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五贤赞 其一 孟子1054年 北宋 · 韩琦
四言诗 押纸韵 出处:全宋文卷八五五 创作地点:山西省太原市
余既新夫子之宫,乃绘诸弟子及左氏而下释经诸儒于东西序。又图孟、荀、扬、王、韩五贤于书楼之北壁。遣人自国庠得前人所撰孔子弟子暨释经诸儒之赞,署于其侧。独五贤者无赞焉。诸生欲其速备也,亟请鄙文以补之。余惜其缺,诺焉而不敢让。既而叹曰:夫五贤者,圣人之亚,学者之师,诸生姑欲速一时之备,使余不暇求当世能文者为之辞,而辄易言之。世且讥我,诸生岂爱我哉!虽然,孔孟之道,之德,而涂巷之人亦能称诵之,同推其善而已矣,知我者其恕焉。
昔周之衰,仲尼已矣。
战国相图,唯利之喜。
诸子纷纷,乘弊而起。
圣道之塞,实生荆枳。
其谁辟之,独我孟氏。
吾吭,仁义吾齿。
芟杨剪墨,路平如砥。
驱彼后觉,一趋圣轨。
惟先文公,盛道其美。
存而醇者,孟氏而止。
欲观圣人,必自孟始。
较其大功,盖禹之比。
呜呼贤哉,道孰可拟。
孔子之后,一人而已。
其二 荀子1054年
四言诗 押词韵第三部 出处:全宋文卷八五五 创作地点:山西省太原市
诸子之兴,实自周季。
各持其言,求售于世。
六国好权,遂甘其说。
或嵬而师,或琐而位。
吾道日昏,斯文将坠。
时则荀卿,力攘众伪。
述数万言,以见其志。
区判儒墨,统维仁义。
时或用焉,至王则易。
文公之篇,论亦云至。
始考其辞,若不醇粹。
及其要归,鲜与孔异
虽小疵焉,道则奚累。
轲、雄之间,在我无愧。
其三 扬子1054年
四言诗 押阳韵 出处:全宋文卷八五五 创作地点:山西省太原市
书煨于秦,郁而未光。
在汉之武,始焉表章。
去圣云邈,微言孰详?
人各名家,尚迷大方。
及其季也,篆刻相攘。
贤乎子云,翼然高翔。
学通天地,道该帝皇。
笔之于书,德音洋洋。
之法,弛而再张。
鄙哉史坚,而不自量。
非圣作经,引为谤伤。
经者伊何?乃道之常。
茍能明道,胡用不臧。
岂比吴楚,僭号称王。
一时之訾,万世之长。
故嗣,曰荀曰扬。
其四 文中子1054年
四言诗 出处:全宋文卷八五五 创作地点:山西省太原市
炎刘既终,天下幅裂。
扰焉及隋,人命将绝。
时亦有文,甚乎剽窃。
人不知非,万涂一辙。
大道之郁,几乎息灭。
伊我仲淹,独参圣哲。
遭世未夷,教其可阙。
乃举大法,备于《中说》。
续彼六经,绍孔之烈。
斯昔师荀,实相秦孽。
叛师之言,儒坑书爇。
胡为,佐唐称杰。
达不称师,惟德之劣。
彼诚可罪,在我奚缺?
荀之非孟,恣其毁媟。
终孟之道,与孔并列。
文公不言,是非孰别?
学者之疑,兹焉可决。
皮子之碑,司空之碣。
恶可诬哉,万古昭晰。
其五 文公1054年
四言诗 押词韵第四部 出处:全宋文卷八五五、《安阳集》卷二三、《国朝二百家名贤文粹》卷一八七、《韩忠献公年谱》卷一 创作地点:山西省太原市
有唐之隆,天下一宇。
滞焉以兴,弊焉以补。
独时之文,荡无所主。
不沦,则入徐、庾。
其徒实繁,罔不自许。
独吾文公,惟圣是矩。
挺然一变,而至于古。
道古之道,语古之语。
学者靡然,始师而附。
朱、翟塞途,繄孟之禦。
去圣匪远,力则易举。
炽狂佛老,乱我中土。
驱彼世人,日陷邪蛊。
作蠹千祀,其孰敢侮。
独吾文公,既攻且拒。
以身捍之,帝亦云忤。
流离炎荒,道行躬苦。
否则诸夏,化为夷虏。
惟荀与扬,功实未伍。
肩孟其谁?不曰吾祖!
三贤赞 其一 子产1053年 北宋 · 韩琦
四言诗 押真韵 出处:全宋文卷八五五 创作地点:河北省河北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定州市
文正王公葬郑州新郑县之临洧乡,而与郑相子产、唐相裴度之冢相左右。其弟刑部侍郎致仕子融乃绘三相之像,置于坟之僧院,而属余以辞,故为《三贤赞》云。
猗欤国氏,惟郑卿臣。
屈佐列国,道尊四邻。
乡校勿毁,否吾可询。
舆论勿斥,诲吾益谆。
不改其度,而终感民。
及其亡也,如丧所亲。
昔吾夫子,事若天伦。
曰古遗爱,畴云不仁?
东里之旧,清风未泯。
九原可作,吾从惠人。
其二 裴公1053年
四言诗 押先韵 出处:全宋文卷八五五 创作地点:河北省河北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定州市
猗欤裴公,唐相之贤。
忠义独出,诚贯于天。
胡哉章武,言行计然
誓平蔡贼,不与俱全。
卒歼大憝,再清幅员。
身系安危,凡二十年。
江右王、谢,胡能比旃。
晚留东都,放怀林泉。
进退之节,公无少愆。
使公而在,吾其执鞭。
其三 王公1053年
四言诗 押支韵 出处:全宋文卷八五五、《安阳集》卷二三、康熙《开封府志》卷一八、乾隆《新郑县志》卷二五 创作地点:河北省河北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定州市
猗欤王公,佐我宋基。
股肱两朝,言皋行夔。
献后称制,政由房帷。
公时挺然,惟正是毗。
窜奸进良,遂光重离。
其重如山,乌可妄移。
其平如衡,乌可妄欺。
被公恩者,终身莫知。
噫公之道,真相之为。
公今亡矣,吾安仿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