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傅干东汉
皇后 东汉 · 傅干
四言诗 出处:全后汉文 卷八十一
煌煌四星,著天垂曜。
赫赫后妃,是则是效。
舜纳二女,封扬茂教。
正位于内,顽器辍暴。
辛乱妲己,共则情悦。
牝鸡乱晨,殷祀用绝。
孝成宽柔,纵弛纪纲。
王擅朝权,赵专椒房
巨猾是缘,窃弄神器。
故祸不出所憎,常出所爱。
是以在昔明后,日新其化。
匪唯训外,亦训于内(《艺文类聚》十五。「勇如」至「小才」二十七字原本脱,据《艺文类聚》补。「长」字原本作「祥」,据《艺文类聚》改。)
肉刑议 东汉 · 傅干
 出处:全后汉文 卷八十一
盖礼乐所以导民,刑罚所以威之,是故君子忌礼,而小人畏刑。
虽汤、武之隆,之盛,不专用礼乐,亦陈肉刑之法,而「康哉」之歌兴,《清朝》之颂作。
由此推之,肉刑之法,不当除也。
经有墨,劓、荆、割之制,至于凿颠、抽胁、烹煮之刑,卫鞅所述为,非咎陶所造,以侯所述。
据经按傅,肉刑不当除有五验,请言其理。
荀卿论之备矣。
太古质简,制事朴略,故耒耜未用于牛,而弧矢不加筋铁。
智所暗也,不识事宜,以为圣人纯一之教,不如贤者支离之术,郑、卫可以易咸池,《激楚》可以陵《韶》《武》耶,斯不足复,难矣(《艺文类聚》五十四)
张叔威 东汉 · 傅干
 出处:全后汉文 卷八十一
吾与足下,义结䊽素,恩比同生(《初学记》十八,又《御览》四百十作「执素」,疑是「纨素」之误。)
谏曹公南征 其一 东汉 · 傅干
 出处:全后汉文 卷八十一
治天下之大具有二,文与武也。
用武则先威,用文则先德,威德足以相济,而后王道备矣。
往者天下大乱,上下失序,明公用武攘之,十平其九,今未承王命者,吴与蜀也。
吴有长江之险,蜀有崇山之阻,难以威服,易以德怀。
愚以为可且按甲寝兵,息军养士,分土定封,论功行赏
若此则内外之心固,有功者劝,而天下知制矣。
然后渐兴学校,以导其善性,而长其义节。
公神武震于四海,若修文以济之,则普天之下,无思不服矣。
今举十万之众,顿之长江之滨,若贼负固深藏,则士马不能逞其能,奇变无所用其权,则大威有屈,而敌心未能服矣。
明公虞舜舞干戚之义,全威养德,以道制胜(《魏志·武帝纪》,「建安十九年,公征孙权」。注引《九州春秋》,「参军傅干谏」,「公不听,军遂无功」。)
其二
 出处:全后汉文 卷八十一
昔在唐虞之禅,列于帝典。
殷、周之代,叙于《诗》、《书》。
天之历数,昭焉著明。
周笃后稷、公刘,积行仁,至乎文、武,遂成王业。
虽五德殊运,或禅或征,其变化应天,与时消息,其道一也。
故虽有威力,非天命不授,虽有运命,非功烈不章。
高祖袭唐之统,受命龙兴,讨秦灭项,光有万国。
世祖攘乱,奄复帝宇,人鬼协谋,徵祥焕然。
皆顺乎天而应乎人也。
然而帝王之起,必有天命瑞应自然之符,明统显祚丰懿之业,加以茂德成功贤智之助,而后君临兆民,为神民所保祐,永世所尊崇。
未见运叙无纪次,勋泽不加于民,而可力争顗觎神器者也。
豪杰见二祖无尺地之阶,为专智力,乘衅而起,不知在祚圣哲,帝王自有真也。
哀哉非徒,暗于将来,又不考之于既往矣。
自开辟以来,奸雄妄动,不识天命,勇如蚩尤,强如共工,威如夷羿,皆从分横裂,为天下戒,又况浅智小才,勇不足畏,强不足惮,未有成资,而敢失顺,视不轨之事也哉!
夫行潦之流,不致江海之深,丘垤之资,不成太山之高,鱼鳖之类,不希而龙之轨,一官之守,不经天人之变。
王莽之末,英雄四起,而邓禹耿弇,识世祖之福祚,赢粮间行,进其策谋,遂胥附之任,享佐命之宠。
张玄苏秦蒯通之业,周旋嚣、述,西说窦融,言未及终,而梁统已诛之矣。
见命祚之兆,其福如彼。
张玄蔽逆顺之理,其祸如此。
审斯二事,趣舍之分明矣。
且世祖之兴有四:一曰帝皇之正统,二曰形相多异表,三曰体文而知武,四曰履信而好士。
加之以聪明独断,达于事机,发策如神应,视远如见近。
偏旅首进,摧军百万之众,单师独征,平河北万里之功,识邓隆之将败,知刘兴之必死,然犹乾乾日昃,博采训咨。
吴汉于小尹,擢马武于行伍,宠功臣以兼国之爵,显卓茂以非次之位。
言语政事、文学之士,咸尽其材,致之宰相,权勇毕力于征伐,搢绅悉心于左右,此其所以成大业也。
高祖方娠,有云龙之表,其始入秦,五星同轨,以旅于东井,在天之符也。
世祖之徵符,其详可闻也。
其初育则灵光鉴于室隩嘉禾滋于邑壤,其望旧庐有火光之异,其渡呼沱有河合之应,西门君惠光识其讳,强华献符,于里同验,刘歆改名而陨其身,王长错卦而见吉兆,故王遵谓之天授,非人力也。
览废兴之运会,观徵瑞之攸祚,审天应之萌兆,察人物之所附,念功成而道退,无非次而妄据。
后之人诚能昭然远览,旷然深悟,收、述之暗惑,忠邓、驻虑,好谋而要成,临事而知惧,距张玄之邪说,思在三之明数,则福禄衍于无穷,奕世不失其通路(《艺文类聚》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