暇涵养远业,岂老其才而后用耶。朕爱惜人物,振拔滞淹,比加收召,俾寘曲台。簿领虽卑,与闻礼乐之事,往游其间,以俟褒陟。可。
从政郎光州宜城县令邵岘以淮南运判李洪申管押第一次粮料至蔡州军前乞旌别特改宣教郎制 南宋 · 卫泾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一二、《后乐集》卷一、《永乐大典》卷七三二五
自削举员、限岁额,改秩之制益严。尔为令长,转护军须,率先诸邑,部使者以绩状闻。度越彝章,升华京寺,足以旌尔能矣。夫用民力于有事之日,固当宽民力于閒暇之时。祗服恩徽,勉思惠养。可。
袁㮤因讲筵论语彻章习学文字转承信郎制 南宋 · 卫泾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一二、《后乐集》卷一、《永乐大典》卷七三二七
《鲁论》终篇,儒臣第赏,尔习刀笔,亦与有劳。遂陟武阶,抑云幸矣,可不勉哉!可。
迪功郎徐晃兑换会子局赏循修职郎制 南宋 · 卫泾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一二、《后乐集》卷一、《永乐大典》卷七三二五
楮币济货泉之阜通,而未免更易之烦。尔以监临,第劳应赏。俾陟文资,尚勉职业。可。
朝奉郎行太常寺主簿刘弥正差出淮上相度驱磨措置事件有劳特授朝散郎差遣如故制 南宋 · 卫泾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一二、《后乐集》卷一
朕操驭臣之柄,有劳必录,所以存公道、示激劝也。日者两淮货泉壅滞,出纳隐欺,重水潦之为灾,趣春和而议贷。尔以儒者该练,将指咨询,得其事情,驰以归报。爰进一秩,庸旌尔能。其益励于远猷,以对扬于休宠。可。
修职郎李圭用玉牒日历圣政会要四处进书赏循从事郎制 南宋 · 卫泾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一二、《后乐集》卷一、《永乐大典》卷七三二五
金匮奏篇,累劳第赏,尔与名其间,岂以久而或遗。叙陟文资,亶为华宠,其思所以称此哉!可。
陈良彪除閤门舍人制 南宋 · 卫泾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一二、《后乐集》卷一
朕惟烈祖上閤置舍人,以拟三馆储材之地,实为右列之清选。尔早游庠序,尝冠名科,久服戎行,誉处弥懋。朱华列属,不试而命,足为尔宠。其益思奋励,以无负待遇之意。可。
从事郎行国子录陈振依前官特授太学博士承直郎两浙转运司干办公事陆峻依前官特授行国子录制 南宋 · 卫泾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一二、《后乐集》卷一
儒林之官,博士掌教,学录主规,所任若不同,而训迪纠率,以纳人于善则一也。尔振性资端靖,勤于厥职,其进为博士,以诲诸生。尔峻辞华敏赡,蔚然有闻,其俾为学录,以齐胄子。各推所学,作新多士,副朕育才之意,嗣对褒陟。可。
宣教郎扈仲荣迪功郎陈模并依前官特授秘书省正字制 南宋 · 卫泾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一二、《后乐集》卷一
朕惟人材之难得,而储养之不可无素也。故萃四方之英隽,置之三馆,如护圭璧,如植杞梓,以俟异日之用焉。以尔仲荣文艺器识西方之秀,尔模性质行谊南州之良,列属学宫,贤问弥畅,试言制苑,论议可嘉,蓬莱道山,俾职是正,未足以究尔蕴。其读未见之书,优游涵泳,咸以事业著明于世。岂惟副予期待之意,而尔亦有休显之称。可。
迪功郎张令敏用宪圣慈烈皇后上仙掩攒赏循从事郎制 南宋 · 卫泾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一二、《后乐集》卷一、《永乐大典》卷七三二五
慨念宪圣因山之役,今十年矣。尔尝与宣劳,格应迁秩,赍伐有请,岂以久而汝遗。祗服恩华,思效职业。可。
伪保义副尉梁法特授秉义郎制 南宋 · 卫泾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一二、《后乐集》卷一、《永乐大典》卷七三二六
朕兴六月之师,复中原之境,凡衣冠之旧族,与襁负之遗黎,孰匪故臣,皆吾赤子。尔奋自筦库,率先来归,俾超进于武阶,示深嘉其志尚。永肩忠义,共建功名。可。
朝奉大夫新改差知袁州军州兼管内劝农营田事余崇龟依前官特授尚书都官郎中制 南宋 · 卫泾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一二、《后乐集》卷一
文昌诸郎,上应列宿,而都官在唐,尤号清选,至以骚雅,振盛一时。盖官无崇庳,得人而重,古今岂有异耶。尔材学纯茂,器采详华。顷繇书林,出领名郡,治行可纪,亟俾召归。司隶秋联,益试能事。其推素蕴,勉绍前闻,以副识拔之意。可。
朝请郎守尚书刑部郎中赐绯鱼袋奚士逊依前官特授尚书右司郎中赐如故制 南宋 · 卫泾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一二、《后乐集》卷一
中台总机务之繁,都司冠郎吏之选,岂特付受书奏,亦以助正纪纲。非更践中外,练习典章,不以轻畀。尔器质淑茂,才术疏通,历试节麾,蔚著风绩,分曹宪部,以平允称。惟时省闼之联,藉尔老成之望。尔其弥纶阙失,纠正稽违,俾吾二三大臣图回其大者,而不以薄物细故累其心,斯为称职,嗣有褒升。可。
朝请大夫荆湖北路转运判官专一措置提督修城宇文绍彭可特授尚书度支郎中制 南宋 · 卫泾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一二、《后乐集》卷一
朕规恢鸿业,寤寐人才,或外总于台纲,或内参于邦计。委任攸在,重轻岂殊。尔名阅之英,儒雅饰吏,比荐更于麾节,亦懋著于事功。锡对便朝,议论不诡。其辍湖阴之将漕,进联民部之名曹。矧边琐多虞,调度方急,司度之任,厥惟艰哉。往殚乃心,以佐而长,均节其有无,俾上用足而下不匮,是为称职,嗣有宠章。可。
朝散大夫尚书左郎官田澹特授行尚书吏部员外郎制 南宋 · 卫泾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一二、《后乐集》卷一
十年去国,有嘉难进之风;千里承流,茂著惟良之绩。兹对扬于文陛,爰进陟于名郎。尔学问邃深,材猷敏劭,培养滋久,望实益孚。六曹均隶中台,三铨独为高选,惟精识足以别流品,惟明决足以革奸欺。其殚乃心,以佐而长,朕将于此观远业焉。可。
朝奉大夫行大理寺丞刘炳特授行尚书兵部员外郎制 南宋 · 卫泾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一二、《后乐集》卷一
朕惟烈祖之朝,尤重郎曹之选,非贤望素著,或治行卓绝,不以轻授。尔旧自儒学,安于平进。比以从臣之属,召自远郡,锡对便朝,而议论激昂,慨然有志于当世,朕甚嘉之。为丞棘寺,旋跻省户,朕之待尔厚矣。方疆埸多虞,武部之职,非平时比也。勉行其言,往佐而长,思以报朕,且无负于所知。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