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二十首 其一 清 · 赵翼
押词韵第三部 出处:瓯北集卷一
人日住在天,但知住在地。
天者积气成,离地便是气。
气在斯天在,岂有高下异。
苍苍非正色,仰望谓天际。
试乘高视下,亦复濛濛翠。
乃知地与天,相隔不寸计。
人生足以上,即天所涵被。
譬如鱼在水,何处非水味。
世惟视天远,所以肆无忌。
其二
出处:瓯北集卷一
五色石补天,幻语滋世惑。
岂知语非幻,理可推而得。
五金在石中,邃古人莫识。
女娲辨物性,炼之以火德。
其色恰有五,青黄赤白黑。
制器既必需,生财亦不测。
用济天缺陷,功在弥缝隙。
是谓石补天,非天有破裂。
其三
押词韵第三部 出处:瓯北集卷一
先圣治天下,因俗制典礼。
其有未尽善,原弗禁改毁。
即如祭用尸,虽云求诸似。
祖父拜儿孙,究未协于理。
井田各百亩,养民意本美。
安能禁人间,一父只一子。
俗儒识拘墟,硁硁守故纸。
或言古制非,攻者辄蜂起。
岂知穷变通,圣人固云尔。
是古而非今,一步不可履。
为语鲁两生,勿胶成见鄙。
其四
押词韵第六部 出处:瓯北集卷一
仙者长不死,元会为冬春。
安期羡门辈,宜其至今存。
何以五代来,但闻吕洞宾。
从前度世者,无复示现因。
岂非佺乔流,世远亦就湮。
多活数百年,终归堕劫尘。
惟有古贤杰,身去留其神。
或文采映发,或英烈炳麟。
照耀人耳目,千载犹鲜新。
与天地同朽,此乃真仙人。
其五
押词韵第七部 出处:瓯北集卷一
陋巷有一士,每夕露祷天。
天神悯其诚,来问所欲言。
士也叩头语,所愿殊戋戋。
不求拾青紫,不求拥金钱。
但期衣食足,了无尘事牵。
朝则茅檐曝,夕则布被眠。
泛舟水之涯,倚杖山之巅。
天神忽大笑,此乐惟真仙。
青紫或可觊,金钱亦可权。
独馀清閒福,上界所最悭。
世果有此乐,吾亦来世间。
其六
押纸韵 出处:瓯北集卷一
谓性有可移,橘过淮则枳。
谓性有不变,鹰缚绦亦喜。
圣言性相近,其说浑浑尔。
孟氏救世深,特标性善旨。
眼白识王敦,面青识卢杞。
一见定其人,终身弗改徙。
藉非有性恶,何以验若此。
后儒强为诠,分别气与理。
既名之曰性,理早落气里。
舍气而言理,又一重障矣。
其七
押东韵 出处:瓯北集卷一
范蠡既霸越,一舸笠泽中。
手挟西施去,同泛烟濛濛。
人谓谋身智,吾谓谋国忠。
惟恐浣纱人,又入越王宫。
荒宴再酿乱,覆辙蹈甬东。
所以绝祸水,脂粉一扫空。
贤士既致君,更虑鲜克终。
徒以远害论,犹未测其衷。
其八
押词韵第十七部 出处:瓯北集卷一
衰世尚名义,作事多矫激。
郭巨贫养母,惧儿分母食。
何妨委路旁,而必活埋亟。
伯道避贼奔,弃子存兄息。
何妨听其走,或死或逃匿。
而乃缚之树,必使戕于贼。
事太不近情,先绝秉彝德。
穫金岂冥报,乏嗣实阴殛。
君子依乎中,孝友有定则。
其九
押尤韵 出处:瓯北集卷一
武侯事先主,身任帷幄筹。
草草隆中对,后来语皆酬。
如何一着棋,忘却援荆州。
有明于忠肃,再造功诚优。
景泰七八年,军国皆其谋。
如何易太子,不闻谏疏留。
千古两伟人,骏烈无与侔。
千古两疑窦,未免滋瑕尤。
当时或有故,事往难推求。
九原不可作,望古长悠悠。
其十
押遇韵 出处:瓯北集卷一
长统乐志论,潘岳閒居赋。
抗怀托高尚,千载令人慕。
吾观仲公理,州郡辟不赴。
及举尚书郎,胡不闻誓墓。
遂参曹瞒军,入幕腹心布。
濯水追凉风,此乐竟弗顾。
安仁本轻躁,势利趋若骛。
板舆奉母游,矫语甘淡素。
望尘拜贾谧,抑何工謟附。
乾没不知足,翻贻老亲惧。
乃知旷达言,大抵十九寓。
一朝见可欲,鲜不失故步。
徒以言取人,动为古人误。
其十一
押阳韵 出处:瓯北集卷一
六朝前祠庙,多祀城阳王。
蒋侯加帝称,享之如明堂。
其次项羽神,卞山赫烝尝。
后来时代改,气燄皆消亡。
乃有关壮缪,威灵久始彰。
雕缋崇像设,面赤长髯苍。
妇孺尽膜拜,血食遍八荒。
惟公秉忠义,固与日月光。
然古烈丈夫,屈指难具详。
彼皆就湮没,此独垂无疆。
鬼神亦听运,何况人行藏。
其十二
出处:瓯北集卷一
有唐裴行俭,论士先器识。
谓四杰虽才,浮薄宜摈抑。
乃其所赏拔,亦未见英特。
荐一苏摸棱,庸庸但伴食。
而所摈抑中,骆丞起吏职。
草檄斥武照,发愤佐讨贼。
举事虽不成,慷慨见骨力。
糜身赴忠义,此岂浮薄列。
是知鉴早谬,目已迷白黑。
不辨品邪正,但卜遇通塞。
斯亦肉眼耳,真士何由得。
其十三
押词韵第九部 出处:瓯北集卷一
严光与李泌,皆共帝王卧。
一则去不返,一则起相佐。
若论高蹈风,子陵固不挫。
岂知衣白人,相业亦甚播。
近护太子危,远纾吐蕃祸。
凿凿副名实,力有回天大。
使皆托鸿冥,国家事谁作。
公独为其难,岂厌辟谷饿。
回首披裘翁,苍山但晏坐。
区区一钓竿,宁胜芋半个。
其十四
押支韵 出处:瓯北集卷一
梅花最高格,群仰绝世姿。
离骚撷众芳,无一语及之。
西蜀多海棠,艳色天下奇。
堪笑浣花老,亦弗留一诗。
乃知卓荦人,胸次故不羁。
吟咏出兴会,万物供驱驰。
兴会偶不属,目固弗见眉。
岂比雕绘家,掇拾靡有遗。
其十五
押有韵 出处:瓯北集卷一
元勋郭崇韬,自诡汾阳后。
西征拜其墓,涕泣奠卮酒。
方托华胄荣,旁观早掩口。
枢使狄汉臣,起家弓箭手。
或赠梁公像,却之弗敢有。
吾岂名卿孙,面涅犹未朽。
两人皆不学,人品于焉剖。
谦退弥觉高,攀附益增丑。
此处关才识,识陋事必苟。
所以平蜀师,元戎丧厥首。
武襄终自全,弭衅角生狗。
其十六
押寘韵 出处:瓯北集卷一
欧九不读书,乃修唐表志。
子京涩于文,偏任作传记。
巨手如二公,犹嫌易位置。
何况群材纷,各欲及锋试。
及其应世用,动辄违所肄。
凫头续鹄颈,牛鼻穿马辔。
用必当其才,古来无此事。
其十七
押词韵第七部 出处:瓯北集卷一
伯时擅丹青,神到秋毫颠。
宣和爱遗笔,幅值数百千。
甚或持献者,布衣辄得官。
使其作画时,矜重索价悬。
岂特袜材聚,辇金当如山。
龙眠乃长啸,供养资云烟。
惟得数君子,诗文十馀篇。
由来艺事妙,正以人品传。
设令有市心,画已不值钱。
其十八
押词韵第十五部 出处:瓯北集卷一
古来作史记,一家私著录。
但求文之工,好逞臆见独。
是非或多谬,往往得祸酷。
邱明以瞽废,马迁以腐辱。
班椽系绁缧,中郎困牢狱。
陈寿既被放,蔚宗亦就戮。
魏收剖及尸,崔浩诛及族。
由其获报显,可知用笔曲。
后来属官书,编纂自朝局。
成之非一手,属之有众目。
记载较可凭,略少冤鬼哭。
是以撰述家,多保名位禄。
却嫌文又劣,难继古人躅。
金元太缺略,宋又太繁复。
其十九
押词韵第十一部 出处:瓯北集卷一
文人逞才气,往往好论兵。
及乎事权属,鲜见成功名。
古来称儒将,惟有一孔明。
寥寥千载后,庶几王文成。
此外白面徒,漫诩韬略精。
河桥二十万,惜哉陆士衡。
深源令仆才,身名丧北征。
房琯陈涛斜,车战旋摧崩。
忠如张魏国,五路败富平。
由来非所习,奴织婢学耕。
如何纸上谈,辄欲见施行。
君看云台上,何曾有书生。
其二十
押词韵第三部 出处:瓯北集卷一
世传房次律,前身永禅师。
乐全未了经,再生写成之。
其说主轮回,其理或不欺。
人乘生气生,气散则灭澌。
既散岂复聚,还又为生机。
譬如花落后,明年开故枝。
宁必旧花魂,来作新花姿。
佛家论往生,冥报昭若蓍。
可以寓惩劝,世教固有资。
细推阴阳故,幽渺终可疑。
所以季路问,圣亦言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