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三 (自动笺注)
佛說未曾有正法經第三
西天譯經三藏朝奉大夫試鴻臚卿
傳教師臣法天奉詔
爾時世尊釋迦牟尼佛復告舍利子言:「汝今
當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修諸菩薩行,
不應樂著聲聞之果。
何以故?
舍利子
一切
生處輪迴中,不生怖畏無由解脫
是故,諸菩
薩當起大精進,於輪迴種種化度,令怖生
死,出於三界
汝若唯樂聲聞之果,不能起大
菩提救度一切眾生
是故一切眾生
值遇菩薩勸令發起精進,即得解脫生死,
亦能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舍利子
去世時有佛出世,號具足功德如來應供、正
正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
天人師、佛、世尊
佛會中有百俱胝聲聞
眾,有八千菩薩眾,其佛壽十萬歲。
二聲
最為上首一名出現智慧第一一名迅疾
第一
時具功德如來於其食時著衣
持鉢,與諸大眾前後圍繞一王城——其城名
妙音——次第乞食
佛入城時,智慧聲聞居佛
右側神通聲聞在佛左側,餘聲聞眾俱從佛
後,諸菩薩眾而導其前,復有大梵天王、帝釋
天主護世四王諸天眾,圍繞世尊入彼王
城。
「是時城中三童種種莊嚴,於其道側
而共戲劇
三童遙見世尊相好端嚴,威
無量光明晃曜猶如金山儀容尊重如大
龍王
見已歡喜,心生恭敬
第一童子曰:『汝等
見此佛、世尊不?
於諸眾生最尊、最上,福聚無
盡,天上人間咸悉尊敬
是故,我等宜供養
必獲大果。』
共相議已,
第一童子伽陀曰:
「「『此佛一切眾中尊,
 天上人間應供
 我等宜供養事,
 獲大果報而不虛。
』」
「餘二童子說伽陀曰:
「「『我伸供養無香華,
 亦無種種妙供具,
 但唯有此全身命,
 當捨供養佛、世尊
』」
「是時前一童子即脫所著殊妙真珠瓔珞——價
直百兩金——向二童子說伽陀曰:
「「『我今當以此瓔珞
 供佛如來大智尊,
 願我伸其供養已,
 當獲無上大福聚。
』」
「是時餘二童子見此童子獻供養已,亦各脫
身所著瓔珞,向一童子說伽陀曰:
「「『我以瓔珞供養
 一切最勝正覺尊,
 發此誠心供養已,
 誓願求於正法
』」
「是時前一童子見此二人,亦獻瓔珞而告之
曰:『汝等所作福無量,當於佛法何等果?』
第二童子曰:『我願當來得為世尊右邊弟子
而得智慧第一
第三童子曰:『我願當來為佛
左邊弟子得神第一
二童子各說所願
已,復問第一童子曰:『汝善開導為我善友
獻供何所求耶?
』答曰:『我所願者,願當得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果,具一切智,放光照
曜,使一切眾見者歡喜菩提心,如師子
大眾圍繞、如佛今日無有異。
』」
佛告舍利子
「彼三童如是各各發誓願時,於虛空中有
八千天子發聲言:『善哉善哉
汝等善說
此語,所希勝果決定無疑
』是三童子各持瓔
前詣佛所。」
爾時,佛告舍利子:「具諸功德
來見三童子持瓔珞來詣佛所,即告海慧
苾芻言:『苾芻
汝見此三童子不?
海慧白佛言:
世尊
唯然,已見。
』佛言:『苾芻
第一童子心所
希求,與二童不同舉足下足自在特尊——如
轉輪聖王假使百千梵王帝釋不能及——今
來佛所開發道心願欲趣證無上菩提故。
』是
三童子到佛所已各各頭面世尊足,各以
瓔珞奉上世尊
佛既受已,其發聲聞心者,所
瓔珞住於佛前;其發菩提心者,所獻瓔珞
在於佛上虛空中住,變成四柱寶臺四面
飾,其上有無量諸佛結跏趺坐,現諸相好、種
莊嚴殊勝無量
「是時具功德如來即入
三昧,普觀諸佛、如來變化之相,從其面門
種種色光——所謂青、黃、赤、白、紅、紫、碧、綠——光明
無邊世界上至梵天暎蔽日月光明皆悉
不現。
光照已,右繞三匝還復世尊頂門
入。
是時海慧苾芻白佛言:『世尊
有何因緣
放斯光明
惟願世尊示我令知。
』佛告苾芻言:
『汝見此二童子所獻瓔珞於佛前住不?
苾芻
白佛言:『唯然,已見。
』佛言:『苾芻
二童子為求
聲聞果故,樂欲趣證自利涅盤不能發起
菩提心。
苾芻
見前一童子所獻瓔珞在於
佛上虛空中作變化,此人為趣證
菩提利益一切眾生故。
二童子但樂智
慧、神通不能為利樂。
是故,所獻供養亦
無殊勝之相。
當知發大菩提心者所作福
不可量,汝今宜應捨聲聞心,當求阿耨
三藐三菩提
』」
佛告舍利子:「彼時大乘
童子異人乎?
我身是;樂智慧者即汝身
是,樂神通者即目乾連是。
汝等聲聞雖免輪
迴,唯樂趣涅盤,終不能廣眾生、心等諸
佛,同若虛無窮無盡,福聚無量功德無量
超過聲聞緣覺境界
舍利子
等速阿耨
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是時,舍利子大目乾連、
迦葉阿泥盧馱、優波離、富樓那、須菩提
大聲聞,異口同音如是言:「善哉世尊
能開導,令我等發起菩提心。
世尊
當知善
男子善女人種諸善根欲求解脫者,應發廣
大心廣大行願是人當得見百千諸佛,聽
正法
世尊
我等自昔已來智慧狹劣不敢
希求無邊智,而今深自剋責,當發大心
如有人造不善業已若不悔過改惡從善
無由免諸苦惱
我等聲聞唯求自利若不
捨下劣心、求佛智慧,終不能免無餘涅盤
臨命人心昏亂,於親愛眷屬不能
戀;我等若求自利涅盤於諸眾生無心化度
亦復如是
世尊
當知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猶如大地世間一切眾生依地而住、依地
生;一切善根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而得
生長,亦應如是。」
爾時,會中有一萬人佛說
本事因緣,及聞舍利子說是語已,皆發阿耨
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爾時摩伽國王嚴整其駕來詣佛所。
到佛
會已,頭面禮足繞佛三匝,坐於一面
是時彼
王向合掌一心恭敬白佛言:「世尊
一切
眾生因何造業
造業因緣依何而住?」
佛言:「大
王!
一切眾生、壽者乃至補特伽羅,皆依我身
見住,顛倒分別;由分別故,起惑造業;以造業
故,不得解脫。」
王復問言:「世尊
我身見者,何為
根本?」
佛言:「無明根本。」
又問:「即此無明,孰
根本?」
佛答曰:「不如作意是為根本。」
問:「不如作意復何為本?」
佛答曰:「不平等心
是為根本。」
又問:「何謂不平等心?」
佛言:「無始
不如實知,名為不平等心。」
又問:「云何名為
不如實知?」
佛言:「一切眾生無始時來於無計
有,是為不如實知。」
又問:「云何於無計有?」
言:「分別之法不生、不實,計而為有。」
又問:「若法
不生,今何所說?」
佛言:「大王
我身尚空,法無所
說。」
又問:「世尊
身若空者,何作?
何住?」
佛言:「大
王!
雖有所作,亦無所著。」
又問:「即此無著,當云
何說?」
佛言:「無著法者,如實而說,是聖所說。」
問:「云何名為如實之說?
復何名為聖所說?」
言:「大王
一切法離塵、離見,是真實語,名如
實說。
如實說者,是聖所說
所說者,謂善了
法本無所生,當如是住、當如是學。」
是時摩
伽陀國王佛說法,心生歡喜,而白佛言:「希
有,世尊
善說此法,實未曾有。
如佛、世尊以無
漏智普為利一切眾生故說真實法,一切
眾生罪業所纏而不能聽、受、修行;我亦如是
世尊應念:我自昔來不遇善友以不善心
亦廣作諸不善業
是故不能親近世尊聽聞
正法
我於深宮但樂嬉戲飲食宴樂,而於晝
夜無暫厭捨,故我不能詣佛聽聞正法
世尊
我今悔過自責昔所作惡,深自追想,於晝夜
未暇安樂,如負罪常生驚怖
世尊大慈
眾生父,無依怙者為作依怙、無眼目者為
引導、諸苦惱為作安樂、諸失道者為示
正道、諸貧匱者為施珍寶
心平等而無懈
倦,普能利樂,無怨親想。
世尊
惟願哀愍救度
於我。
我念先所造罪實懷怖懼猶如臨墜坑
人,唯望救拔
恐墮惡道之中,願佛救護
滅其罪垢解寤正法。」
爾時世尊摩伽國王悔昔造惡,深生發
露,愛樂大乘甚深之法,而自思念:「妙吉祥
智慧辯才能為敷演。」
是時尊者舍利子
威力佛心念,即告摩伽國王言:「大王
當知:妙吉祥菩薩辯才無量智慧無量,善說
法要,必能為宣說正法令王開解,獲大安
樂。
宜伸求請,於王宮中飯供養利益無量
王舍城中一切人瞻禮讚歎見聞
喜,種諸善根,獲殊勝福。」
是時摩伽陀國王如
尊者語,即前白妙吉祥菩薩言:「菩薩大慈,哀
愍我故,就於宮中飯食供養,惟願今時哀受
我請。」
是時妙吉祥菩薩告其王言:「我受王請,
當如王願。
王發勝心,我已受供,樂欲聽法
宣說
大王
當於一切法無所著為王說法
一切法無疑惑想為王說法;於一切法不著
三世相為說法;於一切法不以聲聞緣覺
涅盤寂滅相為說法。」
王白吉祥菩薩
言:「善哉希有
惟願菩薩哀愍我故,與諸大眾
同受供養。」
吉祥菩薩言:「大王
且置是語。
王以飲食衣服供諸大眾,為哀愍故而為供
養,斯亦不為利不為福。
供養者,於法起希
有心無作無我,無眾生、無壽命、無補特伽羅
等想,不著自相、不著他相,是為供養
當觀諸
無取、無蘊處界,無內無外不在三界、非離
三界,亦無善、亦無惡,無樂欲、無厭捨,非世間、
出世間,非有漏、非無漏,非有為、非無為,非
有煩惱、非離煩惱,非輪迴、非寂滅
若如是者,
是為供養。」
王復白妙吉祥菩薩言:「菩薩哀愍
利樂我故,願受供養。」
吉祥菩薩言:「大王
不求利樂,無所哀愍
是心無所著,無動、無轉,
無讚、無毀,無取、無捨。
無求利樂、無所哀愍
故,法法平等而無所得,是名受供。
大王
若如
此者,是真利樂。」
王白吉祥言:「法本無相
動作,我獻供養亦應如是。」
吉祥言:「空
無相,亦無動作
求法者,無想無願無行、無
作、亦非無作
何以故?
大王
諸法自性本無
所動,亦無有作。
眾生自性本空,三業無所
作。
大王
當觀一切皆悉無作,了一切法
性空故。」
王言:「諸行造作云何名無?」
吉祥言:
大王
過去法已滅、未來法未至、現在無所
生,諸行有為亦復如是
所以不著三世,皆無
常故,法無增、亦無減。
大王
於諸如是
知。」
王言:「聖道煩惱二法平等不?」
吉祥言:
「此二平等,亦無增、減。
大王
日光出時與暝合
乎?」
王言:「不也。
日光出時,眾暝皆遣。」
吉祥言:
日光出時,而彼眾當歸何處?」
王言:「而彼闇
暝亦無所往。」
吉祥言:「煩惱聖道亦復如是
此二不相待,亦不增、不減,非住、非不住。
大王
煩惱平等聖道平等,此二平等故,諸法皆
平等
王當知:煩惱性空,亦無所住
煩惱
故而聖道;得聖道無復煩惱
是故,此二
不增、不減,亦無差別。」
王言:「煩惱聖道,從何所
生?」
吉祥言:「從心所生
心若不生,煩惱無復
生;煩惱不生,聖道無復生。
是故當知:煩惱
是觀,聖道如是觀。
如是觀已,則心無所得。」
王言:「聖道之法歸於涅盤乎?」
吉祥言:「不也。
諸法無來去,涅盤如是。」
王言:「聖道云何
住?」
吉祥言:「聖道如是住。」
王言:「聖道得非
戒、定、慧之所住耶?」
吉祥言:「諸法無行無相
離諸戲論
若戒、定、慧者,是即戲論有行有相
不應如是住。
如是住者,非住、非不住;聖道
如是。」
王言:「所有善男子善女人菩提行者
聖道乎?」
菩薩言:「修菩提者,無有少法可得。
菩提道者,非苦、非樂,非我、非無我,非常、非無
常,非淨、非穢,無輪迴可厭、亦非涅盤可證。
故,一切法不可得,聖道之法亦不可得。」
復白妙吉祥菩薩言:「善哉大士
甚為希有,善
說法要,我悉信解
然我誠心敬辦供養,當以
飲食供諸大眾菩薩今時我所請。」
吉祥
言:「食無所作,施無所受。
施者、受者,無二無別
王已誠心,當受王供。」
爾時世尊告妙吉祥
薩言:「今正是時,受王所請,當為多人作大
益。」
吉祥菩薩白佛言:「我今承佛聖旨,已
受王請,當與大眾同受供養。」
爾時摩伽國王知妙吉祥菩薩受其請已,
心生歡喜,得大安隱,禮敬世尊及妙吉祥
薩并諸大眾
然後尊者舍利子所,問尊者
言:「妙吉祥菩薩將受我供,同來菩薩其數幾
何?」
舍利子言:「當與五百大菩薩眾同赴王會。」
是時摩伽國王先還宮中嚴飾廣殿,令諸
使者精潔其心,備辦種種上味飲食,羅
幢幡、珍妙寶蓋,散諸妙華,焚種種香,真珠
瓔珞盡其華麗敷設五百座位
復於王城
治道路,散華燒香無諸塵穢清肅其道。
城中人民聞妙吉祥菩薩王宮中受王供
養,皆生歡喜一心渴仰,各以香華伺其道
側。
爾時,妙吉祥菩薩初夜分作是思惟:「我於
來晨赴於王請,同我往者菩薩眾少,今當往
佛剎請諸大菩薩眾共赴王宮莊嚴勝會
若為說法,彼諸菩薩能作證明。
」作是念
已,即於本處隱身不現,經須臾東方過八
萬佛剎,到一世界名曰常聲佛號吉祥聲如
來、應供正等正覺現在說法,為諸菩薩說大
乘法,彼諸菩薩皆是不退轉地
佛剎中有
七寶樹,出種種華果,其樹枝葉常出微妙
聲——所謂讚佛聲、讚法聲、讚不退轉地菩薩
聲,常出如是三寶之聲,是名常聲世界
妙吉
菩薩既到彼已,詣吉祥如來前,頭面
足而白佛言:「我自娑婆世界來至此,為受
摩伽國王請於宮中飯食供養
菩薩
少故,來請諸大菩薩上士來晨與我同赴王
宮受其供養,令彼一切眾生咸受其福。
惟願
世尊勅諸菩薩令受我請。」
爾時吉祥如來即告八萬大菩薩言:「善男
子!
今妙吉祥菩薩來請汝等往彼娑婆世界
摩伽國王宮中飲食供養,汝今當往,同
佛事
」是時諸菩薩世尊勅即當奉行
是,妙吉祥菩薩禮辭吉祥如來,與八萬
菩薩隱身不現,即還娑婆世界到本住處
是時妙吉祥菩薩與諸菩薩共相坐已,即告
菩薩言:「我有法門,名大總持,今為諸大士
分別演說
云何總持法門
所謂樂欲趣證
總持法門者,當住正念,心不散亂,離諸癡恚,
一切法智慧通達
如來道,得辯才門,住
無相,入一切法總持智門相續聖道而能
任持三寶
有所言論無有滯礙,善解一切
生語言,若有論難為分別,於大眾中心
怖畏
所有一切天、龍、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
樓羅緊那羅摩睺羅伽、人非人乃至帝釋
王,下至傍生異類之屬,種種言音差別,而能
隨彼種種言音而為說法
善知眾生根性
鈍,隨類得解
諸根清淨,離諸邪見平等安住
總持法門
不著世間八種違順之法,圓滿
出世善法
諸眾生說其行業因緣果報
令其得大安樂。
一切智慧通達,能令眾
去除重擔
無憂惱,知法自性
隨根演說
應病之法,令起精進,獲諸善利。
菩薩心生歡
不望果報所有善根但為迴向一切智故。
一切智,普為利一切眾生
六度行悉
成就——施行圓滿迴向一切智戒行圓滿,迴
眾生,令其安樂;忍行圓滿得佛相好莊嚴
具足精進圓滿成熟一切善根禪定圓滿,得
相應法,自在無礙智慧圓滿通達一切法——於
自在,離諸過失
「諸善男子
如是總持法門——得
法門已,無所忘失,任持一切智故。
復次善男子
總持法門復能受持一切法,所
謂:了一切法空、無相無願,無動、無作,離其
分別,不生、不滅,非斷、非常,非有、非無,不來、不
去,非成、非壞,非聚、非散,非有性、非無性,非有
想、非無想,離其戲論,非我、人、眾生、壽者、補特
伽羅無取、無捨,非見、非聞,非覺、非知,是名受
一切法
復次善男子
又,總持法門謂持一切法自性
空故,如夢所見如水泡、如陽焰、如虛空等。
又,
能持一切法苦、空、無常無我寂滅等,自性
作,無樂無苦無得、無證。
又,總持法門譬如
地能持世間,無大、無小,悉能持之,亦不懈倦
菩薩摩訶薩得總持法門亦復如是,為眾生
故發菩提心,攝諸善根不令散失,雖經阿僧
祇劫無暫懈退。
「又如大地育養萬物,得總
菩薩能化利一切眾生故。
又如大地能生
草木滋養眾生,其得總持菩薩生一切善
利益眾生
又如大地不增、不減任持萬物
無高、無下;其得總持菩薩心亦如是,不增、不
減,任持眾生,無怨親想。
又如大地,受其甘雨
無厭足;其得總持菩薩愛樂聽受菩薩
法曾無厭足
又如大地持一種子,依時
生長,終無休息;其得總持菩薩持一切善
種子,依時生長,亦無休息
又如世間勇猛
之士威力強盛,能伏他軍;其得總持菩薩
精進神通威德能伏魔軍
「又,善男子當知:
一切法自性無忘、無所記念,是常、無常,是苦、
是樂,是淨、不淨,是我、無我是有情、非有情,是
壽命、非壽命,是補特伽羅、非補特伽羅等。
持法亦復如是,亦無記念、諸法離二相
亦無所忘。
「又,善男子
總持法門虛空任持
大地無所持想;總持一切法無所持相。
又如
日光照曜一切相,總持觀照一切法
又如
眾生持一煩惱種,終無散失總持法門
能持一切法,亦不散失
又如諸佛、菩薩記心
輪,能轉一切眾生心意,而無能轉相;總持
門持一切法,亦無能持相。
「諸善男子
前所
種種譬喻無有窮盡,諸法無窮盡總持
門亦無窮盡無量無邊,如虛空故。」
是時妙吉
菩薩說此法時,會中有五百菩薩摩訶
得大總持
佛說未曾有正法經第三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