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汉元帝西汉 前75 — 前33
封王禁制书初元元年三月癸卯 西汉 · 汉元帝
 出处:全汉文 卷七
其封婕妤丞相少史王禁阳平侯,位特进(《汉书·五行志》中之上)
申明毁庙制书建昭五年 西汉 · 汉元帝
 出处:全汉文 卷七
孝宣皇帝孝武世宗,损益之礼,不敢有与焉,他皆如旧制(《汉书·韦玄成传》:初,上定叠毁礼,独尊孝文太宗,而孝武亲未尽,故未毁。上于是乃复申明之曰云云。《传》又载:哀帝即位孔光何武奏言建昭五年制书,与此同,唯少末句。)
议律令诏 西汉 · 汉元帝
 出处:全汉文 卷七
夫法令者,所以抑暴扶弱,欲其难犯而易避也。
今律令烦多而不约,自典文者不能分明,而欲罗元元之不逮,斯岂刑中之意哉?
其议律令可蠲除轻减者,条奏,唯在便安万姓而已(《汉书·刑法志》:元帝初立,乃下诏。)
遣使循行天下诏初元元年四月 西汉 · 汉元帝
 出处:全汉文 卷七
朕承先帝之圣绪,获奉宗庙,战战兢兢。
间者地数动而未静,惧于天地之戒,不知所繇。
方田作时,朕忧蒸庶之失业,临遣光禄大夫褒等十二人循行天下,存问耆老鳏寡孤独困乏失职之民,延登贤俊,招显侧陋,因览风俗之化。
相守二千石诚能正躬劳力,宣明教化,以亲万姓,则六合之内和亲,庶几乎无忧矣。
《书》不云乎?
「股肱良哉!
庶事康哉」!
布告天下,使明知朕意(《汉书·元纪》)
免灾民租赋诏初元元年四月 西汉 · 汉元帝
 出处:全汉文 卷七
关东今年谷不登,民多困乏。
其令郡国被灾害甚者毋出租赋。
江海陂湖园池属少府者以假贫民,勿租赋。
赐宗室有属籍者马一匹至二驷,三老、孝者帛五匹,弟者、力田三匹,鳏寡孤独二匹,吏民五十户牛酒(《汉书·元纪》)
节省诏初元元年九月 西汉 · 汉元帝
 出处:全汉文 卷七
间者阴阳不调,黎民饥寒,无以保治。
惟德浅薄,不足以充入旧贯之居。
其令诸宫馆希御幸者勿缮治,大仆减谷食马,水衡省肉食兽(《汉书·元纪》)
孔霸孔子祀诏初元元年 西汉 · 汉元帝
 出处:全汉文 卷七
其令师褒成君关内侯,以所食邑八百户孔子(《汉书·孔光传》)
灾异求言诏初元二年三月 西汉 · 汉元帝
 出处:全汉文 卷七
盖闻贤圣在位,阴阳和,风雨时,日月光,星辰静,黎庶康宁,考终厥命。
今朕恭承天地,托于公侯之上,明不能烛,德不能绥,灾异并臻,连年不息。
二月戊午,地震于陇西郡,毁落太上皇庙殿壁木饰,坏败《豕原》道县城郭官寺,及民室屋,压杀人众,山崩地裂,水泉涌出。
一年再地动,天惟降灾,震惊朕师(《翼奉传》作躬),治有大亏,咎至于斯!
夙夜兢兢,不通大变,深惟郁悼,未知其序。
间者岁数不登,元元困乏,不胜饥寒,以陷刑辟,朕甚闵之。
已诏吏虚仓廪,开府臧,振救贫民。
郡国被地动灾甚者,无出租赋。
赦天下。
群司其茂思天地之戒,有可蠲除减省以便万姓者,各条奏。
悉意陈朕过失,毋有所讳。
丞相御史、中二千石举茂材异等直言极谏之士,朕将亲览焉(《汉书·元纪》,又见《翼奉传》,各有删节,今合录之。)
又诏初元二年七月 西汉 · 汉元帝
 出处:全汉文 卷七
岁比灾害,民有菜色,惨怛于心。
已诏吏虚仓廪,开府库振救,赐寒者衣。
今秋颇伤,一年中地再动,北海水溢,流杀人民。
阴阳不和,其咎安在?
公卿将何以忧之?
其悉意陈朕过,靡有所讳(《汉书·元纪》)
萧望之初元三年秋 西汉 · 汉元帝
 出处:全汉文 卷七
制诏丞相御史前将军望之,傅朕八年,亡它罪过。
今事久远,识忘难明。
其赦望之罪,收前将军光禄勋印绶(《汉书·萧望之传》)
萧望之爵邑诏初元三年冬 西汉 · 汉元帝
 出处:全汉文 卷七
制诏御史:国之将兴,尊师而重傅。
前将军望之,傅朕八年,道以经书,厥功茂焉。
其赐爵关内侯食邑八百户给事中,朝朔望,坐次将军(《汉书·元纪》,又《萧望之传》。)
诏免诸葛丰 西汉 · 汉元帝
 出处:全汉文 卷七
制诏御史:城门校尉丰,前与光禄勋堪、光禄大夫猛在朝之时,数称言堪、猛之美。
丰前为司隶校尉,不顺四时修法度,专作苛暴,以获虚威。
朕不忍下吏,以为城门校尉
内省诸己,而反怨堪、猛,以求报举,告案难證之辞,暴扬难验之罪,毁誉恣意,不顾前言,不信之夫者也。
朕怜丰之耆老,不忍加刑,其免为庶人(《汉书·诸葛丰传》)
左迁周堪张猛 西汉 · 汉元帝
 出处:全汉文 卷七
丰言贞信不立,朕闵而不治。
又惜其材能未有所效,其左迁堪为河东太守槐里(《汉书·刘向传》)
罢珠厓郡诏初元三年春 西汉 · 汉元帝
 出处:全汉文 卷七
珠厓虏杀吏民,背叛为逆。
今廷议者或言可击,或言可守,或欲弃之,其指各殊。
朕日夜惟思议者之言,羞威不行,则欲诛之;
狐疑辟难,则守屯田;
通于时变,则忧万民。
夫万民之饥饿,与远蛮之不讨,危孰大焉?
且宗庙之祭,凶年不备,况乎辟不嫌之辱哉!
今关东大困,仓库空虚,无以相赡,又以动兵,非特劳民,凶年随之。
其罢珠厓郡,民有慕义欲内属,便处之,不欲勿强(《汉书·传》,又见《后汉·鲜卑传》)
赦诏初元三年四月 西汉 · 汉元帝
 出处:全汉文 卷七
乃者火灾降于孝武园馆,朕战栗恐惧。
不烛变异,咎在朕躬。
群司又未肯极言朕过,以至于斯,将何以寤焉?
百姓仍遭凶厄,无以相振,加以烦扰乎苛吏,拘牵乎微文,不得永终性命,朕甚闵焉。
其赦天下(《汉书·元纪》)
求言诏初元三年六月 西汉 · 汉元帝
 出处:全汉文 卷七
盖闻安民之道,本繇阴阳。
间者阴阳错谬,风雨不时。
朕之不德,庶几群公有敢言朕之过者。
今则不然。
偷合苟从,未肯极言,朕甚闵焉。
永惟蒸庶之饥寒,远离父母妻子,劳于非业之作,卫于不居之宫,恐非所以佐阴阳之道也。
其罢甘泉、建章宫卫,令就农。
百官各省费。
条奏,毋有所讳。
有司勉之,毋犯四时之禁。
丞相史举天下明阴阳灾异者各三人(《汉书·元纪》)
因灾异改行新政诏初元五年四月 西汉 · 汉元帝
 出处:全汉文 卷七
朕之不逮,序位不明,众僚久旷,未得其人,元元失望。
上感皇天,阴阳为变,咎流万民,朕甚惧之。
乃者关东连遭灾害,饥寒疾疫,夭不终命。
《诗》不云乎?
「凡民有丧,匍匐救之」。
其令大官毋日杀,所具各减半;
乘舆秣马,无乏正事而已。
罢角抵、上林宫馆希御幸者、齐三服官、北假田官、盐铁官、常平仓;
博士弟子毋置员,以广学者。
赐宗室子有属籍者马一匹至二驷,三老、孝者帛,人五匹,弟者、力田三匹,鳏寡孤独二匹,吏民五十户牛酒(《汉书·元纪》)
诏条责丞相御史 西汉 · 汉元帝
 出处:全汉文 卷七
恶吏负贼,妄意良民,至亡辜死;
或盗贼发,吏不亟追而反系亡家,后不敢复告,以故浸广;
民多冤结,州郡不理,连上书者交于阙廷;
二千石选举不实,是以在位多不任职。
民田有灾害,吏不肯除,收趣其租,以故重困。
关东流民,饥寒疾疫。
已诏吏转漕虚仓廪、开府藏相振救,赐寒者衣,至春犹恐不赡。
丞相御史,将欲何施?
以塞此咎?
悉意条状,陈朕过矣(《汉书·于定国传》)
复诏条责丞相御史永光元年 西汉 · 汉元帝
 出处:全汉文 卷七
郎有从东方来者,言民父子相弃,丞相御史案事之吏匿不言邪?
将从东方来者加增之也?
何以错缪至是?
欲知其实。
方今年岁未可预知也。
即有水旱,其忧不细,公卿有可以防其未然救其已然者不?
各以诚对,毋有所讳(《汉书·于定国传》)
赦诏永光元年三月 西汉 · 汉元帝
 出处:全汉文 卷七
五帝三王,任贤使能,以登至平
而今不治者,岂斯民异哉?
咎在朕之不明,亡以知贤也。
是故壬人在位而吉士雍蔽,重以周秦之弊,民渐薄俗,去礼义,触刑法,岂不哀哉!
繇此观之,元元何辜?
其赦天下,令厉精自新,各务农亩。
无田者皆假之,贷种、食如贫民。
赐吏六百石以上爵大夫,勤事吏二级,为父后者民一级,女子百户牛酒,鳏寡孤独高年帛(《汉书·元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