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安乐行品第十四¶ (自动笺注)
法華義疏卷第
吉藏
*安樂品第十四
安樂凡有六門:一、來意門;二、釋名門;三、
開合門;四、體相門;五、階位門;六、同異門。
來意
門者亦有二義一者成前,二者開後。
前者
凡有三意:一者佛教聲聞凡有三事:一、令迴
小入大發菩提心,則上三說是也;二、令修
菩薩行,則四安樂是也;三、令得佛果,後〈壽
量〉文是也
為此因緣故有今品來也。
二者、妙
法蓮凡有二種一者善巧用門;二者、真實
體門。
上破三辨一謂對治之用,三病既廢一
藥亦除,欲顯不一三無二正觀即妙法華
體。
下偈云「觀一切法如實相亦不行不分
別」,則知三一兩捨、緣觀並忘,今欲攝用歸體
故有此品來也。
三者、〈持品〉末云「惡世弘經被
毀辱誹謗受諸苦惱」,小行之流多生退沒不
能弘經,是故明安四行雖居惡世常受
快樂,今欲示末世經模軌故說此品。
二、生
後者,將明遠壽之果,故今說遠壽之因即四
是也
二、釋名門者,釋四行不同,今依竺
道生及注法華經辨四行者:一、空寂行;二、無
憍慢行;三、離嫉妬行;四、慈悲行。
第一前明
行者空寂即是諸法實相波若正觀,既乖
實相理則便有苦無樂,與理相應則便有樂
無苦,今正明弘經安樂之義,是故初明空寂
行也。
內修空觀,但始行之人觀力未成,處
眾說法多恃解陵物是故明離憍慢行。
師匠若恃解陵他則忌他勝己,蓋是有識之
常情、為弘經之巨患是故明離嫉妬行。
法之人雖無憍慢嫉妬,但所化之流凡有
種:一、求大道,二、執小乘
於此二人多生愛恚
若起愛恚則癡使隨之,故須於學大乘者當
慈心,於非菩薩宜生愍側,是故次辨菩薩
慈悲行。
不盡者文當具足通稱安樂行者
安住四法則便得樂故稱安樂
行者涉行之
義,謂心行四法也。
第三開合門者開成
行、合但二門初一智慧後三功德
心安
福慧弘道利人則便得樂,謂福慧一雙也。
者、雖有四行不出得離二門,得門之中有
種德空寂智慧慈悲功德中間二種
之為離,故離門亦兩:、一離憍慢;二、離嫉妬
得離一雙也。
三者、雖有四行不出空有二行
初一是空行,餘三為有行,謂空有一雙也。
者、雖有四行不出自行化他,初三為自行,慈
悲是化他,謂自行化他一雙也。
第四、體相門
者,第一行以畢竟空觀為體,第二行以無憍
慢心為體,第三行以無嫉妬心為體,第四行
慈悲心為體。
然此四行唯一正觀,約用不
同故開四種:觀實相義名空寂行,即此正觀
離過之義謂無憍慢嫉妬即此空觀拔苦與
樂故名慈悲慈悲不礙畢竟空、畢竟空不
慈悲,雖行慈悲畢竟空、畢竟空不捨慈
悲,是故超凡越聖稱菩薩行也,亦是空悲
道。
大品云「菩薩二法不能壞:一者、知空;
二、不捨眾生」。
第五階位門者從初發心乃至
佛地五十二位皆具四行其中自有成與未
成及功用無功用義,明昧淺深隨位差別,但
正意為接退沒之人,末世弘經多受苦惱
故令安住四法則便得樂,高位已上自具
行無俟說之,是故發心人須依此品自行
化他坐禪經懺悔。
第六同異門者,〈法師品〉
末明於三事:一、入慈悲室;二、著忍辱衣;三、諸
法空為座。
與今四行不同者,上文前明
行,次辨於空。
所以然者,上品釋法師
夫為
法師則為物說法前運慈悲,但慈悲之心
久處生死諸患難宜應行忍,雖有慈悲
若不空觀慈悲不成,故次明空行,
故從有入空。
此品正為惡世弘經多受苦惱
心生退沒,故前明畢竟則不身心,自
他俱靜便快樂,故初明空行;以得空觀故
能不憍慢嫉妬,以得空觀故導成慈悲,故
前明空行後辨有行
兩品欲示空有不二
前後互說也。
就品為二:一、問;二、答。
問中為
二:初、歎前;二、問後。
答中亦二:初、總標四行名;
二、別出四行體。
安住四法」者,心安四法
無復苦,故得安樂,名安樂行。
一者安住菩薩
行處及親近處」下,第二、別出四行體。
又開四
別:初、正明行體;二、歎教;三、勸修;四、總釋安樂
義。
就出四行體即為四別。
就初行體又開為
三:第一、正明行體。
末後四行半偈第二、辨安
樂相,初文即是釋行,後文安樂相。
行謂因,
安樂即行所得果。
偈後長行第三總結初安
樂行
初文又二:一、長行;二、偈頌
長行
二:一、標行、近二章門;二、雙釋二門
行處」者,修
行之人已入於理而履行之,名為行處;雖未
入理親而近之,名為近處
二始終之名,故
合為一。
問:
行處既深,近處為淺,何故前明
處,後說近處耶?
答:
前明行處深心標旨,使
習而近之。
問:
約位云何
答:
有人言:七地已上
已入於理稱為行處,自爾已還無生理
稱為近處
今明依智度論,無生既有二處
行、近義亦爾;但經意正為始學之人標此二
處,以得無生相應名為行處,若未與般若相
應,令發心之人漸漸習近,故名近處
親近
無生則與顛倒疎遠便得安樂,若與顛倒
近、實相疎遠受苦惱也。
云何名」下,第二、釋
行、近二章門,則為二別
行處章門為三:謂
標、釋、結也。
「若菩薩」下,釋章門也。
文意多含
今以七義釋之:一、依智度論二忍解之,「住忍
辱地」者,謂生忍也;後明觀空,謂法忍也。
論云
菩薩行生忍得無量功德行法忍得無量
慧」,生忍是違順等境,菩薩安忍之,於違不
瞋、於順下貪,故是功德;法忍不受一切諸法,
知其空寂,故得智慧
此據空有二門分福
慧。
又生空位淺與功德之名,法空既深受智
慧之稱,此約二空淺深分福慧。
又俱就有
門以明二忍,忍違順眾生為生忍,忍眾生
順等法為法忍,此二亦有淺深
眾生五情
不得,又是假名是故易忍;違順等法是見
現事是故難忍
以約忍有淺深分福慧。
然自有福慧不二無有淺深,今約觀門階級
故分淺深也。
初文四句:一、「住忍辱地」者,總明
三業也。
忍辱名地二種義:一者不為外緣
所動故名為地,二者、能生如地,以能忍諸辱
得通大法萬善便生,故名忍心以之為地
「柔
和善順」者,柔和其言不逆誤物,謂口忍也。
「而
卒暴」者,雖刀杖之而身不妄動,以不加
故是身忍。
又是威儀庠序名不卒暴,如大
品云「菩薩一心安祥」也。
「心亦不驚」者,又但非
身口不加報,亦不起一念嗔心,謂意忍也。
能安同異故心不驚。
又復於法無所行」者,上
辨生忍,今是法忍。
二者、上是觀方便,今是正
觀體,以調身然後始得入實相觀也。
三者、
上明菩薩行,今明菩薩解。
四者、住忍辱地是
方便慧,觀空謂實慧也。
五者、住忍辱地是外
行處觀空內行處。
六者、住忍辱地然後觀
空者,要前明中行功德,以有資空然
始得從空出有,不爾者墮二乘地。
七者、住忍
地然觀空者,欲簡異耶見觀空
智度
云「邪見空,前作惡業然後撥之;今言真空者,
前行施戒忍禪然後觀空也」。
又復於法無所
行」者,以住忍辱地調柔身口故得入空,以入
空故不行一切生死涅槃等法也。
「而觀諸法如
實相」者,上不行顛倒之法,今觀實相法也。
「亦
不行」者,初明不行不實,次明行實,今實不實
一切不行,故言亦不行也。
「不分別」者,亦不分
行與不行也。
上忍辱等即世諦觀,觀諸法
實相乃至不行分別,謂第一義諦觀,以諸
佛說法常二諦,故菩薩依佛修學亦作二
諦觀也。
次就生、法二空釋者,從初不行至觀
實相法空不行不分別謂生空觀,出正法
華。
下偈中亦有此意,初不行一切法法空
不分男女眾生空,先明法空後辨生
空者,一是門次第,二惑者謂有人能作
空觀,故復除其觀主,智度論亦有此文。
次就
三諦釋此文者,住忍辱地等謂世諦觀,於法
無所行而觀實相真諦觀,亦不行分別
謂非真非俗中道觀。
不行不行真諦也,不
分別不分世諦事也,故名非真非俗中
道觀
三諦因緣義,以不二言二,二名
諦,二不二中道也。
次就泯境智釋者,又復
於諸無所乃至觀諸法實相,明緣盡
觀也。
所言緣盡觀者,一切顛倒邪緣皆盡於
正觀內也。
不行不分別者,觀盡於緣也。
邪緣既盡,正觀亦息,故緣觀並忘境智俱寂。
後偈中亦有此意,初明生法二空謂盡緣,次
偈言不得諸法不知不見」即盡觀也。
故肇師
涅槃論云「法無有無之相,聖無有無之智。
無有無之相,故無數於外,聖無有無之智故
無心於內,於外無數,於內無心,不知何以
之,強稱正觀也」。
「是名菩薩」下,第三、結行處也。
云何名」下,第二次釋近處
就文亦二:初、明有
近處;次、明空近處
亦前是形近處,次是心近
處。
夫始行者閑居以靜身,然後心定以近
理。
問:
行處中亦明空有,與今何異?
答:
前明
有為深,今明空有為淺,故始行者空有
觀可擬地前柔順忍也。
行者亦有空有
觀,登地已上無生忍也。
就文又二:一、明不應
親近;二、明所應親近
不應親近凡離十緣:一、
不近國王,謂離憍慢緣。
二、不近外道,謂離邪
見緣。
始行之人未能邪正等觀故不應近也。
注經云「未能天地一指萬物一馬,故不應
外道」。
「路伽耶陀」者,舊云是解義,「逆路伽
耶陀」者,是惡論義
注經云「路伽耶陀者,如此
禮儀名教儒墨之流也。
逆路伽耶陀者,如
老莊玄書絕仁棄聖之例」。
言路伽耶陀翻
世間行,正法華云「讚序歌音」;逆路伽耶
云逆世間行,正法華云「結偶習俗」也。
「亦不親
諸有凶戲」,第三離散亂緣。
「那羅」者,此翻為
力,注經云「文身幻術等是也」。
文身者,以彩畫
身使班也。
「亦不親近旃陀羅」下,第四、離惡業
緣。
「旃陀」者,此云可畏,亦云惡;「羅」者,下姓也。
「又
不親近求聲聞」者,第五、離小乘緣。
始行菩薩
大照未圓恐容染小法,故令意形宜隔、行止
勿共。
或時來者隨宜說法無所希求」者,若有
機感即為說法不為名利無所希求也。
「又菩
薩」下,第六、離染愛緣。
五歲已還名小女許嫁
處女
云立志不嫁為處女
亦復不近五
不男之人」者,第七、離無志緣。
十誦五法
第一卷云:一、生不能男;二、半月能男;三、妬
能男;四、精不能男;五、病不能男
又云:天、刑、
都、變、半。
天者天性不能刑者刑者,都者都
無根,變者女變為男猶不能也,半者半月
半月不能也。
注云:一、無根,二、二根,三、不定
根,四、有限根,五、妬不能男也。
不獨他家」者,
第八、離譏嫌緣也。
若為女人說法」下,第九、離
能生他愛緣
「不樂畜年少弟子」,第十、離自生
染愛緣。
問:
何故不親近此十緣耶?
答:
始行之
顛倒強、觀行弱,忽親非道之緣者,進無
濟彼之功、退有愛累之失,如少湯投氷反助
成結;若得正現前隨意親近,如通達非道
即是佛道不見產業之事不入波若觀者。
大乘論明菩薩有甚深戒,具作十惡五逆
等業,則進有濟彼之功、退無愛染之失。
又菩
薩有二門:一、世界門;二、第一義門。
世界悉檀
國土風俗譏嫌雖是行不得親近
二、第
義門不見近與不近,四句不行
雖有二門
未曾二,適時而動。
常好坐禪」下,第二、明所
親近
問:
攝心應在觀始,何故在終耶?
答:
遠離諸緣方得攝心耳,所以在後明之。
又遠
離十緣謂菩薩戒,常好坐禪菩薩定,後明
觀空智慧也。
復次」下,第二、明空親近處。
文為二:初、作第一義觀;次、明世諦觀
初有十
七句。
「觀一切法空」者,不見有也。
如實相」者,顯
空觀真實也。
「又觀一切法皆如皆是實相
顛倒」者,不取空相也。
「不動」者,不生動念也。
不退」者,一得不失也。
不轉」者,不為異緣所動
也。
「如虛空」者,畢竟清淨不如數論外道所計
虛空也。
無所有性」者,本性爾也。
一切語言
斷」者,四句不能詮也。
「不生不出不起」者,智度
論云「緣邊畢竟不可得故名不生,因邊不可
得名不出,果邊不可得故名不起」。
又解,不從
外來名不生不從內出名不出不從
外合有故名不起
無名無相」者,外無名故無
名,內無相無相
又離十相名無相
實無
所有」者,實錄無所有。
實錄無所無,乃至
無顛倒五句也。
無量無邊無障無礙」者,六
不能量故名無量
又不墮三世名為無量
又言,無空有之量故稱無量,邊不可得故言
無邊
無斷諸邊名無邊
即有是空、即
是有空有不二故云無礙
法性自爾,累不
能障,故云無障
「但以因緣有」者,第二、明因緣
世諦觀。
前明真諦、後明世諦者,示實相為本、
諸法為末。
又上明常好坐禪修攝其心,則從
有入空;今從空出有。
瓔珞經云「從有入空名
第一義觀,從空出有名平等觀,因是二觀
方便入中第一義觀」也。
「從顛倒生故
常樂」者,上明空有二諦即是正義;此句敘
緣迷,以不識因有故顛倒生計常樂
常樂上句也。
有人言:諸法實無所有,從顛
倒生是故有如眼病見空華也。
光宅云:「以
相因生諸法,故云從顛倒生也」。
有人言:顛
倒者即釋成上因緣義。
上云因緣者,如大品
眾生顛倒因緣故有六道也(常樂向下牽之也)。
偈文
為二:第一雙標行近二處第二、釋行近二處
初一行半,謂雙標也。
「常離國王」下,第二、釋二
門也。
長行明行二處各有空有二門,今偈
轉勢說法前合釋行近二處有門,次合釋行
二處空門欲以空有合為一類也。
有門
中,前釋、次結、就釋中但釋有近處不釋有行
處者,凡有二義一者、欲顯離十種惡緣通得
作行近二處前方便故也。
十種惡緣既得
為行方便,即顯前住忍辱地等亦通得與
行近為方便也。
二者、為欲存略故,但舉近處
有行耳。
問:
何故長行前明行處,今前明
處?
答:
長行中就說門次第,前明行處之深、次
近處之淺。
今依修行次第前明近處之淺、
明行處之深也。
長行具明十緣,偈文不可
分別,但略無第十生自染愛緣。
所言三藏
凡有三種一者小乘三藏,二者、大乘自有三
藏,如攝大乘論說,三者、大小合論三藏,謂聲
聞藏、緣覺藏、菩薩藏。
有人言:華嚴等為大乘
慧藏決定毘尼經為大乘毘尼藏,地持論
大乘阿毘曇藏。
今謂大乘經中自有三藏
不應引論也。
今言小乘三藏者,欲簡餘二種
三藏也。
「深著五欲現滅度」者,深著五欲
愛人,求現滅度謂起見人,見有身勞累
故求速滅,是則為行處。
近處」者,第二總結
有人言:應結近處復言行處者,此是行家
親近所以言及行處
以此二處」者,有人言:唯
言以一處,而言二處者,行處第一,親
近處第二,故言二處耳。
今謂不爾離上
緣通得是行近二處方便是故名為二處也。
又復不行」下,第二、合頌行近二門空義也。
文亦有二:初二行半,前頌空行處,次五行半,
頌空親近處。
初一行,頌上不行之言,即辨法
空義
上中下法」者,有人言:善、惡、無記三性
三品也。
今謂即以三乘三品也。
人天
下,二乘為中,大乘為上也。
有為無為」者,為無
兩捨也。
「實不實法」者,上來泯昔教,此句泯
今教,以三乘為權、一乘為實,今皆不行也。
「亦
不分別是男是女」者,半行,頌上亦不分別
偈辨法空,故今明生空也。
不得諸法不知不
見」者,不得諸法泯境,不知不見泯觀,二空
圓。
境智俱絕明理既周,故後半偈結為行處。
一切諸法」下,第二、頌空親近處。
就文為三:初
一行半,明空親近處體。
顛倒分別下二行,明
親近前方便觀也。
「觀一切法下二偈,明
方便觀入於正觀。
三門次第者,前示觀體,
令修習,修習既成後明得觀也。
又初辨得,
次明失,後重明得。
「若有比丘」下,第二四行半,
安樂即行果也。
就文為三:初一行半,標安
樂;二行半,釋安樂半行,結安樂。
兩行半為二:
初一行,入定,謂聖默然;次一行半,起定,明聖
說法也。
「又文殊」下,第三、結初安樂行。
「又文殊
下,次明第二安樂行。
有人言:第二行以說法
為體,即名說法安樂行。
說法音聲性,法
入所攝;今不論此,正取動口言說之心,是第
二行體。
有人言:第二行口無四過為體;今明
以無憍慢為體,良由內懷憍慢自舉陵他,是
故說人好惡長短等,欲弘大道宜應離之
憍慢是癡使,菩薩不應起也。
眾生皆有一
乘,同有佛性並當作佛,不應慢之。
如戒經
云「我是已成佛,汝是當成佛」,亦如常不輕菩
薩不輕一切,作此不輕即是一乘也。
就文
為三:一、勸住安樂行;二、明行體;三、辨行果
「若
口宣說」下,明行體也。
行體為二:初長行,次偈。
長行為二:前明過為行體,次明集德為行
體。
「不樂說人及經典過」者,若人過,人聞起
嗔不受大道
人過必是輕慢之心,則自
煩惱
經典過者,如來說法淺深隨機
終歸一道不得執大呵小、執小呵大,如百喻
經說二弟子互打師兩脚,即其事也。
「亦不
輕慢諸餘法師」者,弘小乘者名為餘師,當起
愍惻不應輕之。
又劣於己者名為餘師,當恕
不逮,亦不應輕也。
「於聲聞人亦不說其過
惡,亦不稱讚歎其美」者,別稱說過則生
嗔心,若稱歎之則增其執見,但得用大通
呵於小耳。
「善修如是」下,第二、明集德行體。
「但
大乘而為解說」者,設答小乘義者,方便
引終令入大,故〈藥草品〉云「恒為大乘而作因
緣」。
偈頌二章,即為二別,但轉勢說法
又遂
近頌之。
六行半,頌於集德;次有五行,頌於
離過。
初又三別二行半,明淨內外,為說法
方便;次有兩行,正示說法之方;次有二偈,示
答難之能。
弘法之人唯此三事,故具陳之也。
「除嬾惰意」者,第二、頌上離過。
五偈二雙初一
行,誡令勿懈怠;次一行半,勸使懃精進。
都不
肯說為嬾惰數數停息懈怠
不懃於事
嬾惰,不堅於理為懈怠也。
一偈,誡說法
之人勿悕外財;次一偈半,勸內心念法
「我滅
度後」下,第三、明安樂果。
就文為三:初一偈,牒
前行體;次兩偈,明離苦果;次兩偈,明得樂果
也。
「又文殊」下,第三行。
有人言:第三名離過
行,取決定息惡之心為行體。
有人言:以意除
三毒為行體。
今以離嫉妬為行體也。
長行
次偈。
長行為二:初明行體,後辨行果
行體為
二:初誡,次勸。
誡中又二:初、誡令於人不應
過;次、誡令於法不應起過也。
嫉其資財為嫉,
妬其正報為妬,覆藏自性典情順時宜名之
為諂,為欺彼故現承事相稱誑也。
「又亦不應
戲論諸法」下,第二、誡令於法離過。
無記心中
往復言論名為戲論
中論云「戲論二種:一
者、愛論;二者、見論」,今離此二也。
「有所諍競」者,
誡令不應偏有所執,〈求那跋摩遺文偈〉云「諸
論各異端修行無二偏執是非達者
違諍」也。
「當於一切眾生」下,第二、勸令集善也。
「不多不少」者,多說則起輕厭,少說文理
足生彼迷心也。
文殊」下,第二明行果。
明離
惡果;「得好同學」下,次明得善果也。
偈文為二:
五行,頌行體;一行,頌行果
五行之中,初二行
頌上誡令離惡,三行頌上勸令集善。
「又文殊
下,第四、慈悲行。
長行,次偈。
長行為二:初明
行體,次辨行果
行體為二:前明於學大乘
中起慈心,令其速悟得佛樂;次明於學小乘
人起大悲心,欲拔其執小之迷令速離苦也。
「應作是念」下,出可悲事,「不聞不知不覺」者,執
小為究竟,初不曾聞小是方便非但不聞,意
亦不知小是權說非但不知亦都不覺
又言,
不聞謂無大乘聞慧,不知明無思慧,不覺
無修慧。
不問不信不解」者,非但執小不聞於
大,住增上慢亦不訪問大乘人求其權實
大乘人設為人說亦不信受非但不受,小
執既深在根又鈍,故不能解悟也。
文殊」下,次
明行果。
亦開為二:次明離惡果;「常為比丘」下,
次明得善果
對上慈悲兩行故有得離二果。
得果之中,前明人愛;「虛空諸天」下,次明天護。
問:
天上自有經卷何故來人聽法耶?
答:
度論云「佛不說天上有經卷設令有者,忉利
兜率二處有之」。
諸天來者,人有三事勝天:一、
能斷欲;二、強識;三、精進
天有二事劣人:一、欲
天著五欲,二、色無色天著禪味,故不及人,所
以來人間聽法
菩薩天欲弘法利人,故來
人間聽法
又欲逐諸惡鬼及增益法師身心
二力是故來也。
所以者何」下,第二大段,次明
歎教。
所以歎教者凡有三義一者四行由經
而成故須歎經。
二者、上明弘經之行,今歎所
弘之經,但如來在世善識物機默說有時,弘
經之人亦須知時而動,不得聞經福重遇人
便說。
三者、近為釋成上人愛天護文生,此經
既為三世佛守護愛念,人天護念何足
哉!
就文為三:一者雙標二說;二者、雙舉兩譬;
三者、雙結
雙標者,初明三世佛所護。
文殊」下,
歎教妙理深。
無量國中名字不可得聞」者,一
者、小乘國中所不聞也;二、無緣國中不得
也。
三者、不作聞相不作句相無聞者相,如此
之聞無量國中難得也。
譬如強力」下,第二
雙譬。
二別:初、譬昔未得說法華;次、譬明今
始得說。
皆前譬、後合
轉輪聖王」譬佛,「小王」喻
四魔,「起種種兵」明隨機設教使物修行降伏
四魔,「戰有功者」明佛見眾生修行滅惑稱為
有功,稱根授法各也。
「隨功賞賜」,隨所修行
多少得諸功德也。
智斷為田、禪定為宅,有
涅槃聚落,無餘涅槃城邑慚愧為衣
服,道品珍寶象馬奴婢喻以神通
獨王
上有此一珠」者,唯佛與佛乃能究一乘妙法
也。
「王眷屬」者,謂十方佛及大菩薩
驚怪」,釋迦
一乘大海,澍二乘牛跡,以未有大機而授
大法理所不應故稱驚怪
合譬如文。
文殊
利如轉輪王」下,第二、為今教作譬。
大功者,謂大
障將傾、大機欲動則為說一乘
法華論云「實
有功德人聞說大乘而取非大乘如是倒取,
對治故說王頂解珠與之。
十種無上中云,
示現無上,故明解髻中明珠譬」。
文殊」下,
第三雙結
為二:初、結教妙理深;次、「文殊」下,結
諸佛守護
次偈為二:初四行,頌行體;次十行
半,頌歎教。
不頌行果,攝入後大段頌之。
頌歎
教中,九行頌譬,一行半頌雙結,略不頌雙歎。
上雙譬雙合,今總為一譬一合
三行頌初譬,
一行頌後譬,三行半頌合初譬,一行半頌合
後譬。
「此經為尊」下一行半,頌上雙結
半行,頌
結歎教妙理深;一行,頌結諸佛守護
「我滅度
後」下,第三大段
一行半,勸修四行
而言「親近
四法」者,若未能履行四法則應親而近之。
「讀
是經者」下,第四大段,廣釋安樂,近接勸修文
生。
就文為三:第一、明覺中得益;第二、明夢中
得益第三總結稱歎
問:
現見讀法華人憂惱
疾病云何言讀是經者常無憂惱耶?
答:
眾生
二種:一、定報業;二、不定報業。
不定可轉、
不可轉
二者、轉重為輕,故讀經之人橫羅
殃咎
三者、不如說行故病不除,如不依方服
藥。
四者、眾生無量劫罪漸得微薄
問:
何故
云讀是經者常無憂惱?
答:
此經開二權二實
暢於佛心,故能化之佛及三根領解並皆歡
喜,即是歡喜經,是故讀者無憂惱。
「又無病
痛」者,前歎能除心病,此歎能除身病。
藥王品〉
云「此經是閻浮提人病之良藥」,所以然者,此
經始末破三種病,一、凡夫;二、小乘;三、菩薩
讀者得無病痛
顏色鮮白」者,上歎離益,今
得益
「不生貧窮」者,上歎得現報益,此歎得
生報益。
一乘萬德讀者不生貧窮,以
一乘尊極讀者不生卑賤一乘理正故讀
者形無醜陋。
眾生樂見」者,上明離果,今明得
果。
刀杖不加」者,前離內惡,今離外惡。
遊行
畏」,上離內惡中有得有離,今外益中亦有得
離。
前明離果,今明得果
「若於夢中」,第二,明夢
中得益,望前是後報益也。
凡有五夢:初一
行半,夢見佛為眾說法;次一行半,見己身為
眾說法;次六行半,夢聞法得授記;次一行半,
夢見菩薩道;次五行夢見成佛
前夢
中益四言偈頌之;後夢成佛得果事大
五言偈頌之。
此五夢從淺至深以為次第
明行淺故但見佛說法,次解漸深見為他
說法,次見得記,次見修行,次成佛果。
智度
有五夢:一、熱氣多故夢;二、冷氣多故;三、風氣
多故;四、見聞多故;五、天神與夢。
今是第五
祇律明五夢:一、實夢;二、不實夢;三、不明了夢;
四、夢中夢;五、前想後夢。
今是實夢也。
最後
偈,第三總結,如文也。
*從地涌出品第十五
所以此品來者,從〈見塔〉至〈安樂行〉四品證前
開後,此下三品明開於後,謂辨身權身實。
此品與〈見塔品〉同〈從地涌出〉俱顯如來法身
但〈見塔品〉以能化顯能化,〈涌出品〉以所化
能化。
能化顯能化者,明多寶實不滅方便
滅,以顯釋迦法身無生滅、應身有生滅,普集
分身明淨土佛是應非真,以顯釋迦是迹而
非本,故名能化以顯能化。
今舉所化顯能
者,涌出菩薩既多,即顯釋迦成佛來久,故名
所化顯能化也。
問:
何故成佛久耶?
答:
真應
二身要具二義一者法身無生滅,應身有生
滅;二者、法身唯一應身即多。
上品已顯此二
義,但未知釋迦為近證、法身為當久證,猶未
明此一義,故舉涌出眾多釋迦證法身已
久,具此三門義乃圓足
二者、世間眾生凡有
二種:一、身;二、命。
身則生滅,命有始終
凡夫
爾,二乘亦爾。
至人四句之外、出百非之表,
無名相中眾生假名相說,亦辨身之與
命。
上品明本一迹多、真常應無常,謂辨法身
今品以去明佛壽命,身則不生滅隨緣生滅
壽則無始無終方便始終,辨此二門果德
究竟
故肇師涅槃論云「六趣無以攝其生,力
無以化其體」,此明身無生滅也。
「隨之不見
其蹤,迎之罔眺其首」,謂壽無始終也。
凡夫
身、命既爾,破二乘執義亦然
又有此品來者
上品多寶分身,各有三義故來,如前所說。
千世界塵數菩薩地涌出,為欲流通此
經。
何以知然?
〈塔品〉明佛命持經,今下菩薩
應命而出欲弘經,故彌勒偈明涌出菩薩,云
「為供養於佛及護持是經」,乃至神力品〉初涌
菩薩發誓弘經,即其證也。
又有此品來者
將說壽量,恐物不信受,故前明大眾雲集,證
後說不虛。
時會見多菩薩地涌出,生希
有心增長福慧故有此品來也。
又有此品來
者,顯法華經有十不思議即是十種妙義
已明化主國土思議竟,今次徒眾思議
也。
所言涌出品者凡有三義一者從事立名
千世界塵數菩薩地涌出故目品。
二者、以
昔教為地,謂昔說王宮實生、雙林實滅,則以
始終地覆無始終。
今廢始終之教,顯佛
無始終,如烈地涌出。
三者、如來遠壽,昔為
眾生煩惱心地之所覆,故不得說。
煩惱
地將傾,得說如來遠壽,因名表義,故以目品
也。
問:
有人言:初開三顯一以明因,此事已竟;
明開近顯遠以辨果,是事云何
答:
上已
之今當略說,開三顯一者,開二種三、顯二種
一也。
二種三者,明昔三因三果皆是方便
也。
兩種一者,顯今一因一果並為真實。
爾者不得言開三顯一以明因也。
又前正斥
二乘果非究竟歎佛果為究竟,則是正明果
義,不應謂辨因也。
又夫欲釋經宜觀其題,題
稱妙法則以果為妙,因行未極則非妙也。
應正辨於果不得言明因也。
問:
上既明佛果
為妙,以何為因耶?
答:
佛乘究竟為果,即顯
二乘究竟屬於因;二乘既其是因,人天
遠屬因攝。
五乘言之,上辨佛乘為果,攝
四乘皆悉是因,以此詳文理應然也。
就此
三品亦開四章:一、明序說,二、略開身權身實
執生疑,三、執動疑生申疑致請,四、廣開
權身實斷疑生信也。
初分經去大序近故
小序,去大流通遠故有小流通。
分經去大
序遠故有小序,去大流近故小流通。
序分中又開三別:一、開發序;二、疑問序;三、誡
許序。
開發序者,因涌出菩薩數多,開發
成佛已久也。
疑問序者,未了菩薩涌出
意,是故問佛也。
壽量既大事,恐物生疑,前須
聽許說也。
就初又二:第一明遠緣由;二、明
近緣由。
遠緣由者,因他方菩薩發誓弘經得
涌出菩薩,因涌出菩薩得開釋迦遠壽,故
他方菩薩遠緣由,正明涌出近緣由。
遠緣由中為二:一、他方菩薩請;二、佛止請。
初明他方菩薩請欲通經者,從上〈見塔品〉命持
經人,故諸菩薩應命欲持,而至此品方復發
言者,欲明三聖共開壽量,一者釋迦命持
經人,二者諸菩薩至今品方奉命請持,三
釋迦止請,故仍有涌出菩薩開顯壽量。
初分經有釋迦現瑞,彌勒生疑文殊答問,三
聖共開乘權乘實;今亦三聖開發身權身
實也。
爾時佛告」下,第二、止請。
上命持經,今言
不須持者,兩言反而實以符會
以佛命持
菩薩請持,故得止請,便得顯涌出菩薩
佛壽量,此乃是前後相成非相乖也。
是以
文命持故得弘經,後文止持故開遠壽,則是
弘經也。
就佛止中凡有二句一者、止他方請。
二、「所以者何」下,舉此土自有菩薩以釋止。
他方釋迦所化,故不得釋迦壽量,是故
止之;此土菩薩釋迦所化,得顯釋迦壽量,
故舉以釋止也。
前文標於他方菩薩,意在於
此也。
而言「六萬」者,明所化菩薩自超六趣
中,得顯釋迦成道久也
菩薩眷屬亦六萬」者,
所化眷屬亦超六趣之中、今皆成就,彌得
如來成佛久也
問:
菩薩涌出為開壽量,云
何言護持讀誦廣說此經耶?
答:
開顯壽量即
是廣說此經。
又諸菩薩來有始終二事一者
初開壽量;二、終弘宣此經。
故〈涌出〉標其初開,
神力〉序其終護也。
佛說是時」下,第二、明近緣
由。
就文亦二:一者通明菩薩涌出第二、別
四大問訊
所以有此二章者,初明涌出
開能化壽量,即是教門四大問訊眾生
易度,謂所化信受,即久已成佛眾生久已
受,此二是緣教感應,宜分二章也。
初有十章
同顯成道已久。
第一、明涌出時節
即辨昔非
說壽量之時,今正是其時也。
娑婆世界」者,第
二、明涌出處。
昔以近教覆遠如地覆菩薩,今
廢近顯遠譬地烈而現。
娑婆地烈、不辨
土烈者,有二種義:一者、欲明昔娑婆教門
近覆遠,今廢昔娑婆教故從地涌出。
二者、欲
釋迦所化得顯壽量,故還明釋迦之土也。
「而於其中」下,第三、明涌出之人。
正以所化
顯能化,故明涌出人也。
問:
〈塔品〉何故能化
顯能化,今以所化顯能化?
答:
〈塔品〉明過去佛
方便示滅而實不滅,當知釋迦亦然
現在
分身非實佛,則知釋迦亦爾,故能化顯能
化也。
今以菩薩數多及並已成就,則知釋迦
成佛已久也。
「是諸菩薩」下,第四、歎菩薩德。
所化德高顯能化成佛必久也
「先盡在此」下,
第五、明菩薩來處
昔以生滅之教覆佛無生
虛空法身,故言在此世界之下虛空中住。
若不作此釋文,諸大士等分六趣弘道
人,何由乃居世界之下虛空中住?
故知必有
所表也。
「是諸菩薩」下,第六、明菩薩來意
聞〈塔
品〉命持經之人,是故發來,欲開顯壽量及流
通此經也。
「一一菩薩」下,第七、列諸菩薩數。
列數多者,良由所化數多,顯成佛已久,如
學士積德數多,則知法師講義來久。
中列數皆從少至多,但初導主少而眷屬多,
明導主多眷屬少,譬如六萬人來者
一師,領五萬弟子來者則有二師如是
倍也。
「是諸菩薩」下,第八、明涌出儀則
釋迦
多寶佛所者,欲顯釋迦久證法身無生滅,應
有生滅也。
分身佛所者,欲顯釋迦久得
本一迹多也。
〈塔品〉明諸佛來以顯法身,今辨
菩薩出欲顯壽量,故至二佛所。
「是諸菩薩」下,
第九、明問時節
所以明時節久者欲顯菩
薩數多,由菩薩多故得顯佛成道已久也。
爾時四眾」下,第十、明大眾覩見。
大眾力不
能盡見,今假佛威神故能見,明大眾得見表
佛說權實方得領悟也。
「是菩薩眾中」下,
第二段,別明四菩薩問訊
開為四別:一、諸菩
問訊;二、佛答;三、隨喜;四、稱歎
初又四別:
一、列名,在空有之表故云「上行」,踰斷常之際
名「無邊行」,出垢累外名淨行」,道足故稱安,
智圓故云立,謂「安立行」也。
「是四菩薩」下,第二
句,歎德。
涌出菩薩凡有三品上品四人,中
品有六萬,故初止請中云「師及弟子皆有六
萬」,下品無量千萬億數
「在大眾前」下,第三句,
問訊儀則
「而問訊言」下,第四句,正問訊
初長
行,次偈。
長行二:初、問訊能化;「所應度者」下,問
所化
「少病少惱」者,凡有三:一者、無病無惱;
二者、多病多惱;三、少病少惱。
三句之中但得
一句所以不得無病無惱者,眾生未得免疾,
何由得無病無惱耶?
不得多病多惱者,眾
生若都不從一乘之化,可言病惱多耳;復有
受化故不得稱多,但得問少病少惱也。
問:
病少惱有何差別
答:
智度論云「隨世俗法有
二種問訊:一、問訊心為少惱;二、問訊身為少
病。
若就所化釋者,眾生無結使之垢,故如來
少病;眾生厄苦之患,則如來安樂也。
爾時
世尊」下,第二、次答兩問。
前答初能化問,「是諸
眾生」下,答所化問。
就文為兩:初、明直往菩薩
易可化度
「始見我身我所說」者,即華嚴
會諸菩薩聞說華嚴即入佛慧
「除前修
小乘者」,明迴小入大之人大未熟,從華嚴
之會竟靈山之前未得顯教大乘,故簡除
也。
如是之人」下,第二,明迴小入大菩薩大機
已熟,今化得之名易度亦稱入於佛慧故
知法即是華嚴不應華嚴理深法華
淺。
然直往之人初見佛身即得領悟故佛無
疲勞,迴小之流經四十餘年方得入道應有
疲勞,但今取始終皆得悟入道,總名易化無
勞疲也。
又言始見我身則見釋迦過去久成
佛之始,則涌出菩薩是也
此舉過去之始,明
迴小入大之人亦入佛慧,辨今世之終,始
終之緣並皆得悟,故眾生易度耳。
爾時諸大
士」下,第三、明隨喜
以能化二權二實既顯所
化直往、迴小二人皆悟,此則稱大士之懷,故
隨而歡喜
於時世尊」下,第四、稱歎
欲顯無嫉
人為佛所歎。
爾時彌勒」下,第二大段疑問
序。
開為兩別:一、彌勒釋迦;二、分身侍者
諸佛。
初又二:一、懷疑;二、發問
懷疑,如文。
「時
彌勒」下,第二發問
長行敘欲問意,偈文正問。
正問為三:初一行,標請;次十三行,正問;後五
行半,結請。
正問中凡有五問,開為二別:前兩
偈有二問
「是從何所來」者,第二、正問。
有二:一、
來處;二、問師資
初有二:前問所從來處,「以
何因緣集」者,第二、問來意
「巨身大神通」者,歎
菩薩德,成上二問也。
「一一諸菩薩」下,有三問
問於師資
就文為二:初九行,序其數多;次二
行,正問師資
前二行,先問,後歎其德積
今三
問,初敘其數多,若德積而數少、若德少而數
多,並不得成佛久,要具二義方得開於
壽量,故彌勒問中具足序也。
「是諸大威德」下,
第二、問師資
一行,問終成就之行。
從「誰初發
心」,第二、問其始行。
稱揚佛法三句,問中間
之行。
三問具問師與資,欲開壽命意在
問師,故一一問初皆標誰,以正顯師壽故問
師也。
如是菩薩」下,第三五行半,結請。
就文
為二:三行半,明彌勒未解故請,言「乃不識
人」者,菩薩涌出開法身之相,法身十地
所了,故言不識一人
次兩偈,騰眾請。
爾時
迦」下,第二、諸佛侍者發問
開為兩別:初問,次
答。
如文。
爾時釋迦牟尼」下,第三段,誡許序。
二別:初、歎問;次、誡許。
言「大事」者,因此問得
顯壽量佛果大事
因此問,時眾得十二種
大益
因此問,廣說壽量,利益未來無邊
生,故名大事
大品云「波若大事故起者,謂
救濟一切眾生也」。
「汝等當共」下,第二、誡許。
長行,次偈。
長行,前誡、次許。
「被精進鎧」者,為說
大法,當精進求取之也。
「發堅固意」者,今聞說
大法,勿退沒也。
如來今欲」下,第二、許說。
文有
四句:一、「宣示諸佛智慧力」者,開身權身實,理
無不鑒謂智慧力也。
下文云「或為此眾故
說佛壽無量,久乃見佛者為說佛難值,我智力如是慧光無量故知佛慧長短」,即是明佛智也。
「諸佛自在神通之力」者,然諸佛法
身非長非短而能長短適化,故名自在神通力
也。
「諸佛師子奮迅之力」者,師子本伏今起名
奮迅
所以奮迅凡有三義:一、欲袪塵;二、欲
申舒;三、顯無畏
說法無生始終,破凡
二乘始終生滅之執,喻同袪塵。
昔以權教
覆實實則不顯,今開身權身實則真應義顯
師子申義也。
昔為緣不堪故不說法
真實,故名有畏
大機已熟堪聞說之,故喜
無畏,如師子不懼也。
「諸佛威猛大勢之力」者,
既顯法身常住雙樹無常莫能摧伏,故名威
大勢力。
又今說法身必能滅惑生解,故稱
大勢力也。
偈文重明誡勸。
「佛智叵思議」者,非
非短能示長短,雖示長短未曾長短,故名
思議,若昔短今長何名不思議也?
「甚深叵
分別」者,此明法身絕四句、超百非,故下文云
非實非虛非如非異」,豈可以常無常等而分
別也。
爾時世尊」下,第二大段,略開身權身實
執生疑。
長行,次偈。
長行又開二別第一
牒問;「我於是」下,第二、前答其師資之問。
所以
前答師資問者,將欲開佛壽量故也。
「此諸菩
薩」下,次答第一所從來處問也。
「阿逸多」下,此
答問,但釋上「在下方住」意耳。
所以下方
中住者,虛空即是實相法身菩薩心常遊實
相而勳習之,故常在下方住也。
不作此釋則
文無可消。
偈文為三:初一行三句,頌答第一
師資問。
兩行三句,頌第二來處問。
志念
堅固」下四偈,重答第一師資問。
又開三別
初一偈,牒所化,明弟子義;次兩偈,正明能化,
辨於師義;後一偈,雙結能化所化師資之義。
問:
前文云「我於伽耶菩提樹下坐爾乃
化之」,後文云「我從久遠來教化是等眾」,初文
明近,後文明遠,二語相違云何會之?
答:
二義解釋一者、有不二二義;二者、有二不
二義
不二二義者,初言伽耶者蓋是昔伽耶
耳。
昔日亦在伽耶成道此等眾,即是
久遠已來,故與後文不相違也。
問:
云何
伽耶
答:
〈壽量品〉云「自從是來常在娑婆
法教化」,故知昔有娑婆伽耶
下文云「常
靈鷲山」,靈鷲即是淨土,遂不毀滅伽耶
同此義。
前文直唱伽耶成道,猶未明其過去
之與現在,後偈云「我從久遠來」則釋上是過
伽耶也。
次云二不二者,即指伽耶之近以
之為遠,亦指過去之遠為伽耶之近,欲顯近
不二令眾懸悟正道也。
問:
何以知然?
答:
前明五十小劫即是半日既是近遠無二,今
類此可知
竺道生云:「言彼長者伽耶是也
伽耶是者即非復伽耶
伽耶既非,彼長者
獨是乎!
然則長短斯忘長短存焉」,蓋是古
之說,勿得疑之。
爾時彌勒」下,第三大段,執動
生申疑致請。
彌勒所以疑者,不知是昔日
伽耶生疑也。
長行,次偈。
長行有二:初疑
問,次請答。
就初又二:前、懷疑;「即白佛言」下,第
二、正問。
又開為三:謂法、譬、合。
法說又二:初、明
成道近,云何於此少時頓能化爾許
「斯等
久遠」,第二、明菩薩修行來久,不應始就佛受
學。
譬如」下,第二譬說
又兩父少譬佛成道近,
子老譬菩薩修行久。
合譬為三:初、明成道近,
合父少譬。
如此大眾」下,合子老譬。
今日世尊
下,合父子老少互相指譬也。
「我等雖復」下,第
二、請答。
又開為二:初、明請意;「唯然」下,正明請
說也。
偈文為二:第一、十一行,頌疑問;次、三行
頌請說。
疑問又三:即頌前法、譬、合。
頌法說
有三:初一行,頌佛成道近;次二行半,頌諸菩
修行久;次一行半,明久近相違請佛為說。
二行,頌譬說,亦三:半行,頌父少喻,上成道
近;一行頌子老譬,上修行久;半行,頌父子
違喻,上第三近相違
合譬中,初半行合父
少,次三行半合子老。
請說三偈中,二行頌請
意,一行頌正請。
*壽量品第十六
四門釋之:一、來意門;二、得失門;三、釋名門;四、
開合
所以有此品來者,明身權身實有四章
今是第四、廣開身權身實斷疑生信也。
然此
大明覺理囊括古今文約義豐深致遠,
雖是一章之經乃通會釋迦始終一化意也。
能解義趣,生無盡之慧、長無邊之福,亦
無量重罪
有數人共乘船遭風,餘伴並
溺死,唯一人憑物濁濟,夜夢云:「汝所以偏得
脫者,昔曾聽法華.壽量品故也。
」又下〈分別
德品〉云「說此壽量品時,十二種利益八種
相」,餘經得道未有如斯之盛,講者宣留意
尋其旨歸也。
問:
何故有功用耶?
答:
三世
正果三世佛依果皆為開壽量而興,如
多寶涌現過去佛為開壽量故興;分身
現在十方佛為開壽量而集;涌出菩薩
皆是一生補處,謂當來佛為開壽量而現。
十方三世佛皆為開壽量,即知壽量事大
有如上功力。
問:
三世佛云何為開壽量?
答:
前品釋之。
過去佛開法無生滅、應身
生滅故現出也。
現在佛為開法不二應身
不一故普集。
當來佛為顯釋迦久證法身
法身無始終、方便始終故現也。
三世佛
三事故集也。
又變淨土為開壽量者,由依果
既其異昔,即知遠壽亦復不同,具如上釋也。
今言開權顯實者,開短為權、顯長為實也。
如來之壽實無長短所以然者,既稱法身
正法為身正法豈是短之與長常、無常
五句可取耶?
但隨所宜故有長短方便
非短說短,今非長說長。
非短說短欲令識短
長短,非長說長欲令悟長是短長,若聞
不識則不成於短,聞長不識短則亦不
成長如此障礙行心,失佛方便意也。
又所
以昔說短今明長者,欲令眾因此長短悟不
長不短正法耳。
以悟不長不短,故有長短
便用。
若言昔短既非、今長亦非,今長既是、昔
短亦是,但非長非短,今因機緣宜歎為長,明
今長為是、昔短則非。
涅槃經云「不可言
是有為、定是無為」。
正見者應說如來
無為
何以故?
能生眾生善根故也。
此品
望〈涌出品〉六雙辨之,一者、上為序說;今是正
說。
二者、上以所化菩薩開能化佛壽;今能化
自開能化也。
三者、上以神通門開能化,如千
世界微塵菩薩地涌出,顯釋迦成佛已久
神通門也;此品對彌勒釋佛壽量,謂說法
輪開壽量也。
此二則是衣裓机案二物出子
也。
四者、上密開成佛久;今顯開於壽量。
以執
近情難傾、遠壽難信,示悟物以漸,故前密後
顯。
五者、上品略說執生疑;今廣說破執除
疑。
六者、上明所化思議;今明能化不思議
故法華論有十種無上
第七、示現教化眾生
無上故地涌出無量菩薩
八者示現成大
菩提無上故有〈壽量品〉,即其證也。
第二得失
門者,釋此經壽量凡有三師:一、用五時教者
云,過去塵沙未來倍上數,猶是無常終歸
盡滅,故前云終歸於空,故如來有限量也。
二、執四時教者云,此經覆相辨常,則覆相明壽
無量也。
第三、半滿義者云,一切大乘經皆明
佛常,謂顯了明佛壽無量也。
今謂初謗經罪
重,為下根人也;次為過小輕,謂中根人也;後
得經之用、未識經體,三種之中謂上根人也。
今明須識經體用方見此品意。
所言體者,法
身超四句、絕百非不可言常與無常等,故非
量與無量,如華嚴經云「法界非有量亦復
無量牟尼超越有量及無量」,法界法身
也。
下文云「非實非虛非如非異」,中論.觀如
來品云「寂滅相中無常無常四句」。
所言用
者,非常非無常,昔為眾生故說為無常,故云
「諸佛弟子尚捨無常身」,明佛壽有量。
今為
凡夫二乘執佛王宮實生、雙林實滅,故非常
非無常歎美為常,顯佛壽無量
若不識斯體
用者,則無十二種悟道人也。
所以然者,但作
無常解便成二見云何悟道也。
第三、釋
名門者,所言如來壽量者,依法華論三種
來:一者化身如來;二、報身如來;三、法身如來
壽量亦有三種化佛壽量有始有終故為
乘人八相成道王宮現生雙林示滅也。
二、報
身佛壽量有始無終,故下文云「我本行菩薩
道所成壽命今猶未盡」,以行因滿初證佛果
是故有始,一證已後湛然不滅故無有盡終。
三、法身佛壽本自在之,不生不滅無始無終
今品具明三種如來三種壽量:明化身壽量
謂開方便門,辨法報二身壽量謂顯真實義,
故云壽量品。
今更四句釋之:一、實而非權,謂
法身壽也。
二、權而非實,謂化身壽也。
三、亦權
亦實,謂報身壽也。
報身即是應身應身有二:
一者內應,謂與法身相應是故經云「諸佛所
所謂法也」,以法常故諸佛亦
二者外應
謂與大機性相應,故為菩薩淨土中成佛。
內應即實非權,外應謂權而非實,故云亦權
亦實。
第四、非權非實,上之三門皆是無名
假名相說,欲令眾因此名相無名相,
故泯上三門歸乎寂滅
第四、開合門者經論
中說佛,開合不定大明四句:一、本迹俱合,
二、本迹俱開,三、開本合迹,四、開迹合本
本迹
俱合或合一佛,謂三寶中一佛寶也。
或開
二身,故云佛真法猶如虛空應物現形
如水中月
既但有一迹一本,亦是本迹俱合。
或開為三而三義不定一者、如七卷光明
辨三佛者,一法二應三化
法身為真,餘二為
應,此則合真為一、開應為二。
二者、法華論列
三佛,謂法、報與化,即是開真合應
開真者,開
法、報為二也。
合應者以應身為一,此意明本
有義為法身,酬因義名報,應物名應也
四佛者,此義亦有二種一者楞伽經明四
佛,一應化佛二功德佛,三智慧佛,四如如
佛。
彼經云「初一為應,後三為真」,此亦合應
真也。
三佛之中功德、智慧為報佛,如如為法
身。
二者、如七卷金光明辨四句:一、化而非
應,謂佛入涅槃已,為物示龍鬼等身,故名之
為化;不示佛身,故名非應
二者、應而非化,經
云「謂為地前身」。
釋者云:地前菩薩所見佛身,
乃從三昧法門中現,名之為應;非六趣攝,所
以非化。
三者、亦應亦化,經云「住有餘涅槃身」,
釋者云:聲聞所見佛身,彼見如來相好形、修
成佛,故名為應;見佛在人中受生同人類,
名為化
四、非應非化謂法身四句中前
三並應、後一為真,亦是開應合真也。
真應俱
開者,真中分二,法之與報。
中分二,應之與
化。
華嚴經明十佛:一、無著佛,安住世間
正覺故。
二、願佛,依願出生故。
三、業報佛,信成
就故,諸行皆成但略說一信也。
四、住持佛,隨
順世不斷絕故。
五、涅槃佛,取滅度故。
六、
法界佛,於一切無不現故。
七、心佛,善安
住故。
八、三昧佛,成就無量功德無所著故。
九、
性佛,善決定故。
十、如意佛,以普覆故也。
三佛
說不說義隨緣所見適時用之,義可知也。
明身權身實有一品半經,開為五門:一、勸信
門;二、正說門;三、得益門;四、稱歎門;五、格量
門。
法難受前須勸信,勸信既竟次為廣說
法,說法應機時眾得道,疑除領解是故稱歎
信解福德智慧無邊所以格量
初門又三:
一、正勸信;二、大眾受旨;三者、誡聽。
信解者,
勸始行者令信,深悟者令解。
又令始信而終
解。
又今說法身唯佛證解,除佛已還皆是信
解也。
如來誠諦之語」者,出所信解也。
佛心
為誠,所明壽量事實為諦。
自有心實而事不
四句,今是第三句二俱實也。
所以三勸
信者,智度論第百卷云「為尊重法故慇懃至
三」。
受法者有三根是故三說
又諸佛常法
不過三,若過三不受是罪逆人,金剛神以杵
擬之。
次受旨、誡聽,如文也。
如來祕密神通
力」者,第二正說文。
長行,次偈。
長行為二:一、
過去無始;二、辨未來無終
但明此二者,為
二乘人謂始自王宮終於雙樹,故明王宮生
非始、雙樹滅非終也。
明本無始終,即辨
應身始終
本身無始終,即顯真實義;應身
始終,謂開方便門
故但明斯二也。
所以
無始、後辨無終者,為破凡夫二乘前明
始、後辨有終故也。
又釋彌勒少子老之疑,
前明過去久已成佛,方化得爾許多人,則
是父老子少之義,令大眾疑斷也。
又明過去
久已成佛,化得千世界塵數菩薩未來無終
方度法界一切眾生,令受化之徒心生歡喜
二門各有三章
初門三者:第一、明過去
成,顯真實義;第二釋疑,開方便門義;第三、總
結,正答其問。
前明過去久成時眾以昔近
疑今遠,故須解釋解釋既竟方結久成
又初
久成真實義,次釋疑謂開方便門,此二
既彰,故須重結
初門又二:第一、明證法身久;
二、明垂應亦久。
法身久明自德滿,垂應久
明化他德圓。
又證法身久破近執,垂應久釋
眾疑
初證法身久為三:初、總標如來祕密
通之力;二、牒執情;三、破近顯遠。
今明佛壽,故
如來也。
未曾說稱之為祕,所祕之法甚
深故名為密,實長示短因為神通,令物反本
還源稱之為力
一切世間」下,第二、出執情。
「皆
謂」之言正是執情。
釋迦以下,出所執也。
「然善
男子」下,第三破執顯遠。
又開四別:一、法說;二、
舉譬問彌勒;三、彌勒奉答;四、佛合譬正明壽
遠。
初法說中成佛久者,
問:
為破近顯遠?
開近明遠
答:
凡有五義:一、開近顯遠。
不明
近是方便方便門閉,今明近是方便則方
便門開,既明近是方便則顯遠是真實
二、廢
近立遠。
昔立近廢遠,今對昔故立遠廢近。
三、
覆近開遠
如來近遠二種教門猶如二鳥
捨離,但為緣故今昔四句開覆:一者今昔
俱覆,昔覆遠、今則覆近。
二、今昔俱開,昔開近、
開遠
三、昔覆今開,昔覆遠、今開遠
四、今覆
昔開,今覆近、昔開近也。
四者、指近為遠,此明
近遠無二
如經云「吾今此身即是法身」。
肇師
云:「近捨丈六遠求法身乎」。
五者、破近明遠
前之四種則是約教,後之一門就彼迷情
迷情即是破近顯遠,若望佛教即是顯遠
開近。
故法華論云「出釋氏宮、伽耶成道,此明
化佛從此文去次明報佛」也。
譬如」下,第二、明
譬說
所以借譬者,佛常理甚深非譬不顯,故
假喻曉之。
彌勒菩薩等俱白佛」下,第三彌勒
奉酬
文有三別:謂標、釋、結。
初標無量
三句
無量:初、明凡夫不知;「一切聲聞」下,明二乘
不知;「我等」下,明菩薩不知。
世尊」下,第三、結。
無邊,明唯佛能知也。
爾時佛告」下,第四、合
譬,正顯成佛已久。
長安舊羅什經本無「一塵
一劫」,梁世有僧造法華經,感於神夢令安此
說。
夫論劫者所謂時也。
過去時長,故將
數劫
阿僧祇劫者,顯不可數義也。
成佛
始尚不可知一證湛然,寧有終滅?
將欲明過
去顯當,故明過去不可數。
問:
後文云「過去
菩薩道時所成壽命」,此則有始,何故言不
可數耶?
答:
二義一者、明無始始義,但始義
長遠不可數;二者、欲顯法身無始終義,故
不可數也。
然始無始不二二義、二不二義
不二二義者,初證法身是故有始,於三身
應身亦名報身是故有始。
而所證法身
無始故是不二二義。
不二義者,所證法
身既無始終,言窮慮息,能證亦無始終,以能
證證於所證,所證既無始終,能證亦無始終
也。
自從是來」下,上辨證法身已久,今明垂應
久義,以證法身久謂自德滿,垂應久謂化他
德圓也。
常在娑婆世界說法教化」者,常在
娑婆應化兩身也,說法教化二身所說
教也。
釋迦久證法身,從證法身已來宜以
應身得悟則示之以應身,宜以化身得悟則
示之以化身,雖示二身實無所應,雖說一切
實無所說,正釋彌勒疑也。
以垂應既久常
娑婆說法教化故有千世界塵數菩薩,即
是父老子少,非父少子老義也。
即是釋上〈涌
出品〉云「我於娑婆世界初成正覺方教化之」,
彌勒佛上說,謂是今娑婆是故生疑;今答
之,乃明過去娑婆,故釋疑也。
「亦於無量百千
萬億導利眾生」者,又上釋其時長,今明其化
廣也。
「諸善男子」下,第二、開方便門,上顯二種
真實:一、明證法身久,辨法身真實;二、明垂應
久,明應真實
今亦開二種方便:一、開因方
便;二、開果方便
因方便者,過去值燃燈授記
此是因方便也;果方便者,示現出家始得成
佛也。
二實、開兩權,一切權實義盡也。
前顯
二實:一、破執,二、釋疑
顯證法身久,破其近執
也。
顯垂應久,釋彌勒涌出品〉疑也。
今開方便
又釋二疑,就一一門各開二別
初門二者:一、
開方便略釋疑;二、廣開方便釋疑
上明
法身久、垂應久,彌勒舊疑已斷,今時眾更
起新疑,疑云:若證法身久垂應復久者,何故
昔說燃燈佛授記賢劫成道
是故釋云:於是
中間我說燃燈佛蓋是方便之言,過去久成
為實說。
上來即是真實義,今釋眾疑謂開
方便門
而稱中間者,過去得佛為初,今靈山
之會為後中間說於燃燈也。
燃燈者,智度
云「太子初生身光四邊似燈,故名燃燈太子
後成時名燃燈佛」。
餘經云「錠光佛者猶是
燃燈耳,有足者稱燈,無足者稱錠也」。
又復言:
其入涅槃者,瑞應經云「菩薩承事錠光至千
泥洹」,即是言其入涅槃也。
燃燈舉其初、涅槃
其後略說始終二事也。
「諸善男子」下,第二
廣開方便釋疑
非但示燃燈一迹於過
去世有無方便故是釋疑也。
上略釋疑
略開方便門,今廣釋疑廣開方便門
上直
教化之言、未出化儀則,故今辨之。
又開
三別:一、感;二、應;三、得益
「若有眾生來至我所
者,機發扣佛故名為至即是感也
「我以佛眼
下,第二明應
應中明三輪益物:「我以佛眼
其信等諸根」謂他心輪也。
「隨所應度」明神通
輪也。
「自說名字不同」者,如華嚴經.名號品說,
或名舍那或名釋迦」等也。
年紀大小」者,住世
短長不同也。
亦復現言當入涅槃」者,上明神
通之始,今舉其終。
涅槃經云「我於閻浮提
數數示現入於涅槃」也。
「又以種種方便」,第三
明說法輪
又上是身業益物,今口業益物。
三句即是次第名字不同年紀大小謂初
方便,現入涅槃後方便,今明說法中間方
便,化宜雖多此三總攝也。
「能令眾生歡喜
心」,第三、明得益
三輪緣故受者得益,故
歡喜也。
「諸善男子」下,第二、舉現在釋疑
亦開為二別:初略,後廣。
疑者云:若久成佛,何
故昔說十九出家、三十成道
上既聞證法身
及垂應久,時眾具舉近因近果二事生疑
過去燃燈即近因生疑,今舉現在成道
近果生疑
又開四別:一、見機;二、說教;三、顯
實;四、開權。
見機中云德薄垢重者,不種大乘
無所善根稱為德薄具足煩惱名垢重。
「為
是人說」下,第二明說教。
為樂小人不堪聞說
久證法身方便示現,故明佛實是凡夫從凡
成佛也。
「然我實成已來」下,第三明顯實。
「但
方便」下,第四、辨開權。
「諸善男子」下,第二、廣
開方便廣釋疑
問:
上已二世疑竟,今復何
所釋耶?
答:
上釋久近之疑,今釋虛實之疑。
眾疑云:昔說近成、今說遠成,俱是佛說,即俱
應是實;昔近既權、今遠亦權,若昔近為權、今
為實者,安焉知昔近非實、今遠非權。
通疑
今昔二說,言既相違並應虛妄
為釋此疑故
今文來也。
又有此文來者釋迦現在益物
凡有三時:一、初成道;二、中間說法;三、終滅度
上明初成道方便竟。
明中間益物。
於文為
二:初、明一切方便;二、辨皆實不虛。
如來所演
經典皆為度脫眾生」者,明佛說大意也。
佛說教有二種意:一謂未度苦海眾生令度
二謂未脫集諦眾生令脫也。
「或說己身或說
他身」者,前句明說法益物,今別開二種
便,即是二輪
自說釋迦身名己身,說阿
彌陀身名說他身。
「或示己身或示他身」者,
上是說法輪,今是神通輪,如現分身佛等名
己身,示阿閦佛等名示他身。
「或示己事或
示他事」者,三反淨土名示己事,示香積土名
示他事。
身既有自他,說土亦應然,但例上可
知。
「諸所言說皆實不虛」,第二句,正明不虛。
二別:初、標不虛;「所以者何」下,第二、釋不虛。
凡有二意:一、明證理實故所說不虛,二、明深
見機所說不虛。
證理實謂得法身,見機
謂起應化身,是故現通、說法皆是實也。
如來
如實知見三界之相」者,總標知見相也。
法華
論云「三界相者眾生界即涅槃界,不離眾
生界有如來藏故也」。
無有生死若退若出」者,
釋上如實知見三界也。
三界本是生死
域故上明三界今次辨無有生死若退若出
者,此死生彼謂生死也。
此句正序具縛凡夫
之人也。
大乘退入三界為退,〈譬喻品〉云「汝
諸子等先因遊戲來入此宅」也。
三乘諸子
馳走爭出火宅為出也。
此句序三乘眾生
三界中出入,故云退出也。
實相法身
無如此事也,故無有從上墮下為退,無有
自下昇上為出。
故法華論云「無有生死若退
若出者,謂常恒清涼不反義也」。
「亦無在世
滅度者」,上三句明不見眾生生死,此二句
不見諸佛起滅
不見王宮初生乃至八十年
住故云無在世者,亦不見雙林滅盡故云無
滅度者。
華嚴經云「欲令眾生生歡喜善故
王宮生,欲令眾生生戀慕善故示雙林滅,
如來實不出世亦不般涅槃
何以故?
法身
住同法界故」。
法華論云「亦無在世滅度者,
謂如藏真如之體,不即眾生界、不離眾生
故」。
非實非虛非如非異」者,惑者聞上六事
無,便謂法身是實作決定實解,是故今明非
實也。
既聞非實便謂同幻夢之虛,故次辨非
虛。
既聞非實非虛便謂冥真如等法性,故說
非如。
既聞非如便謂與如異體,故說非異。
華論云「非實非虛非如非異者,離四種相。
四種相者無常法故」,此意釋成法身常義
也。
不如三界見於三界」者,凡夫三界故不
見三不三,如來三界又能見三不三,故法
華論云「不如三界見於三界者,如來能見能
真如法身凡夫不能見故。
是故經云『如來
明見錯謬故』」。
凡夫非但不見三不三,亦
不見不三三,雖非三界而於眾生宛然三界
大品云「諸法無所有,如是有、如是無,是事
不知,名為無明」,如來既知三不三故三界
法身,亦知不三三法身眾生即成三界也。
佛知三不三故名漚和波若,即知不三三故
波若漚和,是以如來具足二慧。
凡夫不知
三不三故無波若,不知不三三則無方便慧,
凡夫無有二慧但有斷常
「以諸眾有種
種性」下,第二、上明見法身理實故所言不虛,
明見眾生機實故所言不虛。
又上見三不
三義三界法身,今見不三三義法身於
眾生三界是故眾生有種種欲。
涅槃
「是一味藥隨其流處有種種味」,即其證也。
因難改名種種性,所樂不同種種欲,過去
業行異名種種行,追知往不同種種
憶想,此從重至輕而說之。
若從輕至重者,眾
憶想過去習行不同習行不同由欲樂
各異,實以久習欲成性故也。
「欲令眾生種善
根」者,上明知機,今辨應機授藥。
廣而言之,應
八萬四千病、授八萬四千藥;略授四悉檀,應
世界得道為說世界乃至應以第一義
得道而說第一義悉檀
然一一悉檀中有
無量門,如世界悉檀有無世界,如華嚴
「十佛國乃至無量淨穢不同」。
各各為人
檀亦有無量,如涅槃經三十餘諍論也。
對治
中亦有無量對治,謂有對治門,增治門,轉治
門,總治門。
第一義悉檀亦有無量,如淨名
三十餘菩薩說入不二法門也。
「所作佛事
曾暫廢」者,根性萬差教門無數,總而論之為
悟入佛道,故云所佛事
從初得佛之始
至今靈山之終及未來際常化物不斷,故云
未曾暫廢。
此文亦得明三佛俱是常義,初明
一證報身湛然無滅謂報身常,上辨無有生
乃至非實非虛,十種不義法身常;今明
眾生不盡化益無廢謂化身常。
如是成佛
以來常住不滅」者,上辨過去無前中開為三
別:一者、標證佛已久,二者、釋疑成證佛已
久,此二門竟。
今是第三結成佛久義。
既稱常
住不滅,即是顯了明常,不得復言相及
無常釋此經也。
「諸善男子本行菩薩道」下,
第二、明未來無後
一證法身湛然無滅,故知
雙林非是其終。
就文亦三,一、明未來無終,二、
釋疑,三、辨不虛,初中舉行薩道者既明佛
果壽量遠,必須辨因長,故前顯於長果;今開
於長因,明長果長因謂顯真實義,辨短因短
果即開方便門,如乘權乘實中亦明斯二,辨
三因三果此是方便一因一果名為真實也。
「行菩薩道」者,即長因也。
「所成壽命」者,成謂成
就即長壽成就也。
故下偈云「壽命無量劫
修業所得」也。
「今猶未盡」者,法華稱為「未滿」,
眾生界未盡故佛本願未滿,非謂菩提
滿足也。
經文稱未盡者,依論釋此文者,蓋
是明所度眾生未盡,不論佛壽未盡,故與法
論經相成也。
「復倍上數」者,依法華論云
「所成壽命倍上數」,上明本願未滿,故佛不
得入無餘永滅涅槃故將本願未滿以釋常
義,斥小乘人謂佛無常永入無餘,則是違於
本願
今明復倍上數,舉壽命不可數以釋成
常義,蓋是具舉因果兩義以釋於常,但經文
語迮,又講者不詳論意,故合釋之耳。
所言「復
倍上數」者,上明過去無前有三不可數:一、世
不可數;二、抹世界為塵不可數;三、成佛
過此數故不可數。
凡夫二乘菩薩尚不知初
一數,況能知餘二耶?
今言「復倍」者,則是不可
不可數也。
欲顯如來壽出數量表,是故
常。
淨名經云「佛身無為不墮諸數」。
如叡公
傳羅什法師解云:「壽量定其非數」。
普賢
云「信一實道知佛不滅,是名懺悔五逆十惡」。
如法華論云「復倍上數者,示現如來常命,
方便多數,過上數量不可數知,故以眾事
推之則知,顯了明佛常矣」。
問:
未來無後何故
稱為倍耶?
答:
過去二種一者無始,二者有
始。
凡夫二乘菩薩不見其初故言無始
而非無初證法身是故有始。
今言無後者,非
但凡二乘菩薩不知其後,又一證法身
畢竟無滅,具此二義故稱倍也
「然今非實
滅度」下,第二釋疑
上既舉本願未滿及復倍
上數明未來無滅,時眾疑云若爾,〈見塔品〉中
何故唱云如來不久當入涅槃」,及答魔王
三月當取涅槃
為釋此疑,故有今文來也。
二者、上明現世三時益物,今即第三時也。
又分三別:初、開不滅示滅章門;次、釋;三、結。
二門者,「然今非實滅度」,標實不滅也。
「而便
唱言」下,標方便示滅也。
所以者何」下,第二,釋
章門
釋中,前明示滅有損無益,次明示
滅則無損有益
薄德之人不種善根」者,過去
不久種見佛因也。
貧窮下賤」者,以不善根
貧窮下賤也。
「貪著五欲」者,前明無善,此明
有惡。
惡義雖多不出愛見,貪惜五欲謂起愛
也。
「入於憶想妄見網中」,明起見也。
「若見如來
常在不滅」者,上敘眾生心行,今明佛不得不
滅。
「便起憍恣而懷厭怠」者,若不唱滅便有損
也。
聞佛常存心不尊重為憍,恣情五欲為恣,
復有眾生常見佛故厭患於佛故稱厭也,不
懃修道稱為怠也。
不能生於難遭之想恭敬
之心」者,前辨有損,今明無益也。
是故如來」下,
第二、明唱滅無損有益
就文為二:初明唱滅,
次辨眾生得益
前有三句,初、標難值章門
「所
以者何」下,釋章門
非佛不常現,但眾生障重
不見耳,故佛於眾生為難值也。
以此事故
下,第三、結難值章門也。
「斯眾生等」下,第二、聞
唱滅得益也。
是故如來」下,第三、結不滅現滅
章門
「又善男子」下,第三、明不虛。
又開三別:謂
法、譬、合。
所以明不虛者,不滅唱滅似如虛妄
故須明不虛。
「法皆如是」者,有二種義:一者、如
涅槃答純陀云「有為法爾,諸佛法亦然」,有為
之法有生必滅,諸佛由物感故生,感盡即應
滅,蓋是理數常然,故云法爾。
二者、佛自釋
之,雖實不滅為度眾生方便示滅,於物實益
故稱不虛也
譬如良醫」下,第二譬說
譬大
意直明父實不死為治狂子方便言死而無虛
妄,佛亦如是其實不滅為度罪重眾生方便
唱滅而無虛妄不煩三世益物譬也。
此譬
始終有十三句:第一、佛如良醫譬;第二眾生
如子譬;第三前佛去世譬;第四、眾生起惑譬;
第五後佛出興譬;第六眾生感見譬;第七、應
說教譬;第八利根前悟譬;第九、鈍根未了
譬;第十、如來示滅譬;第十一、鈍根得解譬;第
十二、如來還歸譬;第十三、佛無虛妄譬。
此十
三句即是生起次第,合有十三句,開為三章
初七句,明利眾生過去同種善根乃至
在同稟佛教
一句明利眾生始從華嚴
初集乃至靈山法華之會,聞佛說即便領悟
不須唱滅。
三者後五句,鈍根眾生曆聞諸教
猶未悟解要須唱滅方乃得悟。
所以但開
二種眾生者,良醫二種子:一、不失心子
二、失心子。
不失心子與藥則服,不須示滅
失心之子與其藥而不肯服,是故示滅
前章總明二子源由,後別明稟教難易
良醫
者略明三種:一、外道五通;二、聲聞緣覺;三者、
諸佛菩薩
外道但能除眾生三空已還煩惱
病名為下醫;二乘治三界之病稱為中醫
諸佛菩薩能遍治三內外病名上醫
故云良醫也。
外道除病必當還發,故稱為
下;二乘治病或發不發故稱為中;諸佛治病
畢竟不發故名為上
凡夫二乘治眾生病
凡有四句:一、損不增,二、增不損,三、亦增亦
損,四、不增不損,故不名良醫
諸佛治病唯有
一句,但損不增,故名良醫也。
含經云「良醫
有四德:一、善知病,謂冷熱等;二、知病所起;三、
病生已善知治方;四、已差之病令更不生」。
亦具此四種之德,如良醫也。
法華論云「為不
功德人說良醫譬喻,此人不曾第一
善根聞說第一乘,心中不願以為第一,為對
治此故說良醫譬」。
論又云「此人根未熟,為令
熟故示涅槃是故如來說此譬喻」。
論又云「欲
涅槃無上故說醫師譬喻」。
智慧聰達」,此歎
德釋良醫義。
在心智慧在耳為聰,在目
明;智慧一切種智,聰譬六通,達譬五眼
「明
方藥善治眾病」者,方謂教,藥譬於理,識教
理稱明練善治眾病謂知病源應病
藥也。
「其人多諸子息」,第二眾生如子譬。
昔曾
受化故名為子,受化之流復轉化,受彼傳
化故稱為息。
六道眾生皆有佛性應是
子,但佛性有二:一者正因,二者了因,具有緣
稱為近子,餘未稟化未有了因名為遠子。
「或十二十乃至百數」者,上根難得為十,中根
稍易得稱為二十,下根多故稱為百。
此不
三乘三根,通就稟教始終有悟不悟,正
菩薩悟入佛慧以分三根也。
就此品始
意者千世界塵數菩薩過去悟道名為上
根,於現在世始從華嚴終竟法華得悟道者
名為中根,若因唱滅為說涅槃而得悟者名
為下根。
若就現在辨於三根者,法華之前
菩薩已得悟者名為上根至於法華迴小
大名中根
故〈涌出品〉云「初見我身聞我
所說即便信受入於佛慧」,謂上根也。
「除前
習學小乘者」,今聞此經亦入佛慧,謂中根
也。
自此已外猶未得道,聞於唱滅為說涅槃
方得悟者,謂下根也。
三根多門,今略示其三
也。
「以有事遠至餘國」下,第三前佛去世譬。
但受微化不得久住故往他方,如涅槃云「所
應度者皆已度竟,餘未度者為作得度因緣
也。
有事緣者此土感盡餘土緣興佛化餘緣
於彼緣為近,此土感息故稱為遠。
又息此應
故稱遠也
諸子於後」下,第四、眾生起惑譬。
「於後」者,佛去世後也。
「飲他毒藥」者,昔習觀既
弱還起顛倒,以正觀為自、顛倒為他,故涅槃
云「自境界者四念處也,他境界者謂五欲也」。
心起顛倒目之為飲,能害慧命稱為毒藥
「藥
發悶宛轉于地」者,起惑因熟名為藥發。
二力:一、迷境障智,故言心悶亂;又將死為
悶亂
二、感生流浪六道,如宛轉于地。
順教
涅槃登高山,背化受生死苦故名為地
又受心苦為悶亂受身苦為宛轉于地也。
「是
時其父還來歸家」下,第五明後佛出興譬。
明利眾生背化起惑總明感義,今明後
出興總明應義。
問:
眾生起惑流浪五趣如宛
轉于地,何因感佛?
答:
極則反。
如勝鬘經云
「法種眾苦樂求涅槃」。
又此中宜用三化過去
物名一往化,宛轉于地此中有隨逐化,今
還來歸家即畢竟化。
緣盡故去,今感熟稱
來,應入生死化物生死為家,如上云「譬如
長者有一大宅」。
諸子飲毒或失本心或不失
者」,第六眾生感見譬。
過去習觀若久,雖起顛
不失本解,名不失心;習觀未久,顛倒強盛
失於本解,名為失心
又從華嚴至法聞教
得悟者名不失心聞教不悟待唱滅方解謂
失心也。
猶是起惑重輕、善有強弱分為
二也。
遙見其父」者,正感釋迦出世,但見丈六
成道、未見法身,去理尚遠故稱為遙。
「皆大
歡喜拜跪問訊安穩歸」者,利鈍雖異,見佛
出世同歡喜,謂意業也。
恭敬拜跪,即身業
也。
口業稱歎,謂問訊也。
歎佛謂如來者智度
論云「佛從安穩道來,故名如來」,今稱安穩歸,
歸即來也。
「我等愚癡服毒藥」者,上明利鈍
眾生有感見佛形機,今明利眾生同有
感教機,解機將發同述昔過,故云愚癡
顛倒煩惱非其本意名為誤服。
「願見救療
賜壽命」者,請佛說教滅惑名見救療
教能生
解目之壽命,昔曾稟教已得生解,但中途
化起惑失於本解,今重請說教令得本解,故
稱更賜也。
問:
從「遙見其父」至「更賜壽命」,為是
機緣中語
為據事耶?
答:
具有二義機中為論,
此事易明。
言據事者,佛初出世,人天之流
大歡喜,乃至釋梵請轉法輪,如言願救療
賜壽命也。
「父見子苦惱如是」,第七、應緣
說教譬。
前譬為緣成道,此譬成已後轉法
輪也。
文有二句:「父見子等」,譬佛見機也。
「依諸
經方」,第二明說教也。
過去佛教,謂依諸經
方。
「求好藥草」者,教所表理。
理能愈病,譬同藥
草也。
「色香美味」者,戒譬於色,定喻於香,慧譬
美味三行圓備故稱具足
「檮蓰和合」者,初
小乘為檮,說中乘為蓰,說大乘為合。
又法
說為檮,譬說為蓰,合譬為合,如來說法不出
此三。
又總標為檮,別釋為蓰,總結為合,說法
之儀不出標、釋、結也。
又亦譬三轉法輪為檮、
蓰、合。
「而作是言」下,歎教也。
「汝等可服」者,勸如
說行也。
其諸子中不失心」者,第八利根前悟
譬。
華嚴至法華稟教得悟者,即其人也。
「餘
失心者」,第九、鈍根未了譬。
第三大段為鈍
根人不滅唱滅無有虛妄譬,亦即是在三
時中最後益物譬。
「見其父來雖亦歡喜問訊
者,明此下根眾生佛出世亦起欣敬之心
也。
求索治病」者,亦有感教之機聞說妙法也。
「與藥不肯服」者,鈍根雖復尋教,不能悟理,如
失心不肯服藥也。
毒氣深入失本心」者,釋不
服藥邪行深入失本正解也。
於此好藥而謂
不美」者,於佛正教不得其理味也。
「父作是念」
下,第十、如來示滅譬。
就文為三:一、念欲唱滅;
二、正唱滅;三、明正滅。
初欲唱滅者,眾生著常
不肯修道,念欲去世、欲示無常,使其改悟也。
「即作是言」下,第二、正唱滅也。
釋迦自期
月,又如涅槃晨朝唱滅。
又如經云「吾年已八
十,形如故車朽,當般涅槃也」。
「是好良藥今留
在此」者,佛雖去世留法不滅,故十二部經
阿難迦葉也。
「作是教已」,第三、正滅。
遣使還告
者」,正入涅槃遺形舍利起塔等事即是使也。
「是時諸子」下,第十一、鈍根得解譬。
佛泥洹,
心悟無常遂便得道,如服藥病愈也。
「其父聞
子」下,第十二、如來還歸譬。
眾生佛泥洹,既
悟解見法身,知佛不滅還於本化,故稱
歸也。
「諸善男子」,第十三、佛無虛妄譬。
「佛言我
如是」下,第三合譬
但有三意:初、明不滅;「為
眾生」下,明方便示滅;「亦無有能」,此辨不虛也。
第二偈頌
二十五行半,頌長行二章:初有二
偈,頌過去無始;次有二十三行半,頌未來
終。
所以頌此二者,顯如來壽量無始無終,斥
二乘凡夫謂有始終之義。
長行二門各開三。
初門三者:一、明過去無始;二、釋疑;三、總結
上文已廣,今轉勢說法略為二意頌之。
初偈
頌證法身久,次偈頌垂應說法久,則總攝
行一切義盡也。
「為度眾生故」下,頌第二未來
無終
長行亦三:初、正明未來無終;次、明不
示滅釋疑;三、明不虛。
今偈亦但開二:初、
上第二不滅示滅釋疑;次、頌不虛。
所以
頌此二者,執教之流正謂佛無常雙林滅盡,
今欲顯佛常住,故須明不滅方便示滅;但不
示滅似同虛妄,故次頌不虛。
二明未來
無終義顯,故偈但頌此兩也。
長行不滅示滅
既略,今轉勢則廣頌之,開為三別第一、九偈,
就佛本迹二身明滅不滅義;第二四行半、就
淨穢二土明滅不滅義;第三、四偈,總結身土,
明感見不同
此三總攝一切諸義盡,長行
盡,偈廣序之。
初文又三:第一、兩偈,標滅不滅;
第二六行半,釋滅不滅意第三半偈,結滅不
滅。
初兩偈又二:第一偈就說法明滅不滅,
第二偈就神通明滅不滅。
說法通攝
既周,故但明此二也。
「眾見我滅度」下,第二、六
行半,舉得益釋滅不滅意
就文為二:第一偈,
明見滅度生福得益第二五行半,見佛滅
度生智慧益。
能化之中唯有說法神通所化
得益不出功德智慧,故但明此二義也。
因上
神通門生功德益,因上說法門智慧益。
前明說法,後辨神通
今應先明智慧、後辨功
德,但逐近勢故前明功德、後辨智慧也。
就後
智慧中有二:初偈明眾生感,後四半辨
佛應。
就應中即有三寶顯不滅義:初半偈
佛僧二寶俱出,故二寶不滅也。
「我時語眾生
下,第三辨說法,即是法寶明滅不滅。
說法
中,初、一偈,偏就此土論滅不滅;次、一行半,合
彼此論滅不滅;第三一偈半,偏就他方
滅不滅。
明滅不滅雖復無窮,此三攝盡。
神通
如是」,半行第三總結
明此滅不滅皆是神
示現,而如來法身非滅非不滅。
常在靈鷲
山」下,第二四行半,就淨穢二土論滅不滅。
以有此章來者凡有二義一者釋疑故來。
眾疑云:現見火劫起時乾坤涸盡,如來之身
得常存?
是故今明土有淨穢穢土被燒、淨
土不滅,迹身現滅法身常存
二者、上論
來真應兩身辨正果已竟,今次淨穢兩土
辨佛依果。
正果之義,應身示滅法身不滅;依
果之義,穢土自毀淨土不燒。
故身但本迹、土
淨穢,欲辨斯義故有此文來也。
此品既有
淨土,今略論之。
法華論釋此品明有三身,今
三身亦有三土一者法身實相之土。
賢觀云「釋迦牟尼毘盧遮那遍一切處,其
住處常寂光」,即法身土。
故仁王經云「三
十聖果報,唯佛一人淨土」。
瓔珞
云「亦以中道第一義名法身土」。
然諸法寂滅
不可言宣孰論身與不身,亦何土與非
土,但無名相中眾生假名相說,故明身
與土。
開身土,二實未曾二,但約義不同
分為兩,能栖之義說為身,所栖之義目之
為土也。
七卷金光明.三身具有如如
如如境,就義而望境即土也。
二者、報身
土。
報身即是應身應身二種一內、二外,
內與法身相應名曰應身,此猶屬法身與法
身同土。
法華論云「我淨土不毀而眾見燒盡
者,報佛如來真實淨土第一義攝,故此即是
報身土也。
外應之義名為報身,化大菩薩
淨土成佛此以寶玉淨土,此土乃不為
劫火所燒而終有盡滅。
所以然者,今開身
無常三句一者法身但常非無常,二、化身
無常非常,三者、應身亦常亦無常。
應身
義名之為常,外應之義名為無常
身既三種
土亦例然。
法身之土但常非無常,化身之土
無常非常應身之土亦常亦無常。
應身
土此即是常,外應身土此即無常也。
若分淨
二土者,法報二土此是淨土,然化身之土
此即不定,或淨或穢。
問:
菩薩亦有三身三土
不?
答:
隨分有之。
華嚴云「普賢身相猶如虛空
依於如如不依佛國」,如如法身土,餘二可
知。
問:
餘眾見燒盡淨土不毀,此為是一質
異見
異質同處耶?
答:
依什師意及法華
異質同處
所言異質者,土淨穢兩質也。
處者,淨質在穢處、穢質在淨處,麁妙既殊不
障礙,故今文云「常在靈鷲山」,即知淨土
穢處也。
次明一質異見者,所言一質者,此有
多門,若望正道為論未曾淨穢,隨淨穢二緣
淨穢二土,以對淨穢二見故言非淨非穢,
名為一質,故言一質二見
若就二緣自論一
異見者,自有是一淨質薄福之人自見
穢,自有是一穢質福德之人自見其淨。
論質、見各有四句
四句者,自有一質異處
異質一處,一質一處異質異處
一質異處者,
一非淨穢質在淨穢異處也。
異質一處者,淨
異質在非淨穢一處也。
所以有此二句者,
法本寂滅名一質,此本性寂滅不離
淨穢故在淨穢二處,雖有淨穢二質常本性
寂滅故是二質一處
一質二處者,即是不動
真際建立諸法,二質一處謂不壞假名而說
實相
一質一處者,直就實相而論實相
異質
異處者,土有淨穢彼此不同也。
四句者,
一質一見一中道質菩薩之人因中道得正
故見中道土。
異質異見者,淨穢異質淨穢
二緣見。
一質異見者,一非淨穢質於淨穢
見有淨穢
異質一見者,淨穢二質,智者了達
知其無二
次約用論四句:一質異處如一
質通在淨穢二處
如釋論云「曇無竭香城
之質即在香城處,而香城閻浮提穢中」也。
二者、淨穢二質同在一處,以麁妙不相礙故。
三者、二質二處淨穢二質在彼此二處
四者、
一質一處,如淨質自在淨處,穢質亦然
約見
四句者,自有一質一見,於一淨質還起淨
見,穢土亦爾。
二者、二質二見,於淨穢二質各
淨穢二見
三者、一質二見但是淨質於二
所見不同
四者、二質一見,雖有淨穢二質,
福德人但見其淨,無福者但覩其穢也。
「常
靈鷲山」下四偈半,文開四句:初半偈,標
常在靈鷲山,明佛之與土二俱不滅。
第二、半
偈,騰眾伏疑。
疑云:現見劫火所燒人土俱無
何得常在
第三、兩偈半,正明淨土不毀。
第四、
一行,結淨土不毀、眾生見燒也。
「是諸罪眾生
下,第三、四偈,明感見不同雙結人土。
初、二偈、
明於罪福二人感見淨穢不同結成土義;第
二、兩偈,明為二緣說佛壽長短,成上佛滅不滅
義也。
此二偈有三意:初偈正明隨緣短長
半偈嘆佛智,後半行偈舉遠因以釋長果。
「汝等有智者」下,第三、次頌長行不虛。
長行
三:法、譬、合,今具頌之。
偈頌法說,次偈頌
說,四偈頌合譬
四偈為四:初偈正合譬,明不
示滅第二偈,釋不滅示滅意;第三偈,通敘
隨緣一切教;第四偈,明教所表理宗歸
作佛。
*分別功德品第十七
此品是廣開身權身實中第三、明稟教得益
言分功德者,有二種義:一、聞說壽量得益
佛對彌勒分別得悟之人功淺深有十二
位,從品立名
二者、此品末有大段流通,廣
分別持經人所得功德,從後段受稱。
合而言
之俱從二處立名故以目品。
功德之名有
通有別,所言別者對智慧以辨功德,如五度
有行功德波若照空為智慧,自有深悟為
智慧,淺達為功德
涅槃師子吼品說地前
功德登地智慧
所言通者,修功所得
名為功德
若爾功德智慧並是修功所得,悉
名功德
今此品稱功德者,即是通名功德也。
就文為二:初、明得益;次、辨感瑞。
得益為二:第
一、經家總敘得益;「於時世尊」下,別敘得益
以別明得益者,此諸功德非佛無分別,即大
眾不知,故須分別
就文為二:第一、明登地
上大乘聖得益第二、明地前菩提心益。
華論云「發菩提心益是十信位,得益雖多斯
二攝盡,就聖得益中有十一位」。
有人言:初、六
位,即是斷界內分生死六地菩薩
第二、五
位,七地以上同斷界外反生死,界內去佛
遠未論生數,界外去佛近故生數
今明此
事難知,但依文為二:初六位明增道益,次五
位辨損生益。
雖有增道、損生不同,並是從劣
至勝以為次第也。
第一、得無生法忍益。
以聞
佛壽量初證無生無生是聖位根本,故前明
之。
依法華論以初地無生法忍也。
第二
得聞持益。
是得無生法忍,更聞勝法持而
不失無生即是方便實慧、聞持謂實方便慧,
方便既是巧用即勝於無生,故在第二
第三、得樂說無礙辨才
聞持是自解樂說
化他,其義轉勝,故在第三
第四、得無量旋陀
羅尼,於法門圓滿具足出沒無礙,勝前樂
說,故在第四。
第五、轉不退法輪
前雖得旋持
未得不退,今登不退故勝前。
第六、能轉清淨
法輪
前雖不退猶未清淨,今證清淨故勝前
也。
問:
前一世界後言三千大千世界,此有
何異
答:
大智度論云「十方各如恒沙三千大
千世界名一佛世界」,是故三千與一佛世界
異也。
次明八生當得菩提者,第二、辨損生益。
有人言:從七地金剛心成損生之義。
無明
住地煩惱分為九品一品一生緣,謂隨斷
一品即損一生;今七地下忍聞經為緣登七
地上忍,斷一品惑損於一生,故言八生當得
菩提
七地上忍聞經為緣登八地下忍,斷一
品惑損一生,餘七生
在八地下忍聞經為緣
進登地上忍,復斷一品惑損於一生,餘六
生。
在八地上忍聞經為緣登九地下忍,進斷
一品復損一生,餘五生
九地下忍聞經為
緣登九地上忍,復斷一品損於一生,餘四生
在而文中,從八生乃至四生者,經文存略,故
爾當四生即是九地上忍也。
九地上忍
聞經為緣登十地下忍,斷一品復損一生,餘
三生在。
十地下忍聞經為緣登十地上忍,
一品復損一生,餘二生在。
十地上忍聞
經為緣登金剛心,斷一品復損一生,所餘一
生佛果斷之乃盡也。
今謂此釋於義難明,不
具敘得失
明經論之中有二種生:一
應生,二者實生。
智度論釋〈往生品〉,明一
生菩薩及三生菩薩並是應生
何以知然者?
十地菩薩不應人天生,而今人天
者此是應生
今言八生乃至一生者,八過
人天生故菩提乃至兜率天一生當得
提,故是應生也。
應生多少者,隨緣故爾
亦得由悟理深淺、斷惑輕重是故應生有多
少也。
次言實生者,如仁王經菩薩三十生
功德一地三生,謂入分為初生,住分為
生,滿分終生
大乘論、地論悉有三位,若
依此義明八生者,本是七地終生之人,聞經
力故登八地始生,故餘八生在。
本是八地始
生之人,聞經力故得入八地住分,餘七生在。
本是八地住分人,聞經得滿分,猶六生在。
是八地滿分,聞經得入九地初分,餘五生在。
本是九地初分,聞經得入住分,餘四生在。
是住分,聞經得入滿分,餘三生在。
本是九地
滿分,聞經得入十地初分,餘二生在。
本是十
地初分,聞經得入住分,餘一生在。
本是住分,
聞經力故得入十地滿分便坐道場成佛
蓋是一方次第悟,作此論之。
超悟者,其間
無定,權實二生正就實生,以聞經得實益故。
依法華論云「八生乃至一生菩提者,此以
初地三界分段生死隨分能見真如佛性
菩提,非究竟無上菩提也」。
此意明本是地
前之人,聞經力故隨分淺深,經八過分段
乃至一過分段生,便證初地菩提也。
問:
經說壽量,云何無生忍乃至菩提心?
答:
依舊明此經辨無常佛者,不應無生
忍。
何以然者?
無常云何令人實相耶?
佛既無常終歸磨滅何足可樂發心求之?
若言此經是覆相常者,既是覆相便非了義
云何得了義益耶?
若言此經明佛決定常者
即是常見云何令人無生忍耶?
今明此品
佛法身絕四句、超百非,故前云「無有生死
若退若出」乃至非實非虛非如非異」,即知非
常非無常、不長不短,而長短適緣、常無常善
巧,時眾聞此故得無生及發菩提心也。
問:
無量眾生自然有量,此乃眾生、佛二
見,諸有二者無道無果,云何得益
答:
若作二
見即不得益
今既悟佛無始無終不生不
滅、絕四句百非,即了己身亦爾,此即悟眾
生、佛不二是故得益
問:
此經但明佛壽無生
始終何處眾生壽亦無生滅始終
答:
此問者不讀法華.壽量品。
〈壽量品〉云「如來
知見三界無有生滅乃至非實非虛」,故知
三界即是法身,亦令眾生作如此悟也。
問:
經悟道者少,此教何故得益多耶?
答:
此經結
始終開二權二實,即教無不周、理無不備,
應得道者盡在此經,是故道者多。
二者、
如來一化凡有三門:一、攝邪歸正門;二、攝異
歸同門;三、攝因歸果門。
法華之前唯有一門
此經初分謂攝異歸同門,後分之經攝因歸
果門,又此經結會始終具足三門三門
理教既周,聞之並皆悟道
三者、釋迦所化
有二子,一者失心,二者不失心子
不失心子
始從華嚴終竟法華聞教皆悟,餘失心者待
佛唱滅至說涅槃得解了。
今辨不失心子
所應悟者並皆得悟,是故道者多。
失心
凡有二種:一、直往菩薩;二、迴少入大。
此二
種人法華經皆得悟道所以多也。
「復有八
世界微塵」下,第二、明地前得發菩提心益也。
佛說是法」下,第二、明瑞相
顯理既彰,悟道
一,是故感於嘉瑞
凡有八瑞,如文所列也。
問:
前開三顯一何故無瑞耶?
答:
初明一權一實
義未究竟,及三根聲聞生信猶淺,故未現瑞。
今具開二種權實悟道人多,故現瑞也。
爾時
彌勒」下,第四、明彌勒疑除領解說偈稱嘆
九行分為四別:初一行,頌所說教;次十行
得益之人;次六行,頌瑞相;後兩行稱嘆佛。
第二段中又開三別初一行,總明得益;次八
偈,別頌得益後一偈,總結稱嘆也。
八偈又二:
初七行,頌得聖益;後一行,頌凡發心益。
七偈
之中,三行頌增道,三行損生一行總結
斯二也。
爾時佛告彌勒」下,第五格量稱嘆
文為二:一、長行,二、偈頌
長行有三:第一、正述
功德第二正格量;第三、結嘆也。
「若有善男子
下,第、二格量。
但舉五度不舉波若者,信解
長,此心即是般若不可還以波若格量般若
也。
般若即是佛壽,照境之義名平等大慧,
用大為命故名為慧命即此大慧用法
身,故名法身故知波若即是佛壽,不可以壽
格量壽也。
勝鬘經具舉六度格量者,此是無
方便波若耳。
「若善男子」下,第三、結嘆。
偈文
頌後二章:十四偈,頌格量;五偈半,頌結嘆功
德。
初又二:十二偈,別頌五度;兩偈,頌格量
又二:初一偈,明時
長行廣總明五度,次別頌
五度也。
「又阿逸多」下,大段第三,次辨流通
十一品半經,開為二別:初四品半,明讚嘆
通;從〈囑累品〉竟經,七品,明付囑流通
要須
美人福慧深重,方得憑累使受化弘通,故
分此二也。
初文又二:一、從此文至〈不輕品〉
三品半經,正明歎法美人第二、〈神力一品,佛
二世眾生聞經得益,心生歡喜大神力。
初章又二:第一從此盡品,略讚嘆流通第二
三品,廣讚嘆流通
初又二:第一歎佛在世
人弘經功德第二嘆佛後時人弘經功德
就初有三:第一、明聞慧功德;「何況廣聞」下,第
二、明思慧功德;「阿逸多」下,第三、明修慧功德
又復如來滅後」下,第二、明佛滅後持經人功
德。
長行,後偈頌
長行四品人:一、下品,謂
聞慧人;二、中品,思慧人;三、上品,修慧人;四,上
上品,修慧之中更開此一品也。
何況讀誦」下,
第二人也。
凡有二句:一:歎持經人頂戴如來
「阿逸多」下,第二、歎持經人攝諸功德
有四
句:第一、總明歎持經之人攝起塔造寺功德
「即為以佛舍利」下,第二、別明持經人得起塔
德。
「阿逸多」下,第三、別明持經人攝得造寺
德。
是故我說」下,第四、總結持經人具得塔寺
二種功德
況復有人」下,第三明上品修慧人
若人讀誦」下,第四、上上品人
偈文但頌三品
人,不頌第一聞慧人。
十一行半,頌第二思慧
人;次三句,頌修慧上品人;「不瞋不惡口」下,頌
修慧上上品人也。
法華義疏卷第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