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长吏无故只诏(永初元年九月丁丑) 东汉 · 汉安帝
出处:全后汉文 卷六
自今长吏被考竟未报,自非父母丧,无故辄职者,剧县十岁、平县五岁以上,乃得次用(《后汉·安纪》)。
求言诏(二年七月戊辰) 东汉 · 汉安帝
出处:全后汉文 卷六
昔在帝王,承天理民,莫不据璇玑玉衡,以齐七政。朕以不德,遵奉大业,而阴阳差越,变异并见,万民饥流,羌貊叛戾。夙夜克己,忧心京京。间令公卿郡国举贤良方正,远求博选,开不讳之路,冀得至谋,以鉴不逮,而所对皆循尚浮言诏无卓尔异闻。其百僚及郡国吏人,有道术明习灾异阴阳之度璇玑之数者,各使指变以闻。二千石长吏明以诏书,博衍幽隐,朕将亲览,待以不次,冀获嘉谋,以承天诫(《后汉·安纪》)。
令王国官得外补诏(九月庚子) 东汉 · 汉安帝
出处:全后汉文 卷六
王主官属墨绶下至郎、谒者,其经明任博士,居乡里有廉清孝顺之称,才任理人者,国相岁移名,与计偕上尚书,公府通调,令得外补(《后汉·安纪》)。
诏公卿(三年三月壬辰) 东汉 · 汉安帝
出处:全后汉文 卷六
朕以幼冲,奉承鸿业,不能宣流风化,而感逆阴阳,至令百姓饥荒,更相啖食。永怀悼叹,若坠渊冰,咎在朕躬,非群司之责,而过自贬引,重朝廷之不德。其务思变复,以助不逮(《后汉·安纪》)。
诏种麦(三年七月) 东汉 · 汉安帝
出处:全后汉文 卷六
长吏案行在所,皆令种宿麦蔬食,务尽地力,其贪者给种饷(《后汉·安纪》)。
除三辅逋租诏(四年正月) 东汉 · 汉安帝
出处:全后汉文 卷六
三辅比遭寇乱,人庶流冗,除三年逋租、过更、口算、刍槁;禀上郡贫民,各有差(《后汉·安纪》)。
免徙边及奴婢诏(二月乙亥) 东汉 · 汉安帝
出处:全后汉文 卷六
自建初以来,诸祅言它过坐徙边者,各归本郡;其没入官为奴婢者,免为庶人(《后汉·安纪》,又略见袁宏《后汉纪》十六)。
诏校定东观书(同上) 东汉 · 汉安帝
出处:全后汉文 卷六
谒者刘珍及《五经》博士,校定东观《五经》、诸子、传记、百家艺术,整齐脱误,是正文字(《后汉·安纪》)。
年饥诏(四年) 东汉 · 汉安帝
出处:全后汉文 卷六
比年饥,加有军旅,向者卫且勿设戏作乐,正旦无陈充庭车(《北堂书钞》一百五十六引《续汉书》永初四年诏。案:此诏有脱误。)。
选举诏(五年闰三月戊戌) 东汉 · 汉安帝
出处:全后汉文 卷六
朕以不德,奉郊庙,承大业,不能兴和降善,为人祈福。灾异蜂起,寇贼纵横,夷狄猾夏,戎事不息,百姓匮乏,疲于征发。重以蝗虫滋生,害及成麦,秋稼方收,甚可悼也。朕以不明,统理失中,亦未获忠良以毗阙政。传曰:「颠而不扶,危而不持,则将焉用彼相矣」。公卿大夫将何以匡救,济斯艰厄,承天诫哉?盖为政之本,莫若得人,褒贤显善,圣制所先。「济济多士,文王以宁」。思得忠良正直之臣,以辅不逮。其令三公、特进、侯、中二千石、二千石、郡守、诸侯相举贤良方正,有道术、达于政化、能直言极谏之士,各一人,及至孝行与众卓异者,并遣诣公车,朕将亲览焉(《后汉·安纪》)。
绍封二十八将子孙诏(六年) 东汉 · 汉安帝
出处:全后汉文 卷六
夫仁不遗亲,义不忘劳,兴灭继绝,善善及子孙,国之典也。昔我光武,受命中兴,恢弘圣绪,横被四表,昭假上下,光耀万世,祉祚流衍,垂于罔极。予末小子,夙夜永思,追惟勋烈,披图案籍,建武元功二十八将,佐命虎臣,谶记有征。盖萧、曹绍封二十八将子孙诏封,传继于今;况此未远,而或至乏祀,朕甚悯之。其条二十八将无嗣绝世,若犯罪夺国,其子孙应当统后者,分别署状上。将及景风,章叙旧德,显兹遗功焉(《后汉·冯异传》)。
蝗灾诏(元初二年五月甲戌) 东汉 · 汉安帝
出处:全后汉文 卷六
朝廷不明,庶事失中,灾异不息,忧心惶惧。被蝗以来,七年于兹,而州郡隐匿,裁言顷亩。今群飞蔽天,为害广远,所言所见,宁相副邪?三司之职,内外是监,既不奏闻,又无举正。天灾至重,欺罔罪大。今方盛夏,且复假贷,以观厥后。其务消救灾眚,安辑黎元(《后汉·安纪》)。
徙罪人诏(十月) 东汉 · 汉安帝
出处:全后汉文 卷六
郡国中都官系囚,减死一等,勿笞,诣冯翊、扶风屯,妻子自随,占著所在;女子勿输。亡命死罪以下赎,各有差。其吏人聚为盗贼,有悔过者,除其罪(《后汉·安纪》)。
霖雨诏(四年七月辛丑) 东汉 · 汉安帝
出处:全后汉文 卷六
今年秋稼茂好,垂可收获,而连雨未霁,惧必淹伤。夕惕惟忧,思念厥咎。夫霖雨者,人怨之所致。其武吏以威暴下,文吏妄行苛刻,乡吏因公生奸,为百姓所患苦者,有司显明其罚。又《月令》:「仲秋养衰老,授几杖,行麋粥」。方今按比之时,郡县多不奉行。虽有麋粥,糠秕泥土相和,半不可饮食(案:今本《后汉书》作「糠秕相半」,依《宋志》及《通典》补)。长吏怠事,莫有躬亲,甚违诏书养老之意。其务崇仁恕,赈护寡独,称朕意焉(《后汉·安纪》,《宋书·礼志四》,又见《通典》六十七)。
重申制度科品诏(五年七月丙子) 东汉 · 汉安帝
出处:全后汉文 卷六
旧令制度,各有科品,欲令百姓务崇节约。遭永初之际,人离荒厄。朝廷躬自菲薄,去绝奢饰,食不兼味,衣无二彩。比年虽获丰穰,尚乏储积,而小人无虑,不图久长,嫁娶送终,纷华靡丽,至有走卒奴婢被绮縠,著珠玑。京师尚若斯,何以示四远?设张法禁,恳恻分明,而有司惰任,讫不奉行。秋节既立,鸷鸟将用,且复重申,以观后效(《后汉·安纪》)。
赈贫民表贞妇诏(六年十二月乙卯) 东汉 · 汉安帝
出处:全后汉文 卷六
夫政先京师,后诸夏。《月令》仲春「养幼小,存诸孤」,季春「赐贫穷,赈乏绝,省妇使,表贞女」,所以顺阳气,崇生长也。其赐人尤贫困、孤弱、单独谷,人三斛;贞妇有节义十斛,甄表门闾,旌显厥行(《后汉·安纪》)。
赐豫州刺史冯焕诏(元初七年) 东汉 · 汉安帝
出处:全后汉文 卷六
告豫州刺史冯焕,今(下缺)常为效用边将统御(下缺)内以威恩抚喻杜(下缺)去年鲜卑连犯彰塞(下缺)过掩卒捣我距捍(下缺)率摄太守以下进退(下缺)曾不表罪诛多拥(下缺)丽王宫僄轻狡猾(下缺)纤(下缺)绝宫不自郊楚(下缺)化顷属乐浪久矣(下缺)当所谓设讫不定决(下缺)月左右欲来犯法(下缺)北顾伤心(下缺)焕有(下缺)冀焕能竭心尽虑有(下缺)上如不从化督录部(下缺)惟前后诏书以前人(下缺)侍御史便宜数上(下缺)元初六年十二月(《隶释》十五)。
禁夜行诏(永宁元年) 东汉 · 汉安帝
出处:全后汉文 卷六
钟鸣漏尽,洛阳城中不得有行者(《文选·鲍明远放歌行》注引崔寔《政论》永宁诏)。
诏贬乐成王苌(建光元年四月甲子) 东汉 · 汉安帝
出处:全后汉文 卷六
苌有腼其面,而放逸其心。知陵庙至重,承继有礼,不敢致敬之节,肃穆之慎,乃敢擅损牺牲不备苾芬。慢易太姬,不震厥教。出入颠覆,风淫于家,娉取人妻,馈遗婢妾。驱击吏人,专己凶暴。愆罪莫大,甚可耻也。朕览八辟之议,不忍致之于理。其贬苌爵为临湖侯。朕无「则哲」之明,致简统失序,罔以慰承太姬,增怀永叹(《后汉·乐成靖王党传》)。
诏高句骊(延光元年七月) 东汉 · 汉安帝
出处:全后汉文 卷六
遂成等桀逆无状,当斩断菹醢,以示百姓,幸会赦令,乞罪请降。鲜卑、濊貊连年寇钞,驱略小民,动以千数,而裁送数十百人,非向化之心也。自今以后,不与县官战斗,而自以亲附送生口者,皆与赎直,缣人四十匹,小口半之(《后汉·东夷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