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乞鉴东汉之祸蚤立皇子嘉祐六年九月 北宋 · 陈洙
 出处:全宋文卷一○三一、《国朝诸臣奏议》卷三一、《历代名臣奏议》卷七三
臣闻孟子之言曰:「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可也」。
臣官为御史,身有言责,当世之事系安危兴亡之本原者,计身而不言,则失事君之大义;
切言而不遥,则蹈死亡之显诛。
臣敢舍生取义,摅沥肝胆,仰闻于陛下。
诛之容之,惟君父命。
伏以陛下仁侔帝尧,孝同周武,体元居正已四十年,惠滂泽流,浃民肌骨。
陛下视亿兆之人如赤子,亿兆之人视陛下如慈父,未有为人之子而不忧其父之忧者也。
天下之本未立,吾君之子未育,此天下所以皇皇而同虑也。
臣辄探天下之心,采天下之论而开陈之。
方今皇嗣未降,人心未安,公府大臣无敢言者,朝廷安危莫大于是。
历代治乱之迹甚明,臣不复条举,姑借东汉之事言之。
顺冲质之际,汉祚几绝,清河王蒜最亲,贤而不得立,奸臣梁冀蠡吾侯志,是为威帝,忠臣杜乔李固虽力争就死,曾何益于汉哉?
威帝既立,政移五倖,刑淫三狱,而宗社自此危矣。
迹其所以然,盖辨之不早,计之后时也。
向使李杜之策行于前,梁冀之谋不得用,则炎历长久,其可量乎!
东汉之事则知奸邪之臣,幸时失制,废明立昏,弃长扶幼,以危亡其邦家,皆可见也。
然则,可不预为久安之策哉!
臣愚伏愿陛下决自清衷,发于圣断,择宗室之贤者立为皇子,置之左右,使日闻陛下之训言,日观陛下□□□,则天下之忧去而奸臣之谋戢矣。
皇天辅德,其应如响,陛下至仁至义,至慈至孝,行将天锡圣嗣,继照四海,复俾宗室退还旧藩,九州四海之人孰曰不然?
夫先机而谋则事克济,失时而虑则祸已萌。
臣夫今不言,而异时仓猝言之,不过能效李杜之死耳,曾何益于朝廷哉!
陛下如不亮臣愚忠,以臣为怀异日之图,莫若先杀臣之身而用臣之言,臣虽死之日,犹生之年也。
伏望圣慈宣示臣章,付执政大臣而行之,天下大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