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汉献帝东汉 181 — 234
诏答王允初平元年四月 东汉 · 汉献帝
 出处:全后汉文 卷八
闻王者当修德尔,不闻孔子制《孝经》,有此而却邪者也袁宏《后汉纪》二十六「王允奏:太史王立说《孝经》六隐事,令朝廷行之,消却灾邪,有益圣躬。诏曰」云云。)
诏答李傕(三年十月 东汉 · 汉献帝
 出处:全后汉文 卷八
儒前为弘农王郎中令,迫杀我兄,诚宜加罪(《后汉纪》二十七「李傕博士李儒侍中,诏曰」云云。)
史官免罪诏(四年正月 东汉 · 汉献帝
 出处:全后汉文 卷八
天道幽远,事验难明。
且灾异应政而至,虽探道知机,焉能无失?
而欲归咎史官,益重朕之不德也(《后汉纪》二十七「尚书贾诩奏:太史令王立司候不明,疑误上下,太尉周忠,职所典掌,请皆治罪。诏曰」云云。又见《续汉·五行志六》注补引袁宏《纪》。)
诏勿收裴茂七月 东汉 · 汉献帝
 出处:全后汉文 卷八
灾异数降,阴雨为害。
使者衔命宣布恩泽,原解轻微,庶合天心。
欲解冤结,而复罪之乎?
一切勿问(《后汉纪》二十七「李傕茂之擅出囚徒,疑有奸故,宜置于理,诏曰」云云。又见《后汉·董卓传》。)
试儒生诏九月 东汉 · 汉献帝
 出处:全后汉文 卷八
孔子叹「学之不讲」,不讲则所识日忘矣。
今耆儒年逾六十,去离本土,营求粮资,不得专业
结童入学,白首空归,长委农野,永绝荣望,朕甚悯焉。
其依科罢者,听为太子舍人(《后汉·献帝纪》。又见《后汉纪》二十七。有小异。)
令州郡罢兵诏初平四年 东汉 · 汉献帝
 出处:全后汉文 卷八
今海内扰攘,州郡起兵,征夫劳瘁,寇难未弭,或将吏不良,因缘讨捕,侵侮黎民,离害者众,风声流闻,震荡城邑,惧于横暴,贞良化为群恶,此何异乎抱薪救焚,扇火止沸哉!
今四民流移,托身佗方,携白首于山野,弃稚子于沟壑,顾故乡而哀叹,向阡陌而流涕,饥厄困苦,亦曰甚矣。
虽悔往者之迷谬,思奉教于今日,然兵连众结,锋镝布野,恐一朝解散,夕见系虏,是以阻兵屯据,欲止而不敢散也。
诏书到,其各罢遗甲士,还亲农桑,惟留常员吏,以供官署,慰示远近,咸使闻知(《魏志·陶谦传》注引《吴书》)
报有司请建长秋宫诏兴平元年二月戊寅 东汉 · 汉献帝
 出处:全后汉文 卷八
朕禀受不弘,遭值祸乱,未能绍先,以光故典。
皇母前薨,未卜宅兆,体章有阙,中心如结。
三岁之戚,盖不言吉。
朕虽不能终身思慕,其何忍言后宫之选乎?
且须其后(《后汉·灵思何后附王美人纪》,又袁宏《后汉纪》二十七)
考实侯汶七月 东汉 · 汉献帝
 出处:全后汉文 卷八
未忍致汶于理,可杖五十(《后汉·献帝纪》「帝使侍御史侯汶出太仓米豆,为饥人作糜粥,经日而死者无数。帝疑赋恤有虚,乃亲于御座前量试作糜,乃知非实,使侍中刘艾出让有司。于是尚书令以下皆诣省阁谢,奏收侯汶考实。诏曰」云云。又见袁宏《后汉纪》二十七)
禄田诏 东汉 · 汉献帝
 出处:全后汉文 卷八
三辅地不满千里,而军师用度非一,公卿已下,不得奏除。
其若公田,以秩石为率,赋与令各自收其租税(《续汉·百官志五》注补引《献帝起居注》「帝在长安,诏书」)
郭汜二年七月 东汉 · 汉献帝
 出处:全后汉文 卷八
朕遭艰难,越在西都,感惟宗庙灵爽,何日不叹。
天下未定,厥心不革,武夫宜威,儒德合谋。
今得东移,望远若近,视险如夷
弘农近郊庙,勿有疑也(《后汉纪》二十八)
张济八月 东汉 · 汉献帝
 出处:全后汉文 卷八
济有拔车驾之功,何故无有表而私请邪?
一切勿问(同上)
杨定侍中尹忠长史八月 东汉 · 汉献帝
 出处:全后汉文 卷八
侍中近侍,就非其宜,必为关东所笑。
前在长安李傕专政。
今朕秉万机,岂可复乱官爵邪(同上)
张济十二月 东汉 · 汉献帝
 出处:全后汉文 卷八
朕惟宗庙之重,社稷之灵,乃心东都,日夜以冀。
洛阳丘墟,靡所庇荫,欲幸弘农,以渐还旧。
诸军不止其竞,遂成祸乱。
今不为定,民在涂炭。
济宿有忠亮,乃心王室,前者受命来和傕、汜,元功既建,岂不惜乎!
济其廪给百官,遂究前勋。
晋文公为践土之会,垂勋周室,可不勉哉(同上)
董承十二月 东汉 · 汉献帝
 出处:全后汉文 卷八
傕、汜自知罪重,将遂唐突,为吏民害。
可复待韩融还,乃议进退(同上)
李乐十二月 东汉 · 汉献帝
 出处:全后汉文 卷八
千金之子,坐不垂堂。
孔子慎冯河之危,岂所谓安居之道乎(同上)
诏敕曹操兖州建安元年六月 东汉 · 汉献帝
 出处:全后汉文 卷八
诏敕镇东将军兖州费亭侯特进,显授上将铁钺之任,复食旧土双金之宠,董统一州委成之重。
荣曜昭示,亦以优崇。
投节效命自白之(《艺文类聚》五十一)
曹操费亭侯 东汉 · 汉献帝
 出处:全后汉文 卷八
诏书德行镇东将军费亭侯曹操,业履忠贞,辅干王室。
顷遭凶暴,海内离析。
执义讨截黄巾,为国出命。
夫禄以赏功,罚以绌否。
今以为镇东将军兖州,袭父费亭侯嵩爵,并印绶符策(《艺文类聚》五十一)
孙策诏书 东汉 · 汉献帝
 出处:全后汉文 卷八
董卓逆乱,凶国害民。
将军坚,念在平讨,雅意未遂,厥美著闻。
遵善道,求福不回。
今以骑都尉,袭爵乌程侯,领会稽太守(《吴志·孙破虏讨逆传》,「曹公表为讨逆将军封为吴侯」注引《江表传》曰:「建安二年夏,汉遣议郎王辅戊辰诏书曰。」)
孙策建安二年夏 东汉 · 汉献帝
 出处:全后汉文 卷八
董卓逆乱,凶国害民。
将军坚,念在平讨,雅意未遂,厥美著闻。
策遵善道,求福不回。
今以策为骑都尉,袭爵乌程侯,领会稽太守(《吴志·孙讨逆传》注引《江表传》「汉朝议郎王辅戊辰诏书」云云)
又诏敕孙策 东汉 · 汉献帝
 出处:全后汉文 卷八
左将军袁术不顾朝恩,坐创凶逆,造合虚伪,欲因兵乱,诡诈百姓,闻其言以为不然。
定得使持节平东将军徐州温侯布上述所造惑众妖妄,知术鸱枭之性,遂其无道,修治王宫,署置公卿,郊天祀地,残民害物,为祸深酷。
前后上策乃心本朝,欲还讨,为国效节,乞加显异。
夫悬赏俟功,惟勤是与,故便宠授,承袭前邑,重以大郡,荣耀兼至,是输力竭命之秋也。
其亟与及行吴郡太守安东将军陈瑀戮力一心,同时赴讨(《吴志·孙讨逆传》注引《江青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