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宗表 东汉 · 张纯
出处:全后汉文 卷十二
臣窃以十一家凡有六统,而所据各异,考之经礼,大义不通。臣谓禋于六宗,祀祖考所尊者。六宗,则三昭三穆也(《御览》五百二十八)。
奏加王莽九锡 东汉 · 张纯
出处:全后汉文 卷十二
圣帝明王,招贤劝能,德盛者位高,功大者赏厚。故宗臣有九命上公之尊,则有九锡登等之宠。今九族亲睦,百姓既章,万国和协,黎民时雍,圣瑞毕溱,太平已洽。帝者之盛,莫隆于唐虞,而陛下任之;忠臣茂功,莫著于伊、周,而宰衡配之。所谓异时而兴,如合符者也。谨以《六艺》通义,经文所见,《周官》《礼记》宜于今者,为九命之锡。臣请命锡(《汉书·王莽传上》,太后诏「其九锡礼仪亟奏。于是公卿、大夫、博士、议郎、列侯富平侯张纯等九百二人皆曰」云云,「奏可」。)。
奏除亲庙 东汉 · 张纯
出处:全后汉文 卷十二
陛下兴于匹庶,荡涤天下,诛锄暴乱,兴继祖宗。窃以经义所纪,人事众心,虽实同创革,而名为中兴,宜奉先帝,恭承祭祀者也。元帝以来,宗庙奉祠高皇帝为受命祖,孝文皇帝为太宗,孝武皇帝为世宗,皆如旧制。又立亲庙四世,推南屯君以上,尽于舂陵节侯。礼,为人后者则为之子,即事大宗,则降其私亲。今禘祫高庙,陈序昭穆,而舂陵四世,君臣并列,以卑厕尊,不合礼意。设不遭王莽,而国嗣无寄,推求宗室,以陛下继统者,安得复顾私亲,违礼制乎?昔高帝以自受命祖不由太上,宣帝以孙后祖,不敢私亲,故为父立庙,独群臣侍祠。臣愚谓宜除今亲庙,以则二帝旧典,愿下有司,博采其议(《后汉·张纯传》,「纯以宗庙未定,昭穆失序,十九年,乃与太仆朱浮共奏言」。又略见《续汉·祭祀志下》。)。
奏行禘祫祭 东汉 · 张纯
出处:全晋文、全后汉文 卷十二
礼,三年一祫,五年一禘。《春秋传》曰:「大祫者何?合祭也」。毁庙及(《续汉志》作「毁庙之主,陈于太祖」)未毁庙之主皆登,合食乎太祖,五年而再殷。汉旧制,三年一祫,毁庙主合食高庙,存庙主未尝合祭。元始五年,诸王公列侯庙会,始为禘祭(《续汉志》作「始行禘礼,父为昭,南向;子为穆,北向,父子不半坐,而孙从王父」)。又前十八年亲幸长安,亦行此礼。礼说三年一闰,天气小备;五年再闰,天气大备。故三年一祫,五年一禘。禘之为言谛,谛定(《续汉志》作「谛諟」)昭穆尊卑之义也。禘祭以夏四月,夏者,阳气在上,阴气在下,故正尊卑之义也。祫祭以冬十月,冬者,五谷成熟,物备礼成,故(《续汉志》作「故骨肉」)合聚饮食也。斯典之废,于兹八年(《续汉志》有「祖宗庙未定,且合祭」)。谓可如礼施行,以时定议(《后汉·张纯传》,又见《续汉·祭祀志下》,各有删节。)。
奏宜封禅 东汉 · 张纯
出处:全后汉文 卷十二
自古受命而帝,治世之隆,必有封禅,以告成功焉。《乐动声仪》曰:「以《雅》治人,《风》成于《颂」》。有周之盛,成、康之间,郊配封禅,皆可见也。《书》曰「岁二月,东巡狩,至于岱宗,柴」,则封禅之义也。臣伏见陛下受中兴之命而帝平海内之乱,修复祖宗,抚存万姓,天下旷然,咸蒙更生,恩德云行,惠泽雨施,黎元安宁,夷狄慕义。《诗》云:「受天之祜,四方来贺」。今摄提之岁,苍龙甲寅,德在东宫。宜及嘉时,遵唐帝之典,继孝武之业,以二月东巡狩,封于岱宗,明中兴,勒功勋,复祖统,报天神,禅梁父,祀地祇,传祚子孙,万世之基也(《后汉·张纯传》,又袁宏《后汉纪》八,「太尉喜司空纯上书」,即此约文。)。
临终敕家丞歙 东汉 · 张纯
出处:全后汉文 卷十二
司空无功于时,猥蒙爵圭,身死之扣,勿议传国(《后汉·张奋传》)。
泰山刻石文 东汉 · 张纯
出处:全后汉文 卷十二
维建武三十有二年二月,皇帝东巡狩,至于岱宗,望秩于山川,班于群神,遂觐东后。从臣太尉熹、行司徒事特进高密侯禹等。汉宾二王之后在位。孔子之后褒成侯,序在东后,蕃王十二,咸来助祭。《河图赤伏符》曰:「刘秀发兵捕不道,四夷云集龙斗野,四七之际火为主」。《河图会昌符》曰:「赤帝九世,巡省得中,治平则封,诚合(《通典》作「成治」)帝道孔矩,则天文灵出,地祇瑞兴。帝刘之九,会命代岱宗,诚善用之,奸伪不萌。赤汉德兴,九世会昌,巡狩皆当。天地扶九,崇经之常。汉大兴之,道在九世之王。封于泰山,刻石著记,禅于梁父,退省考五」。《河图合古篇》曰:「帝刘之秀,九名之世,帝行德,封刻政」(《通典》作「藏」)。《河图提刘予》曰:「九世之帝,方明圣,持衡拒(《通典》作「矩」),九州平,天下予」(《通典》作「经」)。《雒书甄曜度》曰:「赤三德,昌九世,会修符,合帝际,勉刻封」。《孝经钩命决》曰:「予谁行,赤刘用帝,三建孝,九会修符专兹竭行封岱青」(《通典》作「齐」)。《河雒》(《通典》作「名」)后,经谶所传。昔在帝尧,聪明密微,让与舜庶,后提机。王莽以舅后之家,三司鼎足冢宰之权势,依托周公、霍光辅幼归政之义,遂以篡叛,僭号自立。宗庙隳坏,社稷丧亡,不得血食,十有八年。扬、徐、青三州首乱,兵革横行,延及荆州,豪工兼(《通典》作「兼并」),百里屯矣,往往僭号。北夷作寇,千里无烟,无鸡鸣犬(《通典》作「狗」)吠之声。皇天眷顾皇帝,以匹庶受命中兴,年二十八载兴兵起,是以中次诛讨,十有余年,罪人则斯得。黎庶得居尔田,安尔宅。书同文,车同轨,人同伦。舟舆所通,人迹所至,靡不贡职。建明堂,立辟雍,起灵台,设庠序。同律、度、量、衡。修五礼,五玉,三帛,二牲一死,贽。吏各修职,复于旧典。在位三十有二年,年六十二。乾乾日昃,不敢荒宁,涉危历险,亲巡黎元,恭肃神祇,惠恤耆老,理庶遵古,聪允明恕。皇帝唯慎《河图》《雒书》正文,是月辛卯,此示),登封泰山。甲午,禅于梁阴。以承灵瑞,以为兆民,永兹一宇,垂于后昆。百寮从臣,郡守师尹,咸蒙祉福,永永无极(《续汉·祭祀志上》,《通典》五十四。)秦相李斯燔《诗》《书》,乐崩礼坏。建武元年已前,文书散亡,旧典不具,不能明经文,以章句细微相况八十一卷,明者为验,又其十卷,皆不昭晰。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后有圣人,正失误,刻石记(《续汉·祭祀志上》,「上至奉高,遣侍御史与兰台令吏,将工先上山刻石文」云云。又略见《通典》五十四。案:《后汉·张纯传》帝乃东巡岱宗,以纯视御史大夫从,并上元封旧仪及刻石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