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随喜功德品第十八¶ (自动笺注)
法華義疏卷第十一
吉藏
*隨喜功德品第十八
此下三品第二廣明持經功德獎勸流通
品即為三章:初、〈隨喜品〉明弟子下品功德;第
二、〈法師品〉明五種法師即是中品功德第三
〈常不輕品〉明持法華得六根清淨乃至成佛,謂
上品功德
位分者,初、隨喜人從發心至十
信位。
第二六根清淨,三十心位。
故法華論云
「得六根清淨者,凡夫人以經力故得根勝用、未
初地」,而經文云「未得無漏」,故知地前人。
第三、〈常不輕品〉寄迹言從內凡以上乃至
佛。
此之三品則攝大乘五十二位,五十二位
賢聖從法經生,故嘆經勝用勸物宣持也。
所以有此品來者一者、遠從前〈法師品〉明二
世弟子聞經隨喜,上雖言即與授記,未廣說其
功德;今欲說之,故有此品來也。
二者、若依品
次相生,聞上分功德欣然相傳故有隨喜
品〉。
三者、上品末說如來滅後若聞此經不生
毀呰隨喜心」,當知是為深信解相;今欲說
功德故有此品來也。
四者、欲舉劣顯勝歎
功德勸物宣持。
默念隨喜福已無邊,況
復書讀誦等耶?
五者、上品受持供養
功德無量,復有人不能持更不得
德,是故今明若不能書持,但起隨喜心福亦
無邊
流通此經命初辨〈隨喜品〉者,此經明
二權二實,與昔說相違執教之徒逆耳違心
不能信受是故今明隨喜功德無邊即是
信解
問:
何人聞經不生隨喜
答:
〈見塔品〉中已
六人,今明四種一者、學小乘人保執昔教,
聞二權二實逆耳違心不生隨喜
二者、執此
猶是無常因果猶未究竟,若聞一乘之因
辨有佛性一乘之果常住不滅,亦逆耳違心
不生信受,故不生隨喜
三者、執覆相常人
此經開方便門、示真實究竟無餘了義
說,亦逆耳違心不生隨喜
四者、有所得人保
權執實,若聞非權非實無依無得謂是斷見
逆耳違心不生隨喜
隨喜難得所以
功德多也。
問:
云何隨喜相耶?
答:
二段經各
有體用,乘權實體用者,不三不一、言斷意
忘謂乘體;昔為物說三、今破三說一謂乘用
也。
身權身實中體用者,法身非常無常,命不
長不短,亦言斷意忘,謂佛身體也。
無常
常,昔短今長,謂身用也。
隨順二權二實體用
而生歡喜故有隨喜相也。
問:
隨喜有幾種?
答:
略有二種:一、隨喜法;二、隨喜人。
隨喜法者,若
順此經而生歡喜即是金剛般若信心不逆
名隨喜
二、隨前人所作而生歡喜,如見受
持此經乃至解說而生歡喜,故名隨喜人。
問:
隨喜心與隨喜事,優劣云何
答:
有四句:
一者俱無優劣,所隨喜無所得,能隨喜
無所得。
二者、能所俱劣,所隨喜是有所得,能
隨喜是有所得
三者、所隨喜勝、能隨喜劣,
凡夫隨喜聖人作善根。
四者、能隨喜勝、
隨喜劣,如聖人隨喜凡夫作善根。
問:
品經明有所得隨喜迴向是雜毒食,雜毒食
初食雖美後則害身,有所得隨喜感人
天之報,後必受生老病死憂悲苦惱,今明何
隨喜耶?
答:
佛意明隨喜法華法華無所
得法即是波若,故前格量中舉五度除於波
若,故知無所隨喜
又若作有所得隨喜
者,有所得感世果報云何能勝後財、法
二施耶?
問:
有能隨喜心、有所隨喜事,云何
無所得耶?
答:
稱能所,即是因緣
能不
能,能名所能,所不自所,所名能所如此能所
無有自性即是寂滅
中論云「因緣所生
即是寂滅性」,言寂滅者蓋是能所宛然未嘗
能所故稱寂滅
寂滅宛然不失能所能所
宛然寂滅即是方便實慧;寂滅宛然而能
即是實慧方便
大品云「菩薩隨喜欲不
墮想心見三顛倒者,當用波若方便力」也。
問:
四等中喜、禪支中喜、七覺中喜、五受中喜,與今
何異
答:
四等喜是慶他得樂,禪支中喜是自
慶有所除得,五受中喜此通垢淨自他七覺
中喜但是無漏,與今並異也。
問:
但作無得
喜亦作有隨喜耶?
答:
始行菩薩未堪習無
得觀,但作有隨喜,猶勝逆耳之人也。
品為
二:初問,次答。
問有長行與偈。
彌勒發問者,隨
喜、迴向菩薩法門是故大士為物發問
以的言佛滅後者,為正不值佛世眾生望岸自
絕者也。
佛答亦二:初長行,次偈。
長行又二:初、
正明隨喜功德,答彌勒問。
第二、汎明餘四種
所得功德
隨喜人中有三:第一通明
十人隨喜功德第二、取最後五十人,舉財、
二施格量第三舉後況初,明初者彌勝。
又開三:一、明隨喜人;「聞是經隨喜已」下,第二
明聞法隨喜;「從法會出」下,第三、次明轉教。
即是自行,轉教謂化他也。
「是諸人等」下,明
第二人自行化他,「餘人聞已」下,明第三人
行化他,如是展轉至第五十人
上略三人
今從四人上至第五十。
「阿逸多」下,第二、格
量第五十人
上則隨喜,今此辨功德,則是
品題二事:一、隨喜;二、功德
又開四別:第一、許
說誡聽;「若四百萬億」下,第二正舉財法二施
以問彌勒
三、彌勒奉答
四、佛格量
初、舉財施
二、舉法施
財施中,前明福田,次辨施主
六趣四生者,雜心云「六趣但攝正生、不攝
中陰攝生不盡」,今欲攝生盡故說四生
天與
地獄一向化生餓鬼有胎、化生,人、畜具四也。
所言六趣開合不同或合為一,謂分段
死;或分為二,即善惡二趣;或分為三,所謂
界;又分為五,依正法念經修羅有二:或鬼或
畜,故無別道。
伽陀修羅有鬼、畜、天,三道
所攝,故無別道。
依此經則為六道
智度論云
三種地獄:謂寒、熱、黑;三種畜:地、水、空;三種
鬼:餓鬼、食不淨鬼、神鬼」。
餘經二地獄:一、正
地獄,在大海下;二、邊地獄,在餘山間
地獄
有一百三十六所也。
正法念經畜生有三
十四億種類具有四生四食餓鬼有二:一在
人中,二在鬼界
閻浮提下五百由旬餓鬼
國,種別有三十六,始從鑊身餓鬼終至燃身
餓鬼
有形無形者,六趣之與四生所攝,謂一
門攝眾生即是趣門及與生門。
今以二門攝,
有形無形也。
三門攝,謂有想無想、非有
想非無想。
四門攝,無足二足四足多足
增數法門攝生也。
有人求福」下,次明施
主。
「而作是念」下,次明法施。
凡有三句,前明法
施意也。
「即集此眾生」下,第二、正明法施。
一時
皆得」下,第三、次明得益
前二法施,今明福
田也。
彌勒白佛」下,第三彌勒奉答
「佛告」下,第
四、正明格量
二施長行廣,所以不及隨喜
者,財施世間因,法施但得二乘隨喜超凡
越聖必當作佛,故隨喜勝也。
十方螢火
一日大千野干不及師子
智度論云「三
草樹不及一如意樹」。
罪福從乖府理生
世間二乘善根去理遠故福少,隨喜去理近
是故福多。
善有三品財施世間因為下品
法施得二乘是名中品隨喜作佛名為上
品。
「阿逸多如是」下,第三以後況初。
有人言:初
人最勝後人劣者,第一前聽佛說法,次五十
人聞法隨喜即是五十位,謂十地四十心,第
五十人是十信初心最初人是十地終心,故
不及初也。
今明不爾,聞經勝劣前後不定
今且一方明之。
人親是故福勝,後
傳聞其福則劣也。
「又阿逸多」下,第二、汎明
四人
彌勒但略問隨喜、佛廣答者,智度
釋〈往生品〉云「身子略問而佛廣答者,如貧人
乞少物富者多惠施也」。
問:
具明五人功德
何故偏題隨喜品」?
答:
隨喜五人之初,故偏
說也。
又今品以別標名,下〈法師品〉從通受稱,
二名相避故互舉也。
第一人取其往詣聽法
故得乘天宮等報,若就聽法邊明得報者福
無邊
此中三品人,若下動足得乘象馬
報,中品得乘七珍輿,上品天宮也。
第二人
取分坐義邊故得三王之報,若就聽法
福則無窮
第三人正取勸人聽法華義得四
種報:一者、勸人聽經則是其人善友,故後還
得值善友報,所以言「與陀羅尼菩薩生一
處」也。
二者、勸人聽前人受教須臾,聞法發
智慧,後還得智慧果報是故經云「利根
慧」。
三者、以口業人聽微妙法生正信
解,故得離口醜陋端正果報
四者、勸人聽
是人善友世世常得見佛聞法信受教誨。
何況一心」下,第四人,其福最勝報不可說也。
偈十八行,頌前五人,即為五別,但不次第
九行第一;次五行頌第四。
所以超頌第四
者,以第四人與初人皆是廣說功德一處
之,餘三既是略說一處頌之。
隨喜是為
他人說法人,第四勸他聽法人並是為他,義
意相成故一處頌也。
兩行第二;次一行
第三
既是行詣及分坐令坐,義類相續
相次頌之。
後一行頌第五
第一釋長行
有三,今九行具頌:初一行半,頌第一;「最後人」
六行半,頌第二、舉二施格量;次一行,頌第
三、舉後況初也。
*法師功德品第十九
所以有此品來者一者、遠從〈法師品〉生。
法師
品〉略明二世弟子兩世法師,〈隨喜品〉已廣說
二世弟子功德今次廣說兩世法師功德
者、近從〈分別功德品〉末明三品人:一者下品
隨喜人,〈隨喜品〉已廣明功德今次廣說
二品人,故有此品來也。
三者、上〈隨喜品〉雜
明世出世二種功德,如乘天宮輪王坐處
世間功德隨喜轉教後得佛出世功德
今品但明出世功德,以六根清淨三界所無
故稱出世也
約位明者,前是十信弟子位,今
三賢師位
約人者,前品五人,今品亦明
五人,此品明弘法之師得六根清淨功德,以
獎勸持經也。
品開為二:第一、總明五種法師
得六千功德
第二、別釋對常精進者,一、隨緣
所宜
二者、此人持經已得根淨果報故還對
之。
三者、欲得淨根必須精進,因名表義故
之也。
「六千功德」者,菩薩行善不出三業,身三、
口四、意三,合為十善一善為首、餘九莊嚴,是
十善互相嚴成百善也。
自行百善,教他
百善,人讚歎百善,法讚歎百善,合為四百
善,約五種法師皆具四百成二千善也。
此二
千善又有上中下品,故成六千也。
有人言:菩
薩行十善一善亦以九善莊嚴故成十善,十
善便百善自行百善,教他行百善,歎法為
百,歎人為百,合為四百。
此之四百有上中下
品,成千二百,三根經用勝具得三故有
千二百,餘三根經用劣但得中下二品
有八百。
有人言:就百福為論,此經云「百福
莊嚴」,〈藥王品〉百福莊嚴臂,則知六根皆具百
福,一一福各十善嚴成一千功德一根
千則為六千,但三根於弘經事功德則多,
餘三既劣故少也。
五種法師為因,故得六
千功德也。
普賢觀經明懺悔六根罪故得六
根淨,但懺悔二法:初、對十方生身就事
懺悔六根罪,故云「從無始六根所作三
障今悉懺悔」;次、對法身依實懺悔,觀六
根是因緣生本寂滅
具此二懺悔六根
清淨
問:
作二懺悔六根方淨,云何此經云
五種法師六根清淨」?
答:
觀身實相懺悔
是持於此經,故不相違也。
「是善男子」下,第二
別開六根清淨
一一中各有長行與偈。
父母
所生眼」者,法華論云「凡夫人以經力故得勝
根用未入初地」,若入初地則捨三界分段身
便不用父母所生眼也。
龍樹判二忍亦爾,柔
順忍中名為肉身無生忍則是法身亦名法
生身
今經所說肉眼者是柔順忍也。
問:
但應見色,云何言見業因緣果報?
答:
小乘
肉眼但見色法也。
天眼通因天眼為方便
故發天眼智能未來生等事
法華論云
六根淨者於一一根中具足六用」,是故眼根
亦知業行果報也。
問:
六根云何互用
答:
六根即是實相實相即是法身,故六根
礙,所以互用
問:
根具功德多少不同,云
何同見三千?
答:
如燈雖大小,同照一室也。
問:
何故但見三千,不多見耶?
答:
智度論云「三千
外有風輪,與眼相違不能見」。
問:
既能見
三千,何故不名天眼
答:
修禪所得淨色
入眼中,又非生彼天報得,故不名天眼
問:
天眼見三千,與今何異?
答:
二乘但見三千
國土,今依實懺悔及持經力得此眼,見諸
佛及踊出菩薩寶塔,故與二乘異。
問:
普賢
觀云「懺悔六根罪」,今云「持經」,有何異耶?
答:
乘即實相,故持經即懺悔懺悔即持經也。
「彌
樓山」者,此云高山,又云光山。
須彌山」者,此云
明山,亦云好高山
次釋耳根
長行為三:初、
總明五種法師為因;「得千二百耳功德」下,第二
明果;「以是清淨耳」下,第三、別歎耳用,則是明
功德也。
三句,初、總明聞聲;「象聲」下,別明聞
聲;「以要言之」下,總結聞聲
言而「不壞耳根」者,
欲聞即聞隨意自在,故不壞也。
又持經人悟
寂滅雖聞而無所聞,故稱又壞也
問:
耳云
何勝眼得千二百耶?
答:
無眼之人不妨自行
他,生聾之人闕此二義,故耳勝眼劣。
次釋
根。
長行亦二:初、明五種法師為因;次、明功德
果。
果中亦三:謂總、別、結。
別中為二:初明聞三
界內香及聲聞香,下聞三界外人香。
初有二:
初、明聞欲界香;次、聞色無色界香。
欲界中有
二:初、聞人中香;次、聞天香。
人中三:初聞非眾
生香;次聞眾生香;「及草木」下,合聞二香。
欲天
中亦有眾生、非眾生二香,色無色界亦有二
香,尋文易知。
上聲亂聞,今不亂者互顯故也。
言「遙聞香」者,
問:
小乘三說一者、婆沙云「三
合中知,謂鼻、舌、身,三根中知,謂眼、耳、意」。
雜心云「二根中知,意不當離合也」。
成論
「眼但離而不合,鼻、舌、身合而不離耳根亦合
亦離,聞外聲為離,聞耳鳴聲為合,意根非離
非合」,今何故言鼻遙聞耶?
答:
舊釋云:任根常
用則如上三釋,今依經力故鼻能遙聞
法華
論云「一根六用,而言鼻遙聞香者,此是知
境勝用,鼻根知故」。
此意鼻根既具六用豈不
遙聞香耶?
蓋是菩薩無六而六、權智巧用,
若六而無六即未曾用也。
無六而六名實方
便,六而無六為方便實,持經人既悟此經具
足二慧故能爾也。
普賢意亦爾,知六即
故知六常無六,悟實相六根故無六而
常六,故六不六無礙,此是悟有無無礙
又就
有中六根自無礙,能一根六用六根為一
用。
華嚴云「眼入三昧、耳出正受,觀眼無生
自性說空寂滅無所有」,即其證也。
問:
毘曇云
上界無香味」,今云何言聞梵世香?
答:
梵世
細香,小乘人力不能知故無香大士
無塵不察故云聞梵香
問:
成論言「金銀
香、金剛無味」,何偈云「地中伏藏聞香知所
在」?
答:
有人言:論云無者無有麁香;今言有者,
有細香也。
有人言:此是著體物故有香,金銀
之質則無香也。
例如風本無色,〈觀音品〉云「假
使黑風,隨所吹處」,故得此名,今亦爾也。
今謂
同上破毘曇義,小乘根鈍不知其天香大士
則知也。
須曼那華」,此云好意華。
闍提華香」此
云生,亦云實
波羅羅華」,此云重(佇龍切)。
「波利質
多羅波利」,此云護
質多羅」云種種,「𤘽鞞陀羅」,
此云大遊戲地地破也。
瞻蔔華香」,此云黃華
樹,亦云金色華。
功德中得二種果:一者、得
上味果,謂諸苦澁物至其舌根皆變成上味
此有二義:一、如天惡食變成上味,如餓鬼
食反成不淨
二者、佛咽喉中有甘露泉,和一
切食皆成甘露,今持經人隨分有之。
問:
舌能
知味,惡味未到舌皆變成上味者;耳能聞聲
諸惡何不變成好聲耶?
答:
互通也。
遍聞好惡聲,舌亦精別一切味,但互歎耳。
又餘人不能遠聞聲,今歎持經力能遠聞;餘
不得上味,歎持經人力能得上味
又聲不
身故不須變,味正資質體故須變也。
食中
諸塵味,塵既變者堅觸亦變成軟,乃至
色變白飯,舉一例諸。
又味正益身所以
變,餘不正益故不論變也。
是人所在方面
佛皆向其處說法」者,此人既背惑向理故常
佛面,故如轉面向之。
背理向惑則不見
佛如佛背之。
身根中得淨身果,類上鼻
遙聞香,身根亦遙覺觸,但今不取此義,明餘
人心不淨身根不淨,持經人心淨故在身
則淨,如阿難形面如明鏡老少色像皆現其
中也。
偈云「唯獨自明了」者,持經人獨自明了
餘人不持經故不見菩薩所見也。
意根
偏言如來滅後」者,舉一類諸也。
明意清淨
得四辨:「聞一句一偈」謂法辨。
通達無量義」謂
義辨。
「能演說一句一偈」謂辭辨。
而言「一月四
一歲」者,一月者是十二中之初,四月是四
時中之一,一歲是時終,略舉初、中、後三時也。
三千大千世界」下,第四、知機即是樂說辨也。
*常不輕菩薩品第二十
所以有此品來者凡有七義:一者三品明三
功德,上二品下中二功德竟,今次明上
功德
二者、此經始明宣持之人得三世
功德
分別功德品〉初明十二種利益,聞經悟
現世功德,從〈分別功德品〉至〈法師品〉歎經
能生未來眾生功德;今此一品歎經能生過
去世眾生功德,此皆約佛在時作此分三世
經力雖多不出利益三世
三者、近證〈法師品〉
故來。
上雖言持經之人得六根淨,未有其事;
今引釋迦本生親自證驗
證驗者,正證佛滅
後持經人得六根淨,以獎勸未來眾生令持
經也。
四者、上明六根淨果,今敘六根淨因
得根淨當如常不輕菩薩一心忍諸打罵為物
弘經,必於現身得根淨也。
五者、欲說眾生
佛性一乘義故說此品。
一切眾生但有
佛性無有餘性,故唯有一乘無有餘乘。
舊云:
法華經但明善人佛性涅槃經始有心
皆得成佛
今明此品正辨惡人佛性義,〈方
便品〉明一毫之善皆成佛道,則知一切有心
並有佛性皆成佛也。
問:
眾生何等惡人
答:
保執小乘拒逆大乘是謗方等人。
又執小
不信大乘,於大乘無信一闡提人,即是
極惡人,有佛性義與涅槃無異也。
六者、自
以來授記猶自未盡,上但明佛授記
未明菩薩授記,則能授記人未盡;上但授善
人記、未授惡人記,則所授人未盡;上但現在
授記、未明佛滅後亦得授記,此則時節未盡。
今欲明三種義故說此品。
七者上來二品
餘經已廣歎持經人之福勸物明修行今次
廣敘謗法毀人之罪,誡約未來勿造斯業,故
說此品也。
「常不輕」者,一切眾生常有佛性,故
云「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大士得此觀心
故常輕物從人標名也。
品開為二:初長行
次偈。
長行為三:一者雙標信毀二人;二、引過
雙證二事;三、雙嘆,即嘆法美人
第一雙標
為二:初、明毀人得罪
「告得大勢」者,顯此菩薩
知法本來常寂滅相有正勢力不為結惑
所摧,令弘經人亦學之也。
即是顯常不輕
大忍力,不為打罵所摧,令持經人學其行
也。
「如前說」者,指〈譬喻品〉末也。
其所功德」下,
第二、明持經人得福也。
「得大勢」下,第二引過
去事雙證
就文為二:第一、明緣由第二正出
常不輕事。
緣由中又二:初、明一佛出世;次、明
佛出世
初有七句:一、明時節也。
「有佛名威
音王」下,第二化主
「劫名離衰」下,第三、出劫名。
「國名大城」下,第四、出國名。
「其威音」下,第、五明
教門
「因三菩提說六波羅蜜」者,因者由也,由
令眾生得三菩提是故如來六度
「得大勢
下,第六、明壽命
正法住世」下,第七、明住持
「正
法像法滅盡之後」下,第二、明多佛出世
最初
威音王」下,第二正出常不輕事。
又開二別:初、
二人行因;次、明二人得果
行因之中凡五
雙:第一明行時節
正法已滅,於像法
有信二人所以偏據像法者,欲勸像法
生持經亦得根淨。
又誡像法之人勿毀人謗
法也。
「增上慢比丘」下,第二雙、標二人
初、標惡
人;次、標善人也。
「得大勢」下,第三雙、明二人
因。
前明善人行因。
菩薩三業破病弘經,
一者身業禮拜二口讚嘆
所以身敬者,以
一切眾生皆有佛性是當來佛,今欲敬於當
來佛故禮拜之。
口嘆亦爾,以皆有佛性當得
成佛故歎當佛也。
身口既有敬嘆必經意地,
具足三業弘法華經也。
律云「比丘禮俗
人」,今云「禮四眾」者,大小乘法異。
涅槃云「有
知法者若老若少皆應恭敬」。
問:
于時何故
敬歎事弘一乘耶?
答:
不輕弘經凡有二種:一
者、密說;二者、顯說
行於敬嘆即是密說一乘
後得根淨具智慧神通顯說一乘
所以前密
後顯者,末世之時增上慢人惡強善弱不可
頓說,故初但得髣髴說之。
髣髴之中但明作
佛,謂顯實義;未得被斥二乘,故不開方便門
也。
「深敬汝等」者,顯眾生有正佛性也。
而言
深敬者既有佛性即是當佛為敬之極,故云
深也。
眾生佛性是甚深義,故言深敬。
「行
菩薩道」者,明緣因佛性也。
雖有佛性要須
行乃得見也。
當得作佛」者本有佛性,今復行
因具緣,正二因義故成佛
然經云「一切
生本來是佛」,於緣謂非佛,如長者見窮子是
己兒,而窮子自謂客作長者兒,是故現佛
於緣成當也。
又此中未堪眾生本來是佛
但得說當成後顯說中方得明諸法從本來
常自寂滅即是佛也。
四眾之中」下,第二、辨
惡人行因。
須菩提不起他諍今生他瞋者,亦
大小乘異,宜適時而勸也。
如此經歷多年
下,第四雙重明二人行因,今前明善人行因。
前但行善因,今次忍惡也。
說是語時」下,明
惡人行因也。
避走遠住」下,第五雙、重明行因。
上明忍於口罵,今次忍身打擲也。
「以其常作
是語故」下,結常不輕名,即顯惡人行因義。
問:
常不輕弘經與〈法師品〉三事何異
答:
常不輕具
三事,有慈悲心方能行於敬嘆即是入如
來室;忍於打罵謂著如來衣;深敬汝等即是
了知法常寂滅相,謂坐如來座也。
經歷
年常行此事,即是以不懈怠心為四眾說法
即是安樂行,以知有佛性佛性即是
一義,空謂空寂行,既行敬嘆即無憍慢,能忍
打罵寧有嫉心經歷多年忍苦弘道,則具大
慈悲,故備四行也。
「是比丘臨欲終時」下,第二
二人得果
前明善人得果,次明惡人得果
善人得果有二;善明得果,次結會古今
得八
種果:一者、聞法能持果。
此中云「二十千萬億
偈」者,即是首盧偈也。
「即得如上眼根清淨」下,
第二、得根淨果。
「得是六根」下,第三、明得延壽
果。
大士體法無生滅,寧有心於存亡
但欲
為物弘經故示有長命耳。
於時上慢」下,第
四、惡人信伏果。
「大神通力」者,謂身示現神通
力;「樂說辨力」者,口業說法;「大善寂力」者,意得
禪定
「又教化」下,第五善人道果
命終之後
下,第六捨身佛果
放諸佛法中」下,第七、得
六根常淨無所畏果。
今謂常不輕得八果,約
位有三:初、得根淨,謂內凡三賢之果。
二、得根
常淨,即得初地已上得無生忍了悟一切法
本來寂滅故根常淨。
三、得佛地果,未得根淨
之前則十信位,而弘經故此人具五十二位
賢聖也。
「得大勢」下,第八明當得作佛果也。
果不出三報,初四現報,次一是生報後三
是後報。
「得大勢於汝意云何」下,第二結會
今。
「得大勢彼時四眾」下,第二、明惡人得果
開為二:初、正明得果;二、結會古今
得果中有
二:一、得惡果;二、得善果
前得惡果後得善果
者,由打罵常不輕故得於惡果後信隨從
故得善果
問:
經云「諸佛菩薩不為眾生作煩
因緣」,云何禮拜讚嘆生其惡因,後令其得
苦果耶?
答:
二種義:一者、增上慢四眾惡已
成就墮地獄,今禮拜讚嘆為作出地獄因、
得佛之緣,非是生彼惡也。
所以爾者,常不
輕未禮之時已是增上慢爾時已執小不信
大是謗方等人也。
二者、如世良醫治病有二:
一者、與美藥,即便病差;二、與苦藥,初雖不悅
後必安樂
諸佛亦爾,自有初說妙法,即便了
悟;自有初為說法增其謗心墮於地獄後因
此善必得解脫若不為說無解脫期也。
問:
〈譬
喻品〉云「謗法華人入阿鼻獄無數劫」,今何
故但千劫耶?
答:
四眾直爾起謗即如彼說,
今聞不輕強為其說,雖謗毀,籍此力故受苦
則輕及後得信解
問:
不輕為是實行
為是
行?
答:
既壽量之迹,則知是權行也。
「畢是罪已」
下,第二、明得善果
「得大勢於汝意云何」下,第
二、結會古今
「得大勢當知」下,第三大段,嘆教
勸修。
又二:先歎、次勸。
前歎教者,由法華力故
常不輕得二種益:一者、畢其餘罪,謂滅惡力;
二、得六根乃至成佛,謂生善力。
所化四眾
得二益:一者、由經力受苦輕微,二、得出地
乃至不退菩提也。
是故菩薩」下,第二、勸
修。
偈文不頌長行雙標信毀,但頌雙證及歎
教勸修,即為二別初十五行半,頌第一雙證
四行,頌第二、嘆教勸修。
雙證有二:第一
緣由第二、正明常不輕事。
今具頌之:初一行
半頌第一;「是佛滅後」頌第二
長行有二:一、明
行因;次、辨得果
今具頌之:前四行,頌二人
因。
「其罪畢已」下十行,頌得果初五行,頌善人
得果;「時四部眾」下五行,頌惡人得果
開示
人令住涅槃」者,恒令識諸法從本來常寂滅相
名此為法華教得涅槃也。
億億萬劫」下,第二
頌歎教勸修。
偈頌歎教,以眾生中道
二善根既少,故於其人為難聞佛亦難說也。
二行頌勸修,以難聞得聞、難說已說,宜及時
修行,勿生疑也。
*如來神力品第二十一
讚歎流通門有二:一者三品餘經正明歎法
美人;二者、明如來神力
所以初歎法美人
後現神力者,上既歎法美人,諸佛道眼見
十方未來遐劫二世眾生咸欲宣持,由此
善根自致作佛,是故歡喜大神力。
二者、上
雖嘆法美人以勸宣持,義猶未盡,今更現神
力重嘆法美人獎勸弘經。
下文云「諸佛神
無量無邊」,以是神力無量劫嘆經功德
不能盡,是故行者應須受持
三者、顯此神
從此經生,若欲得果報受持此經也。
四、接上品生者,上品引過去證得六根
淨,而時眾取信未明,故廣現神力
五者、此經
始終凡有三會:初在靈鷲山穢土一會說乘
權乘實,次三變八方同國土為淨土,以明身
權身實,三從神力十方世界通達無礙,同
一土十方眾生皆聞法華,此三會處從
狹至徒眾亦從少至多也。
品開為二:第一
菩薩聞上嘆法美人發誓弘經;第二、佛見
菩薩發誓弘經,心生歡喜故現大神力。
諸菩
薩踊出凡有二意:一、為開發壽量則善其始
也;二、發誓流通令善其終也。
「真淨大法」者,對
二乘之偽故稱為真,累無不所以稱淨,德
無不備,目之為大。
爾時世尊」下,第二、現神力
長行,次偈。
長行為二:初、現神力;二、歎法勸
修。
神力又二:第一、明現神力第二明時
見得益。
初文又二:第一、明於大眾前;第二
正明現大神力。
所以於眾前者欲利大眾
故,二、欲嘆佛自在神力無所畏故。
第二、正明
神力中,凡現五種神力:一、現舌相,表說二
二實無有虛妄
法華論云「出廣長舌者,令
憶念故」,即是憶念所說不虛。
二、放光者,
顯此經能滅惑生解如光除暗顯物;又欲令
彼此相見
問:
前二處但放一光,今何故放一
切毛孔光遍照十方耶?
答:
二處為表唯有
一乘法身無二故但放一光,今欲流通此
經令二世眾生得信持故放一切光也。
分身佛亦現二瑞者,欲顯同一法身皆是應迹
故同現二瑞。
又眾見多佛現於神力信敬
益深,一佛或可所言不實十方諸佛何容
誑?
故同現舌相也。
「滿百千歲」者,神力一時
希有,滿百千歲方是奇特
又是顯法久住
神力時長。
問:
何故攝於舌相而不收光?
答:
說法事竟故攝舌相,欲令十方通徹彼此
相見故不收光。
涅槃經表所作已辨故收光
也。
一時謦咳俱共彈指」者,舊云:謦咳表說二
二實暢悅佛心
法華論云「現謦咳聲說
令聞故,聞已如實修行不放逸故。
彈指』者,表
覺悟眾生令修行者覺悟故。
動地』者,亦令
眾生覺悟佛說法。
又示無常相,令速修此
法。
表現十方眾生遙聞此會說法華經,
隨喜供養,藉此善根當成佛,是故地動」。
法華論意,舌相謦咳口業瑞,放光、彈指屬
身業瑞,動地意業瑞;而經文次第者,初二
是色瑞,次兩是聲瑞,此四是謂正果瑞,動地
是依果瑞。
五瑞次第者,舌為說教之主,故初
現之;說教必有滅惑生解之用,並令十方
彼此相見,故次放光;既彼此相見謦咳
令聞令聞為令覺悟是故彈指
此四是現正
果瑞竟,次動地現依果瑞也。
其中眾生」,第二
十方眾生覩瑞。
前二處瑞多利益此會,今現
五種神力多為益十方,故明十方覩見。
又開
四別:初:明覩見歡喜
即時諸天」下,第二諸天
唱告勸隨喜供養
「彼諸眾生」下,第三、明十方
順從
「所散諸物」下,第四、佛重現二種神力,一
寶帳成法不二,即後分經;「通達無礙
如一佛土」者,同顯所乘不別,謂初分經,為表
十方同悟斯二。
爾時佛告」下,第二、歎法勸修。
初歎法,次勸修。
歎法之中略四句:「如來
所有之法」者,即初分經乘權乘實法也。
「如
一切自在神力」者,第二、後分經身權身實、
短長適化,謂自在神力也。
如來一切要之
藏」者,此二攝義無不周故稱為要,昔所未說
名為祕
如來一切甚深之事」者,授五乘
成佛之記為甚深事也。
四句即是次第,又
一部義周也。
又初句明一乘因果之法,次
一部所現神通第三因果神通昔所未
說故名祕要,第四句不異前釋。
是故汝等」下,
第二獎勸也。
偈文為二:初、頌現神通意;次、頌
勸修。
神通力為三:初偈,明為益現在十方
眾生故現神力;次、兩偈,正頌現神力第三、一
偈,為利未來眾生故現神力
「囑累是經故」下,
第二、頌獎勸,又開二別第一稱歎第二、勸持。
稱歎凡有七門:初兩偈,頌功德無邊歎;次
一偈半,得見諸佛歎;次兩偈,諸佛歡喜歎;次
一偈不久得佛歎;次一偈半,得四無礙歎;次
一偈,得經旨趣門嘆;次一偈半,滅惑生解嘆。
持法華經人得此七種果。
第二、勸持,如文。
*囑累品第二十二
上已來明稱歎流通今次付屬流通
問:
小乘辨佛永入無餘不復化物,可須付囑;此
明法常存有感斯應,何故付囑耶?
答:
三因緣:一者時眾聞佛慇懃付囑重法
情深各欲宣持。
二、付諸菩薩即令自行
他。
三者、眾生菩薩有重緣,故令其弘法
物。
亦開二別一者、此品正明付囑第二、〈藥王
已下,奉命宣通
所言「囑累」者,囑謂付囑,累謂
憑累。
但囑累有二:一、以法付人,謂以大乘
付諸菩薩
二、以人付人,以二世眾生付囑
四依菩薩,如金剛波若論以根未熟菩薩
根熟菩薩
今具此二也。
智度論云「波若非
祕密法,付囑聲聞法華祕密法,付囑菩薩」。
自釋云「波若未明羅漢作佛,但明菩薩
佛,其言易解,故聲聞能通,宜付囑聲聞法華
阿羅漢成佛,於昔教為甚深,聲聞未解,故
付囑菩薩」。
品開為三:初、佛付囑;二、菩薩受付;
三、明說經事竟。
三文各二。
初文二者:第一、摩
付屬
而言「現大神力」者,有人言:即是前品
七種神力
今謂不爾
釋迦以數尺之手一時
遍摩千世界塵數菩薩頂神力之大亦莫其
如斯也。
「而作是言」者,前現大神力謂意業
囑,以手摩頂謂身業付囑,今明口業也。
難得
菩提」者,歎菩提難得,欲令物尊重法也。
此經
明二權二實,今總言菩提者即一正觀,正觀
縱任自在名為乘,即初分經;能長短適化
為壽量,謂後分經也。
今總言菩提即攝二
分。
所以者何」下,第二、釋囑累意,即是宣通
之方。
宣通之方凡有三種一者令上學諸佛;
二者、令下知根性;三者、具此二義,法無不弘、
無不益,為報佛恩。
如來內有三德:一、有大
慈悲常欲拔苦與樂。
二、無諸慳悋不藏惜法
寶,此二即是功德業也。
「亦無所畏」者,第三
句,明智慧業
內具三德外與眾生三種
慧。
佛之智慧照有慧也,如來智慧空慧也,
自然智慧空有二種任運能知,即無功用
也。
此之三慧,攝慧義盡。
此經雖明二權二實
意在攝入佛慧,故偏說之。
「汝等亦應隨學」者,
上明內有三德外與三慧,今勸菩薩學之。
「勿
慳悋」者,慳有五種:一、住處慳;二、家慳;三、施
慳;四、稱歎慳;五、法慳。
法慳有七過:一、世世
盲;二、生生愚癡;三、常在怨家中生;四、失聖胎
五、三世佛怨;六、善人遠離;七、無惡不造
有此
重過故偏誡之。
「於未來世」下,第二、勸下知
性。
凡有二句一者、明有大心人宜授以實說;
二者、若有眾生不信一乘當為三乘教。
「汝
等若能」下,第三、若能上學二德下知兩機,
通法利人,謂報佛恩也。
問:
文云「若有眾生
不信受者,即於如來深妙法中為說」,然小
三藏非是深妙大法即是大乘云何別有
深妙耶?
答:
方等有二:一者大乘;二者、一乘
餘法即是大乘
問:
何故大乘不信一乘耶?
答:
二種人信大乘不信一乘一者、是小乘
大品等,以大品雖是大乘,未廢小乘,故
小乘大乘自是菩薩法,信小乘聲聞法。
二者、新學菩薩亦信大品,云大品菩薩法,
為說大品等,是我等所行,非二乘所行也。
問:
小乘人既不信一乘何故大品大乘
答:
大品密令捨小、密令信大,如前〈信解品〉中
大乘有自兩教也。
亦為新學菩薩說大
品,令密信一、密捨三也。
「時諸菩薩」下,第二,菩
薩受付。
亦開兩別第一一稱受付。
「諸菩薩」下,
第二三過順旨
一一文中皆具三業受付:初、
內心歡喜;二、身業恭敬;三、口業順從
爾時
迦」下,第三明說經事畢。
亦開二別:一、釋迦
諸佛各還所在;二、大眾欣慶
問:
何故分身
還本土,多寶獨稱還可如故耶?
答:
一多之
疑易斷故令分身散席,常滅之惑難破故
寶獨停。
如故」者,直令閉塔,未遣還土也。
次、大
眾歡喜,如文。
問:
何故歡喜
答:
從經初至〈囑累
品〉明佛所乘法、能乘人究竟,故大眾歡喜
藥王品〉乃明菩薩乘法、能乘之人,故〈囑累品〉
在中間也。
*藥王菩薩本事品第二十三
自下第二、諸菩薩奉命宣通故有藥王品〉等來
也。
一者上來說法華經,今說行法華經人所
得果報,以勸宣持也。
二者、智度論云「波若有
二門一者說法波若;二者、明來生往生」。
菩薩等行波若人亦為說於波若法華亦爾。
上來說法為法華,今明諸菩薩德行,亦是說
法華故法有無量門令物悟入也。
三者、
十二門論釋大乘義,凡有二種一者,諸佛大
人之所乘故名為大;二者,彌勒文殊等諸大
士之所乘故名為大
具此二門乘義乃備。
經明一乘亦爾,一者諸佛所乘,二菩薩所乘。
自從經初至〈神力品〉明佛所乘之法及能乘之
人,此一章竟是付囑
從此已後菩薩
乘之法及能乘人,但上開所乘之法及能乘
以為二段,今合明乘法、能乘人開合
同者為轉勢說法故也。
四者、眾生根性結緣
不同上來化與釋迦結緣眾生,斯事已竟。
化與諸菩薩結緣眾生,故品品之中皆有悟
道,其證也。
五者、淨名經云「或以諸佛而作佛事,或以菩薩而作佛事」,上來明諸佛作佛事
竟,此次菩薩佛事
六者、明善知識
二種一者、諸佛是眾生善知識是故
分身過去多寶今次菩薩眾生
知識,故廣說菩薩也。
華嚴說經竟至流通
分〈法界品〉中,廣明菩薩善財善知識
法華即是華嚴,故說法華竟。
流通分中亦明
無量菩薩宣通一乘眾生善知識也。
法華論,合此六品以為四章:初之二品明苦
行力弘經。
藥王身命報恩供養,弘經
利人教化眾生妙音菩薩分形六趣弘宣一
乘,謂苦行力也。
第二、〈觀音〉、〈陀羅尼二品明護
難力弘經。
觀音以人護難,陀羅尼法護難,
名護難力弘經。
第三、〈妙莊嚴王品〉示現功德
勝力,謂淨藏淨眼有勝功德,能令父王迴邪
入正即是眾生善知識,謂勝功德力。
第四、
普賢品〉亦名護法力,謂普賢大神宣通
此經令無留難,亦名護法力
四門次第者,苦
行力謂報恩供養宣通此經,即上弘大法也。
但受化之徒多諸留難,宜須救之,方可受道,
即是下濟故有第二門也。
所以下濟者,良由
有勝功德,故舉勝功德力釋成下濟所以
上弘必須護法,故舉護法釋成上弘
宣通
之意唯此四門也。
此品四章:一、宿王華問;二、
佛答;三、時眾得益;四、多寶稱歎
問中又三:一、
總問;二、偏問苦行;三、請答。
文處易知。
佛答為
二:一、說藥王因緣;二者、歎教人
人謂行法
之人,法謂成人之法,即是歎人美法一雙
初又二:一、明緣由;二、正說藥王本事
緣由
五事:一、時節
「有佛號日月」下,明化主
「其佛有
八十」下,辨徒眾
「佛壽四萬」下,明壽命
「彼國無
有」下,明國土
國土中前無穢,「地平如掌」辨
有淨也。
一箭道」者,二里也。
爾時彼佛」下,第二
正明藥王本事
又開四別:一、明說經。
「是一切
眾生」下,第二明悟解。
「得此三昧」下,第三報恩
供養
「佛告宿王華」下,第四、結會古今
第三
中又開二別第一、明現世報供養第二、明
轉身報恩供養,良以得恩深重,故須累世
之。
初文又二:第一、明外財供養;「從三昧起」下,
第二、辨內身供養
「兜樓波畢力迦」者,羅什云:
「出龍神國,此土所無,故不翻也」(有人翻「畢力迦」為𧢻池也)。
一切眾生喜見」下,第二明轉供養
又開為
二:初、明佛在世供養;二、明佛滅後供養
文二:一、明前為父說於佛所得二種恩以化
父;二、明欲往佛所報恩供養
得恩中又二:初
一偈半,明聞法利益恩;「說是偈已」,第二、明供
養得利益恩。
「甄迦羅婆羅阿閦婆等偈」者,
有人言:初是四言偈,次是五言偈,後是七言
今明不爾,此文有二數一者、八百千萬億,蓋
是此土之數,從百轉增至億;自那由他已上
皆是外國數名,即從億轉增故有那由他等,
不應如前釋也。
初八者總貫於百乃至
閦婆等也,如三僧祇之類。
注經云「蓋是外國
數名,如此土姟兆之類也」。
迦羅(正法華云「何作」),頻
婆羅(正法華云「模式」),阿閦婆(正法華云「不動」)。
大王我今」下,第二
供養
又開二別:一、明佛在世供養,即偈文
是也
至此以來三業供養前明三昧
雨華香等,謂意業供養次從定起燒身,謂身
供養也;今說偈,明口業供養
又合此三業
以為二雙意業供養外財供養,燒身為內
供養,此二謂供養門也。
今亦有二:一者、恭
敬、二者、讚歎
四並報恩之事也。
爾時
切」下,第二,明佛滅後供養
又開三別第一、喜
見發問,開涅槃之端。
爾時日月」,第二如來
度。
涅槃時到」者,謂安住三德為入涅槃也。
「滅
時至」者,捨應歸真也。
爾時一切眾生」下,第
三、正明供養
又開二別:初、明外財供養
爾時
一切眾生復自念言」,明內身供養
又開五別
一者、正明燒臂。
「令無數」下,第二時眾得益
「爾
時諸菩薩」下,第三時眾悲感
于時一切」下,第
四、明菩薩發誓,身返平復
「當爾之時」,第五、感
諸瑞相。
「佛告宿王華」下,第四、結會古今,兼勸
燒指供養
問:
依毘尼結戒,燒身得偷遮,
燒臂得突吉羅,此菩薩不犯罪耶?
答:
此或
在家菩薩不預犯戒之例;設令出家適時
而化,如身子須達共載一車不犯罪也。
問:
持論十種供養,〈藥王品〉具幾耶?
答:
供養者:一、身供養;二、支提;三、現前;四、不現
前;五、自作;六、他作;七、財物;八、勝心;九、無染
十、至處道
初二約所供養差別,於佛身供養
名身供養供養靈塔廟名支提供養
依僧
祇律,有舍利塔婆,無舍利支提
地持云
「莫問有無皆名支提」,明了論云「支提云淨
處也」。
次兩約時處分為二,隨事分三。
現前
養者,面對佛身及支提供養也。
現前供養
者,於不現前佛及支提設供養也。
此約時
處分二。
隨事分三者餘二如前,第三現前
現前供養現前供養佛及支提,及不現前
供養佛及支提
此三供養得三功德現前
供養大功德,不現前供養大大功德,以
境界廣故,亦現前現前供養得最大大
德也。
二能供養分別為二,隨事分三:一、
自作供養,謂自身供養佛及支提;二、他作供
養,有少財不敢懈怠,教他施作供養;三、自他
供養彼此同為也。
自作供養大功德,教
作得大大功德自他供養得最大大
德。
次兩一對,心、事分別,以己財事而為供養
名財供養,有三:一、資具,謂衣食等;二、敬具供
養,謂華香等;三、莊嚴具,謂一切寶物等。
次以
殊勝供養名勝供養,勝心為三:一、專精
心善解施設種種供養;二、純淨心信佛德重
設供養;三、迴向心求佛心中而設供養。
供養就行分別,行離過失無染供養,無
染有二:一、心無染,離一切過;二、財無染,離非
法財也。
供養之行順果,名至處道供養佛果
其所至之處,供養行能至彼處名至處
道。
維摩經名「法供養」,地持論名「行供養」。
於此
中有三:一、財供養為至處道;二、隨喜供養
處道;三、修行供養為至處道
於佛既十,法、
略同也。
精撿藥王具足供養也。
「若復有
人」下,第二段,次明歎教。
又開二別:初、總歎一
部經;二、別歎一品
總歎一經又四:一、格量歎;
二、就教歎;三、滅惡歎;四、生善歎。
譬如」下,第二
歎教。
凡舉十譬,始自山海、終至諸佛,自下
上,十譬不同,亦得合五雙:初、山海;二、日月
三、天人;四、凡聖;五、佛菩薩
「此經能救」下,第三
約人就滅惡門歎。
若人得聞」下,第四、生善
也。
「若有人聞」下,第二、別歎一品
分為四:初、
總歎得無量功德。
「若有女人」下,第二、別約生
報歎。
問:
聞此品不受女人者,聞餘品亦應受
耶?
答:
品品皆不受,但約事相似故寄此品
言之。
女人多愛著己身種種嚴飾,今明菩
捨身捨臂破彼著情故不生染著,故捨女
身也。
「若有人」下,第三、明得現報
是故宿王華
下,第四,付囑兼明聞經成佛即是後報歎。
「病則消滅老不死」者,有人言:聞法華經要
老死,無中夭而死也。
今依智度論云「不斷
百八煩惱名之為病」,得聞經已斷此煩惱
云消滅。
「不老」者,不起六十二見名為不老。
「不
死」者,不失智慧命故云不死。
又墮二乘地名
之為死,不墮二乘故云不死。
又聞此經知老
病死等本來寂滅,故云不老死也。
說是藥王
下,第三明說利益
多寶如來」下,第四、多寶
稱歎
前雖閉塔而猶稱歎則不義彰
法華義疏卷第十一
公元前206年
永仁乙未仲夏下旬,自南洛陽大寺
三論宗學□中之宏恩,雕義䟽十一卷
印本
俯乞寺門基固五十六億之霞軒無頌,
佛日光輝二千餘歲之風流不變而已
      都幹緣沙門素慶謹誌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